第5课 美国独立战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北美殖民地的自由传统,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掌握独立宣言的内容。
②了解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内容及地位,以及联邦政府权力的分配结构,理解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正确评价1787年宪法,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引用相关历史资料,再现历史,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了解美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
②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美国争取民主,建立民主政治的历史。
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和对1787年宪法进行客观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史实,认识一个民族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和以弱胜强的坚强意志;通过对美国民主政治等基本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它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宝贵遗产。
②通过对1787年宪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资产阶级政治家建立民主共和制的首创精神与局限性。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地、客观地看待事物,正确地看待历史发展进程。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通过高一必修一政治史的学习对美国的历史及现状都是挺感兴趣的,我感觉他们感性的思维要多于理性的思维。经过一段高中历史的学习,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但仍然需要加强这些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直观的了解了美国民主政治的由来,通过问题的分析提高了对美国民主政治的认识,并且深刻认识到民主的实现是经过不断斗争得来的。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但针对我们这种中等素质的学生,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
难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的掌握与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认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我们今天就通过其中三个美国中学生“对19世纪以前的美国探究结果”来学习美国民主政治问题的由来。
他们探究分析的结论是:
杰瑞:因为我们有民主的传统
玛丽:因为我们不断进行争取民主的斗争
约翰:因为我们不断进行民主的实践与完善
展示:殖民地建立的图片
殖民地的建立:
时间:1607年-1733年
1607年,伦敦公司依据英王的“特许状”来到北美开辟殖民地,奠定了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基础。1620年,一群为寻求政治避难的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船漂洋出海并登陆马萨诸塞。至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而到达殖民地的大多数是西欧各国贫苦的劳动人民和受迫害的清教徒。(早期北美移民本身大部分是清教徒,思想较为民主)
展示:杰瑞:因为我们有民主的传统
展示材料1:从整体上看,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政策特征:政治管理比较宽松,经济控制则相对严厉……殖民地所受英国的政治控制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在英国宽松的控制下,殖民地自治不断强化。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殖民地事务大部分掌握在北美居民自己手中。在某种意义上,独立运动正是这种自治倾向发展的结果。
通过材料一,分析出北美殖民地居民在广泛的政治生活中培养了自治的意识和能力。
殖民地各级地方政府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殖民地居民享有比英国人更广泛的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在社会生活中培养了自治的意识和能力。
展示材料2: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了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通过材料二,分析出美利坚民族形成和民族意识的觉醒(相关史料:在北美独立战争中,有一个战士曾经这样说过:“我唯一遗憾的是,我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国家。”)
展示材料3:北美殖民地的几所大学和传播启蒙思想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杰斐逊和富兰克林。
提供相关史料:
(北美殖民地)拥有人类天赋的权利…..他们有权去寻觅新社会,并且有权在那里建设新社会。
——杰斐逊
“个人幸福是政治社会的最终目的”
——富兰克林
通过材料三,分析出欧洲启蒙思想的传入(洛克的天赋人权观念、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等启蒙思想被人奉为“不言而喻的真理”。)和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初等教育相当普及,就读大学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到1776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前,殖民地已拥有了11所大学。),启发了北美的独立意识。
展示:玛丽:因为我们不断进行争取民主的斗争
抗税斗争
展示材料4:关于英国殖民者向北美殖民地强争各种赋税的漫画
“七年战争”后英国对北美政策的改变
时间:1756-1763年
结果:英国战胜了法国
对英国的影响:英国获得了加拿大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大片土地,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和殖民大帝国的地位。但同时也给英国政府造成了庞大的财政赤字。为缓解财政困难,英国不得不重新调整对殖民地的政策,把财政负担转嫁到殖民地人民头上,向殖民地征收各种赋税。1765年颁布印花税法。
殖民地的反抗
1)
口号:“无代表不纳税”(北美殖民地人民信奉的是一种“地区代表权理论”)即殖民地议会的议员均由某一选区选举产生,选出的议员才是该选区选民利益的代表,才有权力向选民征税和有义务维护他们的利益。根据这一理论,殖民地人民认为他们在英国议会中是没有代表的,那么怎么可能由一个没有自己代表的议会来向自己征税呢?“无代表不纳税”于是成为殖民地人民拒绝纳税的理论依据。
2)采取各种方式:递交请愿书或抗议书;赶走税吏,焚毁税票。
展示例题: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对殖民地征税斗争的实质是
A.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主
B、争取殖民地独立
C.反对英国的经济掠夺
D、发展种植园经济
展示材料5:波士顿倾茶事件
提问:有人说“如果没有波士顿倾茶事件,就不会有美国的独立战争”。你认同吗?
