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75 分钟,满分 100分,另附加卷面分5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加拿大温哥华岛上的布查德花园所在的地区原来是一个石灰岩矿区。20世纪初,这里的石灰岩逐渐开采殆尽,在露天石灰岩采矿坑上,人们营造出5个不同风格的花园,此外还配备有游客服务中心、园艺咨询中心、种子和礼品店以及餐厅等基础设施。花园由专业设计师设计和专业园艺师负责进行,随着季节不同布查德花园的观赏内容有着不同的内容、主题和季相特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这里已是一个世界著名的花卉展示园。下图所示该花园位置及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布查德花园的修建是基于( )
A.气候适宜 B.资源枯竭 6.产业结构单一 D.经济总量不足
2.该花园的经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高标准规划,一步到位的经营战略 B.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可持续发展
C.打造“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D.经过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
2025 年1月,中国电建承建的埃及500 兆瓦苏伊士湾风电项目 77 台风机吊装任务圆满完成。该风电项目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约 300千米的苏伊士湾西岸小镇拉斯加里卜,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约27 亿千瓦时的电力。下图示意该风电项目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拉斯加里卜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常年受副高控制 B.西风影响时间长
C.狭管效应加速风力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与亚历山大相比,拉斯加里卜发展风电的优势是( )
A.交通运输便捷 B.市场距离近 C.技术实力强 D.未利用土地广
5.与建设期相比,该风电项目运营后当地就业岗位明显减少的是( )
A.物流运输 B.电网监控 C.风机维护 L 设备制造
在“中国制造 2025”的大背景下,“机器换人”提高制造业智能化程度成为新潮流。工业机器人是指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并能完全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继“机器换人”后,广东制造企业又开始探索“数据换人”,即加速将工业大数据应用到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供应和决策等各环节,探索迈向智能制造的本土化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近年来,广东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机器换人”,这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外移相比,其主要优势有( )
A.提高产品的品牌竞争力 B.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协作
C.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保持产业链的完整
7.与“机器换人”相比,“数据换人”最主要的优点是( )
A.更高效对接市场 B.产业协作更顺畅
C.更契合国家政策 D.劳动力替换更多
复理石是在板块俯冲等汇聚型板块运动过程中,由于地壳快速沉降,在深海环境下由浊流等沉积作用形成的,浊流是沿着水下斜坡,携带大量泥砂的高密度、高流速的一种偶发性流体,其中的悬移物质主要为砂、粉砂、泥质物,有时还夹带砾石。下图是西班牙北部苏玛伊阿的复理石海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以下有关该区域复理石形成时期地质环境的推测较为合理的是( )
A.地势平缓,河流众多
B.靠近深海海沟,构造活动强烈
C.处于浅海大陆架,生物繁盛
D.火山活动频繁,地形起伏大
9.复理石沉积岩组合中,不同岩性的频繁互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沉积过程( )
A.稳定的浊流持续沉积
B.间歇性的火山喷发与浊流沉积交替
C.海平面的频繁升降
D.周期性的浊流活动强度变化
2025 年5月18日上午,辛集市马庄乡的广袤麦田,一场“体育搭台、农业唱戏、文旅赋能”的活动火热开展。特色农产品展示、黑小麦研学体验、麦田健康跑……共同奏响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乐章。该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是华北平原重要的优质小麦产区。下面左图为麦田健康跑现场图,右图为参赛小选手体验中式面点制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辛集马庄乡种植黑小麦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气候湿润多雨 B.市场需求多样
C.劳动力丰富廉价 D.地形崎岖宜梯田
11.该活动将“麦田健康跑”与农业结合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小麦种植面积 B.替代传统农业生产
C.减少农田病虫害 D.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
12.此类农文体旅融合模式对乡村的长期影响是( )
①促进人口回流 ②加剧土壤退化 ③提高抗灾能力 ④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每年夏秋季节,美国加州西部山地林火频发。某年11月10 日发生的山地大火,产生的浓烟很快漂移到沿海地区上空,下图是山地大火发生地区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当地消防员发现不同植被火情蔓延有差异,植被中的油脂决定了火势与火势蔓延的速度,火势较大蔓延较快的植被是( )
