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珍珠鸟 课内及课外类文阅读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珍珠鸟 课内及课外类文阅读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0 15:4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珍珠鸟 课内及课外类文阅读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一、课内阅读
①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 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②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③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联系上下文可知,“居然”的意思是 ,这个词表现了作者 。
2.文中“美好的境界”指 。珍珠鸟逐渐信赖“我”是因为 。
3.选文描写的内容犹如一幅画,你会用哪个词语来给这幅“画”命名呢? 说说你的理由。
珍珠鸟(节选)
文·冯骥才
①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 的巢。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②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 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③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之后它的胆子渐渐地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白天,它淘气 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④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 ,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4.给文中加点的词语换上近义词,写在横线上。
5.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缩写句子)
6.给每个自然段添加小标题。
① ② ③ ④
7.在第③自然段中用圆圈标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8.“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如何理解这句话?
二、课外阅读
提升阅读《倾听鸟语》,完成习题。
我爱鸟,过去在乡下,到处是树,有树就有鸟,树多鸟也多。麦泛黄时,黄鹂天不亮便亮开了嗓子,“大麦大麦黄黄,大麦大麦黄黄啦!”夏日里,布谷鸟不紧不慢地叫着“布谷—布谷—”,还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天空欲雨没雨时,急促地叫着“滴水,滴水”。云雀、白头翁、灰喜鹊、燕子……最多的是麻雀,田野里,草堆上,树丛中,成千上百的一哄而起,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刚进城那几年,宿舍围墙外有许多高大的梧桐。清晨和傍晚,成群的鸟儿,聚集在树上,准时举办着欢快热闹的“森林音乐会”。鸟声里,我们迎来朝霞,送走夕晖。我又仿佛找到了在乡下的那种感觉。
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节假日,我更爱到山里去倾听鸟儿的鸣唱。找一片幽深的林子,静静地躺在铺满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边贴近了山的心灵。看小鸟在树与树之间跳荡,听绿阴深处的鸟声,忽断、忽续、忽远、忽近。
鸟是世上尽善尽美的灵异之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长长的尾巴,尖尖的喙,鲜艳光洁的羽毛,优美无比的流线型的体态,婉转流丽的鸣唱。常念江南青青的水稻田里,一只两只的白鹭,蜷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或者低飞于黄昏的空中,背衬以黛青的山和油绿的梯田,多美的一幅画,赋予了生活多少的诗意。
