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3.通过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实例,明确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4.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1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聚焦·学案一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学案设计]
(一)从整体上把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分类剖析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器的分离方法——差速离心法
(1)原理:逐渐提高 分离不同大小的颗粒。
(2)分离顺序: 先沉降,越小的颗粒沉降越晚。
2.细胞器的分工
(1)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细胞进行 的主要场所,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
绿色植物细胞进行 的场所,被称为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2)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细胞内 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有核糖体附着的是 ,没有核糖体附着的是
对来自内质网的 进行 的“车间”及“发送站”
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主要存在于 细胞中,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3)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 及周围物质组成 分布:动物细胞和 中 功能:与细胞的 有关
分类 功能:“生产 的机器”
3.从成分和功能上对细胞器进行分类
4.细胞骨架
组成 由 组成的网架结构
作用 ①维持 ,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②与细胞 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 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情|境|思|考|探|究|
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分布和成分存在一定的不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叶及荷花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决定莲叶与荷花颜色的色素存在的部位是否相同?说出理由。
(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吗,为什么?没有叶绿体的细胞是否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从线粒体功能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的鸟类多,运动员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炼的人多?
(4)如果把细胞视为一个大工厂,每个细胞器就是工厂里的“车间”,“车间”借助膜结构相互分隔开来,所有的“车间”都有膜结构吗?
[典例] 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中心体,是无膜细胞器,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组成
B.②是线粒体,是双层膜细胞器,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
C.③是叶绿体,是双层膜细胞器,蓝细菌因不含③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D.原核生物没有④,仍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
尝试解答:选________
[易错提醒]
有关细胞结构的五个常见思维误区
(1)没有叶绿体和中央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反例:根尖分生区细胞。
(2)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反例:真菌细胞、细菌等都有细胞壁。
(注意:不同类型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
(3)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反例:蓝细菌。
(4)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反例:蓝细菌、醋酸菌。
(5)人体内的细胞都可进行有氧呼吸。
反例:人成熟的红细胞。
[迁移训练]
1.概念理解判断
(1)动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
(2)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 )
(3)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
(4)溶酶体作为“消化车间”,可合成并储存大量的水解酶。( )
(5)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6)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网状结构。( )
2.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可能有区别
B.玫瑰花瓣细胞中的色素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C.细胞质基质呈溶胶状态,可进行许多化学反应
D.细胞器并不是悬浮于细胞质基质中
3.下列有关溶酶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因为自身能合成这些酶
B.可分解消化来自细胞外的物质
C.可溶解细胞内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被破坏的细胞器
D.溶酶体膜可能经过特殊修饰而不被其内部酶水解
4.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图中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据图判断该细胞为动物细胞,依据是该细胞外面无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细胞能分泌某种消化酶(一种蛋白质),则这种消化酶的修饰加工是由图中________(填数字)直接参与共同完成。
(4)某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这种病毒作用的细胞器很可能是________(填数字)。
(5)细胞器并不是漂浮于细胞质中,而是存在支持细胞器的结构—— 细胞骨架,这种结构是由______组成的网架结构。
聚焦·学案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基本知能]
1.实验原理
(1)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 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不需染色,制片后可直接观察。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用 的运动作为标志,可观察植物细胞内细胞质的流动。
2.实验步骤
(1)观察叶绿体
(2)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3.实验结果
(1)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散布着绿色的叶绿体,呈扁平的 或球形。
(2)细胞内的叶绿体随 绕液泡定向流动。
[探究问题]
1.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否看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为什么?
2.为了保证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的成功,我们应采取什么方法加快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速度?
