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06 15:5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金属的化学性质
把一小块钠放在蒸发皿上加热。现象:
反应:
2Na + O2 = Na2O2(淡黄色)
过氧化钠

结论:
钠的熔点低
钠燃烧时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钠在空气中受热后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一、金属和氧气的反应:
现象:
切开的光亮的金属断面很快地变暗。
反应:
4Na + O2 = 2Na2O (白色)
取用钠的方法:用刀切开一小块钠,观察断面变化。
注意实验安全性!
①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②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③玻璃片上进行切割
1、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
4Na + O2 = 2Na2O (白色)
点燃:
2Na + O2 = Na2O2 (淡黄色)
点燃
产物的稳定性:
Na2O <Na2O2
科学视野:
特殊的氧化物——Na2O2
Na2O2的性质
实验探究:① 用棉花包少量Na2O2,吹入CO2。
现象:
棉花剧烈燃烧
思考:为什么Na2O2与CO2反应后,棉花会剧烈燃烧
因为反应产生了氧气和放出热量
2Na2O2+2CO2=2Na2CO3+O2
棉花剧烈燃烧
2Na2O2+2H2O=4NaOH+O2↑
Na2O2的用途:供氧剂、强氧化剂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探究: ②用棉花包少量Na2O2,再滴加水。
现象:
科学探究:点燃镁条和加热铝箔
活泼金属
空气
表层生成氧化物(氧化膜)
氧化膜
疏松——Fe2O3等
致密——Al2O3等
2、其它金属与氧气反应
现象:
镁条剧烈燃烧,产物滴落;而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不滴落。
反应:
2Mg + O2 = 2MgO 4Al + 3O2 = 2Al2O3

点燃
注意: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二、金属与水的反应
现象:
解释:
①金属钠浮在水面
①密度比水小
②熔成闪亮的小球
②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③小球向各方向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声,最后消失。
③反应剧烈,有气体生成
④溶液变成红色
④反应后溶液显碱性
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1、金属钠与水反应
2Na + H2O = 2NaOH + H2
失电子
得电子
还原剂 氧化剂
结论:
推测:钠能否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若能,试分析反应的剧烈程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钠与酸反应比与水反应剧烈。由于钠与水反应,实质上是跟水电离出的H+反应;而酸比水更易电离出H+,酸中的H+浓度比水中的H+浓度大。
实质:2Na+2H+=2Na++H2↑
[思考1] 根据钠易与O2、H2O反应,
钠应如何保存?
[思考2] 钠能否保存在四氯化碳或汽油中
钠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不能。因为汽油易挥发,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大。
探究:金属钠与CuSO4溶液反应
钠浮在液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有蓝色沉淀产生。
现象:
(1)2Na +2 H2O = 2NaOH + H2 ↑
(2)2NaOH + CuSO4 = Cu(OH)2 ↓ + Na2SO4
总反应方程式:
2Na +2 H2O +CuSO4 = Cu(OH)2↓+Na2SO4+H2↑
反应: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
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练习:
6Na + 2FeCl3 + 6H2O = 2Fe(OH)3 + 6NaCl + 3H2
6Na + 2Fe3+ + 6H2O = 2Fe(OH)3 + 6Na+ + 3H2
现象:
加热时试管内铁粉变红,反应后试管内固体仍呈黑色;有大量气泡产生,点燃肥皂泡有爆鸣声。
3Fe+4H2O(g) = Fe3O4+4H2↑
高温
2、其他金属与水反应
实验装置:
反应:
铁与水蒸气高温反应:
[思考1] 根据钠易与O2、H2O反应,
钠应如何保存?
[思考2] 钠能否保存在四氯化碳或汽油中
钠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不能。因为汽油易挥发,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大。
探究:金属钠与CuSO4溶液反应
钠浮在液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有蓝色沉淀产生。
现象:
(1)2Na +2 H2O = 2NaOH + H2 ↑
(2)2NaOH + CuSO4 = Cu(OH)2 ↓ + Na2SO4
总反应方程式:
2Na +2 H2O +CuSO4 = Cu(OH)2↓+Na2SO4+H2↑
反应: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
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练习:
6Na + 2FeCl3 + 6H2O = 2Fe(OH)3 + 6NaCl + 3H2
6Na + 2Fe3+ + 6H2O = 2Fe(OH)3 + 6Na+ + 3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