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0 11:38:58

文档简介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一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60 分* *考试时间:5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1.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 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 ( )
A.传承与创新 B.交流与传播 C.改进与推广 D.开放与互鉴
2.“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一举登科日……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该诗句反映了中国 古代某种制度下人们对读书的重视,这一制度是 ( )
A.分封制 B.丞相制 C.内阁制 D.科举制
3.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古代的吐蕃所在地区是 ( )
A.内蒙古 B.云南 C.新疆 D.西藏
4.从“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 ”和“玄奘西行 ”,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
A.双向交流 B.高度繁荣 C.世界领先 D.源远流长
5.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 哪部典籍? ( )
A.《日本书纪》 B.《金刚经》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6.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宋代“无效率 ”的主 要原因是 ( )
A.藩镇割据出现 B.科举制完善 C.分化事权 D.重武轻文
7.下列是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对立的示意图,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②③①
8.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其中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的发明是 (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 火药 D.活字印刷术
9.“人间即风味,美食即相逢 ”,美食流转于每个人的生命之中,是一座城市最独特的烟火气,是 浪漫生活最诗意的表达。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0.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均田免赋 ”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11.小刚同学制作了一份以“传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为主题的思维导图。他设计的内容搭配 正确的是 ( )
A. 唐代诗人——李清照 B. 宋代词人——杜甫
C. 明朝小说——《西游记》 D. 清朝戏曲——《牡丹亭》
1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13.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绚丽多彩。下列著作属于同一类别的一组是 ( )
A.《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B.《史记》与《资治通鉴》
C.《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与《农政全书》
14.明朝时期著名的丝织业中心和制瓷业中心分别是 ( )
A.海南岛 定窑 B.开封 汝窑 C.苏州 景德镇 D.南京 哥窑
15.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而被斩首。这主要 反映了清朝 ( )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二、非选择题(45 分)
16.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0 分)
【平等友好,和同一家】
材料一: 《唐蕃关系示意图》
【政权并立, 以和为明】
材料二:北宋初年.宋辽互有征战,这一盟约签订后.宋辽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由于双方关系恶 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茶、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
望日益强烈。 ——摘编自《中国民族史纲要》
【交错杂居,逐渐交融】
材料三: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不少束自波斯、阿拉伯的人. 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下
【有效管辖,忍威并承】
材料四:为防止蒙蔽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根据《饮定藏内善后章程》29 条规定、乾隆皇帝特别颁 发两个金瓶、一个放在班和宫、一个送往拉萨、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 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确定、然后报清朝廷 批准、坐床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下
材料五: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多对边疆地区“ 因俗而治 ”……(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只对 原有的制度稍加改制…… ——摘编自陈跃《“因俗而治 ”与边醴内地一休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两点即可) (2分)
(2)材料二中的“这一盟约 ”指什么 (1分)
初一历史 第 1 页(共 4 页) 初一历史 第 2 页(共 4 页)
(3)根据材料三,说出元朝时期形成的新民族是什么 透过这一现象,元朝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方向是什么 (2 分)
(4)材料四所描述的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 这一地区的管辖 (举一例) (2分)
(5)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边疆治理的特点?根据所学回答,清朝在台湾设置的机构? (2 分)
(6)当前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请你为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建言献策。 (1分)
17.下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事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 材料一:“跋山涉水西域游, 千辛万苦求真经。”
材料二:“七下远洋佳话多,外交史上起长河。”
材料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四:“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事件,请写出与其相关的历史人物?我们应学习他身上 有哪些优秀品质? (2分)
(2)材料二中 “七下远洋 ”的“佳话 ”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此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分)
(3) 材料三是谁的诗句 写出他的历史功绩。 (2分)
(4) 材料四赞颂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驱除荷虏 ”指的是驱逐了哪一殖民者? (2分)
(5) 清朝实行什么对外政策 (1 分)
(6) 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的变化,你有什么感悟?(1 分)
18.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一次重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完成以下探究问题(9 分) 【制度创立】
(1)哪位皇帝在位时创立了科举制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制度完善】
(2)在科举制完善过程中,唐太宗和武则天各有何贡献 (各答一点即可) (2 分) 【制度发展】
(3)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一点即可)这一措施造就了宋朝怎样的局面 (2分) 【走向僵化】
