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学情调研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墨经》中最早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该现象由于光的 形成。如图为书中绘制的示意图,要让室内墙壁上的像看得更清楚,房间的亮度应较 。当室外的人靠近小孔时,他在墙壁上所成像的大小将变 。
第1题 第2题 第4题
2.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光路图如图所示。当入射光方向不变,光屏上的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此时入射光束与液面的夹角是5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
3.一个1.7m高的同学,站在距平面镜1m远的地方,他的像到他的距离
是 m。当平面镜向他靠近时,他的像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
4.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据图分析:两种介质的界面是 (选项“ MM' ”或“ NN' ”),光的折射角度是 。
5.《康熙几瑕格物篇》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后退到眼睛恰好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碗和硬币的位置不变,缓缓向碗里倒水,又再次看到铜钱,这是光
从 射向 (两空均填介质名称)发生折射现象造成的。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6.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人们发现,用红、 、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成各种颜色的光,因此这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7.如图所示的迎宾机器人。机器人能接收人体发出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从而监测人体温度,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见机器人,说明它的表面发生了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8.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下列光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塔的倒影 B.汽车后视镜
C.皮影戏 D.雨后彩虹
9.如图所示,在井的上方放置一块平面镜,使跟水平方向成30°角的太阳光能竖直照到井底,则平面镜跟水平方向的夹角应是( )
A.30° B.45° C.60° D.50°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10.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D.地上的人影和树荫下的光斑形成原理相同
11.一位老师自制一把可以看到自己声音的器材,把一个橡皮膜蒙在圆筒的一端,用双面胶把一片镜子粘在橡皮膜上,把激光笔固定在圆筒边缘上,使激光笔对准镜片,如图所示,打开激光笔,对着圆筒另一端开口说话时,会看到墙壁上跳动的光。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够看到墙壁上跳动的光是利用了光的色散现象
B.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墙壁上跳动的光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C.如果橡皮膜松动不影响实验效果
D.说话的声音会不断改变光的反射角度数
12.下列光现象与图中廊桥倒影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镜花水月 B.小孔成像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13. 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苍溪梨仙湖游玩。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戏。下列对此情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见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
14.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OM是入射角,∠NOC是折射角 B.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 D.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和OB射出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15.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16.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了激光反射器,如图所示。如果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反射器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30°,那么经过反射器两次反射的光线将转过( ) 。
A.90° B.15° C.30° D.0°
17.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为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 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 )
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三、作图题(第18题2分,第19、20、20题各4分,共14分)
18.作出眼睛在A'点通过小窗能看到的物体AB的范围。
19.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第18题 第19题
20.如图,作出物体A在平面镜MM'中所成的像A'。若镜面绕M点顺时针转动,则物像之间的距离会随之变化,请画出物像距离最大时的像A''的位置。
21.如图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处有一条鱼,而S才是鱼的真实的位置,现要利用激光手电筒从A点发出一束光照射到S上,请你在图中完成光路。
第20题 第21题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22.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
(1)本实验应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环境下进行,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小明移动玻璃板后面的B蜡烛,使它与A所成的像重合,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号,测得蜡烛B到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蜡烛B位置,此时所成的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 cm;
(3)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4)若图丙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前后移一段距离(一半向前,一半向后移动),则猫的头部通过前、后两半面镜
子 ______。
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五、计算题(第23题5分,第25题9分,共14分)
23.天文单位是物理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以AU表示,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已知:海王星距离太阳约30个天文单位,
1个天文单位=。问: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光从太阳传到海王星需要多长时间?
24.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距地面高度约120km处,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在降至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完成最后减速并保持姿态稳定,随后在7:58安全着陆。
(1)神舟十六号若以7.8km/s的速度运动90min,可以运动多远的距离?
(2)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从390km高度第一次调姿开始仅用50min返回地球,打破世界纪录。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高度下降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距地面高度120km处时,地面发送指令(光速前进)给神舟十六号至少要多少时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学情调研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直线传播;暗;大 2.下降;40°
3.2;不变 4.MM';40°
5.水;空气 6.光的色散;绿
7.红外线;漫反射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8.C 9.C 10.D 11.D 12.A
13.A 14.B 15.A 16.D 17.A
三、作图题(第18题2分,第19、20、20题各4分,共14分)
18. 19. 20.
