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人体是一个神奇的生命体,肺部呼出的气流会使声带震动发出声音。声带所在的位置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明前茶,两片芽”。图1为采茶时摘下的“两片芽”,推测图2发育成制茶主要原料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输液时,针头一般插入手背上的青筋,“青筋”是指( )
A.动脉 B.静脉 C.肺静脉 D.毛细血管
4.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搭载的棉花种子长出“月球第一片嫩叶”。发育成这片嫩叶的是( )
A.胚芽 B.子叶 C.胚轴 D.胚根
5.某人受伤治疗时需要少量输血,已知他是O型血,最好输入( )
A.AB型血 B.O型血 C.A型血 D.B型血
6.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发展阶段。下列关于青春期身体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殖器官完全发育成熟 B.身高突增以及体重迅速增长
C.神经系统功能逐步增强 D.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初潮
7.古人用“虚如蜂巢”、“得水而浮”来形容肺,下列关于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B.呼吸时,肺泡内各类气体含量不变
C.“虚如蜂巢”指肺泡数量多如蜂巢
D.“得水而浮”是因为肺泡内含空气
8.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分析正确的是( )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9.图示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到西藏旅游高原反应消失可能因为①变少
B.炎症出现可能会导致②的数量大于正常值
C.受伤时容易血流不止可能是③的数量过多
D.细胞②和细胞③都不能用于DNA亲子鉴定
10.图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层的食物主要是补充糖类 B.可用②层食物完全替代主食
C.青少年应少吃③④层的食物 D.要严格避免摄入⑤层的食物
11.表格中饮食方案与预防症状对应合理的是( )
选项 预防症状 饮食方案
A 贫血症 适量补充富含碘的食物
B 夜盲症 要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C 地方性甲状腺肿 适量补充富含钙的食物
D 胎儿神经管畸形 母体要提前补充富含叶酸的食物
A.A B.B C.C D.D
12.小肖如图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对照组,乙是实验组
B.暗处理是为了消耗转运叶片原有的淀粉
C.光照后将a和b浸于水中加热溶解叶绿素
D.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3.若选项中的内容对应于图中的甲、乙、丙、丁,则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消化腺、唾液腺、食管、肝 B.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
C.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D.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浆
央视多个栏目聚焦厦门同安蔗内油菜花,踏青赏花享春光,“春日经济”活力旺。小明借用工具观察了油菜花的根、叶、花、果实。请根据观察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14.小明显微镜观察油菜花根尖结构时,发现不同区域细胞有不同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有保护作用且具有较强分裂能力 B.幼根的生长靠②伸长和③分裂
C.③比②细胞更大是细胞生长的结果 D.细胞核变化最明显的区域是④
15.图示小明拍摄的油菜花与果实的照片,叙述正确的是( )
A.花的主要结构是②和⑥ B.花粉管从①处开始长出
C.蜜蜂可帮助油菜花受精 D.④发育成⑨,⑤发育成⑦
16.图示小明显微镜观察的油菜花叶横切,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主要存在于A和C的细胞中
B.夜晚时E为全部关闭状态
C.叶片制造的有机物由D中的筛管运输
D.白天B细胞只进行光合作用
17.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B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花生种子 燃烧释放能量
C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湿纱布 维持小鱼的呼吸
D 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 燃烧蜡烛 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18.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中提出森林“四库”重要理念。错误的是( )