3.有人认为,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叶片被折断后,黑藻植株的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现象更明显。如何设计实验验证这种说法的正确性?(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释解重难]
1.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1)观察叶绿体常选用藓类的叶片。这是因为藓类的叶片薄而小,仅有一两层叶肉细胞,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
(2)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避免细胞活性受到影响。
(3)盖盖玻片时,使盖玻片与载玻片成45°夹角,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慢放下,防止产生气泡。
(4)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首先要找到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然后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眼睛注视叶绿体,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最后,再仔细观察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
2.细胞质流动速度和方向分析
(1)新陈代谢越快,细胞呼吸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
(2)细胞质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也可朝不同的方向,其流动方式为转动式。
(3)细胞器随细胞质基质一起运动,并不是细胞质基质的独立运动。
[迁移训练]
1.下列有关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
B.高倍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呈短杆状
C.选用含叶绿体少而大的细胞来观察
D.新鲜黑藻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是静止不动的
2.液泡发达的植物(如黑藻、轮藻等)细胞中,细胞质成薄层沿着细胞膜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流动。观察细胞质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质的流动为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创造了条件
B.将实验室温度从室温逐渐降低,会发现叶绿体的运动逐渐减慢
C.叶绿体呈绿色,体积较大,便于观察,可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D.用高倍镜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时,细胞质实际的流动方向为逆时针
3.如图为某小组在室温下进行“观察黑藻细胞质的流动”实验时拍摄的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选取黑藻整片幼嫩小叶来观察
B.适当升高温度细胞质环流的速度会加快
C.一般情况下,同一细胞中叶绿体的流动方向相同
D.观察到叶绿体由两层膜构成
一、建构概念体系
二、融通科学思维
1.心肌细胞比皮肤表皮细胞有更多的线粒体,原因是
。
2.溶酶体内的水解酶不分解溶酶体膜的可能原因是 ;
;
;
。
3.观察叶绿体的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的原因是
。
三、综合检测反馈
1.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B.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等生命活动
D.细胞骨架的作用体现在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等方面
2.某同学以黑藻作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的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以用藓类叶代替黑藻进行观察
B.实验中选取黑藻新鲜枝条上的幼嫩小叶有利于徒手切片
C.为保持细胞的活性,临时装片中叶片要一直保持有水状态
D.温度影响细胞质的流动,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强实验效果
3.如图表示某植物根尖细胞内三种细胞器的有机物含量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器甲可能是线粒体或叶绿体
B.细胞器乙可能是高尔基体
C.酵母菌与该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D.细胞器丙可以是核糖体或中心体
4.泛素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小分子调节蛋白,这些泛素蛋白结合到底物蛋白质分子的特定位点上的过程叫泛素化。部分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泛素的合成需核糖体的参与
B.泛素化就像给这些蛋白质打上标签,有助于蛋白质的分类和识别
C.溶酶体内合成的酶能水解泛素化的蛋白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稳定
D.吞噬泡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5.线粒体在细胞内是高度动态变化的,在细胞内不断分裂、融合,这一过程是由多种蛋白质精确调控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是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真核细胞中线粒体的数目与其代谢强度呈正相关,一些衰老的线粒体也会被________消化清除,所以线粒体的分裂在真核细胞内经常发生。
(3)研究发现,内质网与线粒体的分裂有关,过程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马达蛋白牵引着线粒体沿着______运输到内质网。
②研究发现,细胞内Ca2+主要储存在内质网中,在细胞质基质中浓度较低,而马达蛋白表面有Ca2+结合位点。据此推测,受到调控信号的刺激后,内质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使线粒体在细胞内移动。
③由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细管状结构缠绕线粒体,使线粒体局部收缩,同时募集细胞质中游离的__________________,在收缩部位形成蛋白复合物,不断收缩使线粒体断开。
第1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学案设计]
(一)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基质 细胞器
(二)1.(1)离心速率 (2)较大的颗粒 2.(1)有氧呼吸
光合作用 (2)蛋白质 粗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蛋白质 加工、分类和包装 水解酶 细胞器 植物 (3)中心粒
低等植物细胞 有丝分裂 蛋白质
4.蛋白质纤维 细胞形态 运动、分裂、分化 信息传递
[情境思考探究]
(1)提示:不同。决定莲叶颜色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而决定荷花颜色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
(2)提示:不都有,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保卫细胞和幼嫩的茎中。不一定,如蓝细菌。
(3)提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提供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鸟类飞翔、运动员运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所以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和运动员的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较多。
(4)提示:不是,中心体、核糖体无膜结构。
[典例] 选D ①(中心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A错误;②是线粒体,是双层膜细胞器,并不是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比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B错误;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③(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藻蓝素及相关酶,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④(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仍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D正确。
[迁移训练]
1.(1)× (2)√ (3)× (4)× (5)× (6)×
2.选B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因此它们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有区别,A正确;玫瑰花瓣细胞中的色素为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液泡中的色素,细胞质基质中不含该色素,B错误;细胞质基质呈溶胶状态,含有多种物质,可进行许多化学反应,C正确;由于细胞骨架的存在,细胞器锚定在细胞质基质中,而非悬浮于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
3.选A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本质为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A错误;溶酶体中含有水解酶,能够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即分解消化来自细胞外的物质,B正确;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即溶酶体能溶解细胞内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被破坏的细胞器,C正确;溶酶体膜可能经过特殊修饰而不被其内部酶水解,D正确。
