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论握手》 习题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论握手》 习题1(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7 20:5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握手》习题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勤(yīn)      模样(mó)
溃烂(kuì)
笑容可掬(jū)
B.矜持(jīn)
谦卑(bǐ)
尴尬(ɡà)
受宠若惊(chǒnɡ)
C.和睦(mù)
笨拙(zhuó)
窘状(jiǒnɡ)
泾渭分明(jīnɡ)
D.气氛(fēn)
晤见(wù)
阐述(chǎn)
胸襟宽厚(jīn)
解析:A项,模(mú);B项,卑(bēi);C项,拙(zhuō)。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至理  
就座 
变迁  待人接物
B.亲疏
既使
挚友
尊姓大名
C.姿态
见嫌
屦行
肺腑之言
D.逻缉
施行
处世
休身养性
解析:B项,既—即;C项,屦—履;D项,缉—辑,休—修。
答案:A
3.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在日常生活中,握手是常见的礼仪,有的人笑容可掬地跟你握手,让你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而实际上你们可能只是萍水相逢,而有的人则对你伸出去的手不以为然。
A.笑容可掬       
B.受宠若惊
C.萍水相逢
D.不以为然
解析:D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继“嫦娥1号”取得重大突破之后,中国的深空探测迈入了快速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神州八号”已与中国空间站的“天宫一号”完成无人对接任务。
B.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是博物馆工作人员深感头痛的事。
C.各方面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比较多,需求比较旺盛以及美元贬值等,影响到国际市场的石油、粮食、棉花等价格上涨。
D.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控、季节被空调控制、山水被镶进画框的生活,也就是说,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快速”一词放至“发展”前;B项,否定失当,去掉“免”;C项,句式杂糅,可把“影响到”改为“致使”。
答案: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和谐”的概念不简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安宁。
①也就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个人合一”三个层次,缺一不可
②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③如果全世界都能够接受这个概念,我们这个地球村就会安静很多
④它既包含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个人自身的和谐
⑤时至今天,我们又提出“和谐”
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礼物
A.④②⑤⑥③①
B.③④⑤⑥①②
C.⑥⑤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⑤⑥③
解析:④紧承首句,作解释;④与①是并列关系复句,既……也;②⑤从古到今(时间顺序);⑥③由中国推向世界(空间顺序),且与结句相连,是个假设复句。
答案:D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论诚意》
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地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
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做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了些戏味。
(有删改)
6.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要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
7.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②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把诚意当做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③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
8.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②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③“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或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
9.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辩证(对比)思维。分析:许多人往往将品性与态度混为一谈,对别人太严格,而对自己太宽容,作者在此首先让人们理解二者的区别,对二者有一个清晰的辩证的认识。(2)包容态度。分析:诚实的人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撒谎,往往是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也都是诚恳的,有诚意的。因此,都应该给以宽容的态度。
三、语言运用
10.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真诚”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
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真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真诚)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 总是能结出友谊的果实 (真诚)好像一条清澈的小溪 心灵就是小溪的源头
11.期中考试结束,有一位同学找老师倾诉成绩不理想的苦恼。请你根据情境,将下面的师生对话补充完整。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每空字数不得超过20字。(6分)
[师生对话]
同学:老师,我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可以找您聊聊吗?
老师:好的,没问题。
同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答错题是很正常的,犯错也会有收获。
同学: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你确实在努力,但可能没有注意到学习的方法和效率吧。
同学:老师,我真的成了劣等生了吗?
老师: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老师,这次考试我错了这么多题,怎么办呢?②我一直很努力,但为什么没有进步呢?③学生没有优劣之分,只有进步多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