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科学测量(第4课时)(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4科学测量(第4课时)(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0 22: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科学测量(第4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2.1 科学测量(第4课时)
教学 目标 1.科学观念 了解科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如烧杯、量筒、酒精灯等)的名称、用途及基本操作规范,建立实验室安全操作的科学观念。 知道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理解安全守则与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如火灾、化学品泄漏),建立安全风险防范的科学观念。 2.科学思维 能通过分析实验步骤,判断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建议,强化安全风险识别的科学思维。 能结合安全守则,推理实验事故的预防措施(如酒精灯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强化科学推理与问题解决的科学思维。 3.探究实践 实验室仪器操作演练:模拟实验:规范使用酒精灯(点燃、熄灭、加热操作)。 分组任务:正确操作烧杯、量筒等仪器完成液体测量任务。 安全事故处理模拟:模拟打翻试剂、酒精灯起火等场景,学习应急处理流程(如灭火、冲洗、报告)。 4.态度责任 强化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实验室守则(如不随意触碰危险物品、实验后清理器材)。 培养责任意识,主动关注自身与他人的安全,及时报告潜在风险并参与事故预防。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常用实验室仪器的规范操作方法(如酒精灯、量筒)。 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核心内容(防火、防毒、防触电)。 难点: 将安全守则转化为实际操作行为(如规范使用酒精灯、处理化学品泄漏)。 在突发事故中快速判断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学情 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七上第一章第二节第4课时。学生初入科学实验室,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对动手操作充满期待,但缺乏系统的实验知识与规范操作技能。在安全意识方面,部分学生对潜在风险认识不足,例如在酒精灯使用中易忽略正确点燃与熄灭方法;在团队合作中,小组间存在分工不均、沟通不畅等问题。因此,教学需注重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安全规范意识培养及协作能力提升,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 准备 课件、课本、视频、活动器材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牛顿通过观察和实验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但你知道吗?科学实验需要严谨的态度,更需要遵守安全规范。如果没有安全意识,实验可能会带来危险。今天,我们将走进科学实验室,学习如何安全、规范地进行科学探究。” 通过牛顿的故事与实验室场景对比,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安全规范是科学探索的前提”的核心观点,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新 知 讲 授 一、科学实验室 科学研究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科学实验是人们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设计实验,探究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从中总结、概括出普遍的规律。 科学假设需要设计实验来验证,科学结论往往需要通过实验获取证据来得出。我们学习科学也需要经常在实验室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实验室。 1. 学校实验室中共有存放器材的仪器室(或实验准备室)____ 间,供同学们做实验的实验室____ 间。你认识实验室里的哪些器材?请写出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填入表1.2-6中。 表1.2-6器材记录表 序号器材用途①②③④⑤⑥
2. 下列设备分别存放在实验室的什么地方? 除了上述器材以外,实验室里有大量可供我们做实验时使用的其他仪器和试剂。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与通风情况等)和安全要求。它们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 二、实验室常见器材及用途 三、仪器和试剂的存放 (1)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与通风情况等) (2)它们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 (3)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 四、科学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守则 1. 听从教师的指示,未经教师的允许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 2. 查看实验室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处理器材所在的位置,并牢记在心。 3. 不能用湿手接触实验室电源,不能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 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4. 没有教师的指令,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 5. 未经教师的允许,不得随意改变实验程序或所用的化学试剂等实验材 料,以免发生意外。 6. 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须立即处理,并及时向教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7. 任何物品在使用前先看说明书或物品提示, 挥发性、腐蚀性、有毒溶剂等应在通风橱里取用, 用完后立即封住容器。 8. 如果发生烫伤、烧伤、化学试剂灼伤皮肤或 眼睛等意外伤害时,应及时用正确方法处理。实验 过程中要戴上护目镜,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9. 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 环境污染。实验结束后,将你的实验区域清理干净,并清洗双手。 实验室内有各种安全标志,如盛放危险品的容器上有相应的警告标志。我们在使用这些物品前要看清物品上的标志,采取相应的防备措施。正确使用药品和设备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 如果在实验室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如皮肤烫伤、被化学试剂灼伤、失火等,应立即报告教师,并保持镇定,也可参考图 1 . 2 - 24 中的方法进行处理。 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应在教师指导下及时去医务室或医院治疗;如果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必须有序撤离,并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119。 在完成实验所有操作后,需要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桌,关闭仪器设备的开关,合理地处理实验中的废弃物。 了解学校的实验室的分类 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学校的实验室 通过直观演示和表格填写,帮助学生建立仪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强化规范操作意识。 通过观察消防器材,树立安全意识 学习实验室常见器材及用途 学习仪器和试剂的存放,养成分类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和标志识别,帮助学生理解安全守则的实际意义,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提升学生对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课 堂 练 习 【典例1】 在实验室中,小余看到老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实验器材名称正确的是(  ) A.①一酒精灯 B.②-量筒 C.③一试管架 D.④一烧杯 答案:A 解析::A、仪器①是酒精灯,故A名称正确;B、仪器②是试管,故B名称错误; C、仪器③是铁架台,故C名称错误;D、仪器④是集气瓶,故D名称错误。 故选:A。 【典例2】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答案:B 解析: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A、燃烧匙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故选项错误。B、烧杯能进行加热,但必需垫上石棉网,故选项正确。C、蒸发皿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故选项错误。D、试管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故选项错误。 【典例3】下列仪器的名称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答案:A 解析:A.镊子通常用于夹取块状固体,而不是粉末状固体,粉末状固体一般用药匙取用,仪器名称与其用途不匹配,故A错误; B.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热源,其用途与名称匹配,故B正确; C.铁架台可用于固定或支持反应容器,如试管、烧瓶等,其用途与名称匹配,故C正确; D.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其用途与名称匹配,故D正确。 故选:A。
课 堂 小 结 科学实验室仪器:酒精灯、烧杯、量筒、试管 安全守则:听从指令、禁用湿手触电、禁止试嗅试剂 应急处理:灭火、冲洗、报告
板 书 设 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