4.解析:(1)由于各种细胞器的大小不同,故常用差速离心法来分离细胞器。(2)该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①(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判断该细胞为动物细胞。(3)该消化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合成,经③(内质网)和④(高尔基体)修饰加工完成的。(4)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该病毒会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故该病毒作用的细胞器很可能是②(线粒体)。(5)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答案:(1)差速离心法 (2)细胞壁 (3)③和④ (4)②
(5)蛋白质纤维
[基本知能]
1.(1)椭球 (2)叶绿体
2.(1)清水 叶绿体 形态和分布 (2)光照、室温
3.(1)椭球 (2)细胞质
[探究问题]
1.提示:不能。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2.提示:①在阳光下或灯光下放置15~20 min;②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可加入热水,将水温调至25 ℃左右;③切伤一部分叶片。
3.提示:一组黑藻叶片不进行任何处理,另一组黑藻叶片进行创伤处理;将两组黑藻叶片放在盛水容器中,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继续培养;然后将两组叶片分别制成装片,观察两组叶片细胞质流动的速度。
[迁移训练]
1.选C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时,要使叶片随时处于有水状态,若细胞失水,会影响观察,A错误;高倍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或球形,B错误;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应该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活细胞来观察,C正确;新鲜黑藻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是运动的,D错误。
2.选D 细胞质的流动可以加快物质传递与交换,促进新陈代谢,保持细胞活力, 为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创造了条件,A正确;将实验室温度从室温逐渐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减慢,细胞质的流动减弱,叶绿体的运动逐渐减慢,B正确;由于叶绿体呈绿色且体积较大,因此,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中叶绿体位置的变化作为标志,C正确;用高倍镜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时,细胞质实际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D错误。
3.选D 黑藻叶片薄而小,可选取黑藻整片幼嫩小叶来观察,A正确;适当升高温度,促进新陈代谢,细胞质环流的速度会加快,B正确;同一细胞中的不同叶绿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同的,C正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叶绿体的两层膜,D错误。
二、融通科学思维
1.心肌细胞收缩需要大量的能量,线粒体是供应能量的“动力车间”
2.溶酶体膜的成分经过修饰,不被这些水解酶识别 溶酶体膜周围的环境(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 溶酶体膜所带电荷或某些基团的作用使酶远离自身
3.保持细胞活性,防止细胞内的叶绿体失水
三、综合检测反馈
1.选A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A错误;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D正确。
2.选B 藓类小叶取材方便、易处理,叶绿体大而少,因此该实验可以用藓类叶代替黑藻进行观察,A正确;实验中可选择黑藻新鲜枝条上的幼嫩叶片直接制成临时装片,不需要切片,B错误;为保持细胞的活性,便于叶绿体的观察,临时装片中叶片要一直保持有水状态,C正确;温度影响细胞质的流动,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细胞代谢,细胞质流动加快,可增强实验效果,D正确。
3.选B 据图分析,细胞器甲中有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可能是线粒体或叶绿体,但植物根尖细胞无叶绿体,A错误;细胞器乙具有膜结构且无核酸,可能是高尔基体,B正确;丙无膜但是有核酸,丙为核糖体,酵母菌为真核生物,酵母菌与该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不只有丙,C错误;丙无膜但是有核酸,中心体不含核酸,故丙不是中心体,D错误。
4.选C 泛素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小分子调节蛋白,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不能合成蛋白质,A正确,C错误;泛素与错误的蛋白质结合,就像给蛋白质打上标签,使之与正常的蛋白质区分开,B正确;吞噬泡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D正确。
5.(1)有氧呼吸 (2)溶酶体 (3)①细胞骨架 ②释放Ca2+,使细胞质基质内Ca2+浓度升高,Ca2+与马达蛋白结合 ③内质网(膜) M蛋白和D蛋白(共92张PPT)
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3.通过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实例,明确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4.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1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CONTENTS
目录
1
2
3
4
聚焦·学案一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聚焦·学案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
细胞质的流动
课时跟踪检测
随堂小结 ——即时回顾与评价
NO.1
聚焦·学案一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学案设计
(一)从整体上把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分类剖析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器的分离方法——差速离心法
(1)原理:逐渐提高__________分离不同大小的颗粒。
(2)分离顺序: ____________先沉降,越小的颗粒沉降越晚。
离心速率
较大的颗粒
2.细胞器的分工
(1)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细胞进行_________的主要场所,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
绿色植物细胞进行__________的场所,被称为植物细胞的
“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有氧呼吸
光合作用
(2)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细胞内_______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有核糖体附着的是____________,没有核糖体附着的是____________
对来自内质网的_______进行_________________的“车间”及“发送站”
蛋白质
粗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蛋白质
加工、分类和包装
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内部含有多种_______,能分解衰老、损伤的_______,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主要存在于______细胞中,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水解酶
细胞器
植物
续表
(3)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中心粒
低等植物细胞
有丝分裂
蛋白质
3.从成分和功能上对细胞器进行分类
4.细胞骨架
组成 由____________组成的网架结构
作用 ①维持_________,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
②与细胞、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蛋白质纤维
细胞形态
运动、分裂、分化
信息传递
|情|境|思|考|探|究|
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分布和成分存在一定的不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叶及荷花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决定莲叶与荷花颜色的色素存在的部位是否相同?说出理由。
提示:不同。决定莲叶颜色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而决定荷花颜色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
(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吗,为什么?没有叶绿体的细胞是否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提示:不都有,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保卫细胞和幼嫩的茎中。不一定,如蓝细菌。
(3)从线粒体功能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的鸟类多,运动员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炼的人多?
