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7 14:5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法国大革命的性质和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平定王党叛乱、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和发动对外战争等;认识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阅读材料、课堂讨论、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法国大革命的发展需要一个军事独裁者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拿破仑的能力和胆识使他能够承担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对学生进行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教育。从拿破仑的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其走向成功,而骄傲自满、迷信武力导致失败。
2学情分析
我执教的这个班虽是文科普通班,但学习气氛较浓。该班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尤其对这样一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更感好奇。但大多数学生对拿破仑的了解仅局限于教材,部分学生可能在课外读物中或影视资料中了解得更多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对拿破仑的争议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到对拿破仑评价的活动中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认识。
3重点难点
重点:《法国民法典》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拿破仑。
重难点突破
重点突破:通过材料搜集、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运用问题导学和自主探究法让学生总结《法国民法典》体现的原则、性质及其历史影响。
难点突破:通过文字材料、设置情境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逐步扩展、加深对拿破仑战争的双重影响和拿破仑功绩与局限的认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导语:拿破仑是近代历史上争议较大的一个人,对他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可以说是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
、“摧残自由的暴君
”、“无耻小人
”、“篡位者”、“吃人魔王”;也有人说他是“庄严”、“卓越”、“雄才大略”、“最富于创造力”、“最伟大”的人。那么究竟哪一种评价才是真实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相信学完本课后,同学们都会有一个心中的拿破仑。
设计思路:以对拿破仑的拥有天壤之别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
一、法国大革命
创设情境一:多媒体展示如下材料
材料一:
1.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2.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
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3.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
予的权力。
6.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17.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789年《人权宣言》摘录
材料二:图片略。
问题:材料反映了哪个阶级的愿望?由这些材料可以看出法国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预期回答:以上材料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问题:革命后的法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预期回答:虽然法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但法国仍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有英、普、奥、
西等君主国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形成威胁;内有王党分子,不断发动叛乱,随时有复辟的危险。
过渡: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法国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拿破仑帝国
创设情境一:多媒体展示资料
材料: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恩格斯
问题:如何理解恩格斯的话?你认为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是什么?
(预期回答:理解:拿破仑上台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必然性:当时法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督政府软弱无能,资产阶级需要铁腕人物来掌权。偶然性:拿破仑具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正好适应法国资产阶级的需要。)
过渡:如果你是拿破仑,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
创设情境二:出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地方上划为省、大区、市镇三级,省长、副省长、5000居民以上的市长,均由第一执政认命。省和大区参议会的成员,也由第一执政认命。
材料二:随后,财政部长戈丹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他首先将财政管理权集中到中央,于11月24日下令取消地方政府分配与征收直接税的权力1800年2月13日两家大银行在政府支持下合并组建了法兰西银行,拥有资金3000万法郎。还成立了全国工业促进会,商为管理总委员会,举办了工业博览会。
材料三:1806年,又在巴黎设立了帝国大学,1808年划分全国为29个“大学区”。拿破仑最关心的是国立中学,称它是培养官吏的苗圃。
材料四:拿破仑又设置发明奖金,结果收效甚大,出现许多新的发明创造他还设立工艺学校,增设实用学科。
材料五:波拿巴的施政虽带有专断色彩,但是他十分重视法制建设。还在1800年8月,他就设立了由4人组成的民法典起草委员会。民法典的最后定稿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行,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拿破仑法典》。
问题:根据材料,说一说拿破仑的对内政策。
(预期回答: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改革财政,创办法兰西银行,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文化上,建立公立中学和帝国大学,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法制上,颁布《法国民法典》,建立资产阶级法律规范。)
过渡:对这部《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本人也给与了高度评价。他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我们来看一下这部法典。
创设情境三:出示一组材料
材料一: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指非政治性权利,包括关于个人的权利、亲属的权利和财产的权利)。
第488条满21岁为成年(1974年改为18岁);到达此年龄后,除结婚章规定的例外外,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
材料二: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材料三:
第1101条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问题:根据以下材料,分析《法国民法典》的条款肯定了资产阶级在法国大革命中所确立的哪些原则?目的是什么?
(预期回答:自由和平等原则;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契约自治原则。目的:用法律的形式巩固大革命的成果。)
问题:《法国民法典》是什么性质的法典?
