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图为甲、乙两区域关联图,M、N表示区域间的要素流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乙分别代表长江、黄河流域,则( )
A.甲、乙区域间边界具有过渡性
B.甲区域的划定层级高于乙区域
C.M可能为水资源,N可能为矿产资源
D.M、N要素的流动主要通过水运实现
2.若甲、乙为相邻省区,且M表示资源或农产品,N表示产业或技术,则甲、乙可能分别是( )
A.皖、沪 B.陇、青 C.粤、桂 D.冀、津
东北某黑土分布区,传统种植玉米的方式为起垄连作,秋收后留茬但秸秆外运。某研究团队在该区一实验地块采用起垄休耕轮作方式种植玉米,秋收后留茬并将秸秆覆盖在玉米根茬中间,第二年耕作垄的位置在第一年留的根茬同一侧一定距离外,第三年耕作垄的位置在第二年留的根茬同一侧一定距离外,第四年耕作垄回到第一年的位置。实践证明,采用以上休耕轮作方式相较传统方式,种植玉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研究团队采用休耕轮作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种植面积 B.土壤保墒增肥
C.提高复种指数 D.利于通风采光
4.该研究团队将轮作周期设定为三年的主要依据是( )
A.秸秆分解速度 B.耕地面积大小
C.降水年际变化 D.玉米生长周期
5.采用休耕轮作方式相较传统方式,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产品竞争力增强 B.劳动投入减少
C.市场适应性增强 D.玉米价格上涨
产业乘数效应是指产业的生产增长对当地其他产业生产增长带来的正面影响。近年来,越南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备受大国关注,但产业发展仍未摆脱对跨国公司的被动依附。图为2015年越南制造业主要产业的乘数效应与出口份额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吸引大国在越南投资机动车、挂车和半挂车企业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良好产业基础
C.优惠政策 D.廉价的劳动力
7.越南纺织服装与电子产业出口份额大但乘数效应低的原因可能是( )
A.参与世界产业分工早 B.国内产业协作能力强
C.生产工序的附加值高 D.参与分工企业规模大
8.越南产业欲脱困升级并实现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超大企业的投资②把教育作为国家战略性重要投入
③大幅压缩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规模④吸收、利用跨国企业的前沿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可与天然气混输混用。山西省沁水盆地煤层气丰富,但发展煤炭产业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严重。图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某段管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影响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线管道在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走向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气源 B.生态、气源
C.生态、城市 D.城市、地形
10.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能有效改善沁水盆地生态环境的根本原因是( )
A.缓解了用水的紧张状况 B.改善了原有的产业结构
C.改善了能源的消费结构 D.提升了环境的服务功能
海南省三亚市是国内热门旅游城市。2025年春节期间,三亚创新开展“潜水种珊瑚,环保过新年”活动,参与者通过学习珊瑚有关知识,在海底种植珊瑚,同时体验摩托艇、海上飞人等水上运动。该活动旨在推动“体育+旅游+环保”融合,倡导海洋生态保护,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春节文化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珊瑚对生长环境有特定要求。春节期间,在三亚附近海域选择适合潜水种植珊瑚的区域时,需重点考虑( )
A.风暴频率和降水时间 B.海水温度和海域水深
C.航运线路和海水盐度 D.大气湿度和云量厚薄
12.在近岸海域人工种植珊瑚,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效益是( )
A.改善底栖环境,增加渔业产量 B.减弱海浪侵蚀,保护基岩海岸
C.拓展海域空间,丰富运动项目 D.提升环境承载,开发海洋资源
13.三亚开展该新年活动,主要是为了( )
A.优先满足本地居民文化需求 B.显著降低游客人均消费成本
C.塑造环保实践特色旅游品牌 D.减少对热带滨海资源的依赖
北极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其航道名称是航海家探险北极时用航行方向来命名的。2017年7月,中俄两国正式提出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将欧洲经济圈和亚洲经济圈相连,为“一带一路”多边合作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命名图中北极航道的航海家最可能来自于(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5.打造“冰上丝绸之路”面临的自然挑战是( )
A.气候变化延长了通航时间 B.沿岸港口基础设施较落后
C.海冰变化导致航线不稳定 D.与传统航道相比路程更长
16.为充分发挥“冰上丝绸之路”在维护区域资源、环境安全方面的重要意义,中俄双方深化合作的领域应重点聚焦( )
①强化科研合作,提升环境监测能力②深化能源合作,发挥资源互补优势