提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提供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鸟类飞翔、运动员运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所以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和运动员的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较多。
(4)如果把细胞视为一个大工厂,每个细胞器就是工厂里的“车间”,“车间”借助膜结构相互分隔开来,所有的“车间”都有膜结构吗?
提示:不是,中心体、核糖体无膜结构。
[典例] 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中心体,是无膜细胞器,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组成
B.②是线粒体,是双层膜细胞器,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
C.③是叶绿体,是双层膜细胞器,蓝细菌因不含③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D.原核生物没 有④,仍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
√
[解析] ①(中心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A错误;②是线粒体,是双层膜细胞器,并不是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比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B错误;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③(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藻蓝素及相关酶,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④(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仍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D正确。
[易错提醒]
有关细胞结构的五个常见思维误区
(1)没有叶绿体和中央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反例:根尖分生区细胞。
(2)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反例:真菌细胞、细菌等都有细胞壁。
(注意:不同类型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
(3)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反例:蓝细菌。
(4)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反例:蓝细菌、醋酸菌。
(5)人体内的细胞都可进行有氧呼吸。
反例:人成熟的红细胞。
迁移训练
1.概念理解判断
(1)动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 )
(2)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 ( )
(3)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 )
(4)溶酶体作为“消化车间”,可合成并储存大量的水解酶。 ( )
(5)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
(6)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网状结构。 ( )
×
√
×
×
×
×
2.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可能有区别
B.玫瑰花瓣细胞中的色素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C.细胞质基质呈溶胶状态,可进行许多化学反应
D.细胞器并不是悬浮于细胞质基质中
√
解析: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因此它们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有区别,A正确;玫瑰花瓣细胞中的色素为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液泡中的色素,细胞质基质中不含该色素,B错误;细胞质基质呈溶胶状态,含有多种物质,可进行许多化学反应,C正确;由于细胞骨架的存在,细胞器锚定在细胞质基质中,而非悬浮于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
3.下列有关溶酶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因为自身能合成这些酶
B.可分解消化来自细胞外的物质
C.可溶解细胞内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被破坏的细胞器
D.溶酶体膜可能经过特殊修饰而不被其内部酶水解
√
解析: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本质为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A错误;溶酶体中含有水解酶,能够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即分解消化来自细胞外的物质,B正确;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即溶酶体能溶解细胞内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被破坏的细胞器,C正确;溶酶体膜可能经过特殊修饰而不被其内部酶水解,D正确。
4.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图中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据图判断该细胞为动物细胞,依据是该细胞外面无______________。
(3)若该细胞能分泌某种消化酶(一种蛋白质),则这种消化酶的修饰加工是由图中________(填数字)直接参与共同完成。
(4)某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这种病毒作用的细胞器很可能是________(填数字)。
(5)细胞器并不是漂浮于细胞质中,而是存在支持细胞器的结构—— 细胞骨架,这种结构是由______组成的网架结构。
解析:(1)由于各种细胞器的大小不同,故常用差速离心法来分离细胞器。(2)该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①(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判断该细胞为动物细胞。(3)该消化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合成,经③(内质网)和④(高尔基体)修饰加工完成的。(4)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该病毒会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故该病毒作用的细胞器很可能是②(线粒体)。(5)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答案:(1)差速离心法 (2)细胞壁 (3)③和④ (4)② (5)蛋白质纤维
NO.2
聚焦·学案二 用高倍显微镜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基本知能]
1.实验原理
(1)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______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不需染色,制片后可直接观察。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用_______的运动作为标志,可观察植物细胞内细胞质的流动。
椭球
叶绿体
2.实验步骤
(1)观察叶绿体
(2)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3.实验结果
(1)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散布着绿色的叶绿体,呈扁平的_____或球形。
(2)细胞内的叶绿体随________绕液泡定向流动。
椭球
细胞质
[探究问题]
1.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否看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为什么?
提示:不能。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2.为了保证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的成功,我们应采取什么方法加快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速度?
