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主张的创立民国与维新派主张的兴民权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都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C.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
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主要目的是
A.摆脱政治危机,维护专制统治
B.顺应舆论要求,改革社会弊端
C.引进欧美政体,巩固清朝统治
D.改革官制,加强中央权力
3、《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直接目的在于
A、确定三权分立原则
B、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C、限制袁世凯独裁
D、体现资产阶级民主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制定时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
②
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
③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⑤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重要一页,促进了中国的近代
社会民主化进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5、下列关于袁世凯专制独裁的表现,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暗杀宋教仁②迫使第一届内阁辞职③公然宣布复辟帝制④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6、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
A权力之争
B共和与专制的矛盾
C日美争夺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7、辛亥革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突出表现在
A、确立三民主义的思想指导
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其本质意义是
A.使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民主权利
B.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
D.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
9、在1915年的护国运动中
A.国民党成为领导力量
B.梁启超起了积极作用
C.两广两湖宣布独立
D.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10、袁世凯复辟帝制,张勋拥清废帝复辟的失败说明:
A
共和制不符合中国国情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缺乏帝国主义支持
D
孙中山革命派的反对
二
材料阅读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1911年12月20日,南北和谈双方签署草约五条,主要内容为:确定共和政体;优待清皇室;先推覆清政府者为大总统。
——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记》
材料三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政治革命”的内容及其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分析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就孙中山对待临时大总统职位的态度做一评价。
参考答案:(1)内容: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2)帝国主义、袁世凯和立宪派的共同压力及其革命派的软弱妥协。(3)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在保证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的前提下,不计较个人得失,辞掉临时大总统职位,表现了革命家的高风亮节;但因此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给中国革命带来一定损失。?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进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
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
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第四十四条:词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摘自《中华民国约法》
回答:(1)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对防止、限制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
(3)根据材料二,归纳《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
(4)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临时约法》和《约法》的认识和评价。
参考答案:(1)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2)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3)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体现了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3
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成立,对亚洲民主运动也曾产生影响。搜集资料,并结合所学,整理出其在被誉为“亚洲觉醒”的一系列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中的影响。
参考答案:辛亥革命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密切相关。革命党人自觉地将中国的革命事业与整个亚洲革命运动联系起来。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表过伊朗、土耳其革命的评论文章。大量转载过印度自主自产运动中许多报刊的文章。该报主编章太炎还与印度革命者钵逻罕和保什又过交往。孙中山更是以卓越的远识和博大的胸怀,对亚洲各被压迫民族解放予以同情、支持和援助。他曾几度深入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地宣传革命思想,对菲律宾反西班牙独立战争给予热情的援助。印度、朝鲜等地的许多革命青年都曾在日本接受过孙中山的革命熏陶。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发展的顶点,它直接影响到了1912年越南独立党的成立和印度尼西亚民主运动的发展。亚洲觉醒标志着20世纪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