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晨读晚练-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 10 苏武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 10 苏武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0 11:55:18

文档简介

ㄧ高中语文晨读晚练
第十课
¥苏武传
晨风该
文本漫笔
诗词赏析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赏析]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
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
警一支旄节,他怀抱汉匈和
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随一
这是天宝十载(751)六月,李副使(名不详)将离武威,远赴碛西,
阵驼铃,他
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
阔别长安的
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
歌舞升平,
“火山五月人行少”,诗人早有吟咏,况六月酷暑?作者不从饯行话别
游走于寒沙
落笔,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
衰草间;他
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
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
了。三、四两句在写法上作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
沟通中原的长虹。挥一挥羊鞭,
往无前: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见到轮台的月亮而惹起乡愁
锦帽貂裘,被他扔进了云端;拿一
呢?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
支秃笔,矮纸斜行,书写出对大汉置于脑后了。“岂能愁见轮台月”,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
的忠诚。史学家班固以时间为序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节。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
详细叙述了苏武出使匈奴、因变
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越过一般
被扣、力拒成逼利诱、苦守北海、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
持节不变的事迹,生动刻画了苏
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诗末两句直抒胸
武的爱国者形象。
襟,更是气贯长虹:功名请向戎马沙场上求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
丈夫。“祗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
名,创造英雄业绩,又何尝不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呢?这两句将诗情
推向高潮,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读者为之激动振奋。
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并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案
白。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洒脱。悠扬流美的声调给
人以奔放明快的诗意感受。自由活泼的韵律,跌宕有致的节奏,显示
出一种豪迈的气势,传达出火一般的激情,无疑将给远行者以极大的
鼓舞力量。
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的不公所显示的是制度的名言金句
136
逻辑,所以可以用来对待所有人,无人能保证自己幸免。
孟德斯鸠参考答案1
参芳答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答案】“唯一”强调了三年前那次政治协商会议是彻头彻
尾的失败和蕊言,人民并无实质的受益,强调了当时蒋介石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性。“绝无”强调了斗争的坚决态度,否定
挑灯晚练
一切中间道路。“二者必居其一”是语气极其肯定的判断句,
1.BB项,“本文第二段先就代表的地区分布进行了说明”的
以如此强烈的肯定语气渲染了斗争的必要性和唯一性。加点部
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是说,“我们的会议包括六
分都有加强语气的效果,使观点更加鲜明,态度更显坚决
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田体,人民
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空,根据
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回外华侨”,这是从代表的数量和
“在历史的天空中”和后文“是中华民族闪亮的精神坐标”“据
代表的社会成分的广泛性来说,而不是从“地区”来说明这是
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语境
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中既是在强调英雄烈士在天空中光彩耀眼,如同星星一样闪
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关键语句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亮,又在强调英雄烈士之多,如群星一般,故填“灿若繁星”
做这种题的关键是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句子的含意
②空,前语境讲“他们”的具体行为,此处需要填一个动词性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结合“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
的成语,和“抛洒热血”一同作句子的谓语,后语境写到“他们
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为了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
主了”“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分析,“站起来了”的
牺牲”,根据逻辑关系先“冲锋陷阵”,然后“抛酒热血”,最后
意思是新中国成立了
“英勇畅牲”,故填“冲锋陷阵”。③空,需要一个可以作“壮丽
结合“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
篇章”定语的成语,根据前语境“万千忠骨,万千热血,他们以
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回苹命先行