(4)明朝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被称为什么 它有哪些弊端? (2分)
(5) 你从以上科举制的发展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1分)
19.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 列图示回答问题。 (6 分)
(1)写出图示 1 中丞相制度最后废止的朝代。 (1分)
(2)图 2 反映的是唐代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写出一位唐朝为完善这一制度做出贡献的封建帝王。(2 分)
(3)图 3 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该朝代在地方首创的哪一制度 (2 分)
(4)从图 1 到图 3 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分)
20.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与统一 ”的探究活动。请帮助他们完 成以下探究问题 (10 分)
【资料准备】
(1)如果你是该班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1 分) 【回眸盛世】
(2)小明同学准备制作一张《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简表》,但还没有全部完成,诸在下面表格的横 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将表格完成。 (1 分)
朝代 西汉 东汉 唐朝
盛世局面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贞观之治①___
(3)请以唐朝其中一个盛世局面为例,说明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促成了盛世局面的形成。(需写出 盛世局面名字及措施,各 1 分) (2分)
【探究统一】
(4)上面朝代 中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完成全国统一的王朝有 ,偏安江南一隅的王朝 有 ,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王朝有 。 (3分)
(5)清朝前期统治者在反击外来侵略进行了哪些斗争?写出为巩固西北边疆设置的管理机构?(2 分)
(6)请结合以上活动简要说明“统一 ”与“盛世 ”的关系。 (1分)
初一历史 第 3 页(共 4 页) 初一历史 第 4 页(共 4 页)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一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 60 分,时间 50 分钟)
一.选择题。(15 分)
1-5ADDAC 6-10CDDDC 11-15CCBCB
二.非选择题。(45 分)
16. (1)和亲;会盟
(2)澶渊之盟
(3) 回族;民族大融合
(4)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5)因俗而治;台湾府
(6)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
17.(1)玄奘;不畏艰险,矢志不渝。
(2)郑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也为人类航海事业做 出了伟大贡献。
(3)戚继光;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东倭患等。
(4)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
(5)闭关锁国
(6)开放促繁荣,封闭导致落后
18. (1)隋炀帝;从重视门第到重视才能
(2)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3)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4)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5)制度的创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等。
19.(1)明朝
(2)三省六部制;唐太宗
(3)元朝;行省制度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20. (1)到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等。
初二历史 第 1页 (共 4 页)
(2)开元盛世
(3)贞观之治;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经济上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徭役负 担。
(4)隋朝,元朝;南宋;元朝,清朝
(5)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伊犁将军
(6)国家统一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
初二历史 第 2页 (共 4 页)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13.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绚丽多彩。下列著作属于同一类别的一组是( )
A.《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B.《史记》与《资治通鉴》
初一历史试卷 C.《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与《农政全书》
试卷满分:60 分* *考试时间:50 分钟 14.明朝时期著名的丝织业中心和制瓷业中心分别是 (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 15 分) A.海南岛 定窑 B.开封 汝窑 C.苏州 景德镇 D.南京 哥窑
1.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 15.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被斩首。这主要
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 ( ) 反映了清朝 ( )
A.传承与创新 B.交流与传播 C.改进与推广 D.开放与互鉴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2.“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一举登科日……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该诗句反映了中国 二、非选择题(45 分)
古代某种制度下人们对读书的重视,这一制度是 ( ) 16.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A.分封制 B.丞相制 C.内阁制 D.科举制 回答问题。 (10 分)
3.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古代的吐蕃所在地区是( ) 【平等友好,和同一家】
A.内蒙古 B.云南 C.新疆 D.西藏 材料一: 《唐蕃关系示意图》
4.从“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双向交流 B.高度繁荣 C.世界领先 D.源远流长
5.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
哪部典籍? ( )
A.《日本书纪》 B.《金刚经》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6.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宋代“无效率”的主
要原因是 ( )
A.藩镇割据出现 B.科举制完善 C.分化事权 D.重武轻文
7.下列是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对立的示意图,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政权并立,以和为明】
材料二:北宋初年.宋辽互有征战,这一盟约签订后.宋辽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由于双方关系恶
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茶、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
望日益强烈。 ——摘编自《中国民族史纲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②③① 【交错杂居,逐渐交融】
8.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其中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的发明是 ( ) 材料三: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不少束自波斯、阿拉伯的人.
