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蔓、幽”等生字,理解"垂蔓、扒开”等词语。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3.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初识珍珠鸟
1. 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 有过养鸟的经历吗
2.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迎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客人,它就是“珍珠鸟”。(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并一起朗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自 主识字。)
2.教师引导学生读词语,交流识字方法。
垂蔓深幽熟悉雏儿哟柜顶享受陪伴趴在
眼睑眸子咂咂嘴待一会儿 教师提示:
多音字:待一会儿、垂蔓
“待”: dai 和dài 。dāi, 停留“待一会儿”; dài,“等待、待遇”。
“蔓”: màn 和wàn。màn, “垂蔓”,“蔓生、蔓延”; wàn, “藤蔓、瓜蔓”。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蔓、雏、柜、陪、眸、睑
(1)“蔓、雏、柜、陪、眸”是形声字,可以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2)“雏”的意思是“幼小的鸟”,可以结合“雏鸟、雏燕”等词语识记
(3)“睑”和“眸”都是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睑”指眼睑、眼皮;"眸”本指眼珠,泛指眼睛。
(4)积累多音字。
①”待”:这个字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dai和dài。在本文中的意思是停留,读dāi,“待一会儿”;读dài时,可组词 为“等待、待遇”等。
②“蔓”:这个字也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màn 和wàn。在本文中读màn,“垂蔓”,还可以组词"蔓生、蔓延”;读 wàn时,可组词“藤蔓、瓜蔓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
1.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冯骥才先生描写的珍珠鸟的世界。
2.课件展示:请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的准确性,确保句子通顺,并顺畅地读完整篇文章,读的不顺畅的句子记得多读几遍。思考课文主要围绕珍珠鸟描述了哪些内容。读完后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3.通过交流,相信大家对课文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大家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提示如下:课文首先描述了“我”为珍珠鸟创造的生活环境;然后讲述了小珍珠鸟逐渐适应人类的过程;最后揭示了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四、深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至三自然段。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鸟笼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1)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鸟巢呢 (舒适、温暖、安全)
(2)文中提到的“垂蔓”是什么意思呢 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见过垂蔓吗 (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谈谈个人理解。)
(3)这个舒适、温暖、安全的巢是“我”送给鸟儿的礼物。从这里你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有怎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2.过渡语:
不久后,垂蔓中传来了鸣叫声,有小鸟出现了!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请大家自行阅读课文的第四至六自然段。
我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垂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 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扒开”这个词呢 (请说说你的感受)在“扒开绿蔓之后”,我们究竟看到了 什么呢 请画出相关语句。
(2)在第五、六自然段中,分别有一个词语读起来较为困难:“雏儿”和“蓬松的球儿”。请指定的同学来朗读这两 个词语。(教师在适当时机进行发音纠正,注意儿化音)
(3)通过正确的朗读,我们能更好地感受到小珍珠鸟的可爱以及作者对它的深厚情感。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再读 一遍第五、六自然段。
3.过渡语:这个小家伙不仅长得小巧可爱,它的胆量也相当小。在与作者共处的日子里,它会展现出怎样的变化 呢 请继续阅读第七、八自然段。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
啄着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1. 读完这几段文字,你们有怎样的感受呢 其中包含了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请将这些词圈出来。(一会儿”起先”渐渐地”后来”等。)
2. 这些词语使得文章结构更加清晰。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请边听边感受小珍珠鸟是如何逐渐靠近“我”的。
4. (展示课文插图)。大家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画面中的场景对应的是哪一段内容呢 (第九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九自然段。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 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5.过渡语:有了这个小家伙的陪伴,小屋变得生机勃勃。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拾一抬
