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第一节原电池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课件+达标素养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第一节原电池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课件+达标素养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2 16:40:53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




5.与甲、乙两套装置有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装置中,锌棒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甲装置中锌棒直接与稀硫酸接触,故甲装置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大
C.甲、乙装置中,阳离子均向碳棒定向迁移
D.乙装置中盐桥设计的优点是迅速平衡电荷,提高电池效率

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甲不是原电池,故A错误;甲装置中锌棒直接
与稀硫酸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乙装置中构成了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的
速率增大,因此正极放出氢气的速率增大,故B错误;甲装置中发生化学
反应,乙装置中形成原电池,碳棒为正极,故只有乙装置中盐桥中的阳离
子向碳棒移动,故C错误。

7.下图甲和乙是双液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①盐桥由琼脂和饱和的氯化钾溶液构成;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灯泡发亮,一段时间后,左侧溶液变为黄绿色,右
侧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棕黄色
(2)该装置属于_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判断的理由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电池
没有外接电源,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且形成闭合回路
解析:该装置属于原电池,没有外接电源,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且形
成闭合回路。
右侧

0.2
(5)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
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假设反应过程中两池溶液体积不变)( )


11.硝酸汞溶液和碘化钾溶液混合后会生成红色的碘化汞沉淀,为了探究硝
酸汞溶液和碘化钾溶液之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
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结果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12.(2025·重庆万州区高二检测)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
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以下各种电池广泛应
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请根据题中提供
的信息填空:
A
B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插入烧碱溶液中,形成了原电池,负极为
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片


(共42张PPT)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一节 原电池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通过原电池实验,认识原电池构成的基本要素,并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能根据电极反应、电流方向或离子移动方向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知识点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1)概念:将①________转化为②______的装置。
(2)构成条件
化学能
电能
活泼性不同
电解质
闭合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装置示
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桥的
作用
现象 锌片⑥__________,铜片上⑦________________,电流表的指
针⑧__________
逐渐溶解
有红色物质生成
发生偏转
续表
微观
探析
宏观
解释 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反应)
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反应)
总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
正极



氧化

还原

续表
×
(2)原电池的正极一定是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 )
×
(3)锌铜原电池中电子由锌电极经过电解质溶液流向铜电极( )
×
(4)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
(5)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阳离
子向正极移动( )
×
(6)一般来说,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效率高( )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巧记] “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正极电势比负极电势高”。
1.(2025·石家庄高二联考)化学电源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得到广泛的应
用。下列装置能产生电流的是( )
A. B. C. D.



解析:选B。由题给离子方程式可知,甲池中石墨电极为正极,铁离子得
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乙池中石墨电极为负极,碘离子失去
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由分析可知,反应开始时,甲池中石墨电
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
率相等,正、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量相等,电流表指针为零,若向甲池中
加入氯化亚铁溶液,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乙池中石墨电极为正极,碘
单质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碘离子,故B正确,D错误;由分析可知,
反应开始时,甲池中石墨电极为正极,乙池中石墨电极为负极,因此盐桥
中的阴离子会向乙池移动,故C错误。
PART
02
知识点二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增大反应速率
原理 原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使溶液中离子
运动时相互干扰减小,反应速率增大
实例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原理 一般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金属
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实例
(1)只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 )
×
(2)两种金属分别作为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为负极的金属比作为正
极的金属活泼( )

(3)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构成原电池时的反应速率比直接接触的反应速
率大( )

×
×
一般来说,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但有些吸热反应如果能自发进行也可设计成
原电池。如

2.(教材习题改编)把A、B、C、D四块金属片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
硫酸中构成原电池。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
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
线流向B。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若要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分别写出两极的电极反应式。
①负极:__________________。
②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装置图,指出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①不含盐桥 ②含盐桥
_ 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
PART
03
课堂检测 巩固落实
1.(2025·大庆高二质检)下列化学反应的原理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

2.(2025·丽江高二期末)某兴趣小组模拟纸电池(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

A. B. C. D.

(1)写出图1所示装置中有关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装置中负极为______,正极发生______反应,总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片
还原
(3)如果甲、乙两位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若是金属,则构成
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同学会判断出____
(填元素符号,下同)的活动性更强,而乙同学会判断出____的活动性更强。


(4)由此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填字母)。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电解质溶液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条件多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直接判断原电池中正、
负极”的做法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请你提出另
一种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可行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靠
在两电极之间连上一个电流表测电流方向,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