提示:①在阳光下或灯光下放置15~20 min;②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可加入热水,将水温调至25 ℃左右;③切伤一部分叶片。
3.有人认为,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叶片被折断后,黑藻植株的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现象更明显。如何设计实验验证这种说法的正确性?(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提示:一组黑藻叶片不进行任何处理,另一组黑藻叶片进行创伤处理;将两组黑藻叶片放在盛水容器中,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继续培养;然后将两组叶片分别制成装片,观察两组叶片细胞质流动的速度。
[释解重难]
1.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1)观察叶绿体常选用藓类的叶片。这是因为藓类的叶片薄而小,仅有一两层叶肉细胞,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
(2)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避免细胞活性受到影响。
(3)盖盖玻片时,使盖玻片与载玻片成45°夹角,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慢放下,防止产生气泡。
(4)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首先要找到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然后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眼睛注视叶绿体,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最后,再仔细观察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
2.细胞质流动速度和方向分析
(1)新陈代谢越快,细胞呼吸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
(2)细胞质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也可朝不同的方向,其流动方式为转动式。
(3)细胞器随细胞质基质一起运动,并不是细胞质基质的独立运动。
迁移训练
1.下列有关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
B.高倍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呈短杆状
C.选用含叶绿体少而大的细胞来观察
D.新鲜黑藻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是静止不动的
√
解析: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时,要使叶片随时处于有水状态,若细胞失水,会影响观察,A错误;高倍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或球形,B错误;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应该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活细胞来观察,C正确;新鲜黑藻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是运动的,D错误。
2.液泡发达的植物(如黑藻、轮藻等)细胞中,细胞质成薄层沿着细胞膜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流动。观察细胞质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质的流动为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创造了条件
B.将实验室温度从室温逐渐降低,会发现叶绿体的运动逐渐减慢
C.叶绿体呈绿色,体积较大,便于观察,可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D.用高倍镜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时,细胞质实际的流动方向为逆时针
√
解析:细胞质的流动可以加快物质传递与交换,促进新陈代谢,保持细胞活力,为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创造了条件,A正确;将实验室温度从室温逐渐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减慢,细胞质的流动减弱,叶绿体的运动逐渐减慢,B正确;由于叶绿体呈绿色且体积较大,因此,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中叶绿体位置的变化作为标志,C正确;用高倍镜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时,细胞质实际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D错误。
3.如图为某小组在室温下进行“观察黑藻细胞质的流动”实验时拍摄的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选取黑藻整片幼嫩小叶来观察
B.适当升高温度细胞质环流的速度会加快
C.一般情况下,同一细胞中叶绿体的流动方向相同
D.观察到叶绿体由两层膜构成
√
解析:黑藻叶片薄而小,可选取黑藻整片幼嫩小叶来观察,A正确;适当升高温度,促进新陈代谢,细胞质环流的速度会加快,B正确;同一细胞中的不同叶绿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同的,C正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叶绿体的两层膜,D错误。
随堂小结 ——即时回顾与评价
NO.3
一、建构概念体系
二、融通科学思维
1.心肌细胞比皮肤表皮细胞有更多的线粒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酶体内的水解酶不分解溶酶体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酶体膜周围的环境(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溶酶体膜所带电荷或某些基团的作用使酶远离自身。
3.观察叶绿体的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大量的能量,线粒体是供应能量的“动力车间”
心肌细胞收缩
溶酶体膜的成分
经过修饰,不被这些水解酶识别
保持细胞活性,防止细胞内的叶绿体失水
三、综合检测反馈
√
1.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B.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等生命活动
D.细胞骨架的作用体现在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等方面
解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A错误;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D正确。
2.某同学以黑藻作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的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以用藓类叶代替黑藻进行观察
B.实验中选取黑藻新鲜枝条上的幼嫩小叶有利于徒手切片
C.为保持细胞的活性,临时装片中叶片要一直保持有水状态
D.温度影响细胞质的流动,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强实验效果
√
解析:藓类小叶取材方便、易处理,叶绿体大而少,因此该实验可以用藓类叶代替黑藻进行观察,A正确;实验中可选择黑藻新鲜枝条上的幼嫩叶片直接制成临时装片,不需要切片,B错误;为保持细胞的活性,便于叶绿体的观察,临时装片中叶片要一直保持有水状态,C正确;温度影响细胞质的流动,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细胞代谢,细胞质流动加快,可增强实验效果,D正确。
3.如图表示某植物根尖细胞内三种细胞器的有机物含量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器甲可能是线粒体或叶绿体
B.细胞器乙可能是高尔基体
C.酵母菌与该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D.细胞器丙可以是核糖体或中心体
√
解析:据图分析,细胞器甲中有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可能是线粒体或叶绿体,但植物根尖细胞无叶绿体,A错误;细胞器乙具有膜结构且无核酸,可能是高尔基体,B正确;丙无膜但是有核酸,丙为核糖体,酵母菌为真核生物,酵母菌与该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不只有丙,C错误;丙无膜但是有核酸,中心体不含核酸,故丙不是中心体,D错误。
4.泛素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小分子调节蛋白,这些泛素蛋白结合到底物蛋白质分子的特定位点上的过程叫泛素化。部分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泛素的合成需核糖体的参与
B.泛素化就像给这些蛋白质打上标签,有助于蛋白质的分类和识别
C.溶酶体内合成的酶能水解泛素化的蛋白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稳定
D.吞噬泡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
解析:泛素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小分子调节蛋白,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不能合成蛋白质,A正确,C错误;泛素与错误的蛋白质结合,就像给蛋白质打上标签,使之与正常的蛋白质区分开,B正确;吞噬泡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D正确。
5.线粒体在细胞内是高度动态变化的,在细胞内不断分裂、融合,这一过程是由多种蛋白质精确调控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是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真核细胞中线粒体的数目与其代谢强度呈正相关,一些衰老的线粒体也会被________消化清除,所以线粒体的分裂在真核细胞内经常发生。
(3)研究发现,内质网与线粒体的分裂有关,过程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马达蛋白牵引着线粒体沿着______运输到内质网。
②研究发现,细胞内Ca2+主要储存在内质网中,在细胞质基质中浓度较低,而马达蛋白表面有Ca2+结合位点。据此推测,受到调控信号的刺激后,内质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使线粒体在细胞内移动。
③由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细管状结构缠绕线粒体,使线粒体局部收缩,同时募集细胞质中游离的________________,在收缩部位形成蛋白复合物,不断收缩使线粒体断开。
答案:(1)有氧呼吸 (2)溶酶体 (3)①细胞骨架 ②释放Ca2+,使细胞质基质内Ca2+浓度升高,Ca2+与马达蛋白结合 ③内质网(膜) M蛋白和D蛋白