21.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22.(1)较暗;确定像的位置
(2)不变;20
(3)竖直向下
(4)D
五、计算题(第23题5分,第25题9分,共14分)
23.(1);(2)
24.(1)42120km;(2)130m/s;(3)4×10-4s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学情调研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 30 分)
1.《墨经》中最早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该现象由于光的 形成。
如图为书中绘制的示意图,要让室内墙壁上的像看得更清楚,房间的亮度应
较 。当室外的人靠近小孔时,他在墙壁上所成像的大小将变 。
第 1题 第 2 题 第 4 题
2.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
来显示液面高度,光路图如图所示。当入射光方向不变,光屏上的点由 S1移到
S2时,表示液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此时入射光束与
液面的夹角是 5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
3.一个 1.7m 高的同学,站在距平面镜 1m 远的地方,他的像到他的距离
是 m。当平面镜向他靠近时,他的像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
4.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据图分析:两种介质的
界面是 (选项“ MM' ”或“ NN' ”),光的折射角度是 。
5.《康熙几瑕格物篇》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
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后退到眼睛恰好看不到硬币,保持
眼睛、碗和硬币的位置不变,缓缓向碗里倒水,又再次看到铜钱,这是光
从 射向 (两空均填介质名称)发生折射现象造成的。
第 5 题 第 6题 第 7题
6.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
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人们
发现,用红、 、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成各种颜色的光,因此这三种颜
色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7.如图所示的迎宾机器人。机器人能接收人体发出的 (选填“红外线”
或“紫外线”)从而监测人体温度,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见机器人,说明它的表面
发生了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二、单选题(每题 3分,共 30 分)
8.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下列光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 塔的倒影 B. 汽车后视镜
C. 皮影戏 D. 雨后彩虹
21世纪教育网(w1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如图所示,在井的上方放置一块平面镜,使跟水平方向成 30°角的太阳光能
竖直照到井底,则平面镜跟水平方向的夹角应是( )
A.30° B.45° C.60° D.50°
第 9题 第 10题 第 11 题 第 12 题
10.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D.地上的人影和树荫下的光斑形成原理相同
11.一位老师自制一把可以看到自己声音的器材,把一个橡皮膜蒙在圆筒的一端,
用双面胶把一片镜子粘在橡皮膜上,把激光笔固定在圆筒边缘上,使激光笔对准
镜片,如图所示,打开激光笔,对着圆筒另一端开口说话时,会看到墙壁上跳动
的光。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够看到墙壁上跳动的光是利用了光的色散现象
B.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墙壁上跳动的光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C.如果橡皮膜松动不影响实验效果
D.说话的声音会不断改变光的反射角度数
12.下列光现象与图中廊桥倒影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镜花水月 B.小孔成像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13. 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苍溪梨仙湖游玩。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
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
戏。下列对此情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见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
14.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OM是入射角,∠NOC是折射角 B.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 D.光若沿 CO入射,将沿 OA和 OB射出
第 14题 第 15题 第 16 题
15.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
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16.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了激光反射器,如图所示。如果入射光线方向不
变,反射器绕 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 30°,那么经过反射器两次反射的光线将转
过( ) 。
A.90° B.15° C.30° D.0°
21世纪教育网(w2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 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为 H处有一激光束,
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 L= H,现向水池内注水,
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 )
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三、作图题(第 18 题 2 分,第 19、20、20 题各 4 分,共 14 分)
18.作出眼睛在 A'点通过小窗能看到的物体 AB的范围。
19.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A'B'。
第 18题 第 19题
20.如图,作出物体 A在平面镜MM'中所成的像 A'。若镜面绕M点顺时针转动,
则物像之间的距离会随之变化,请画出物像距离最大时的像 A''的位置。
21.如图所示,渔民看到水中 S'处有一条鱼,而 S才是鱼的真实的位置,现要利
用激光手电筒从 A点发出一束光照射到 S上,请你在图中完成光路。
第 20题 第 21题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2分,共 12 分)
22.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
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 A和 B。
(1)本实验应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环境下进行,实验中用
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小明移动玻璃板后面的 B蜡烛,使它与 A所成的像重合,在蜡烛 B处做
好标记号,测得蜡烛 B到 A的距离为 10cm,再移出蜡烛 B,将玻璃板平移到蜡
21世纪教育网(w3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烛 B位置,此时所成的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 A的距离为 cm;
(3)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 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 A
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 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运
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4)若图丙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前后
移一段距离(一半向前,一半向后移动),则猫的头部通过前、后两半面镜
子 ______。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五、计算题(第 23 题 5 分,第 25 题 9 分,共 14 分)
23.天文单位是物理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以 AU表示,其数
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已知:海王星距离太阳约 30 个天文单位,
1个天文单位=1.5 × 1011 。问: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光从太阳传到海王星需要多长时间?
24.2023年 10月 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距地面高度约 120km处,
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为 11.2千米/秒)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
减速。在降至距地面约 10公里高度时,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完成最后减速并保持
姿态稳定,随后在 7:58安全着陆。
(1)神舟十六号若以 7.8km/s的速度运动 90min,可以运动多远的距离?
(2)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从 390km高度第一次调姿开始仅用 50min返回地
球,打破世界纪录。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高度下降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
(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距地面高度 120km处时,地面发送指令(光速前
进)给神舟十六号至少要多少时间?
21世纪教育网(w4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学情调研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 30 分)
1.直线传播;暗;大 2.下降;40°
3.2;不变 4.MM';40°
5.水;空气 6.光的色散;绿
7.红外线;漫反射
二、单选题(每题 3分,共 30 分)
8.C 9.C 10.D 11.D 12.A
13.A 14.B 15.A 16.D 17.A
三、作图题(第 18 题 2 分,第 19、20、20 题各 4 分,共 14 分)
18. 19. 20.
21.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2分,共 12 分)
22.(1)较暗;确定像的位置
(2)不变;20
(3)竖直向下
(4)D
五、计算题(第 23 题 5 分,第 25 题 9 分,共 14 分)
23.(1)3 × 108 / ;(2)1.5 × 104
24.(1)42120km;(2)130m/s;(3)4×10-4s
21世纪教育网(w5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