假如天空里不见了鸟影,生活里闻不到鸟声,人类将会多么寂寞。多一点爱给鸟类朋友吧,让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
9.“婉转流利”说明了什么? ( )
A.鸟儿的身形非常流畅。 B.鸟儿的鸣叫十分动听。
C.鸟儿的动作非常优美。 D.鸟儿长得很俊俏。
10.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关于鸟儿的哪几件事
11.用“ ”画出文中一处使用拟人修辞的句子。
12.作者为什么说“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联系文本说明理由。
13.类文阅读,完成练习。
黑夜里的小灯笼
李元胜
①第一次看见萤火虫是数年前的一个下午,在某个果园的山坡上,我看见一只艳丽的甲虫,正在草丛中拼命向高处爬。我顾不得身边的东西,像着了迷一样,跟着它跑,凭着直觉追踪着天空中的那一个小点。终于,在它笨重地降落时,我赶到了它的附近。几乎所有的甲虫,在结束飞行时都会重重地下坠一下。这个艳丽的小东西也不例外,它像有点力不从心的样子,栽落到草地上。我得以细细打量它。老实说,它躲在红色盔甲下灵活地伸来伸去的头、明亮的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当晚,我翻阅昆虫的书籍,为它验明正身。原来,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萤火虫,不过,算是萤火虫中比较好看的,叫窗萤。后来,我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再看到窗萤。
③有一次郊游,在农家小院,我看到一只小灯笼冉冉上升,又突然下降,最后停在农家的窗台上。我跟过去,看到的是另一种毫不起眼的萤火虫。感觉它的灯笼比它自己身体的实际大小还要大得多。虽然没有窗萤漂亮,但它的萤光却相当迷人。
④说到萤光,萤火虫的发光很有意思。每个萤火虫的腹部,都有数千个发光细胞,共同组成一个发光车间,依靠有限的某种物质的氧化作用,高效率地产生出萤光。
⑤一只萤火虫,能照亮周围的一小块黑暗。成千上万的萤火虫,能把一座夜色里的山峦,装点成水晶一样透明的庞大建筑。这样的奇观,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
(1)题目中的“小灯笼”指的是 。
(2)萤火虫能在夜间发光的原因是 。
(3)结合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见萤火虫的第一印象是艳丽。
B.“我顾不得身边的东西,像着了迷一样,跟着它跑,凭着直觉追踪着天空中的那一个小点”一句,细致地刻画了作者追随萤火虫的痴迷之态。
C.作者翻阅书籍为萤火虫“验明正身”,可见他对萤火虫兴趣浓厚。
D.“这个艳丽的小东西也不例外,它像有点力不从心的样子,栽落到草地上”一句中的“小东西”一词,突出了萤火虫的体形“小”的特点;“也不例外”“有点力不从心”等词句,表现了作者的失望之情。
(4)“这样的奇观”指的是 ,作者为什么将之称作“奇观”,请联系选文内容谈谈。
女儿和麻雀
①那年冬天,窗外下着雪。我和女儿在家里静坐,看着雪花在窗外飘落。不料,一只小鸟忽地落在了窗台上,让我们俩都吃了一惊。
②是只麻雀。它的毛支棱着,脖子缩着,一动不动地站在窗台上,很疲惫的样子。乌黑的小眼睛眨巴着,还不时地向窗里面好奇地张望。女儿和它对视了一会儿,忽地从床上跳下去,跑去抓了一把米粒,说要去喂小麻雀。我还没来得及阻止,女儿已经一把推开窗户,小麻雀受了惊吓,立刻就飞走了。
③女儿愣了一会儿,说外面正下着雪,它到哪里能找到吃的?说着眼圈就红了起来。我帮女儿把米撒在窗台上,说也许小鸟还会回来的。
④第二天早上醒来,窗玻璃上结了一层漂亮的冰花。女儿站在椅子上,噘着小嘴往窗上哈气,冰花渐渐消融,透出一个圆圆的透明的洞。女儿快活地大叫:“爸爸,小鸟回来啦!”女儿和麻雀,两个小家伙透过那个透明的小洞相互张望着。小麻雀低下头啄了两下,仿佛知道它和人类的世界还有一层玻璃相隔,并没有半点害怕的样子。
⑤以后每天早晨,喂麻雀就成了女儿起床后的第一个任务。
⑥一天早晨,女儿刚打开窗户放好米,小麻雀就飞过来了,还带来了另一只。小麻雀两条小腿一起一落在窗台上跳跃着,有一只还飞到女儿胳膊上,啄了一下她的小手。
⑦女儿兴奋得满脸通红,小麻雀也没有因为没有玻璃的阻隔而惊慌失措。两只小鸟,一个小孩儿,都沉浸在无边的喜悦中。
14. “女儿”“说着眼圈就红了起来”的原因是 ,从“女儿”的表情中,你能感受到“女儿”是一个 的人。
15.用“________”画出表现小鸟回来时,“女儿”高兴的语句。
16. “两只小鸟,一个小孩儿,都沉浸在无边的喜悦中。”这句话中,小鸟喜悦的原因是 ,小孩儿喜悦的原因是 。
17.读了这篇短文,你会对人们发出怎样的呼吁?
