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 课件(共29张)+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 课件(共29张)+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7 11:09:15

文档简介

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古希腊哲学家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到柏拉图的思想体系,有一定的认知难度。
3重点难点
重点:柏拉图的思想及其影响
难点:“理念论”与“理想国”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影响(人物)成才的因素,是一个包括环境、教育以及主体能力作用等多层次、多方面整体相关发展变化的复杂系统……其中,社会环境起决定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而人才自身由发挥主体能力作用。”
当然,环境、教育的作用最终通过人才主体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
柏拉图之所以能够成为彪炳千秋的思想巨匠,与古希腊民主政体、苏格拉底等良师益友的影响及他本人坚持不懈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活动2【讲授】新授
一、柏拉图的生平及政治实践
(一)柏拉图的生平
1、家庭出身: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伊那齐岛,名门望族,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
2、时代特征: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3、追随名师:苏格拉底
师从苏格拉底是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
一方面,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在他一生创作的对话体著作中,绝大部分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因不能见容于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判处死刑,这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开始寻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
4、游历四方:在地中海沿岸的游历
(二)柏拉图的政治实践
三次叙拉古之行,企图将统治者培养成哲学家,建立哲人统治的理想城邦(道德城邦),皆以失败告终。
失败原因:政治构想缺乏实践基础;政治主张与时代格格不入。
二、柏拉图创办雅典学园
1、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21世纪教育网
2、基本情况: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传授综合性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学校。
3、雅典学园的特点
(1)政治思想的“集散地”
(2)重视自然科学
(3)强调思想独立并影响深远知识
4、雅典学园在西方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是古代最早在教育目标上既体现社会功用性又体现人文特性的教育机构,被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或者至少是大学的雏形;
三、柏拉图的思想及其影响活动3【活动】活动
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这个故事中的囚犯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看到真实世界的人又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柏拉图想用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活动4【讲授】讲授
(一)哲学思想:理念论
①世界由两部分构成:理性+感性
②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
③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过程。
(二)政治思想:理想国
注意以下两点:
1、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其理念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三类城邦公民的划分标准就是对理念真理的掌握程度;
2、理想国的管理涉及到一个“人治”的概念问题,但是柏拉图的“人治”并非我们今天理解的“人治”,他的“人治”实际上是“德治”,所以他的理想城邦又被称为“道德城邦”,其政治观也被称为伦理型的政治观。活动5【讲授】总结
(三)影响
1、作为苏格拉底的继承人、雅典学园的创立者,柏拉图受到人们尊敬;
2、在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上柏拉图是奠基者,世界影响巨大;
3、柏拉图的思想存在争议,其理念论、理想国存在局限;但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
4、他的理想国是最早乌托邦思想的体现,不少观点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
5、他的不少著作成为学术经典。
活动6【练习】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柏拉图
材料二 不过在他(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也还有些积极的因素;他第一个指出教育的伟大政治意义,提出公共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其内容,确定了心理构成的基本部分,规定了在当时看来广泛的学科范围……主张女子应与男子受完全平等的教育……为后世借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哲学家和政治家的关系,其目标是什么?
(2)简单概括材料二中柏拉图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3)结合两则材料说明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课件29张PPT。  “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K·R·波普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 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课标要求:
1、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
2、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知识线索:一、柏拉图的生平及政治实践
二、柏拉图创办雅典学园
三、柏拉图的思想及影响一、柏拉图的生平及政治实践  “影响(人物)成才的因素,是一个包括环境、教育以及主体能力作用等多层次、多方面整体相关发展变化的复杂系统……其中,社会环境起决定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而人才自身由发挥主体能力作用。”
  当然,环境、教育的作用最终通过人才主体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  柏拉图之所以能够成为彪炳千秋的思想巨匠,与古希腊民主政体、苏格拉底等良师益友的影响及他本人坚持不懈的追求是分不开的。一、柏拉图的生平及政治实践(一)柏拉图的生平1、家庭出身: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2、时代特征:(前427年—347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伊那齐岛,名门望族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一、柏拉图的生平及政治实践(一)柏拉图的生平3、追随名师苏格拉底 师从苏格拉底是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  一方面,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在他一生创作的对话体著作中,绝大部分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因不能见容于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判处死刑,这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开始寻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柏拉图是最理解苏格拉底思想、学术修养最深厚的学生。一、柏拉图的生平及政治实践(一)柏拉图的生平4、游历四方原因: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对雅典民主政权感到失望(在地中海沿岸的游历)过程:麦加拉→埃及→居勒尼→意大利影响:增长了阅历,为柏拉图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奠定了知识基础。即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才是最好的政体,只有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哲学王统治下的理想国一、柏拉图的生平及政治实践(二)柏拉图的政治实践三次叙拉古之行企图将统治者培养成哲学家,建立哲人统治的理想城邦(道德城邦)结果:皆以失败告终一、柏拉图的生平及政治实践(二)柏拉图的政治实践失败原因:政治构想缺乏实践基础;
