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0 22: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可能做直线运动
C.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合力不变
D.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能使物体加速
2.图甲是云南常见的柴火炒菜的场景。炒菜时,要将“半球型”的炒锅贴合地放在三脚架的水平圆环上。若锅及锅中菜品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静止时,圆环对锅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3.一静电场中的部分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电荷量为q(q>0)的试探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若把该试探电荷换成电荷量为的另一试探电荷,则P点的电场强度(  )
A.大小仍为,方向水平向右 B.大小仍为,方向水平向左
C.大小变为,方向水平向右 D.大小变为,方向水平向左
4.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依次通过“0m”“50m”和“100m”的车距确认标志牌,通过“0m”和“50m”之间所用时间为t1,速度变化量为;通过“50m”和“100m”之间所用时间为t2,速度变化量为。若该过程中汽车的运动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 B. C. D.
5.汽车转弯时,车上的挂件会偏离竖直方向。当汽车以恒定的速率经过某一水平圆形弯道时,仪表盘如图甲所示,挂件偏离竖直方向约14°,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tan14°=0.25,由此估算出该弯道的半径为(  )
A.20m B.40m C.60m D.80m
6.如图所示为太阳能驱动小车,太阳光照射小车上的光电板产生电能驱动小车。小车保持牵引力恒定,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启动,经过5s速度达到1m/s,此时电动机功率恰好达到额定功率。之后小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继续加速,最终达到最大速度1.2m/s。若小车质量为2kg,所受阻力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所受阻力大小为1.0N
B.小车所受阻力大小为1.5N
C.小车的额定功率为2.4W
D.小车的额定功率为3.0W
7.如图所示,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的圆环A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与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滑块B相连,滑轮(可视为质点)到杆的距离为L,初始绳子水平且刚好伸直。已知A、B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将A、B由静止释放,当圆环A与初始位置相距L时,B的动能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原点O固定电荷量为9Q的正点电荷,在P(4a,0)点固定另一点电荷,使M(3a,0)点场强为0。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则点的场强大小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9.运动会中一同学参加立定跳远比赛,起跳到落地过程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该同学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
A.处于超重状态 B.处于失重状态
C.机械能不变 D.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10.如图所示,正点电荷a固定,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b与a距离为r,现让b获得一大小为v0的速度后开始运动,只考虑a对b的库仑力作用,则b开始运动的一段时间内,其速度大小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B.C. D.
11.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同步定点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二号”从地球发射后进入轨道I绕地球做半径为R1的匀速圆周运动,在轨道I的P点变轨后进入椭圆转移轨道II,最后从Q点进入同步轨道III绕地球做半径为R2的匀速圆周运动。关于“东方红二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从轨道I进入轨道II时,需在P点加速
C.在轨道I和轨道II上运动的周期之比为
D.在轨道II上经过Q点的速率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P点的速率
12.如图所示,倾角为30°且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底端有与斜面垂直的固定挡板,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b用轻质弹簧相连静止在斜面上。现用平行斜面向上、大小为F=mg的恒力作用在物块b上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物块a离开挡板。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其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a速度差最大时,弹簧弹力大小为
B.弹簧最长时,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C.a刚要离开挡板瞬间,b的速度大小为
D.a离开挡板后,弹簧最长时,a、b组成的系统动能最小
三、实验题
13.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 。
A.释放重物前,使重物远离打点计时器
B.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
C.将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调节到同一竖直线上
(2)实验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出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f,测出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动能增加了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
14.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固定在木板右端和物块上。保持物块的质量不变,探究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实验中用钩码的重力代替物块(含接收器)所受的合外力。细线与木板平面平行,不计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将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B.不需要平衡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C.需要使物块(含接收器)的总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不需要使物块(含接收器)的总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2)某次实验,测得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的距离x及对应的时间t,作出x-t2图线如图乙所示,图中坐标值均已知,由图像可知,t=0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为零,此次实验物块的加速度a= (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3)测出物块(含接收器)的质量为M,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第一次挂1个钩码进行实验,此后每增加1个钩码进行1次实验,共进行n次实验,利用(2)中的方法得到对应的加速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 (用M、m、n、g表示),即可论证,物块质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
四、解答题
15.2025年6月21日,中超联赛中云南玉昆队以2∶1战胜陕西联合队。在赛场上,某球员将足球从A点由静止抽射出去,足球在空中运动后落在地面上与A点等高的B点,足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足球可视为质点,质量m=0.4kg,AB相距x=10m,足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t=2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足球离地瞬间的速度大小;
(2)抽射过程中,球员对足球做的功。
16.如图甲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通过铰链与O点连接,另一端栓接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给小球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使其可以在竖直面内绕O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轻杆与初始位置的夹角为θ,轻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F随cosθ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小球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小值;
(2)当小球运动到P点(θ=120°)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17.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b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在木板b上的O点放一质量也为1kg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零时刻,对b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a、b均由静止开始运动;某时刻,撤去恒力F,一段时间后,a、b都停止运动,a仍在O点。已知运动过程中a比b多运动,a、b间的动摩擦因数,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运动时,a的加速度大小;
(2)a运动的时间;
(3)恒力F的大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B C B D BC AD
题号 11 12
答案 BD AD
13.(1)C
(2)
【详解】(1)A.释放重物前,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从而获得更多的点迹,故A错误;
B.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重物,故B错误;
C.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可减小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故C正确;
故选C。
(2)[1]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2] 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
动能增加了
14.(1)AC
(2) 一定
(3)
【详解】(1)AB.需要将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故A正确,B错误;
CD.需要使物块(含接收器)的总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2)[1][2]由图乙可知,,物块位移为
可知t=0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一定为零,其加速度为。
(3)由题意,,则
15.(1)
(2)
【详解】(1)足球做斜抛运动,设足球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分别为vx、vy,由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得、
足球的初速度大小为
解得
(2)抽射过程中,球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解得
16.(1)
(2)
【详解】(1)小球在最低点时速度最大,由图乙知,轻杆此时的拉力大小为10mg,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2)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在P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17.(1)
(2)
(3)
【详解】(1)a运动时,对物块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设a、b共速时的速度大小为v,从a、b共速到b停止运动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小为a2,b运动的时间为t1,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对a、b分别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解得
a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于a在加速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因此a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减速运动的时间相同,可得a运动的时间为
解得
(3)在恒力F作用的过程中,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在撤去恒力F到a、b共速的过程中,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设t0时刻撤去恒力F,b的速度大小为v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a做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整个运动过程中b的位移大小为
a、b都停止运动时,a仍在O点,因此整个运动过程中a、b的位移大小相等,则
解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