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1 22:0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遂宁市高中2027届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2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12 Fe-56 Cu-64 Na-23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回首百年征程,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和超越,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华为芯片麒麟X90芯片 ,采用5nm工艺制成, 其主要成分是Si
B.“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探测到火星陨石中含有的83Kr和84Kr互为同系物
C.用于制作飞机轴承的氮化硅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磨蚀等优良性能
D.神州二十号载人飞船其运载飞机轮胎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下列化学用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炔的结构简式: B.溴乙烷的空间填充模型:
C.甲基的电子式: D.甲酸的结构式:
3.遂宁美食享誉川内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肖老三豆腐干,射洪牛肉,大英卓筒鸡含有的蛋白质是有机高分子
B.舍得酒不仅含有水和乙醇,还有含有少量的酯类和有机酸
C.蓬溪姜糕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D.老砂锅的红糖粑粑使用的植物油主要成分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4.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与1molB的能量之和大于2molC的能量
B.该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放热,第二个阶段吸热
C.物质X能量高于C,稳定性弱于C
D.该反应放出的能量数值为
5.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及实验结均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相同条件下,将同等大小的钠分别加入无水乙醇和水中,钠与乙醇反应更剧烈 乙醇中氢的活泼性比水中氢的强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加入过量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少量碘水,溶液不变蓝 淀粉完全水解
C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D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醋酸铅溶液,溶液出现浑浊加水沉淀不消失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6.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淀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2CO2+2H2O=2HCO3-+H2SiO3↓
C.用氢氟酸来刻蚀玻璃:4HF+SiO2=SiF4↑+2H2O
D.磁铁矿石溶于稀硝酸: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的乙烯、环丙烷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总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11.2L庚烷完全燃烧所需氧气的分子数为
C.100g46%酒精溶液中含有氧原子个数为1NA
D.0.1mol·L-1的NH4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8.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步骤①中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蒸发皿、泥三角、三脚架
B.步骤③中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C.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D.海带中的硫酸盐、碳酸盐等,在实验步骤⑤中实现与碘的分离
9.少量铁粉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加入下列试剂,能减慢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的产量,可以选择的组合是
①加 ②加入Zn粉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加溶液
A.①⑤⑦ B.③⑥ C.①②⑤ D.①④⑤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Na2CO3 (s) NaOH(aq)
D.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验结束时,加热褪色的品红溶液可观察到溶液恢复红色
B.用浸氢氧化钠溶液的棉团吸收尾气利用了SO2的还原性
C.终止反应后,充分冷却,将试管里的物质慢慢倒入盛有足量冷水的烧杯中,可观察到蓝色溶液
D.该实验中浓硫酸表现氧化性和酸性
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酸性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原理相同
B.该物质可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C.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D.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OH、Na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13.将反应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每转移电子,理论上片减少的质量是
B.片为负极,且放电时片的质量减小
C.电子由片通过溶液流向片
D.片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2NO3-=Zn(NO3-)2
14.将2.56g 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5。若将收集NO和NO2的集气瓶倒立于水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VL(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无气体剩余。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200mL1.6mol·L-1的稀硫酸,则该混合溶液最多可以溶解的铁单质质量为W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与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8NA
B.得到的NO和NO2的体积为1.344L(标准状况)
C.V=0.448
D.W=6.7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注意事项:
