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试卷 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的叙述能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古人闻鸡起舞 B.闻其声知其人
C.用超声波洗碗 D.使用倒车雷达倒车
2.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的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
A. 琴弦 B. 匣子 C. 指头 D. 耳朵
3.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是因为雪地有微孔,能吸收声音。会场和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音调 D.为了装饰
4.如图所示,保持杯内水量不变,沾湿手指,用不同大小的力摩擦杯口,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5.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噪声等级为,若人长时间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
A. 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 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 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 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
6.如图,甲实验: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 )
A. 甲实验 B. 乙实验
C. 甲、乙实验都能 D. 甲、乙实验都不能
7.深夜,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下列做法与交警部门控制噪声的方式相同的是( )
A.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 B.在学校周围种植树木
C.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D.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声耳罩
8.如图所示,声源发出一个持续不断且相同的声音,监测器B以速度v0向声源移动,监测器A、B在此时测得这个声音特性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监测器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 Hz
A 80 800
B 60 900
A.此时监测器B接收到的声音响度较大
B.此时监测器B接收到的声音频率较低
C.此时监测器A和B接收到的声音音调相同
D.此时监测器A接收到的声音每振动一次时间较长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牛角匏(pǎo)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发明制造的一种精妙的吹管乐器。吹奏“牛角匏”其内空气柱 发声。
10.小毛老师来医院体检,看到墙上标语写着“禁止高声喧哗”,其中“高声”是指声音的 较大;在做B超项目时,医生利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得到B超图像,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的功能。
11.两艘堪测船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而行,以其中一艘船为参照物,另一艘船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到达勘测地,船上工作人员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若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则此处海水深度约为 m。
12.近期报道十几头大象集体从云南南部一路向北迁徙了几百公里。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低于20Hz的 声波交流。
13.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
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
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
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
14.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倒车雷达”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来工作的。如果以后我们登陆月球,在月球上开车,这种“倒车雷达”就不灵了,原因是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三、实验题
1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做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 ,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由此推理可知: ;
(3)如图丙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四、计算题
16.如图所示,某辆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鸣笛后听到来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求:
(1) 2秒汽车行驶的距离;
(2) 听到鸣笛的回声时,汽车到隧道口山崖的距离;
(3) 听到鸣笛的回声后,汽车经过多长时间到达隧道口。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A.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鸡啼声是舞剑的信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所以能“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用超声波洗碗,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碗的污迹去除,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制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A
【详解】琴属于弦乐器,弦乐器是通过琴弦振动产生声音的,正确,故选。
3.【答案】A
【详解】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声音在反射时声波会损失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声波的反射,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但不会增强声音的音调,更不是仅仅是为了装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4.【答案】A
【详解】用不同大小的力摩擦杯口,杯口振动幅度不同,振幅影响响度,所以改变的是响度。
5.【答案】B
【详解】以上的噪声会干扰谈话,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故错误,正确。
6.【答案】A
【详解】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音叉在振动;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由于月球是真空环境,如果在月球上做两实验,图甲中,音叉振动,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但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图乙中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不能振动,泡沫塑料球不能被弹起,故、、错误,正确。故选。
7.【答案】C
【详解】A.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学校周围种植树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声耳罩,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8.【答案】D
【详解】A.此时监测器B接收到的声音响度为60dB,监测器A接收到的声音响度为80dB,所以监测器B接收到的声音响度较小,故A错误;
B.此时监测器B接收到的声音频率为900Hz ,监测器A接收到的声音频率为800Hz ,所以监测器B接收到的声音频率较高,故B错误;
C.此时监测器B接收到的声音频率为900Hz ,监测器A接收到的声音频率为800Hz ,监测器A和B接收到的声音音调不相同,故C错误;
D.此时监测器B接收到的声音频率为900Hz ,监测器A接收到的声音频率为800Hz ,所以监测器A接收到的声音频率较低,每振动一次时间较长,故D正确。
9.【答案】振动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吹奏时,牛角匏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10.【答案】响度;信息
【详解】【小题1】“禁止高声喧哗”的“高”指的是响度,即声音的大小;其中“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较大。
超声波是机械波,在传递的过程中能引起物体内的分子一起振动,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超声波把体内组织的信息转换成影像,医生就可以判断人体内的组织器官是否正常。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的功能。
11.【答案】静止;3000
【详解】两艘堪测船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而行,以其中一艘船为参照物,另一艘船与这艘船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其中一艘船为参照物,另一艘船是静止的。
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由得,该处海水的深度
12.【答案】次
【分析】
【详解】
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13.【答案】声源 传播过程中 人耳
【详解】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会干扰隔壁的小明学习,敲击声属干噪声,第一种方法,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让发出的噪声减小。
第二种方法,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可以防止噪声进入房间,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第三种方法,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是防止声音进入耳朵,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4.【答案】超声波;不能
【详解】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如果以后我们登陆月球,在月球上开车,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不能传播,故这种“倒车雷达”就不灵了。
15.【答案】(1)反复弹开;振动;转换法
(2)变小;真空不能传声
(3)音调;频率
【详解】(1)如图甲,音叉发声时,泡沫小球被反复弹开,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由于音叉振动很小,把音叉微小的振动转换成泡沫小球的运动,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2)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逐渐变小,可以推知假如没有空气,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这种方法是理想实验法。
(3)如图丙,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振动频率越来越高,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说明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音调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16.【答案】(1) 【解】根据可知,2秒汽车行驶的距离;
(2) 2秒声音传播的距离,;
(3) 根据可知,听到鸣笛的回声后,汽车到达隧道口的时间。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