课时跟踪检测
N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级 强基固本
1.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
B.溶酶体可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但不能分解细胞内的结构
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物质运输密切相关
D.植物细胞内的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解析: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利用有机物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溶酶体有多种水解酶,可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也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B错误;细胞骨架主要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物质运输密切相关,C正确。液泡中含有无机盐、糖类、氨基酸、色素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D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2.组成细胞的分子有序地组成细胞的结构,使细胞成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都有膜结构,以使细胞器与其他结构分隔开
B.细胞质中有呈溶胶状的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就分布于其中
C.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D.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多种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中心体和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A错误;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其中细胞质基质呈溶胶状,细胞器就分布于其中,B正确;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作用是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C正确;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多种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
3.P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能参与组成多种化合物和细胞结构。若用32P标记的磷酸盐培养大豆幼苗,则一段时间后,大豆幼苗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中不会出现放射性的化合物或结构是( )
A.细胞膜 B.叶绿体
C.RNA D.DNA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含有C、H、O、N、P等元素,可以检测到放射性,A不符合题意;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中没有叶绿体,B符合题意;RNA和DNA都含有C、H、O、N、P,可能检测到放射性,C、D不符合题意。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
4.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可选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或者黑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
B.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和该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度无关
C.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D.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在大液泡周围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和黑藻叶片中叶绿体较大,方便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情况,A正确;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和该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度有关,通常环境温度越适宜细胞代谢,细胞新陈代谢强度越大,细胞质流动越快,B错误;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时,因为叶绿体有颜色,所以可用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C正确;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活动时,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保证细胞和叶绿体的正常形态,D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5.细胞中衰老、受损的细胞器会被一种双层膜结构包裹形成自噬小泡,然后自噬小泡的外膜与溶酶体膜融合,释放包裹的物质到溶酶体中,包裹物被降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噬小泡膜、溶酶体膜和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完全相同
B.溶酶体不仅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还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C.大肠杆菌可以通过上述过程完成自噬作用
D.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受损的细胞器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自噬小泡膜、溶酶体膜和细胞膜都属于生物膜,它们之间成分和结构相似,但不完全相同,A错误;溶酶体不仅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还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B正确;题干所述过程是在溶酶体作用下完成的,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溶酶体,C错误;溶酶体中含有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D错误。
6.细胞在生命活动中时刻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组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相互配合是细胞正常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能量转化等密切相关
B.中心体只分布在低等动物和植物细胞中,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C.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均为动物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D.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含有少量脱氧核糖核酸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相关,A正确;中心体分布于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B错误;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均为动物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C错误;核糖体不含脱氧核糖核酸(DNA),D错误。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7.如图中a、c为某真核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可能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核酸,则a、c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若b表示细胞器中有色素,则a、c可能是液泡和叶绿体
D.若b表示磷脂,则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可能是叶绿体、线粒体,A正确;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核酸,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核酸,则a、c可以是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中的任意两种,B错误;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液泡,故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色素,则a、c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C正确;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均无膜结构,故若b表示磷脂,则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D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8.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下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A.分泌性激素的细胞中丁的含量比较丰富
B.丙为叶绿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C.甲、乙、丙、丁、戊膜上的蛋白质种类相同
D.戊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丁是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性激素属于脂质,因此分泌性激素的细胞中丁的含量比较丰富,A正确;丙为叶绿体,但细胞的“动力车间”是线粒体,B错误;甲、乙、丙、丁、戊膜上的蛋白质功能不完全相同,种类也有差异,C错误;戊为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但其并不能合成水解酶,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D错误。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9.(16分)下图A、B分别是高等动、植物细胞亚微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图A中的 所代表的细胞器是________,它与细胞的__________有关。图B若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________(填编号)结构。
