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评析
今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双减”等政策要求,紧扣课程标准,依托新结构教学评框架,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创新成果,突出育人导向,考查综合素质。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试题渗透五育融合理念,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如第23题以“梦想号”研发团队和洛古有格的事迹为素材,要求学生紧扣个人实际,以“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为主题给自己写信。该题贯穿七至九年级核心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我与自身”“我与国家”关系,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征程。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试题紧扣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增强学生答题代入感与亲切感。例如:以春节“非遗游”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以续写国防教育宣传标语任务,贴近生活,激发兴趣,推动教学从“解题”向“解决真实问题”转变;部分素材源于教材,既营造考试熟悉感,也引导教学用好、用活教材,发挥其培根铸魂作用。
三、创设结构化真实情境
试题直面热点、聚焦重点,讲好学生身边的新时代故事:关注春节行花街、“广州街坊”平安志愿服务、镇村养老服务网络、“梦想号”入列等本土事例;创设《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情境,陈述了其以立法形式推动校家社为中小学生成长构建良好环境的事实,让学生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心理困惑,培育阳光乐观的心态。依托“人工智能改变生活”主题情境,设计使用案例、侵权问题及国际合作等任务,考查应用与拓展能力。
四、考查结构化核心知识
试题避免纯记忆考查,助力减负提质:强调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结构化知识,如宪法地位与小学内容的进阶衔接;体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引导落实《课程标准》;设计富有梯度的进阶问题,考查学生在任务完成中展现出的认识、认可、认同、认定的不同水平。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
本次试题命制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生动情境,助力道德与法治课上得“有意思”;应用新结构教学评框架,强调科学规范,引领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动道德与法治课上得“有意义”,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