A.落叶林 B.荒漠草 C.灌木林 D.针叶林
14.11 月 10 日,在海边散步的游客看到浓烟与日落景观,此时北京时间约是( )
A .11 月11 日 9:30 B.11 月 10 日 17:00
C.11 月 10 日 5:10 D.11 月 11 日 13:00
2024年 6月 15 日,G8388 次高铁从上海站出发,途经长三角 19个站点后返回上海虹桥站,实现首条跨沪苏浙皖的“环线”运营。该环线全程1200余公里,运行8小时9分钟,串联上海、南京、合肥、杭州四大枢纽城市,途经7条高铁线路,下图为G8388次高铁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环线高铁运营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长三角核心城市间产业同质化发展
B.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推动一体化协同发展
C.取代短途航空运输,降低碳排放
D 优先服务国际旅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16.从交通运输布局原则看,该环线未采用“最短距离”设计,主要考虑(
A.避开生态敏感区 B.串联更多经济节点
C.降低工程建设难度 D.减少农田占用面积
二、综合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养老需求不断增大。机构养老作为社区和居家养老的补充和延伸,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图a 为我国每千名老人床位拥有量分布图,图b 为我国养老机构核密度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高二地理试卷,第4 页 (共6 页 )
(1)结合图示材料,阐述我国养老产业空间分布特征。(6分)
(2)指出影响养老机构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6分)
(3)从产业发展角度阐述我国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2023年7月,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庆祝活动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起点在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建成后,来自西亚的能源运输将不用绕行马六甲海峡,而直接运抵中国内陆腹地。下图为中巴经济走廊示意图。
(1)据图描述瓜达尔港的地理位置特征。(6分)
(2)简述从喀什到瓜达尔港沿线建设交通线路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6分)
(3)试述中巴经济走廊对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影响。(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沙漠边沿风沙作用极为强烈,沙丘向外扩展。下面左图为新疆局部区域示意图,右图为喀什的气温与降水量图。
材料二:2024 年11月 28 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胜利合拢(左图),2025,新疆计划完成沙漠治理面积为780 万亩,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确保锁住的“边”不被风沙突破,并且将这条边织密织厚,从“锁边”向“扩边”发展,让生态治理成果长久可持续。锁边治沙工程主要采取生物治沙、光伏治沙和工程固沙的方式(右图),实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综合治理和应用。
生物治沙 在水资源条件比较好的区域,在沙海中将沙丘推平,种植各类防沙抗旱植物(种植梭梭、红柳等),形成林草带稳沙固沙,林草带中有多种经济作物,是最广泛使用的治沙方法
光伏治沙 在水资源匮乏的区域,建设光伏电站,其不但发电,同时可以降低地表风速,起到稳定沙土的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
工程固沙 在沙地中插进芦苇杆扎成草方格,阻挡沙扩散,这种方式成本低、见效快。
从位置和地形角度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的原因。(4分)
(2)解释当地采用“生物+光伏”综合治沙的合理性。(6分)
(3)指出沙漠锁边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5 ABCDA 6-10 DABDA 11-16 DBDABB
17.
(1)养老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东多西少的差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集聚程度高,中西部地区集聚程度低。
(2)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基础设施因素。
(3)产业多元化;加强区域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政策支持。
18.(1)纬度位置:北纬25度附近,位于低纬度带
海陆位置:位于巴基斯坦南部沿海,印度洋(阿拉伯海)的北岸。近波斯湾。
(2)穿越多座高山,工程量大;地形崎岖,工程机械难以进入;可能受到冰雪融水和暴雨的袭扰,阻碍施工和毁坏工程;高寒地区日照强烈,空气稀薄,不利于工人施工。
(3)联通了南亚、西亚,扩大了喀什经济特区的市场范围;缩短了波斯湾原油进入中国的距离,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同时,促进了喀什的经济发展;可促进区际联系,实现资源互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营造安全的环境。
19.(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周围高山环绕,阻挡水汽进入,气候干旱,形成沙漠。
(2)生物治沙可减弱风力、固沙、改善土壤;光伏治沙可减少水分蒸发、提供清洁能源、带动产业发展,二者结合相互促进,既能治沙又能发展经济。
(3)生态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经济上保障产业发展、促进增收;社会上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