(2)用丙酮从图A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A、B细胞与图C细胞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4)图C细胞并没有图B细胞中结构⑩,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1) 是中心体,它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⑧(中央大液泡)和⑩(叶绿体)。(2)图A细胞中除细胞膜外还有其他的生物膜,故提取脂质后,脂质分子的单层面积要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3)图A、B是真核细胞,图C是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4)图C是蓝细菌,蓝细菌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答案:(1)中心体 有丝分裂 ⑧⑩ (2)图A细胞中除细胞膜外还有其他的生物膜 (3)图A、B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蓝细菌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B级 发展提能
10.下图为某真核细胞中相关细胞器的功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A.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
B.图示两种修饰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C.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
D.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核糖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A正确;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正确;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D错误。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1.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几种细胞器,表内数据是将细胞器分离出细胞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A 63 21 微量
细胞器B 57 43 0
细胞器C 60 0 40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A.由表分析可知,细胞器A是图中的③,是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由表分析可知,细胞器B是图中的④,参与脂质的代谢
C.由表分析可知,细胞器C是图中的②和⑤,所含核酸有RNA或DNA
D.病毒、细菌、真菌等都含有细胞器⑤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细胞器A为线粒体,对应图中的③,A正确;细胞器B为高尔基体或内质网,但④为粗面内质网,不参与脂质代谢,B错误;细胞器C是图中的⑤,⑤为核糖体,所含核酸为RNA,C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细胞器⑤(核糖体),D错误。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2.(10分)真核细胞中存在着一些半自主细胞器,如线粒体。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内共生起源”学说(如图所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能够支持这一假说的有力证据有很多,请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由侵入细胞或被细胞吞入的某种需氧原核细胞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而来的,请问图中乙所示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研究发现,线粒体的内、外膜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是不同的,从演化来源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线粒体在遗传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因其内部含有少量________(填物质)和________(填结构),能够自主地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3)根据上面的理论依据,真核细胞中同样可以用“内共生起源”学说解释其起源的细胞器是________。
解析:(1)由题图知:某种需氧原核细胞侵入古代厌氧真核细胞或被古代厌氧真核细胞吞入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内共生起源”学说中线粒体的内膜来源于需氧原核细胞,线粒体外膜来源于古代厌氧真核细胞的细胞膜,所以线粒体的内、外膜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是不同的。(2)线粒体的基质中含有少量的DNA,还含有核糖体,因此能自主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遗传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3)真核细胞中同样可以用“内共生起源”学说解释其起源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答案:(1)具有流动性 外膜来源于古代厌氧真核细胞,内膜来源于需氧原核细胞 (2)DNA 核糖体 (3)叶绿体课时跟踪检测(九)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A级 强基固本
1.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
B.溶酶体可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但不能分解细胞内的结构
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物质运输密切相关
D.植物细胞内的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2.组成细胞的分子有序地组成细胞的结构,使细胞成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都有膜结构,以使细胞器与其他结构分隔开
B.细胞质中有呈溶胶状的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就分布于其中
C.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D.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多种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P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能参与组成多种化合物和细胞结构。若用32P标记的磷酸盐培养大豆幼苗,则一段时间后,大豆幼苗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中不会出现放射性的化合物或结构是( )
A.细胞膜 B.叶绿体
C.RNA D.DNA
4.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可选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或者黑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
B.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和该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度无关
C.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D.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在大液泡周围
5.细胞中衰老、受损的细胞器会被一种双层膜结构包裹形成自噬小泡,然后自噬小泡的外膜与溶酶体膜融合,释放包裹的物质到溶酶体中,包裹物被降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噬小泡膜、溶酶体膜和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完全相同
B.溶酶体不仅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还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C.大肠杆菌可以通过上述过程完成自噬作用
D.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受损的细胞器
6.细胞在生命活动中时刻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组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相互配合是细胞正常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能量转化等密切相关
B.中心体只分布在低等动物和植物细胞中,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C.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均为动物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D.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含有少量脱氧核糖核酸
7.如图中a、c为某真核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可能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核酸,则a、c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若b表示细胞器中有色素,则a、c可能是液泡和叶绿体
D.若b表示磷脂,则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8.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下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泌性激素的细胞中丁的含量比较丰富
B.丙为叶绿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C.甲、乙、丙、丁、戊膜上的蛋白质种类相同
D.戊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9.
