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迎兰朝鲜族乡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迎兰朝鲜族乡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6 23:2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题号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分
分数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上方答题卡内 ( 20分)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国歌中为什么还要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闻鸡起舞
3.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4.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5.2015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
A.63周年   B.64周年   C.65周年   D.66周年
6.“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
A.钱塘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C.南京长江大桥D.川藏、青藏公路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8.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
A.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0.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49年,取名叫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叫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叫跃进      D.生于1964年,取名叫文革
11.中共八大决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加速社会主义改造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开展阶级斗争           D.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1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个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大跃进”运动时期
1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14.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第一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中共八大
15.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不属于十年建设时期的是:
A.焦裕禄   B.雷锋   C.孔繁森  D.王进喜
16.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作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B.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D.平反冤假错案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目的是:
A.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贸易      B.利用国外资金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与外国办合资企业
18.“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绘制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他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9.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改革开发初期            D.三大改造时期
20.从1985年开始的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     B.国有企业改革
C.实行新的工资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21题8分,22题7分,共15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顷错误,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主要矛盾指的是什么?(2分)

⑵材料二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定?在经济建设方面还作出什么决策?(2分)
⑶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之间有多长时间?材料二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以上材料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哪部法律?(2分)

(2)依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2分)
(3)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3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23题9分,24题6分,共15分)
23.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2分)
(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分)
(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写出两条即可)(2分)
24.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的英雄人物,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我们现在正处于和平年代,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为祖国建设做些什么?(6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一分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A
B
B
B
D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D
B
B
C
B
A
B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主要矛盾指的是什么?(2)
中共八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⑵材料二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定?在经济建设方面还作出什么决策?(2)
十一届三中全会
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⑶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之间有多长时间?材料二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3)
二十年

22.阅读下列材料:
(1)以上材料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哪部法律?(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土地改革
贫下中农
(3)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3)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23题9分,24题6分,共15分)
23.(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人民公社化、大跃进
(3)
文化大革命
(4)略
24.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