参考答案
1. 表示出乎意料 没有想到珍珠鸟会这么信赖自己 2. 人与动物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友好共处的境界 “我”真诚、无微不至地关爱珍珠鸟 3.温馨。一只小鸟静静地趴在人的肩头,睡得香甜。没有防备,没有害怕,这样的画面非常温馨。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人与鸟之间互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信赖所创造出来的和谐美好境界。作者通过笔尖与文字呈现了细节,捕捉到鸟儿落在肩上,并进入梦乡的瞬间,这是人与自然互信的温暖表达。这段文字以其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一种诗意的生活状态,强调信赖在人与环境之间的重要性,传达出纯净而温馨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
根据第①段“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可知,珍珠鸟落在“我”的肩膀上不是在“我”预料内的。因此“居然”的意思是表示出乎意料。
根据第①段“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可知,珍珠鸟落在“我”的肩膀上很放心地睡着了,可见珍珠鸟非常信赖“我”,因此“居然”这个词表现了作者没有想到珍珠鸟会这么信赖自己。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③段“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可知,美好的境界指的是“信赖”,而“信赖”指的是“我”和珍珠鸟之间相互信任,友好地相处,因此“美好的境界”可以理解为人与动物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友好共处的境界。
阅读文本可知,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对珍珠鸟关心爱护,让一开始还在陌生环境小心翼翼的珍珠鸟逐渐产生了信任,开始对“我”不再防备的故事,因此珍珠鸟逐渐信赖“我”是因为“我”真诚、无微不至地关爱珍珠鸟。
3.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根据题目要求,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所写内容,结合自己的想法,用词语来描绘这幅“画”。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合理即可。
示例:信赖,可爱的小鸟成为了人类的朋友,它静静地落在人的肩头,在睡梦中回忆着与人类相处的美好瞬间,它对人类的信赖已经胜过了所有。
4.暖和;繁盛;顽皮;信任 5.绿蔓里边发出鸣叫。 6. 为鸟安家 小宝出生 逐渐信任 完全信赖 7.起先;随后;之后;后来;白天;夜晚 8.小家伙从开始的小心谨慎,有所怯懦,我用行动回复,不予约束,不予伤害,倍加爱抚。小家伙接受“宠爱”,无所顾忌,逐渐完全信赖。人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生活美好,是靠相互完全信赖换来的。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近义词的掌握,日常中要注意积累。近义词: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温暖:意思是天气温暖;使感到温暖;温存。故其近义词:暖和、温存、和暖、温和等。
繁茂:指繁密,茂盛。故其近义词:繁盛、浓密、茂密、茂盛等。
淘气:顽皮,不听话。故其近义词:顽皮、调皮等。
信赖:指信任并依靠。故其近义词:信任、相信等。
5.本题考查缩写句子,缩写就是把修饰成分去掉,留下主要部分即主谓宾即可。
主语是:蔓里边;谓语是:发出;宾语是:鸣叫。即:蔓里边发出鸣叫。
6.本题考查学生写标题的能力,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写标题时首先要知道语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多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最后提炼成标题。合理即可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我”为珍珠鸟编织了一个笼子,并对笼子进行装饰,让鸟有一个家。提炼标语为:为鸟安家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鸟儿生了幼鸟,并对幼鸟外貌进行了描写。故标语可是:幼鸟出生或小宝出生。
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幼鸟在屋里的活动,逐渐跟我亲近的过程,“后来,它完全放心了”可知幼鸟对我的信任。故标语可是:逐渐信任。
第四自然段跟我完全没有了隔阂,“落到我的肩上”“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可看出对我完全的信赖。故标语可是:完全信赖。
7.本题考查信息筛查能力。
阅读题目,要求圈出时间变化从词语。第三自然段是根据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描写的。从“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之后它的胆子渐渐地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这里可以看出时间变化词语是:起先,随后,之后。从“白天,它淘气 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这里可以看出时间变化的词语是:白天、傍晚。学生由此可得出答案。
8.本题考查学生语句理解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这句是用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信赖能创作美好的境界。再联系上文,“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之后它的胆子渐渐地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小家伙从开始的小心谨慎,有所怯懦,我用行动回复,不予约束,不予伤害,倍加爱抚。小家伙接受“宠爱”,无所顾忌,逐渐完全信赖。人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生活美好,是靠相互完全信赖换来的。学生围绕此作答即可。
9.B 10.作者回忆了这四件事:①乡下各种鸟竞相鸣叫。②成群的鸟儿在梧桐树上举办音乐会。③节假日“我”到山里去倾听鸟儿的鸣唱。④鸟的灵异和俊俏。 11.麦泛黄时,黄鹂天不亮便亮开了嗓子,“大麦大麦黄黄,大麦大麦黄黄啦!” 12.因为这样用鸟语的神奇美妙,写出了鸟语与人们生活的息息相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意在呼吁人们要爱鸟,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因为爱鸟,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解析】9.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
