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朱亭镇中学多校期末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案对应的字母代号填涂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无效,不予记分。
3.作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无效,不予记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各题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在答题卡上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唐会要》中记载唐玄宗时期“官不滥升,才无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这说明唐玄宗( )
A.量才授职,整顿吏治 B.轻徭薄赋
C.改革科举制度 D.重视发展经济
2.有这样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最引以为豪的建筑就是今天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这个少数民族是( )
A.靺鞨 B.回 C.吐蕃 D.南诏
3.下面是初一同学按照学习主题完成的手绘作业,作业主题应该是唐朝( )
A.民族交融加强 B.中外交流活跃
C.军事实力强大 D.生活多彩丰富
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平定了安史之乱 B.冲击了唐朝统治
C.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D.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5.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金灭北宋 B.澶州之战 C.西夏的建立 D.元朝建立
6.元朝的政治制度大都为后代所承袭。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7.宋元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下表中所列事件,能提炼出最恰当的主题是( )
·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和元朝大都,是当时世界闻名的大都市 ·开封有繁华的大相国寺,还有瓦子、勾栏等娱乐场所 ·宋元时期的戏剧表演形式主要是杂剧
A.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B.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C.宋元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 D.宋元时期民族交融的兴盛
8.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 )
A.三国鼎立 B.楚汉之争
C.唐代的开元盛世 D.明代的戚继光抗倭
9.朱元璋认为明朝的刑法难以达到明刑弼教的目的,又制定《大诰》。《大诰》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降一级。此措施体现了( )
A.追求法律平等 B.加强思想禁锢
C.维护官员利益 D.强化君主专制
10.明清两代八股取士都占据了主导地位,许多读书人为了科举考试,一味埋头苦读经书钻研八股文,考中做官的很多人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这说明明清时期( )
A.入仕难度降低 B.文人地位提高
C.思想控制强化 D.文化政策严苛
11.据《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
A.战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长城
12.“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自下列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13.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的地方政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清朝的这些措施( )
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导致了国家官僚机构的臃肿
C.规范了地方行政体制 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14.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安排福建巡抚以冬春、夏秋为期分驻台湾、福州。同时,在台湾、福州、厦门都配置了相应的军事设施。这些做法有利于( )
A.实现富国强兵 B.拓展清朝疆域
C.加强中外交流 D.巩固东南海防
15. 下体现的是( )
【清】宫廷画 现代农民画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五月》(局部) 《浦江龙舟赛》
A.江南的开发 B.农民地位提高
C.习俗的传承 D.绘画水平提升
16.认识课题和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根据“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等关键词,可以确定的课题名称是( )
A.东汉的兴衰 B.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C.明朝的统治 D.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第17小题11分,第18小题12分,第19小题16分,第20小题13分,共52分)
1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隋朝南北统一,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一方面,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另一方面……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是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为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的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修建大运河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创立科举制的历史意义。从选官的标准和方式两个角度,说明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这种文学形式的发展与唐朝哪一制度的完善密切相关?(4分)
18.大唐帝国,以其恢宏的气度和开放的胸怀书写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一页。在其辉煌的背后,闪耀着几代君主治理国家的卓越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在位时唐朝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4分)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她的统治对唐朝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3)依据所给材料,写出3点图中两位人物在治国措施上相同之处?(4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摘自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8 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强国。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新经济”,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五:科学技术从来没 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摘自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请回答:
(1)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材料一提到了三大发明,还有一大发明是什么?北宋哪一人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4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工业革命是最先在哪一个国家开始的?它把人类带人什么时代?(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你列举三例“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的科技成果。(4分)
(4)材料四中”新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根据材料五并结合自身,谈.谈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该怎么做。(4分)
20.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朝代(部分)更替示意图,填写图中B、C所代表的两个朝代名称。(2分)
(2)下列史实发生在东汉的是: ;发生在明朝的是: 。(填写序号)(2分)
①设置驻藏大臣;②开辟丝绸之路;③完善三省六部制;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⑤郑和下西洋;⑥贞观之治;⑦光武中兴;⑧八股取士。
材料二
图1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图2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3)选取材料二中的任意一幅图片进行简要介绍。(3分)
材料三
(4)根据材料三的思维导图,指出这场战争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3分)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实现国家统一的有效途径。(3分)
答案解析部分
1.A
2.C
3.B
4.B
5.A
6.C
7.A
8.D
9.D
10.C
11.C
12.C
13.D
14.D
15.C
16.D
17.(1)原因:巩固隋朝统治的需要;保障中央政府的物资供应
(2)意义: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由家世、门第到德才,趋向科学、开放;从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正。
(3)文学形式:诗歌制度:科举制度
18.(1)唐太宗;贞观之治。
(2)武则天;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发,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善用贤臣;大力推行科举制;积极进行改革;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19.(1)造纸术;毕昇;
(2)英国;蒸汽时代;
(3)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灯、内燃机等(任答三例即可);
(4)全球化和信息化;努力学好科学知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20.(1) B:西晋;C:隋朝。
(2) ⑦⑤⑧
(3) 示例:图1:1984年底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4) 影响: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 途径:武力解决;和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