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文本 体会情感 学会表达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猫》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经典散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先总写猫的性格古怪,再通过具体事例分述猫的古怪表现,最后写小猫的可爱。在语言表达上,老舍先生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用词准确、生动,语言富有幽默感,使猫的形象跃然纸上。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看,本单元人文主题为:作家笔下的动物,语文要素为“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猫》作为单元开篇课文,为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通过描写及修辞手法运用表达对动物的情感奠定了基础,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动物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猫有一定的观察和了解,这为学习本文提供了生活经验基础。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在体会作者通过看似矛盾的描写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表达的方法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深入品味文本,以及课堂小练笔方式等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
三、教学目标
四年级处于小学学习的中期阶段,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是思维、鉴赏、写作能力形成的黄金期,依据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结合学生的学情状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学习作者在长期、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抓住小动物的动作、神态、叫声等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作者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
视频激趣,复习导入(3分钟)
视频播放:以初生小猫的可爱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同学们,小猫是如此的可爱,那大猫又会是怎样的呢?著名作家老舍告诉我们,“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古怪”是什么意思?“猫的古怪性格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的?”引导学生复习“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1.老实、贪玩又尽职;2.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3.即胆小又勇猛。同时,巩固“总分结构”在同类习作中的广泛运用。为后面活动一梳理概括具体事例做铺垫,也为本单元习作教学做准备。
活动一:概括事例,体会“古怪”性格( 8分钟)
1.走进大猫,进一步认识大猫的“古怪”性格,体会作者是如何借助具体的事例来表现猫的“古怪”性格的。
课件出示要求:学习课文2-4自然段,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古怪性格的?梳理概括具体事例,填一填,说一说。
2.学生分组合作,在教学导学单引导下,进行梳理概括尝试。
3.分组抽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事例概括。(相机强调:从人物角度、抓事件及重点)
设计意图:借助导学单,以图表式思维导图为引领,引导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概括,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大猫的“古怪”性格。
(三)活动二:品析文本,体会情感表达(15分钟)
1.面对如此古怪的猫,你心中会升起怎样的感情?
(预设:喜爱、疼爱、喜欢、把猫当做宝贝、像是我家的小孩,像爱孩子一样爱着猫……)
2.认识作者观察的长期与细致,体会观察中流露的喜爱之情。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从观察角度想想有什么发现?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从“一连就是几个钟头”引导体会观察的长期性。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从“丰富多腔”入手,结合各类猫叫的音频,引导体会观察的细致性。
体会作者对猫长期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中流露出的的喜爱。帮助学生树立“观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的理念。
3.抓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体会用细节描写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
(1)课件出示: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2)读一读句子,注意读出标红词语的感觉。
(3)请说说这些是什么词语,有怎样的妙用?(引导体会细节描写——动词运用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猫撒娇时的可爱,展示出主人与猫之间的亲密和谐,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4)总结:表达金钥匙——在细节描写中灵活运用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既能突出写作对象的特点,又能深刻表达作者的情感。
(5)请带着对猫的喜爱之情再读读句子。
引导体会修辞手法对表达喜爱之情的妙用。
(1)课件出示:对比朗读,体会修辞手法运用的效果。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小脚印。
(2)把“小梅花”换成“小脚印”好不好?为什么?
运用比喻手法,把“脚印”比作“小梅花”,生动形象写出了猫脚印的形状可爱,更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3)总结:表达金钥匙: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对象的特点,又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4)请再读句子,感受一下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体会语气词运用对表达喜爱之情的妙用。
(1)课件出示:对比朗读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说它贪玩,的确是,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2)引导体会:原文带语气词的句子更口语化,读起来感觉更亲切,充满了作者的着急和疼爱之情。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交流中,指导感情朗读。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赛读等方式,读出猫性格的古怪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体会到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体现在字里行间,比较阅读中体会语气词、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对表达思想感情的的作用。
(四)活动三:仿写练笔,表现矛盾特点(10分钟)
1.读一读,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2.引导分析表达特点。
(1)句式分析:说它 吧, 的确 。 (具体事例) 。可是, (具体事例) 。
(2)运用“说它……吧,它的确……可是……”这样“反转的表达方式来表现矛盾的性格,以“反转”表现喜爱之情。
(3)结合“举典型小事例”的方法,通过对点滴小事进行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让特点更鲜明。
3.佳作引导
说老家的小狗温顺吧,小狗的确很可爱。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它都会坐在门口对我摇摇尾巴。可是,一有陌生人路过我家门口,它就“汪汪汪”的叫个不停,凶猛极了。
说乌龟迟钝吧,它的确很慢。每天慢悠悠地爬到石头上,一动不动闭着眼晒太阳。可是,当遇到危险时,乌龟就会迅速把自己的头缩进龟壳里,动作十分敏捷。
4.仿写练笔
仿写:在我们身边,也有人或小动物身上存在矛盾的性格特点,请你用上这样的句式,写出人(动物)矛盾的性格特点。
特点提示:温顺——凶猛、温柔——严厉、勤劳——懒惰、幼稚——成熟······
5.展示点评:注意引导
句式是否运用文中典型句式
是否选择典型的事例
是否进行细节的刻画
(五)回顾总结 读写结合 (2—4分钟)
作者用生动细腻的语言,写出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同学们想一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能写得如此逼真呢?
写出对象特点:借助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
2.表达情感:如何表达情感? 长期细致观察,细节设计,修辞手法运用,语气词运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长期观察,是写好动物的法宝,通过具体事例,抓住动物的神态、动作、叫声等细节描述,是写好小动物的关键。
板书设计:
突显特点 表达情感
长期细致观察
细节描写设计
借助事例 修辞手法运用
语气词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