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回顾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及意义。
(2)感知、理解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特点。
(3)归纳、概括英国19世纪以来历次议会改革的背景、民主范围的扩展、特点。
(4)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确立发展过程所体现的特点、影响。
(5)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增强阅读理解材料和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牵引、材料解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知历史现象,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
(2)通过归纳、比较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特征及规律,全面掌握、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联系,逐步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意识和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认识到:从《权利法案》的颁布、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再到19世纪以来的历次议会改革的过程体现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具有创新性、渐进性、连续性的特点,本质上反映了从人治过渡到法治、从专制过渡到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取向。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本课为选修2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开篇之作,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内阁制、政党制等政治制度揭开了世界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成长产生了深刻又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探究,使学生能了解、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历程及特点,为学生继续学习探究欧美其它国家所确立的近代政体作充实的铺垫。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1)编排特点:本课是选修课程。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补充,学生对选修课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选修课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开好选修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教学重点:19世纪以来的历次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影响。
(3)教学难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两党制的演变;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过程的特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必修课程的历史知识,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等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和认识,感性认识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接受能力高,可塑性强。但知识仍不够丰富、能力不够强。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经过高一的学习,学生的预复习和上课听讲都比较认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习的兴趣也较高,主动性较强,一定程度上能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线索。但学习多以识记为主,且遗忘率高,理解能力一般,缺乏必要的理论认识和分析能力,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的能力较弱。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有关的历史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挖掘、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意识和方法,增强理性认识,为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规律及特征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逐步增强自身的历史情结。
(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
以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核心内容为主导思想,有机整合必修1第8课、选修2第4课和第8课的教学资源,融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时政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2、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材料解析、表格导引、线索简图归纳等多种有效教学手段,辅以多媒体进行教学,在45分钟内完成探究,力求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和流程,充分诱导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挖掘、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历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人文性、科学性、教育性的认识。
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本课选择的教学媒体有视觉媒体,包括图片、板书,文字资料等,以及视听觉媒体(视频:大国崛起节选)和综合性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等。通过视觉媒体整合教材,形成知识线索和体系;通过视听觉媒体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通过综合性媒体整合各种资源,施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4、板书设计
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一、演变
(一)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1、背景: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权
2、内容
3、意义
(1)政治:确立君主立宪制
(2)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提供保障
(二)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1)“光荣革命”前——挑选、顾问
(2)“光荣革命”后——退出、选任
(3)19世纪中后期——议会多数党组阁
2、特点
(1)职责:行政权
(2)与议会关系:负责、监督
(3)与首相关系:同负责、共进退
(三)完善:历次议会改革
英国历次议会改革简表
概
况
1832年
1867年
1884年
1918年
背
景
工业革命的开展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
群众运动推动
人口素质提高政党政治改革
妇女参加生产劳动
扩展范围
工业资产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
农业工人
妇
女
核心内容
选举权的扩大
二、特点
1、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位一体
2、君主是国家元首,
“统而不治”
3、议会主权
4、内阁对议会负责,保障民主
三、影响
(一)对英国
1、保障长期民主
2、推动经济发展
3、促进文化繁荣
(二)对世界
树立民主典范
5、教学过程
步骤(1):解读概念,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预设时间
操
作
预设问题
探
究
预设效果
播放《大国崛起》片段
1、英国率先确定什么民主政体?2、什么是君主立宪制?3、光荣革命之前,英国在限制王权上主要进行了那些努力?
1、回忆必修1第8课内容,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2、回顾选修2第4课内容,理解实现民主和限制王权的关系。
1、增强有意注意,产生较强的求知欲。2、提升课程高度。3、理解概念,回顾已学知识。
5分钟
步骤(2):展示材料,问题牵引,学习新课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预设时间
操
作
预设问题
探
究
预设效果
板书:一、演变(一)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1、背景: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权2、内容3、意义(1)政治:确立君主立宪制(2)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提供保障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思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3、《权利法案》的颁布对英国具有什么意义?
回忆必修1第8课内容,并阅读教材42页,“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相关内容,思考、探讨、并回答问题。
学生能较完整回答问题,并认识到议会对国王的限制作用和实质。
5分钟
步骤(3):释读教材,思路简述,释疑解难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预设时间
操
作
预设问题
探
究
预设效果
板书:(二)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1)“光荣革命”前——挑选、顾问(2)“光荣革命”后——退出、选任(3)19世纪中后期——议会多数党组阁2、特点(1)职责:行政权(2)与议会关系:负责、监督(3)与首相关系:同负责、共进退
1、英王接受《权利法案》后保留了什么主要权力?2、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是怎么样形成的?3、英国两党制演变过程怎么样?
1、阅读教材42到43页,“内阁:对议会负责”相关内容,同学思考、探讨、并师生共同分析概括。2、阅读教材45页,“两党制的演变”相关内容,形成两党制演变简图。
1、掌握内阁制形成的过程。2、了解两党制的演变过程,认识其对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作用。3、明确内阁的职责、内阁与议会、首相的关系,为知识的应用创设条件。4、理解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7分钟
步骤(4):学以致用,中外联系,理清难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预设时间
操
作
预设问题
探
究
预设效果
1、设置场景,提出问题。2、展示材料,引发思考。(见附录一)
1、学以致用:英国首相卡梅伦决定从阿富汗撤兵。请回答:(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2)如果英王反对撤兵,是否能够生效?为什么?2、中外联系:中英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主要区别?