A.森林是“粮库”,可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B.森林是“钱库”,可为人类提供丰富林产品
C.森林是“水库”,能涵养水源但不影响降雨量
D.森林是“碳库”,可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9.图示一次心跳过程的某阶段,以下关于瓣膜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均打开 B.①打开,②关闭
C.①和②均关闭 D.①关闭,②打开
20.图示一颗完整猪心。将水从一条肺静脉灌入该心脏(用线扎住其他肺静脉),将观察到水流出的位置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依次用a、b、c、d表示),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被消化的程度。叙述错误的是( )
A.X在a部位开始被消化
B.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C.Y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D.d中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肠液、胰液、胆汁
22.下图中的①、②分别代表某植物细胞内的两个生理活动,甲、乙分别是该细胞的某种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线粒体,①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乙是叶绿体,②过程需要有光才能进行
C.①和②过程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D.洋葱内表皮细胞内只有甲,只能进行①
23.小秋在总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时,画了概念模型并附上了与此相关的四条描述,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脏有“发达的肌肉组织”与“泵出血液”这一功能相适应
B.毛细血管壁“薄”的结构特点与“能进行物质交换”这一功能相适应
C.鼻腔“清洁气体”这一功能与鼻腔内“鼻毛多”这一结构特点相适应
D.小肠“消化”这一功能与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多”这一结构特点相适应
24.图中曲线为物质a、b在血液中的相对含量变化过程,I、II、III代表三类血管,叙述正确的是( )
A.I类血管壁一定比III类血管壁厚
B.人体四肢III类血管内都有静脉瓣
C.若II存在于脑部,则b表示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D.若I存在于肺部,则a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25.小珊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用打孔器打出小叶片若干,抽除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取100个小叶片均分到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为叶片提供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的烧杯中。将烧杯等距离摆放在LED灯周围,照射8分钟,观察并记录叶片浮起的数量。上述实验重复四次,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
A.计算平均值,目的是减小误差
B.图中每个烧杯的叶片数量为20
C.小叶片会上浮的原因是其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结论: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二、判断题
26.2023年我国“人造子宫”胎羊体外培育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使13周早产羊羔能在体外完成最后阶段的发育,但研究人员指出,生物薄膜袋无法完全代替子宫内膜的功能。判断正误(正确“√”,错误“×”)。
(1)电解质溶液模拟子宫内的羊水。( )
(2)胶管可模拟胎盘进行物质交换。( )
(3)该“人造子宫”可为胎羊提供营养物质和氧。( )
(4)胚胎发育过程无法在该“人造子宫”内完成。( )
三、综合题
27.宋代《耕织图》反映了传统农业生产的科学流程与文化内涵,下列示有关水稻种植的部分插图。据图回答。
(1)将谷种浸泡水中多次翻动,扔弃[ ](选填:A:浮起来;B:沉下去)的种子;再用水“浸种”,为水稻种子萌发提供的环境条件主要是 。
(2)“春耕”的时间应选择土壤解冻后,气温回暖时;这样的选择可为水稻萌发提供的环境条件主要是 。
(3)“淤荫”是用淤泥水、草木灰和粪便等进行施肥。使用的有机肥主要是为水稻的生长提供 。
(4)开花结果期间需水量较大,要适时灌溉,花穗上花的子房将发育成稻谷,进而形成稻穗。“灌溉”时,水稻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5)“持穗”时,主要是将稻谷从稻穗上用农具打落。稻谷属于植物的 (填器官名称)。
(6)“砻”是将稻谷的稻壳脱落下来,形成大米。大米的食用部分主要是种子结构中的 。
