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课件+达标素养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课件+达标素养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2 16:37:47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1.认识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知道中和滴定实验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2.会选择中和滴定的指示剂,掌握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
3.通过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掌握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
知识点一 酸碱中和滴定
中和反应
2.主要仪器
(1)主要仪器:②____________(如仪器A)、③____________
(如仪器B)、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烧杯。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2)构造特点
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相同点
不同点 ①下端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玻
璃活塞;
②可盛装酸性、强氧化性溶液 ①下端有由乳胶管、玻璃球组
成的阀;
②只能盛装碱性溶液
大于
尖嘴部分无刻度,放出的溶液还包含尖嘴部分的液体
3.实验操作步骤
(1)滴定前的准备
活塞
蒸馏水
待装液
赶气泡的方法:如果滴定管内部有气泡,应快速放液以赶出气泡;赶出碱
式滴定管乳胶管中气泡的方法如右图所示。
(2)滴定操作
[提示] 滴定时先快后慢,接近滴定终点时,改为滴加半滴溶液
(加半滴溶液的方法是微微转动活塞,使溶液悬挂在出口嘴上,形成半滴,
用锥形瓶内壁将其刮落)。
控制滴定管活塞
摇动锥形瓶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滴定终点判断
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
达到滴定终点,读数并记录。
指示剂变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2)滴定管盛标准溶液时,调液面一定要调到“0”刻度( )
×
(3)滴定实验中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 )

(4)当观察到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时,立即停止滴定并记下滴定
管液面读数( )
×
1.在室温下进行中和滴定,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
是(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2025·杭州高二质检)某学生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
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三次实验,有关数据见下表:
滴定次数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第一次 25.00 0.00 28.85
第二次 25.00 0.00 28.90
第三次 25.00 0.00 17.5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ART
02
知识点二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0 5.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50 19.98
1.00 1.22 1.48 1.84 3.12 3.60 3.90 4.30
20.08 20.10 21.00 25.00 30.00 35.00
7.00 9.70 10.30 10.40 11.38 12.05 12.30 12.44
2.指示剂的选择
(1)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甲基橙 石蕊 酚酞
溶液颜色
(2)依据滴定终点选择指示剂:当滴定终点为碱性时,选择酚酞;当滴
定终点为酸性时,选择甲基橙;当滴定终点为中性时,酚酞、甲基橙都可
以。一般不选择石蕊,因其变色现象不明显。
淀粉溶液
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碘溶液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不需要
A.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为指示剂 B.只能选用石蕊作为指示剂
C.可选用石蕊或酚酞作为指示剂 D.只能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PART
03
知识点三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
差分析
步骤 操作
洗涤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①______ ②______
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③______ ④______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⑤______ ⑥______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⑦______ ⑧________
变大
偏高
变小
偏低
变大
偏高
不变
无影响
步骤 操作
取液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
液体后气泡消失 ⑨______ ⑩______
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
时气泡消失 ______ ______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______ ______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变小
偏低
变大
偏高
变小
偏低
变大
偏高
变大
偏高
续表
步骤 操作
读数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或前仰后俯) ______ ______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
(或前俯后仰) ______ ______
变小
偏低
变大
偏高
续表
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往往由于读数不规范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
下列有关实验中,会导致所配制(或所测定)溶液的浓度偏高还是偏低?
答案:示意图如下:
答案: 俯视读数使得所量取液体体积小于所需液体的体积,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当液面已超过刻度线后才认为恰好与刻度线
相切,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滴定管读数误差分析
滴定管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下列图示读数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如下:
(1)如图Ⅰ,开始仰视读数,滴定完毕俯视读数,
滴定结果会偏小。
(2)如图Ⅱ,开始俯视读数,滴定完毕仰视读数,
滴定结果会偏大。


3.下列关于误差分析的判断正确的是( )

PART
04
课堂检测 巩固落实
1.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
A. B. C. D.
解析:选A。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需使用的仪器有铁架台、碱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锥形瓶,题图所示的仪器中A是量筒,B是碱式
滴定管,C是锥形瓶,D是滴定管夹,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


3.下列有关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
漏水 ④滴定 ⑤洗涤
A.⑤①②③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
解析:选B。酸碱中和滴定的顺序一般为查漏、洗涤、润洗、注液、滴定。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
解析:仪器A为酸式滴定管。
0.80
22.80
(3)某实验小组同学的三次实验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

1 20.00 1.20 23.22
2 20.00 1.21 29.21
3 20.00 1.50 23.48

(4)对下列几种假定情况进行讨论(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①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放出溶液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放出溶液后气泡
消失,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
偏低
②滴定前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
无影响
解析: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③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
偏高
④用滴定管量取待测液时,放出溶液前仰视,放出溶液后俯视,对测定结
果的影响是______。
偏高(共34张PPT)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
1.下列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滴定终点时溶液一定显中性
B.滴定过程中,接近滴定终点改用胶头滴管继续滴加
C.酸式滴定管可盛装氧化性试剂
D.滴定达到终点后仰视滴定管读数,待测液浓度偏小




选项 锥形瓶内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甲
B 酸 碱 酚酞 甲
C 碱 酸 甲基橙 乙
D 酸 碱 酚酞 乙

解析:选D。酸碱中和滴定中一般不选用石蕊作为指示剂,A错误;应用
乙(碱式滴定管)盛装碱溶液,用甲(酸式滴定管)盛装酸溶液,B、C
错误,D正确。

A.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碱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滴定前向锥形瓶内加了少量蒸馏水
D.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____(填编号)。

酸式
无影响
(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解析: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滴定次数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 18.10
2 20.00 0 16.30
3 20.00 0 16.22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解析: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导致氢氧化钠溶
液体积偏大,A项选;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
大,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B项选;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所读
取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C项不选。




级别 优质醋 一级醋 二级醋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量筒 D.容量瓶

(2)滴定管在使用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涤,润洗。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或检漏)
解析:滴定管在使用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或检漏)。

(4)某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1 25.00 17.95
2 25.00 18.95
3 25.00 18.05
4.32
二级醋
(5)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
(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