A.造纸术 B.指南针 C. 火药 D.活字印刷术 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9.“人间即风味,美食即相逢”,美食流转于每个人的生命之中,是一座城市最独特的烟火气,是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下
浪漫生活最诗意的表达。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 【有效管辖,忍威并承】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材料四:为防止蒙蔽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根据《饮定藏内善后章程》29 条规定、乾隆皇帝特别颁
10.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发两个金瓶、一个放在班和宫、一个送往拉萨、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确定、然后报清朝廷
11.小刚同学制作了一份以“传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思维导图。他设计的内容搭配 批准、坐床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下
正确的是 ( ) 材料五: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多对边疆地区“因俗而治”……(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只对
A. 唐代诗人——李清照 B. 宋代词人——杜甫 原有的制度稍加改制…… ——摘编自陈跃《“因俗而治”与边醴内地一休化》
C. 明朝小说——《西游记》 D. 清朝戏曲——《牡丹亭》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两点即可) (2 分)
1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 ) (2)材料二中的“这一盟约”指什么 (1 分)
初一历史 第 1 页(共 4 页) 初一历史 第 2 页(共 4 页)
(3)根据材料三,说出元朝时期形成的新民族是什么 透过这一现象,元朝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19.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
方向是什么 (2 分) 列图示回答问题。(6 分)
(4)材料四所描述的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
这一地区的管辖 (举一例) (2 分)
(5)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边疆治理的特点?根据所学回答,清朝在台湾设置的机构?
(2 分)
(6)当前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请你为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建言献策。 (1 分)
17.下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事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跋山涉水西域游, 千辛万苦求真经。” (1)写出图示 1 中丞相制度最后废止的朝代。(1 分)
材料二:“七下远洋佳话多,外交史上起长河。” (2)图 2 反映的是唐代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写出一位唐朝为完善这一制度做出贡献的封建帝王。(2
材料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分)
材料四:“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3)图 3 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该朝代在地方首创的哪一制度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事件,请写出与其相关的历史人物?我们应学习他身上 (2 分)
有哪些优秀品质?(2 分) (4)从图 1 到图 3 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 分)
(2)材料二中 “七下远洋”的“佳话”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此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 分) 20.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与统一”的探究活动。请帮助他们完
成以下探究问题 (10 分)
(3) 材料三是谁的诗句 写出他的历史功绩。(2 分) 【资料准备】
(1)如果你是该班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1 分)
(4) 材料四赞颂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驱除荷虏”指的是驱逐了哪一殖民者?(2 分) 【回眸盛世】
(2)小明同学准备制作一张《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简表》,但还没有全部完成,诸在下面表格的横
(5) 清朝实行什么对外政策 (1 分) 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将表格完成。 (1 分)
朝代 西汉 东汉 唐朝
(6) 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的变化,你有什么感悟?(1 分)
盛世局面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贞观之治①___
18.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一次重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完成以下探究问题(9 分)
(3)请以唐朝其中一个盛世局面为例,说明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促成了盛世局面的形成。(需写出
【制度创立】
盛世局面名字及措施,各 1 分) (2 分)
(1)哪位皇帝在位时创立了科举制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
【探究统一】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分)
【制度完善】
(2)在科举制完善过程中,唐太宗和武则天各有何贡献 (各答一点即可) (2 分)
【制度发展】
(3)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一点即可)这一措施造就了宋朝怎样的局面 (2 分) (4)上面朝代中,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的王朝有 ,偏安江南一隅的王朝
有 ,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王朝有 。 (3 分)
【走向僵化】
(5)清朝前期统治者在反击外来侵略进行了哪些斗争?写出为巩固西北边疆设置的管理机构?(2
(4)明朝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被称为什么 它有哪些弊端?(2 分)
分)
(5) 你从以上科举制的发展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1 分) (6)请结合以上活动简要说明“统一”与“盛世”的关系。 (1 分)
初一历史 第 3 页(共 4 页) 初一历史 第 4 页(共 4 页)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2)开元盛世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3)贞观之治;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经济上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徭役负
担。
初一历史试卷
(4)隋朝,元朝;南宋;元朝,清朝
(试卷满分 60 分,时间 50 分钟) (5)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伊犁将军
(6)国家统一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
一.选择题。(15 分)
1-5ADDAC 6-10CDDDC 11-15CCBCB
二.非选择题。(45 分)
16. (1)和亲;会盟
(2)澶渊之盟
(3)回族;民族大融合
(4)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5)因俗而治;台湾府
(6)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
17.(1)玄奘;不畏艰险,矢志不渝。
(2)郑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也为人类航海事业做
出了伟大贡献。
(3)戚继光;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东倭患等。
(4)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
(5)闭关锁国
(6)开放促繁荣,封闭导致落后
18.(1)隋炀帝;从重视门第到重视才能
(2)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3)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4)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5)制度的创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等。
19.(1)明朝
(2)三省六部制;唐太宗
(3)元朝;行省制度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20. (1)到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等。
初二历史 第 1页 (共 4 页) 初二历史 第 2页 (共 4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