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1)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宁静的画面啊!读完这段,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试着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引导说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课件展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
(2)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指导学生在读到段落后半部分时声音要轻一些,以免惊醒小珍珠鸟)
(3)“信赖”具体是什么意思 请以小组为单位,谈谈你对“信赖”的理解。
(学生分享)
五、小结
大家说的都非常好,正如作者所言: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者笔尖流泻下的虽然只是一时的感受,但对我们却启发很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应彼此信赖。那么,在鸟儿与“我”相处的过程中,“我”是如何做到让它这 么信赖”我”的呢 下节课我们将从这个角度进一步深入学习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激发情感
1.展示词语:娇嫩、珍珠似的、蓬松、细腻、淘气、扭动。(进行指名读和齐读。)
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大家对珍珠鸟有什么印象呢 你能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印象中的珍珠鸟吗
二、阅读中感悟,了解珍珠鸟的可爱
过渡:课文中,“我”是如何描写珍珠鸟的神态外貌呢 (学生交流)
“看,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羽毛,只是后背还没长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体就像一个蓬松的球。”
1.这个小家伙真是太可爱了!我们在朗读中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怎样才能将其细腻的情感体现出来呢 请试着读一读。(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2.课文中还有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请找出这样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谊。
三、精读体会,感受人与鸟共处的美好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珍珠鸟》写出了小鸟的可爱、作者和小鸟相亲相爱的美好画面,那么,“我”与珍珠鸟之间的这种美好的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呢 请认真阅读课文,标出相关内容并在旁边记录自己的想法。
(1)预设:展示第7、8自然段。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①"只"这个字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引导学生感受到珍珠鸟最初的胆小,仅在鸟笼周围活动。)
②读读课文中的三个“一会儿”,请谈谈你的感受。(小鸟很快就变得更加大胆,敢于在屋内活动。它的活泼好动就像一个天真的小孩,作者不但不生气,反而非常喜欢。)
(2)预设:展示第9、10自然段。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 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过渡:读完这两段,你有怎样的感受 (指名交流。)
①从“一点点挨近”看出,尽管珍珠鸟变得大胆,但仍非常小心谨慎,是逐渐接近,而不是突然靠近,依然保持警惕。
②从“蹦”“俯”瞧”感受到珍珠鸟的胆量比之前更大,甚至敢低头喝作者的茶,但仍在观察”我”的反应。
③从”抚一抚”感受到作者非常喜欢珍珠鸟。
④从“索性、啄……笔尖”中,感受到珍珠鸟真正放开了胆子,不再害怕主人。鸟甚至啄“我”的笔尖,完全放下了戒心。珍珠鸟已经对人产生了好感,与人和睦相处。
⑤从“反而”“友好”“啄”体会到珍珠鸟的胆量更大,甚至敢啄作者的手指,珍珠鸟已经不怕人了,它是友好地啄,而不是用力啄。
过渡:正是因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和不伤害它,珍珠鸟才会这么大胆,才会对主人这么友好。没有作者的友好,哪来鸟儿的友好 没有作者的友好,哪来鸟儿的信赖 信赖,难道不是构建美好境界的关键吗
(3)预设:展示第11至14自然段。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①(引读:“白天……天色入暮……)(教师引导:通过“再三呼唤”来感受小珍珠鸟与“我”的深厚情感,彼此已经是形影不离了。这种情感,不正是建立在作者对鸟的热爱和鸟对作者的信赖之上吗 信赖,不就是创造美好环境的基石吗 引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②第12自然段,描绘了一幅非常和谐的画面,请大家边读边感受这一幕,并谈谈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关键词汇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居然”感受珍珠鸟能与“我”这样近距离地接触,超出了“我”的预期。通过“生怕”感受我”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为了不惊扰它,“我”甚至暂停了写作。从“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看了”中感受到珍珠鸟与”我”之间已经无隔阂,它对“我”完全信赖。)
④(多媒体展示插图。)看,小珍珠鸟已经睡着,还不断地咂嘴,仿佛在梦中低语。它可能在梦中说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
四、总结,走向生活
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我们同样被作者与小珍珠鸟间的相互信赖所打动,相信,大家对于“信赖”这个词有了更深地理解。千言万语,此刻化为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爱心、宽容、尊重,是通向信赖的桥梁,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有了它们,无论是人与人、人与动物,还是人与自然的交流,都将变得可能。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阅读冯骥才的其他作品。
2.欣赏诗歌。
信赖是一盏灯
信赖是一盏灯,一盏明亮的灯,她使我们前进的道路更明、更亮;
信赖是一座桥,一座坚固的桥,她使我们封闭的心灵相通相融;
信赖是一首歌,一首动听的歌,她让我们在飞扬的歌声中欢笑、愉悦; 信赖是一首诗,一首抒情的诗,她让我们在诗意的生活中沉醉、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