展示材料6: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图
分析北美的经济发展情况,经过工人、农民和黑人奴隶100多年的开拓,北美的经济发展起来。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造船业成为主要的工业部门。波士顿是最大的港口。中部地区是产粮区。南部发展的是奴隶主大种植园经济,主要种植烟草等经济作物。同学们注意,种植园进行的是商品生产,种植园的产品主要供应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就意味着种植园经济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也暗示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
独立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只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没有它的发生,这场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
展示:独立战争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年
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严惩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简单讲述独立战争的经过:
1、爆发——莱克星顿的枪声
1775年
2、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1775年
(组建了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
1776年(宣告13块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和自由的合众国,美利坚合众国宣布独立。)
展示材料7: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提问:《独立宣言》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
主要体现了平等和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展示例题:马克思说:美国是“宣布了第一个人权宣言和最先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的地方”;是“最先产生了伟大的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地方”。
《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主要是因为它
A.最早阐明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
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C.是争取民族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
D.与法国《人权宣言》目标一致
分析:《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宣言的形式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思想加以贯彻和宣扬,第一次将这些思想付诸实践。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
5、胜利——英军约克镇投降
1781年
6、独立——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年
独立战争对我们来说,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
提问:如何理解玛丽关于独立战争性质的认识?
这场战争以民族解放战争为主,是一场美利坚民族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也是是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建立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制度。
国内意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外意义: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中争取民主、争取人权的精神鼓舞了法国人民,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展示:约翰:因为我们不断进行民主的实践与完善
“年轻美国的窘境”
材料8:华盛顿1787年在与朋友的信中谈道:“现在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的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邦联政府显得软弱无力。
提问:年轻的美国面对这样的政治经济困境,应如何解决呢?
美国中央政府机构无权,邦联是一个松散的结构,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
邦联制下出现的问题有:
经济上——无法维护本国的商业利益,再加上没有统一的关税保护,还给英国的商品倾销创造了可乘之机。
政治上——邦联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政府来稳定统治,保护国家利益。
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因此美国当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来维护国家利益与主权。只有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美国才能摆脱窘境,否则将走向分裂。
展示:从邦联到联邦的转变
展示材料9:《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斯声称: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和硅谷,不在于强大的军队,不在于言论的自由,美国强大的真正力量在于,“我们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有人说,这是一种由天才们设计,并可由蠢才们运作的体系。”
设问:美国这种法律与制度体系是否真的这么完美呢?
例题: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
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
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
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D
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人都是自私的,所以需要政府来管理,以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政府由人组成,所以政府也需要外来的和内在的监督,防止个人或某个集团的专制。)
展示:《1787年宪法》及修正
展示: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学说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展示材料10:分权制衡的结构图
1787年宪法的原则有:
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最高行政权归总统,联邦财政、立法权归议会,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但必须服从联邦政府和联邦宪法。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都由民选产生。
展示材料11: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
----美国总统威尔逊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同时给予黑人自由是不应该的。”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提问:你对美国1787年宪法有什么认识
?
下列是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论,请你判断对错
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较好地解决了中央政府权力与地方权力之间的关系
它克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专制的出现
它承认奴隶制合法,给黑人奴隶以公民权
展示材料12:众议员人数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少,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黑人),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展示材料:(当时)没有人触动奴隶制,人们知道如果废除奴隶制,很多州就不会承认联邦政府。所以,美国是一个自由和奴隶并存的联邦,美国不仅保护了自由,也保护了奴隶制。——《大国的崛起》
提问:美国为什么要“不仅保护自由,也要保护奴隶制”呢?
强调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平衡了南方与北方之间的利益。
地位: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所建立的分权制衡体制被历史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防止专制的机制。
宪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小州之间、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①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这就违背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深深地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②宪法中没有规定公民基本人权。
基本人权保障-------1790年《权利法案》
1背景:1787年宪法没有规定人民的各项权利,引起不少人的不满和担心;杰斐逊要求增补人权内容;一些邦的议会在通过联邦宪法时,附有要求增加权利法案的条件。
2制定与实施:
起草者:杰斐逊
1790年国会通过
内容:
权利法案的10条修正案包括:
第一条:言论、宗教、和平集会自由;
第二条:持有与佩戴武器的权利;
第三条:免于民房被军队征用;
第四条: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
第五条:正当程序、一罪不能两判、禁止逼供、
禁止剥夺私人财产;
第六条:未经陪审团不可定罪以及被控告方的其他权利;
第七条:民事案件中要求陪审团的权利;
第八条:禁止过度罚金与酷刑;
第九条:未被列入的其他权利同样可以受到护;
第十条:人民保留未经立法的权利;
提问:观察权利法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涉及到?
规定人的基本人权不受侵犯,民众享有信仰、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
局限: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
小结:
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从独立战争开始的。它不仅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且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他所开创的民主制度,是美国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的关键。
课后探究:美国1787年宪法承认了黑人奴隶制,而现今的总统就是一位黑人,那么,这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探究美国民主政治接下来是如何发展的。
(五)教学反馈
我的教学比较注重实效性和高效性,我设计这堂课时就以这个为宗旨,为了更好的了解他们学习的情况和效果,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感想”,我要求他们不少于200字。感觉大部分学生对美国的民主政治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比如说对美国南方奴隶主种植园经济本质的认识,知道了它进行的是商品生产,种植园的产品主要为了供应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种植园经济属于资本主义经济,通过这点进一步认识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再比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美国真正强大的原因有了正确的认识,因为他们有一个普遍的看法是美国真正强大的原因是“强大的经济和军事才是关键”,而这节课彻底改变了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