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某学习小组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而稀硝酸不能氧化一氧化氮。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试剂:浓硝酸,稀硝酸(3mol·L-1),蒸馏水,浓硫酸,NaOH溶液。
查资料得知:NaOH溶液不与一氧化氮反应,能与二氧化氮反应。
2NO2+2NaOH==NaNO3+ NaNO2+H2O
(1)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 ▲ 。
(2)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_。
(3)做实验时应避免将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 、 ▲ 、

(4)装置②的作用是 ▲ ,其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5)该小组得出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3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 ▲ (填序号)。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16.(15分)餐厨垃圾在酶的作用下可获得乙醇,进一步反应可制备有机物C和高分子材料G,转化关系如下:
F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
反应ⅱ的反应类型是 ▲ 。
(3)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 ,
对此反应原理及其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标号)。
a.若用标记乙醇中氧原子,则C中含有
b.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去除C中混有的B
c.乙醇分子中有—OH基团,所以乙醇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
d.乙酸分子与甲酸甲酯(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4)F到G的化学方程式是 ▲ 。
(5)已知分子式为C6H6的结构有多种,其中的两种结构简式为:I. II.;结构Ⅰ与结构Ⅱ的一氯代物种类数目之比为 ▲ 。
(6)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净化含铬废水,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池的正极为 ▲ (填“M”或“N”)
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7.(14分)工业上以芒硝为原料可制备NaHCO3和NaHSO4,实验室模拟其流程如图。
(1)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
A.苏打-NaHCO3 B.石膏-CaSO4·2H2O
C.芒硝-FeSO4·7H2O D.重晶石-BaSO4
(2)转化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转化Ⅱ结束后,将其反应液通过操作a制得Na2SO4·(NH4)2SO4·2H2O。操作a的步骤为蒸发浓缩、 ▲ 、过滤、洗涤、干燥。
(4)M可在上述流程 ▲ 中循环使用。
测定产品NaHSO4的纯度:称取1.500g样品,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出配制的溶液20.00mL,用0.1000mol/LNaOH溶液测定,进行三次实验,平均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为20.00mL。
(5)配制上述NaHSO4溶液所需要的仪器有 ▲ 。
A.分液漏斗 B.玻璃棒 C.100mL容量瓶 D.大试管
(6)写出测定样品纯度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
(7)所得产品NaHSO4的纯度为 ▲ 。
(8)检验产品NaHSO4中是否混有(NH4)2SO4的方法是 ▲ 。
18.(15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CO、NO、、颗粒物和臭氧等,制硝酸尾气中也有NO等气体,硫酸工业尾气中存在等气体。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NO分解生成1mol和lmol会 ▲ (填“吸收”或“放出”) ▲ kJ能量。
(2)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在酸性溶液中,HClO与NO反应生成和的离子方程式为 ▲ 。
(3)t。C时,将和充入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模拟汽车尾气转化,容器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
反应开始至,V(CO) ▲ 。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和1 mol ,发生反应:

下列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B.容器内压强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E.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5)CO可用于炼铁,但历史上曾出现过炼铁高炉尾气之谜,19世纪勒夏特列揭开谜底,在高炉中自下而上有焦炭的地方存在一个可逆反应 ▲ ,后来研究证明在高炉中Fe2O3和CO不能全部转化为Fe和CO2,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Fe2O3与足量的CO反应是有限度的 ▲ 。
(可选用试剂稀硝酸溶液、稀盐酸溶液、KSCN溶液、.KMnO4溶液 )
遂宁市高中2027届第二学期教学水平监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D C D A A A D C B B A D
(14分)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1分)
(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分)
(3)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3分)
(4)将NO2转化为NO (2分) 3NO2+H2O === 2HNO3+NO(2分)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2分)
(6)ac(2分)
16.(15分)
(1)碳碳双键,碳氯键(2分) (2)加成反应(2分)
(3)(2分)
ad(2分)
(4)(2分)
(5) 1:2(2分)
(6) N(1分) CH3OH-6e-+H2O=CO2↑+6H+(2分)
17.(14分)
(1)BD(2分)
(2) ↓+(NH4)2SO4 (2分)
(3)冷却结晶(1分) (4) 转化Ⅰ (1分)
(5)BC(2分) (6)H++OH-=H2O(2分) (7)80%(2分)
(8)取样,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含有(NH4)2SO4,反之,不含(NH4)2SO4(2分)
18.(15分)
(1)放出(1分) 180(2分)
(2)(2分)
(3) (2分) 0.02(2分)
(4)BE(2分)
(5)C+CO22CO (2分) 取混合均匀的反应后的固体少许,加入稀盐酸溶液溶解后,滴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则证明之。(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