“婉转”形容声音圆转动听。“婉转流利”形容鸟儿的鸣叫十分动听。
10.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章第一段主要写过去在乡下,听各种鸟的鸣叫,第二段主要写刚进城那几年,墙外有许多高大的梧桐,成群的鸟儿举办着欢快热闹的“森林音乐会”。第三段主要写节假日,我爱到山里去倾听鸟儿的鸣唱。第四段主要写鸟是世上尽善尽美的灵异之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11.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比如:清晨和傍晚,成群的鸟儿,聚集在树上,准时举办着欢快热闹的“森林音乐会”。
12.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主要写了鸟儿的鸣声清脆、缠绵、嘹亮,是自由、欢乐、天真的欢唱,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结合“假如天空里不见了鸟影,生活里闻不到鸟声,人类将会多么寂寞。多一点爱给鸟类朋友吧,让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可知意在呼吁人们要爱鸟,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因为爱鸟,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13.(1)农家小院中的萤火虫
(2)腹部有数千个发光细胞
(3)D
(4) 成千上万的萤火虫,照亮了夜色中的山峦 表达了作者对萤火虫生命的赞美之情。
【详解】(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3段内容“有一次郊游,在农家小院,我看到一只小灯笼冉冉上升,又突然下降,最后停在农家的窗台上。我跟过去,看到的是另一种毫不起眼的萤火虫。”可知,题目中的“小灯笼”指的是农家小院中的萤火虫。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4段内容“说到萤光,萤火虫的发光很有意思。每个萤火虫的腹部,都有数千个发光细胞,共同组成一个发光车间,依靠有限的某种物质的氧化作用,高效率地产生出萤光。”可知,萤火虫能在夜间发光的原因是:每个萤火虫的腹部,都有数千个发光细胞,共同组成一个发光车间,依靠有限的某种物质的氧化作用,高效率地产生出萤光。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D.结合第1段内容“几乎所有的甲虫,在结束飞行时都会重重地下坠一下。这个艳丽的小东西也不例外,它像有点力不从心的样子,栽落到草地上。”可知,“小东西”一词,突出了萤火虫的体形“小”的特点,看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也不例外”“有点力不从心”等词句,写出萤火虫飞行结束时不稳的样子,并不是表现作者的失望之情;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5段内容“成千上万的萤火虫,能把一座夜色里的山峦,装点成水晶一样透明的庞大建筑。这样的奇观,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可知,“这样的奇观”指的是成千上万的萤火虫,能把一座夜色里的山峦。千千万万的萤火虫用自己的身体照亮山峦才会有这样的奇观,表达了作者对萤火虫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14. 担心小麻雀没吃的 心地善良 15.女儿快活地大叫:“爸爸,小鸟回来啦!” 16. 重回到“我”家而高兴 遇到鸟儿、鸟儿不怕她 17.示例:只有我们和小动物们和谐相处,才能营造出一个温馨的世界。
【导语】这篇短文以细腻温情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女儿与麻雀的暖心互动。作者通过“支棱的羽毛”“眨巴的小眼睛”等细节描写,赋予麻雀生动的形象;用“眼圈发红””噘嘴哈气”等神态刻画,展现女孩纯真的童心。文章巧妙运用“冰花消融”的意象,象征人与自然的隔阂被温情融化。结尾处麻雀带来同伴的情节,暗示善意会传递扩散。全文以儿童视角观察自然,在简单叙事中传递了尊重生命、和谐共处的深刻主题。
1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从第③段“女儿愣了一会儿,说外面正下着雪,它到哪里能找到吃的?说着眼圈就红了起来。我帮女儿把米撒在窗台上,说也许小鸟还会回来的。”可知,“女儿”“说着眼圈就红了起来”的原因是她担心外面正下着雪,小麻雀找不到吃的,可以看出她的担忧。女儿主动喂食麻雀并关心它的生存状况,表现出善良和富有爱心的品质。
15.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从第④段“女儿快活地大叫:‘爸爸,小鸟回来啦!’”可知,“快活地大叫”这一动作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女儿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当女儿看到小鸟回来时,她无法抑制自己的兴奋,选择通过大叫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6.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从第⑥段“一天早晨,女儿刚打开窗户放好米,小麻雀就飞过来了,还带来了另一只。小麻雀两条小腿一起一落在窗台上跳跃着,有一只还飞到女儿胳膊上,啄了一下她的小手。”可知,小鸟喜悦的原因是它们找到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并且感受到了小孩儿的善意和友好,没有因为人类的接近而感到害怕或受到威胁,反而能够自由地在窗台活动、啄食。
从第⑥段“小麻雀两条小腿一起一落在窗台上跳跃着,有一只还飞到女儿胳膊上,啄了一下她的小手。”以及第⑦段“女儿兴奋得满脸通红,小麻雀也没有因为没有玻璃的阻隔而惊慌失措。”可知,小孩儿通过每天喂食小鸟,与小鸟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她看到小鸟回来,并且愿意接近她,会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
17.本题为开放式题。
短文中,女儿对小麻雀的细心照料和担忧,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这种关爱不仅是对动物个体的关怀,更是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呵护。核心是通过女儿与麻雀的温情互动,展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可从“尊重生命”“保护自然”“培养爱心”等角度作答。如:呼吁人们善待小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用爱心对待身边的生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