得分
(16分)下图A、B分别是高等动、植物细胞亚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的 所代表的细胞器是________,它与细胞的__________有关。图B若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________(填编号)结构。
(2)用丙酮从图A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A、B细胞与图C细胞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C细胞并没有图B细胞中结构⑩,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级 发展提能
10.下图为某真核细胞中相关细胞器的功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
B.图示两种修饰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C.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
D.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核糖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11.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几种细胞器,表内数据是将细胞器分离出细胞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A 63 21 微量
细胞器B 57 43 0
细胞器C 60 0 40
A.由表分析可知,细胞器A是图中的③,是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由表分析可知,细胞器B是图中的④,参与脂质的代谢
C.由表分析可知,细胞器C是图中的②和⑤,所含核酸有RNA或DNA
D.病毒、细菌、真菌等都含有细胞器⑤
12.
得分
(10分)真核细胞中存在着一些半自主细胞器,如线粒体。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内共生起源”学说(如图所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能够支持这一假说的有力证据有很多,请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1)“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由侵入细胞或被细胞吞入的某种需氧原核细胞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而来的,请问图中乙所示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研究发现,线粒体的内、外膜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是不同的,从演化来源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线粒体在遗传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因其内部含有少量________(填物质)和________(填结构),能够自主地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根据上面的理论依据,真核细胞中同样可以用“内共生起源”学说解释其起源的细胞器是________。
课时跟踪检测(九)
1.选B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利用有机物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溶酶体有多种水解酶,可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也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B错误;细胞骨架主要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物质运输密切相关,C正确。液泡中含有无机盐、糖类、氨基酸、色素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D正确。
2.选A 中心体和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A错误;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其中细胞质基质呈溶胶状,细胞器就分布于其中,B正确;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作用是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C正确;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多种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
3.选B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含有C、H、O、N、P等元素,可以检测到放射性,A不符合题意;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中没有叶绿体,B符合题意;RNA和DNA都含有C、H、O、N、P,可能检测到放射性,C、D不符合题意。
4.选B 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和黑藻叶片中叶绿体较大,方便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情况,A正确;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和该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度有关,通常环境温度越适宜细胞代谢,细胞新陈代谢强度越大,细胞质流动越快,B错误;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时,因为叶绿体有颜色,所以可用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C正确;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活动时,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保证细胞和叶绿体的正常形态,D正确。
5.选B 自噬小泡膜、溶酶体膜和细胞膜都属于生物膜,它们之间成分和结构相似,但不完全相同,A错误;溶酶体不仅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还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B正确;题干所述过程是在溶酶体作用下完成的,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溶酶体,C错误;溶酶体中含有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D错误。
6.选A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相关,A正确;中心体分布于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B错误;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均为动物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C错误;核糖体不含脱氧核糖核酸(DNA),D错误。
7.选B 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可能是叶绿体、线粒体,A正确;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核酸,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核酸,则a、c可以是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中的任意两种,B错误;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液泡,故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色素,则a、c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C正确;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均无膜结构,故若b表示磷脂,则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D正确。
8.选A 丁是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性激素属于脂质,因此分泌性激素的细胞中丁的含量比较丰富,A正确;丙为叶绿体,但细胞的“动力车间”是线粒体,B错误;甲、乙、丙、丁、戊膜上的蛋白质功能不完全相同,种类也有差异,C错误;戊为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但其并不能合成水解酶,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D错误。
9.解析:(1) 是中心体,它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⑧(中央大液泡)和⑩(叶绿体)。(2)图A细胞中除细胞膜外还有其他的生物膜,故提取脂质后,脂质分子的单层面积要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3)图A、B是真核细胞,图C是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4)图C是蓝细菌,蓝细菌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1)中心体 有丝分裂 ⑧⑩ (2)图A细胞中除细胞膜外还有其他的生物膜 (3)图A、B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蓝细菌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10.选D 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A正确;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正确;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D错误。
11.选A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细胞器A为线粒体,对应图中的③,A正确;细胞器B为高尔基体或内质网,但④为粗面内质网,不参与脂质代谢,B错误;细胞器C是图中的⑤,⑤为核糖体,所含核酸为RNA,C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细胞器⑤(核糖体),D错误。
12.解析:(1)由题图知:某种需氧原核细胞侵入古代厌氧真核细胞或被古代厌氧真核细胞吞入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内共生起源”学说中线粒体的内膜来源于需氧原核细胞,线粒体外膜来源于古代厌氧真核细胞的细胞膜,所以线粒体的内、外膜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是不同的。(2)线粒体的基质中含有少量的DNA,还含有核糖体,因此能自主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遗传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3)真核细胞中同样可以用“内共生起源”学说解释其起源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答案:(1)具有流动性 外膜来源于古代厌氧真核细胞,内膜来源于需氧原核细胞 (2)DNA 核糖体 (3)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