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能力
记住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间,认识两次突发事件对二战进程的影响;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情况,理解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概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标志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括导致二战规模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抓住事物矛盾进行分析的能力;通过归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必然性及其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认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德国、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有关史实,揭露法西斯侵略的野蛮和疯狂;通过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难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是如何扩张的 (课件演示《二战初期欧洲形势图》,学生回答)到1941年5月,法西斯德国已征服了大半个欧洲,亚洲的日本法西斯也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他们并不满足,又分别挑起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了。
活动2【讲授】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希特勒一直妄想建立“欧洲新秩序”,实现“日耳曼大帝国”的梦想。在征服大半个洲后,苏联成为他的最大障碍。因此希特勒早就叫嚣“必须把俄国从欧洲国家名单中划掉”。
(问)为什么德国在1939年9月征服波兰后没有直接进攻苏联
因为此时侵苏准备尚未完成,而且西线的法国虎视眈眈,一旦进攻苏联,会陷入和一战一样的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到1941年夏天,情况不同了。德国已征服欧洲大陆14个国家,控制大量人力、物力,钢产量4000多万吨,军队总数1000多万。征服法国后,入侵英国计划受阻,希特勒便把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往东方,发动对苏联的全面进攻。
(问)为什么德国选定在6月进攻苏联
因为苏联冬季严寒,为避免130年前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的命运,在严冬到来前结束战争,所以在6月进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500多万军队,3700辆坦
克,5000架飞机的庞大兵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了。
㈠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二战扩大
(板书)
(课件演示《德国全面进攻苏联形势图》,讲解三路进攻的路线和目标)
面对法西斯疯狂进攻,苏联军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由于德国侵苏蓄谋已久,又倾注全力,因此战争初期苏联红军被迅速击退,德军占领苏联大片国土。但在苏联军民英勇反击下,德军全面进攻受阻,想在一二个月内打败苏联的计划破产,希特勒决定中路突破,首先夺取莫斯科。
德军最近时推进到离莫斯科只有25公里的地方。但勇敢的莫斯科人民没有被吓倒。1941年11月7日,在莫斯科战役最艰苦时期,斯大林照例在红场举行十月革命节阅兵式。斯大林发表讲话:“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正是这种大无畏精神,激励苏联军民英勇抗击德军进攻。再加上苏联冬季的严寒,使德军机械化部队寸步难行(图片),而红军步兵却在雪地中英勇作战。(图片)12月6日,苏军展开反击,到1942年4月20日,苏军共消灭德军50万,击毁1500辆坦克,把德军击退150-300公里,打破了德国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暂时从欧洲移向远东、太平洋地区,看看日本法西斯在干什么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正全力准备进攻美国,一场新的战争在悄悄地迅速地酝酿着。日本一直以来想建立一个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算机显示《大东亚共荣圈图》,请学生指出包括那些地区)中国、朝鲜、印度支那、印度、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岛屿。
日本对东南亚的侵略计划严重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利益,受到美国阻挠。为此日本不惜同美国开战。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计算机显示《太平洋战争形势图》,讲述珍珠港地理位置)是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的一个港口,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日军在7:55分,8:40分两次对珍珠港发动空袭,由于是星期天,美军毫无准备,损失惨重。(显示图片、电影)珍珠港事件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了,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㈡日本突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
二战进一步扩大(板书)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处于暂时军事优势,不到半年,占领香港和东南亚许多地方。
1941年夏到年底,先后爆发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世界大战规模扩大到最大范围,法西斯的战争势力达到了“顶峰”。整个世界都面临着被法西斯奴役的威胁,受到法西斯国家入侵和威胁的国家与地区的人民需联合起来,共同作战。
活动3【讲授】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大西洋上的“奥古斯塔”号上秘密会晤,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决定共同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并表达援助苏联的意愿。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表示每一个政府必须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共同对抗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板书)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加强了反法西斯阵营,好比把摊开的手掌捏成一个拳头打击敌人,对二战转折和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如何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力量的生死较量。尤其是二战后期,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不断扩大,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展开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从而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从1942年开始,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转折。
活动4【讲授】三、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争和二战的转折点
1942年夏,德军集中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显示《斯大林格勒战役形势图》,讲述其战略地位及在工业、交通的重要作用)德军的目的是包抄莫斯科,最后征服苏联。这一战的胜败关系到苏德双方整个战争的命运。
希特勒为赢得这场战役,命令“必须使用德国及其盟国一切可用的军队”。单是空袭莫斯科,就先后出动了飞机10万架次,投掷炸弹100多万枚,把市中心炸成了废墟(图片),何等凶狂!在德军疯狂进攻面前,苏联红军没有从伏尔加河西岸后退一步(图片),他们以血肉之躯捍卫了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寸土地,把“每一幢房屋、每一个城区、每一条街道”都变成了消灭敌人的战场。
斯大林格勒有个拖拉机厂(图片),当德寇离厂区只有几百米时,工人们还在坚持生产,在战斗最激烈的9月,竟生产了200辆坦克,150辆牵引车,开出工厂就直接投入战斗。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慨!有了这样的军队和人民,还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战胜!1942年11月,苏军开始反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后以苏军全面胜利而结束。整个战役中,德军损失150万人,3500辆坦克,12000门火炮,3000架飞机。斯大林格勒战役严重消弱了德军力量,是苏德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活动5【练习】随堂练习
1、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战役呢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
D.不列颠空战
第5
/
6页
2、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到最大、成为一场名符其实的世界大战的事件是
A.德国闪击波兰
B.英国对德国宣战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签订《慕尼黑协定》
3、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正确排列下列事件
①德军突袭苏联
②德军闪击波兰
③日军偷袭珍珠港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③②
4、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共同的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与之抗衡。”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指的是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的反对纳粹暴行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家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苏、美、英社会制度不同却能缔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
A.战略上的配合
B.面临共同的敌人
C.绥靖政策的破产
D.国际会议的促成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抄写知识点、练习册三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