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专题知识梳理课件(共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城市专题知识梳理课件(共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14 15:2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张PPT)
城市专题知识梳理
城镇和乡村的概念、特点对比
城、乡土地利用的差异:城镇以建设用地为主,乡村以农用地为主
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区→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模式:同心圆模式(成都)、扇形模式(沈阳)、多核心模式
较小的城市多表现为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较大的城市多表现为多核心状、棋盘格状等。
★三大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判读方法
中心商务区(CBD)的特征(5个):高楼大厦、公司总部+土地利用集约、地价房租甚高+经济枢纽、商贸服务业发达+内部分区明显+人流昼夜差异大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区的因素:▲经济因素(①地租水平【地租曲线的判读】:距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②付租能力)+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导致住宅区分化)+行政因素+自然因素
合理利用城市空间的措施(6点):划定城市边界+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改善交通+立体开发+智慧城市
乡村空间结构的3个特点:①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农用地);②乡村空间形态与城市明显不同(密集型:街道式、团块式和棋盘格式;分散型:水稻生产区;半聚集型);③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土地利用效率、建设费用、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历史文化
城市专题知识梳理
★城镇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区位(地形、气候、 ▲河流、地理位置)+经济地理区位(矿产资源、交通、产业基础、科技、旅游)+政治文化区位(政治、政策、军事、宗教、文化)
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军事、宗教等影响已经很弱;自然资源、交通等一直产生巨大影响
地域文化的概念、表现形式、特点、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①民居特色(适应环境+就地取材);②城市格局(我国古代vs欧洲vs美国);③建筑风格(中国古代vs西方古代)
保护地域文化的途径/如何处理现代化和弘扬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融合+保护+继承+创新
★城镇化的含义、▲标志(①城镇人口比重-衡量指标+②产业+③建设用地+④景观+⑤生产生活方式)、▲动力(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
★城镇化的进程:①城镇化→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成因+结果)→再城市化;
②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S”型曲线)
城镇化差异(发达国家vs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①起步晚,发展快;②总体水平低;③城镇化水平不平衡(▲虚假城镇化vs滞后城镇化)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利+不利
▲城市病/城市环境问题: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困难、环境恶化、社会不安定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①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②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③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④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位于美国东北部的洛厄尔早期只是一个小村庄,1820年借助河流的力量,开始发展水力纺织工业。后期伴随运河网络的逐渐形成,当地纺织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城市。19世纪50年代,洛厄尔已拥有美国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成为“美国工业革命诞生地”。
(1)说明19世纪洛厄尔地区纺织厂集聚对当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3分)
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进厂务工,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用地转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乡村景观逐渐转变成城市景观。
城镇化水平高=城镇人口比重高=二、三产业比重高,就业机会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高
=农村人口比重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1.分析加利福尼亚州成为美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州的原因。(5分)
①加州多山地,地势起伏大,平地少;
②气候差异大,干旱面积广;
③加州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所需劳动力少;
④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⑤科技水平高,各产业发展活力强,对人才吸引力强;
⑥陆上交通发达,沿海港口众多,内、外交通便利。
2. (2024·1月浙江选考)从产业结构角度,简析印度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6分)
①农业比重偏高;②工业比重较低;③工业以资金(资源)密集型为主,
劳动密集型工业不发达;(2分)④信息技术产业属技术密集型;⑤吸纳劳动力较少。
【材料】哈萨克斯坦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采矿、石化、冶金和能源等,
其中采矿业是支柱产业。
3. (2022·6月浙江选考)有观点认为,该国工业化对推动城市化作用有限,
从工业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①重工业为主;②属资金密集型,劳动力需求量较少;
③采矿业占比大,矿区分散,不利于大中城市发展。(2分)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为了发展区域经济,2017年国家确定郑州市为国家级中心城市。图1为河南省地形图。
(1)结合材料一,说明河南省东部村落形态、规模及分布的主要特征。(4分)
东部以平原为主;多成团聚形、棋盘式格局;村落规模较大;分布较集中。
(2)从社会经济角度,简述郑州的城市化进程对区域发展的主要作用。 (4分)
增加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增强中心城市经济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培育新兴产业,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成为区域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引领区域整体发展。
(答出4点即可)。
(2020·1月浙江选考)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材料一: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材料三: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的三大航运中心是_____、 _____、_____。(3分)
(2)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优势?(5分)
毗邻长三角;产业基础良好;交通条件优越;环境容量大;城市密集。
(3)分析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条件。(4分)
承接产业的能力强;
地价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开发空间广;
便于接纳长三角产业转型回流的劳动力。
上海 武汉 重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