政治主张与时代格格不入。  叙拉古的风风雨雨对柏拉图后期活动与思想言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叙拉古之行成为柏拉图后半生活动与形成有关思想言论的主要动因。1、首先,这段政治实践的经历深化了柏拉图对僭主政体的认识,深化了他对公民教育必要性、艰巨性的认识,这些在柏拉图中后期的著作中都有反映。
2、其次,政治的失意并没有泯灭柏拉图心中的理想,他开始创办雅典学园,通过传道授业培养一批既懂哲学和自然科学,又能治国的人才,即他设想的哲学王,通过他们去改变社会现实,间接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二、柏拉图创办雅典学园1、目的:(又称阿卡德米学园 Academy)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2、基本情况: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传授综合性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学校。教学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二、柏拉图创办雅典学园3、雅典学园的特点(1)政治思想的“集散地”(2)重视自然科学知识(3)强调思想独立并影响深远二、柏拉图创办雅典学园4、雅典学园在西方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1)是古代最早在教育目标上既体现社会功用性又体现人文特性的教育机构,被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或者至少是大学的雏形;
2)作为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基地,由柏拉图倡导的“学以致用”、“学术自由”等传统直到今天还被继承,因此在历史上,雅典学园的地位比同类其它学园显得更为重要;
3)学园聚集了当时希腊各地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来此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个门类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等。雅典学园是当时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三、柏拉图的思想及其影响(一)哲学思想:理念论柏拉图想用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这个故事中的囚犯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看到真实世界的人又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  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三、柏拉图的思想及其影响(一)哲学思想:理念论柏拉图想用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这个故事中的囚犯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看到真实世界的人又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普通人哲学家  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①世界由两部分构成:②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感性世界(具体事物):虚假、残缺而变幻三、柏拉图的思想及其影响(一)哲学思想:理念论理性+感性理性世界(理念):真实、完美而永恒③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过程。评价:三、柏拉图的思想及其影响(一)哲学思想:理念论② 理念论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① 唯心论:理念为先,知识先天(客观唯心主义)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所谓“理念”就是城邦最初的那个样子,或者说是它的最初原型。柏拉图认为,城邦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个“原型”因为天长日久而被历史尘封起来,从而导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行为失范。柏拉图认为要唤起人们对本城邦“理念”的“回忆”,就必须在城邦“原型”即 “理想国”的指导下,改造或改变现实的城邦,使之重新回到稳定和秩序的轨道上来。那么柏拉图的“理想国”究竟是如何构建的呢?三、柏拉图的思想及其影响(二)政治思想:理想国阅读教材,思考:1、“理想国”的目标是什么?2、“理想国”的三个阶级是如何划分的?3、“理想国”的基础是什么?4、“理想国”的原则有哪些?5、统治者由何人来担任?6、如何评价?三、柏拉图的思想及其影响(二)政治思想:理想国6、评价:①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② 所描述的国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乌托邦的幻想,它集中了古代人类的梦想与创意,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注意以下两点:1、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其理念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三类城邦公民的划分标准就是对理念真理的掌握程度;
2、理想国的管理涉及到一个“人治”的概念问题,但是柏拉图的“人治”并非我们今天理解的“人治”,他的“人治”实际上是“德治”,所以他的理想城邦又被称为“道德城邦”,其政治观也被称为伦理型的政治观。与儒家思想有点类似。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要使国家完善,必须让哲学家当国王或把国王培养成哲学家,出于这一目的,柏拉图对法律即法治不太重视。然而政治理想的屡屡碰壁使柏拉图逐渐改变了他对法律的看法。第一等理想国:德治第二等理想国:法治《法律篇》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1、作为苏格拉底的继承人、雅典学园的创立者,柏拉图受到人们尊敬;
2、在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上柏拉图是奠基者,世界影响巨大;
3、柏拉图的思想存在争议,其理念论、理想国存在局限;但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
4、他的理想国是最早乌托邦思想的体现,不少观点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
5、他的不少著作成为学术经典。三、柏拉图的思想及其影响(三)影响  当苏格拉底这颗巨大的星辰陨落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柏拉图却熠熠升起,谱写了西方思想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诚如开篇所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增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柏拉图的”,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他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思想是值得人类永久珍惜的宝贵遗产。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相同:①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渊源的地位。②个人活动:从政;游历;从教③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和“”仁政,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相同:④教育: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⑤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⑥影响: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地位。② 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 不同:① 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
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