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解析:嫦娥六号任务期间为 5 月 3 日至 6 月 25 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至北回归线(6 月 22 日),再向南移;丹阳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C 正确,A、B、D 错误。
D;解析:全球新旧两天范围比为 3:1,说明新一天占 3/4,即 180°
经线地方时为 18 时,国际标准时间(0°经线)为 10 时?不对,重新计算:新一天范围是从 0 时经线向东到 180°,设 0 时经线为x,则(180°
-x)/360°=3/4,得x=-90°(西经 90°),此时国际标准时间(0°)为 6 时,且返回日为 6 月 25 日,D 正确,A、B、C 错误。
A;解析:左图河流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左岸(①)侵蚀,右岸(②)堆积,小岛连接②;右图河流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右岸(④)堆积,小岛连接④,A 正确,B、C、D 错误。
B;解析:①岸侵蚀,河床较陡;②岸堆积,河床较缓,B 符合,A、 C、D 错误。
A;解析:7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33.8°N)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杆影轨迹为西南→北→东南,A 正确,B、C、D 错误。
B;解析:太阳能面板朝向正南(收集太阳辐射),杆影朝向与其相反,即正北,此时杆影朝向正北,太阳在正南,相机朝向西方拍摄日落, B 正确,A、C、D 错误。
C;解析:图中沙漠和绿洲温差大,且沙漠温度最高达 42℃,应为夏季 7 月,C 正确,A、B、D 错误。
A;解析:“绿洲风”是因绿洲和沙漠受热不均,绿洲气温低气压高,沙漠气温高气压低,风从绿洲吹向沙漠,A 正确,B、C、D 错误。
C;解析:午后(12-18 时)温差最大,“绿洲风”最显著,风从绿洲吹向沙漠,C 正确,A、B、D 错误。
A;解析:甲地为高压系统(反气旋),位于北半球,气流逆时针辐散,A 正确,B、C、D 错误。
D;解析:丁地位于低压系统东侧,北半球风向为东南风,D 正确, A、B、C 错误。
B;解析:甲为东北信风带,A 错误;赤道以北风向为西南风,与东南信风带(丙)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有关,B 正确;乙为下沉气流,高温少雨,C 错误;丙为东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D 错误。
C;解析:图示季节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北京绿树阴浓夏日长,C 正确,A 为春季,B 为秋季,D 为冬季,错误。
D;解析: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对应④,D 正确,①为热带雨林气候,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③为地中海气候,错误。
B;解析:我国有大面积分布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B 正确,
①主要在赤道,③在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④在南北纬 40°-60°大陆西岸,错误。
B;解析:③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B 正确,A、C、D 错误。
A;解析:①②③为沉积岩,越往下形成越早,④为岩浆岩,侵入
①②③,形成最晚,故顺序为①②③④,A 正确,B、C、D 错误。
C;解析:⑤为变质岩,丙代表变质岩,C 正确,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丁为沉积岩,错误。
B;解析:图中为喀斯特地貌,天窗由流水溶蚀(侵蚀)形成,B正确,A、C、D 错误。
D;解析:喀斯特地貌地表可能发育洼地、峰林,①④正确;石笋、石柱在地下溶洞,②③错误,D 正确。
D;解析:南方空气水汽含量高,寒潮带来的降温使水汽凝结,降水量多于北方,D 正确,A、B、C 错误。
B;解析:暴雪会导致低温冻害、交通受阻,①④正确;暴雪净化空气,减少雾霾和沙尘,②③错误,B 正确。
D;解析:西藏地区海拔高,寒潮受青藏高原阻挡,难以进入,D正确,A、B、C 错误。
24.(1)热力环流图:A 处垂直气流下沉,B 处垂直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流从A 流向B,高空从B 流向A;气压排序:A>B>⑤>④;昼夜温差较大的是A。解析:等压面凸起为高压,A 为高压(下沉气流),B为低压(上升气流),高压处昼夜温差大。
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环节:蒸发、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解析:鄱阳湖与长江连通,参与海陆间循环,影响气候的环节为蒸发(调节湿度)、降水。
原因:降水量大且集中;支流众多,汇水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长江洪水倒灌,加剧洪涝。解析:从降水、汇水、排水、长江顶托等水循环环节分析。
25.(1)甲地:背斜谷,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乙地:向斜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山。解析:根据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关系分析。
原因:①处位于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岩石圈破裂,岩浆沿裂隙喷出或侵入。解析:板块运动导致岩浆活动的原理。
原因:丙处为断层,岩石破碎,易被风化和流水侵蚀,发育成河谷。解析: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形成河谷。
26.(1)成因:雅鲁藏布大峡谷开口向西南,利于西南季风深入;地形抬升,气流上升,多地形雨。解析:从峡谷地形对季风和降水的影响分析。
特点:冰碛物大小混杂,分选性差;磨圆度低;多棱角。解析:与河湖相沉积物(分选好、磨圆度高)对比分析。
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解析:从海拔和大气状况分析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自然条件:位于山麓地带,地势较平坦;海拔适中,气候较温和;靠近河流,水源较充足。解析:从地形、地势、水源等角度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