28.无土栽培番茄能更好控制栽培条件,如图1。图2中I、Ⅱ表示番茄植株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两种生理活动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图1中营养液为番茄提供多种无机盐,其中占比最多的三大类是含 的无机盐。
(2)番茄幼苗移入图1大棚后的前几天,午间都应调节遮阳网,[ ](选填:A:增强;B:减弱)光照,降低 (填生理活动),提高成活率。
(3)图1气泵将空气泵入营养液,主要是为番茄提供 ,利于根系的 (填生理活动),该生理活动可用图2曲线[ ](选填:A:I;B:Ⅱ)表示。
(4)图1气肥发生器主要为番茄提供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5)图2中BD段番茄有机物积累,请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说明原因: 。
(6)图2曲线中[ ]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29.图1、2示一个人在平静和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图3示一次平静呼吸周期肺内压变化曲线,图4示膈肌的两种位置。据图回答。
(1)图1曲线反映的呼吸频率比图2更[ ](选填:A:快;B:慢),呼吸深度更[ ](选填:A:浅;B:深),因此图1可能是[ ](选填:A:平静;B: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2)图3中C点时,膈肌最可能对应图4中的[ ](选填:A:①;B:②)位置。
(3)图3呼吸周期内,肺内压最高的是[ ]点,CE段表示[ ](选填:A:吸气;B:呼气)时肺内压的变化,这一过程中肋骨间肌肉和膈肌的状态是 。
30.学习人体知识后,小烨利用塑料瓶、单向阀和橡皮管制作了血液循环模型。据图回答。
(1)体循环起点为[ ]。
(2)用字母和箭头准确表达出②处单向阀内模拟的血液流动方向 。
(3)甲模拟的器官是 ,甲→B的橡皮管模拟的血管名称是 。
31.肾衰竭患者通常每周进行2~3次血液透析,以便及时排出体内废物。图1示血液透析,图2示尿的形成过程。据图回答。
(1)图1中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 ] ,具有 作用;但用过的透析液内的营养没有重新吸收回体内,说明图1无法实现图2[ ] 的功能。
(2)图2中[⑤]的血管类型是[ ](选填:A:静脉;B:动脉)
(3)图2中[⑥]流动的血液类型是[ ](选填:A:静脉血;B:动脉血),[⑥]流动的血液最先回到心脏四个腔中的 。
32.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组织新陈代谢会引起血液中的物质变化,但在各系统和器官的协调配合下,这种变化会维持着动态平衡,如图所示。字母表示系统或器官,序号和箭号表示相应物质及其流动方向。据图回答。
(1)A代表 系统,②代表 。
(2)B系统吸收物质③的主要器官是 。
(3)①进入C系统后,与 结合,在血液中运输。
(4)③进入C系统后,由血液中的 运输。
(5)列举④代表的主要物质 (列举两种)。
(6)图中系统或器官,具有排出代谢废物功能的是[ ]。
四、实验探究题
33.新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小珊为研究食盐溶液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并完成实验,如下表。据表回答。
编号 A B C D E F
试管中先添加的物质 蒸馏水5mL 1%食盐 溶液5mL 3%食盐 溶液5mL 5%食盐 溶液5mL 7%食盐 溶液5mL 9%食盐 溶液5mL
实验过程 各试管内继续加入5ml的菠萝汁,37℃水浴加热,20分钟后检测
蛋白酶相对活性 100% 88% 69% 94% 88% 80%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A试管的作用是 。
(3)“37℃”目的是模拟 的温度。
(4)实验表明,食盐溶液能[ ](选填:A:促进;B:抑制)菠萝蛋白酶的相对活性,效果最好的是编号[ ]组。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给喜欢吃菠萝的人提出一条建议: 。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B
6.A
7.B
8.B
9.B
10.A
11.D
12.C
13.C
14.C 15.B 16.C
17.D
18.C
19.D
20.A
21.D
22.A
23.D
24.C
25.D
26.(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27.(1) 浮起来 一定的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无机盐
(4)成熟区/根毛区
(5)果实
(6)胚乳
28.(1)氮、磷、钾
(2) B 蒸腾作用
(3) 空气 呼吸作用 B
(4)二氧化碳
(5)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6)D
29.(1) B A A
(2)B
(3) E B 舒张
30.(1)D
(2)B→D
(3) 肺 肺静脉
31.(1) ①肾小球 滤过 ④肾小管
(2)动脉
(3) 静脉血 右心房
32.(1) 呼吸 二氧化碳
(2)小肠
(3)血红蛋白
(4)血浆
(5)尿素、无机盐
(6)ADE
33.(1)
食盐溶液的浓度
(2)
起对照作用
(3)
人体口腔/人体内
(4) B C
(5)
用3%的食盐水浸泡菠萝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