灼热的信仰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这样的行为应是“可歌可
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田结起来,以人
泣”的,故填“可歌可泣”
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
【答案】①灿若繁星②冲锋陷阵③可歌可泣
共和国的成主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
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辩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
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通用性而勤劳的姿态工作希,创造
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第一处,中途易锁,“军号吹奏的《思念
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
曲》”前加“伴随”,第一句话作状语,“人们”作整个句子的主
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
语。第二处,连词使用不当。别掉“及”,添加一个顿号,改为
了”等分析,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此当
“人们回忆起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功臣”。第三处,逻辑关
家作主了,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地列入爱好和平自由
系不当,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排列:人、事,精神。二、三
两个分句互换位置。即“回忆起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的
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
【答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毛泽东回顾历史、立足现
艰苦斗争,回忆起‘忍饥受冻绝不诞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
的民族血性”
在、展望未来而发出的响亮宣言,有着丰富的内涵:中国人民
战胜了帝国主义援助的反动政府,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中国
【答案】伴随军号吹奏的《思念曲》,人们回忆起黄继光
邱少云等英雄功臣,回忆起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的艰苦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其召开标志若
斗争,回忆起“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民
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参政议政,中国人民在政治
族血性
经济,文化、国防等各方面都迈进了新的时代,我们的民族再
8,D本題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中国人
也不是一个被人梅辱的民族了,她必将屹立于世界,不会再
民不蔻事也不怕事…”引号的作用和D项引号的作用都是
被压倒。
表示直接引用。A.“之”表示强调:B.“辩论家”表示特殊含
3.“我们”代指的是四万万七千五百万获得解放的中国人,即广
义;C.“悲祥”表示反语。
大的革命人民。作者运用“我们”一词,说明一切是站在人民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特色的能力。①从用词上,
的立场上说话,表达了与人民群众心心相通的密切情感,同
这几句歌词运用了“雄赳赳”和“气昂昂”两个叠词,不仪描慕
时也流露出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出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在语言上增强了
4.①防止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复辟。②加强人民民主
韵律感,语调铿锵有力,富有感柒力。②节选的这儿句歌词
专政的国家制度,团结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
具有诗歌韵脚押韵的特点,如两句的尾字“江”和“乡”韵母相
③搞好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④抓好文化建设工作,
同,故具有诗歌的特点,在语言上多了一层语音节泰,歌词的
⑤巩固国防,保存和发展人民武装力量。
内容能滋发出人的情绪情感。③在修辞上,“雄翅赳”与“气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解
昂昂”,“保和平”与“卫祖国”这几句分别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这篇演讲词总体给
手法,故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望锵,富有音乐美。①在
人态度坚决、不容置疑的感觉,原因之一是它运用了不少表
句式特点上,“雄赳翅”与“气昂昂”结构一致,“保和平”与“卫
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请从第四段中找例句进行赏析”,从题
租国”结构一致,语气一致,不仅强化了歌词节奏感,而且使
干中可知,要从“强调的词语”和“句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歌曲的感情得到了加深。
分析词语是要分析其具体内涵,强调“词语”和“句式”,另一
【答案】①叠词,“雄赳赳”和“气昂昂”两个叠词的使用,产
方面也起加强语气的作用。立足文本第四段内容,筛选相关
生了音韵和谐的效果。②抑韵,两句的尾字“江”和“乡”韵母
例句分析。如抓住“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
相同,响亮而奔放,听起来格外和谐悦耳。③结构一致。“雄
“就要”“唯一散获”“决无妥协”“二者必居其一”等分析,可以
赳赳”与“气昂昂”结构一致,“保和平”与“卫祖国”结构一致,
从一些强调性的词语、逻辑词语、语气等方面分析。具体来
这种一致的结构,读起来给人以节奏和谐之感,富有旋律美。
看“唯一”,意思是“有且仅有一个”,这就表述非常明确,不可
(答出两点即可)
置疑,说明上次的政治协商会议的收获就是给了人民以深刻
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理论
的教育。即中国人民只能跟着中回共产党走才有出路,除此
上:赏析句子需比较二者不同之处,可从语言、修锌、句式等
之外别无他途。“决无安协”,意思是毫无半点安协,语气很
角度进行赏析。①原句中状语“抗美接朝战争胜利60多年
强烈,很铿饼。“二者必居其一”的“必”宇,说明了选择的唯
来”提前,本身就有强调意味,修改后的文句缺乏了强调意
一性、排他性,语气同样强烈,不容置疑。
味;句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短句在语意上有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