③推进环保合作,维护北极生态安全④加强基建合作,增设沿线补给站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具有很强的固碳、储碳功能,单位面积的红树林沼泽湿地固定的碳是热带雨林的10倍,有着“海洋绿肺”的美誉。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红树林分布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我国出台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等政策,大力开展红树林修复和造林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与东南亚等国积极开展红树林保护合作交流,红树林面积实现稳步增长。图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示意图。
(1)分析东南亚红树林分布面积大的自然原因。
(2)从碳循环原理角度,分析红树林生态系统在减缓气候变暖方面的作用。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东北部,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3)说明城市核心区建设红树林保护区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意义。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稀土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国。近年来,随着国内需求增长,我国也成为重要的稀土进口国。2021年,我国稀土进口来源中,缅甸占总进口量的75.8%,马来西亚和越南分别占11.2%和7%。图1为我国稀土储量与消费数据图。
材料二:江西赣州素有“稀土王国”之称,稀土产业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一。早期普遍采用“池浸、堆浸”工艺开采离子型稀土矿:剥离地表植被土壤,开挖矿体,将矿石堆入浸析池中,加入大量硫酸铵等化学溶液进行浸泡,收集浸出液提取稀土。这种开采方式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图2为开采和利用状况图。
(1)根据图文信息,指出我国稀土供应安全风险较高的原因。
(2)说明赣州地区早期开采工艺方式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请你为江西赣州稀土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2002年以来,宁波港先后在省内和省外投资建设多个无水港。
材料二:上饶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自古就有“四省通衢要冲、江浙第一门户”的美誉。上饶无水港是宁波港在省外兴建的第一个无水港项目,是宁波港由浙入赣、挺进中西部经济腹地的第一站,港区可实现仓储、报关、报检等“一站式”服务,完成除装船外的一切功能。通过“海铁联运天天班”,越来越多的“上饶制造”“上饶味道”走向国际市场。
(1)推测上饶作为宁波港省外无水港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2)与本省无水港相比,简述上饶无水港对宁波港的重要意义。
(3)简析无水港的建设对上饶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A A D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C B C A
17.(1)①(东南亚)纬度低,热量条件好;②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丰富;③半岛、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漫长,潮间带面积广。
(2)①红树林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储存于体内并释放氧气;②红树林降低水流速度,使颗粒碳(有机碳)沉降并埋藏于海底沉积物中;③为其它海洋生物提供生长环境,提升固碳能力。
(3)①提供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②储存二氧化碳,净化水质,提升城市形象;③调节城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④保护海岸,抵御风暴潮,减轻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冲击。
18.(1)进口地区集中度过高;对外依存度大;稀土储量占比连续下降;稀土消费量快速上升。
(2)破坏地表植被,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剥离地表土壤,加剧水土流失;浸液排污,下渗污染水源;产生的挖矿土、尾砂、尾渣和废液等废弃物不合理堆放,易造成大气、土壤、水源第二次污染。
(3)保护矿区生态环境(美化环境,消除污染);加大废弃矿山的复垦,恢复植被;延长稀土工业产业链,实施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生产技术,提高稀土资源的利用率;依靠科技创新,实行产品升级战略和品牌战略。
19.(1)①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商品生产能力,对进出口物流需求大;②完善的交通物流网络,便于货物集散;③与宁波港有直达的铁路连接;④政府政策的支持。
(2)①拓展省外腹地,扩大辐射范围;②获取中西部货源,丰富货类结构;③扩大宁波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宁波港在沿海港口的竞争力。
(3)①提高物流水平,降低本地企业物流成本;②利于本地企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③利于招商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④更好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推动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