(预期回答: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
过渡:这样一部资产阶性质的法典,它会怎样的历史影响呢?我们再看一组材料。
创设情境四:PPT展示材料
材料一:这部法律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他(指拿破仑)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世界各地编纂新法典时当作基础来使用的法典。比利时、卢森堡现在仍然将《拿破仑法典》当作自己的法典使用。丹麦、智利、意大利、阿根廷、德国、瑞士的民法典都受到《拿破仑法典》的不同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问题:根据材料,谈一谈《拿破仑法典》有何历史影响?
(预期回答:对法国: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对欧洲: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精神,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对世界:成为资产阶级的立法典范,在世界广泛传播。)
过渡:拿破仑的对内措施迅速稳定了国内的局势,那么拿破仑又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来捍卫法国大革命呢?
创设情境五:出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列宁
材料二: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象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三: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欧洲各族人民辗转呻吟于军事枷锁之下……人人心怀不满……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
问题探究:你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学生根据材料,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进行分析、概括。
1.性质:前期带有革命性(民族战争);后期带有争霸性、侵略性(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
积极(1)捍卫革命成果,促进资本主义发展;(2)将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播到欧
洲各地,扫荡欧洲封建势力。
消极(1)加重了本国人民的负担;(2)后期战争激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从而导致帝国走向灭亡。
问题: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军事原因:连年征战,使国内人民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厌战情绪;后期战争变成侵略战争,激起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抗;过于迷信武力,远征俄国失败等等。
2.政治原因:建立独裁统治,加冕称帝,与奥地利联姻,这些举动既得不到正统帝王的承认,又失去昔日大力支持他上台的各阶层各派人物的支持。
3.根本原因: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过渡:我们了解了拿破仑的政治和军事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对拿破仑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价,五分钟后我们请小组代表来讲一讲他们的看法。
三、评价拿破仑
问题探究:怎样正确评价拿破仑?
学生小组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总结。
1.功绩:
(1)拿破仑以其卓越的才干,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革命,稳定了法国局势。
(2)他所颁布的《拿破仑法典》,体现了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3)拿破仑通过征服战争将民法典的精神带到欧洲各国,沉重打击了各国的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发展。
2.局限:
(1)恢复帝制、进行军事独裁统治,取消人民的民主权利,违背历史潮流。
(2)不断发动征服战争,使整个欧洲大陆陷入战争深渊,破坏了社会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健康发展。
3.总评:
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课堂小结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创造过许多战争奇迹,至今被奉为经典战例,却以滑铁卢惨败而蒙羞。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的《法国民法典》,如恩格斯所说,“总结了革命的全部法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活动3【练习】课堂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拿破仑在1808年正式创立帝国贵族制度,据统计,在帝国贵族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其他阶级出身的占19.5%。
——张芝联《从高卢到戴高乐》
材料二: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开始更多地采用了机器生产。到1812年,国内已有200多家机械纺纱厂。1811年,工业生产总额比1789年提高50%。在农村由于消除了封建关系,农业发展也很快。……城市的资本又纷纷向农业渗透,加速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王铭《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请回答,拿破仑复辟帝制,是否意味着法国又回到了封建专制状态?
参考答案:否。虽然拿破仑恢复帝制,实行某些倒退的措施,但拿破仑政权是资产阶级的政权,它的经济、政治、军事政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特别是《拿破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身上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拿破仑
材料二: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
材料三:他的天才是一种破坏,而非其他。然而,破坏的天才是否定性的东西……拿破仑正是以这种天才的力量,把他所接触的东西都毁坏了。
——据《蒲鲁东关于拿破仑一世的未发表的手稿》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该“火种”有哪些影响?
(2)材料一中拿破仑留下的“威名”主要指什么?结合材料二,分析这种“威名”与拿破仑“被钉在悬崖绝壁”上的内在联系。
(3)材料三中的言论科学吗?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
(1)拿破仑法典。影响略。
(2)”威名”指拿破仑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联系:拿破仑后期的战争具有侵略性,引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3)不科学。理由:没有指出他的“破坏”客观上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封建制度的瓦解;也没有认识到拿破仑战争具有争霸性和侵略性的一面,这为拿破仑政权的覆灭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