1、思考问题、同学探讨、回答问题。2、阅读材料,比较中英内阁的不同。
1、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激发问题意识,学以致用。2、培养学生中外联系比较的能力,增强全球史观的意识。
3分钟
步骤(5):表格导引,学思结合,提升重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预设时间
操
作
预设问题
探
究
预设效果
展示“历次议会改革”表格(见附录二)板书:(三)完善:历次议会改革
1、完成“历次议会改革”表格。2、想一想:促使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阅读教材43到44页,“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相关内容,同学思考、探讨、并师生共同分析概括,填写“历次议会改革”表格。2、根据表格,师生共同归纳促使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
设置表格,学思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10分钟
步骤(6):简图展示,剖析关系,概括特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预设时间
操
作
预设问题
探
究
预设效果
显示“英国君主立宪制”简图(见附录三)创设情景、加以解释;归纳“特点”的具体表现。板书:二、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有哪些主要特点?
分析简图,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明确英国各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权限的划分和行使,保障了政治的民主化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3分钟
步骤(7):纵横联系,解析探究,归纳影响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预设时间
操
作
预设问题
探
究
预设效果
板书:2、影响显示“感悟历史”,创设历史情景,归纳影响。
从“感悟历史”中概括君主立宪制对英国及世界的影响。
阅读“感悟历史”材料、同学探讨、整理思路、回答问题。
认识到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4分钟
步骤(8)感悟历史,环顾历史,认识升华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预设时间
操
作
预设问题
探
究
预设效果
1、显示“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制的比较”简表及“进程线索图”;诱导学生回忆“探究过程”;(见附录四)创设情景,精析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征。2、进一步小结升华。(见附录五)
1、完成“比较简表”填充,归纳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征。2、通过本节课学习,本质上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什么样的趋势和取向?
1、填充“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制的比较”简表;回忆“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过程;思考、归纳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2、学生回顾全文,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归纳。
回答较完整。1、认识到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创新性、连续性、渐进性的特点,体味到政治民主化历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开创性的特征。2、认识到人治到法治、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和最终取向。
8分钟
【课堂附录】
附录一:中外联系,理清难点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罗伯特 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思考: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主要区别?
答:明朝的内阁是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拥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附录二:表格导引,提升重点
英国历次议会改革简表
概
况
1832年
1867年
1884年
1918年
背
景
工业革命的开展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
群众运动推动
人口素质提高政党政治改革
妇女参加生产劳动
扩展范围
工业资产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
农业工人
妇
女
核心内容
选举权的扩大
附录三:简图展示,概括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简图
形
式
任
任
命
命
附录四:感悟历史,环顾历史
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制的比较简表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权力
独揽大权
统而不治
政府首脑
谁
国王
首相
产生方式
世袭
议会产生
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权力中心
国王
议会
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进程图
附录五:认识升华
王权不断削弱
权力中心转移
人治到法治、专制到民主
民主范围扩大
【课后探究】
“来自英国崛起的反思”:历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主题。中国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国、强国……
附录六:随堂测评,练一练
1、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主要依据是:
A、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海外贸易
C、确立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海上霸主和世界霸主地位
2、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广大民众掀起了一次次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产生这种要求的根源是:
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B、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内阁制的形成发展
答案:1、C
2、C
(五)教学反馈
1、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
请你根据下表自我评价,并与同学交换表格。
学
生
评
价
表
本人姓名:
同桌姓名:
项
目
等
级
自
评
同
桌
评
A
B
C
课前预习,了解教材
查找资料,积累知识
主动发言,积极参与
思维活跃,探究意识
自主思考,注重协作
巩固基础,感悟历史
锻炼能力,认识提高
情感体验,学习兴趣
综
合
评
定
水
平
学史心得(你对本节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记录下来)
学史存疑(把你不太清楚、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
说明:等级“A”、“B”、“C”分别代表“满意”、“良好”、“继续努力”。
2.请你根据此表为你的导师提出宝贵建议:
教
师
评
价
表
领
域
项
目
等
级
A
B
C
教学观念
是否突出学生主体
是否关注学生感受
是否营造和谐氛围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重难点是否解决
课堂诱导是否有力
教学内容是否丰富
教学分析是否透彻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发展空间(请你为导师提宝贵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说明:等级“A”、“B”、“C”分别表示“满意”、“较好”、“加油”。
二、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选修课,是高中历史必修1
的第8课内容的补充和扩展。故在本课设计中以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核心内容为主导思想,有机整合必修1第8课、选修2第4课和第8课的教学资源,融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时政的相关知识,如事件的背景和影响的分析,历史场景的设置上。综合运用材料解析、表格导引、线索简图归纳等多种有效教学手段,特别是步骤(5)(6)(7)(8),通过这些有效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直观知识和清晰线索脉络。辅以多媒体进行教学,在45分钟内完成探究,力求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和流程,充分诱导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挖掘、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历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人文性、科学性、教育性的认识。
存在不足:由于整合必修1第8课、选修2第4课和第8课的教学资源,对教师的教材处理能力要求比较高,无法做到对教材全面的分析,如在难点责任内阁制中无法分析当内阁与议会发生冲突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师生互动更多的以集体回答呈现,个体回答较少等。
英王
(“统而不治”
国家象征)
内阁(政府)
(行政权
核心)
上议院
下议院
选民
(代议制民主
基础)
议会
(立法权
权力中心)
选举
多数党组阁
负
责
《大宪章》的签署
议会制度的渐变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的颁布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普选权的扩大
国家权力
国王
议会、国王
议会、内阁
连续性——长期民主
渐进性——长期稳定
限制王权
扩大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