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四字词语》专项检测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四字词语》专项检测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0 18:5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三 四字词语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
一、四字词语的积累与归类。(27分)
1.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3分)
掩知非福( ) 死得期所( ) 万像更新( )
翻箱到柜( ) 见微知住( ) 自愧拂如( )
2.将下面的八字成语补充完整。(4分)
(1)尺有所短, 。 (2)一言既出, 。
(3)机不可失, 。 (4)差之毫厘,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填序号)(8分)
①鹤( )童( ) ②手( )足( ) ③愁( )不( ) ④心( )诚( )
⑤闭( )羞( ) ⑥心( )肉( ) ⑦( )手( )脚 ⑧( )( )奕奕
(1)描写人物外貌的: (2)描写人物动作的:
(3)描写人物神态的: (4)描写人物心理的:
4.下列各组成语全部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 )(3分)
A.四面楚歌 三顾茅庐 开天辟地 B.一叶障目 退避三舍 完璧归赵
C.指鹿为马 朝三暮四 醉生梦死 D.凿壁偷光 洛阳纸贵 抱头鼠窜
5.下列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一组是( )(3分)
A.花枝招展 忐忑不安 B.老态龙钟 健步如飞
C.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 D.虎视眈眈 喋喋不休
6.下列词语中没有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一组是( )(3分)
A.挥洒自如 张灯结彩 B.军令如山 莺歌燕舞
C.对答如流 兔死狐悲 D.情同手足 争奇斗艳
7.下列成语感彩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顶天立地 坚持不懈 集思广益 发愤图强
B.同心协力 别有用心 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
C.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持之以恒
D.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精益求精 诲人不倦
二、四字词语的理解与运用。(42分)
1.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不可以用括号里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3分)
A.很多教师为了教育事业费尽心血,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呕心沥血)
B.孙芳是个胆小的姑娘,做什么事儿总是怕这怕那的,疑虑过多。(胆战心惊)
C.老师教育我们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做个知道感恩的人。(饮水思源)
D.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是非常可耻的。(忘恩负义)
2.选择表示“很多”的意思的成语填入语段中。(4分)
五彩缤纷 五花八门 琳琅满目 络绎不绝
进入新时代,祖国大地到处是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走在大街上,路边的小商品
( );漫步花园中,盛开的花( );公园里,男女老少,( );游乐园里,欢声笑语,游乐项目( )。
3.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入恰当的横线上。(4分)
①粉墨登场 ②字正腔圆 ③脱颖而出 ④惟妙惟肖
戏曲,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每当锣敲起来,鼓打起来,就会看到一个个生旦净丑_ 。他们的唱腔 ,他们刻画的人物 。然而,这离不开演员们台下孜孜不倦的努力,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了过硬的功夫,才能从同行里 。
4.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再选词填空。(4分)
A.打开天窗说亮话 B.直言不讳
(1)他 地指出了我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对我帮助很大。
(2)今天我为什么来找你呢, 吧,就是来请你帮帮忙的。
A.鼻子都气歪了 B.气急败坏
(3)刘胡兰的回答让特务 。
(4)妹妹对爸爸说了谎话,爸爸 。
5.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词语序号)。(6分)
①司空见( ) ②专心( )志 ③( )马观花
④万不得( ) ⑤见( )知著 ⑥不可思( )
在这座城市里,温馨向上的画面处处可见:公交车上,为老人、孩子让座是 的事情;文化广场上,一群两三岁的小孩在练习水写字,真让人感到 ,围观的人不禁为他们叫好、点赞;公共书屋里,常常坐满了 阅读的市民……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种物,都是这座城市亮丽的名片。
6.根据语境,用不同的四字词语表达“车辆、行人很多”的意思,使语言表达更丰富。(4分)
今天大街上的人可真多啊!车行道上 ,人行道上挤得 。超市里的人更多!进出的人 ,购物中心前的广场已经站满了人,真是 。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作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B.大街上的车辆比往日少多了,平常司空见惯的堵车现象今日踪迹全无。
C.我们的班长学习成绩好,热心为同学们服务,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班干部。
D.小明在羽毛球决赛中技高一筹,以大比分领先的优势轻松战胜了对手。
8.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B.一群雄心勃勃的青年正在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C.我们希望世界不再有战争,以免生灵涂炭。
D.姐姐参加辩论赛,她据理力争,喋喋不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9.根据前后语境,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__ ;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_ ;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_ 。
A.浮想联翩 回味无穷 流连忘返 B.回味无穷 流连忘返 浮想联翩
C.回味无穷 浮想联翩 流连忘返 D.流连忘返 回味无穷 浮想联翩
10.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请写一写。(4分)
(1)震耳欲聋:我想到了___
(2)低声细语:我想到了
11.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4分)
例:左右为难 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津津有味
应接不暇
三、成语的拓展。(11分)
1.将下列人物选填人对应成语后的括号里。(3分)
A.赵括 B.杨时 C.祖逖 D.蔺相如 E.勾践 F.曹植 G.荆轲 H.廉颇
纸上谈兵( ) 卧薪尝胆( ) 闻鸡起舞( )
程门立雪( ) 负荆请罪( ) 煮豆燃萁( )
2.按照示例趣写成语。(4分)
例: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最高深的手艺——( ) 最快的速度——( )
最安静的地方——( ) 最大的手术——( )
3.成语对联。有些成语放在一起两两相对,浑然天成,恰是一副极妙的对联,例如:万水千山--五湖四海。请你将下列成语用线连成对联。(4分)
愚公移山 狗仗人势 望梅止渴 良药苦口
画饼充饥 精卫填海 忠言逆耳 狐假虎威
四、真题综合练。(20分)
1.把下列两组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答题。(6分)
第一组:( )难而上 风华正( ) 举一( )三 ( )手好闲
第二组:见微知( ) ( )劳成疾 与世( )绝 闻( )未闻
从上面的成语中选择合适的填人下面句子的横线上。
(1)_ 的鲁滨逊流落荒岛 ,当他走出荒岛,发现许多东西 。
(2)形容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的成语是 。
2.下面语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汕头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无论是中山公园、华侨公园,还是金砂公园、西堤公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相得益彰 B.美不胜收 C.花团锦簇 D.天伦之乐
3.下列几组词语,感彩一致的一组是( )(3分)
A.神通广大 乌合之众 壮志凌云 B.国泰民安 博学多才 废寝忘食
C.推波助澜 执法不阿 好为人师 D.纸上谈兵 脍炙人口 囫囵吞枣
4.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3分)
A.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B.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无人
5.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偷正在专心致志地撬邻居家的门锁。
B.毕业晚会上,同桌巧巧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以后常联系!”
C.春风拂过,草儿抽芽,果树开花,蜂飞蝶舞,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
D.中介经常打电话问我爸爸:“你家房子要不要出租 ”真是不耻下问啊!
6.有人出门做买卖,可他不懂生意经,最终赔了个精光。朋友便给他写了四句打油诗,每句里隐含着一个开头是“一”的成语,请试着填一填。(2分)
劝告你不听( ),什么都不懂( )。
本利都丢光( ),美梦全落空( )。
专题三 四字词语
一、1.掩一焉 期一其 像一象 到一倒 住一著 拂一弗
2.(1)寸有所长(2驷马难追(3)时不再来 (4)谬以千里
3.①发 颜 ②舞 蹈③眉 展④悦 服 ⑤月 花 ⑥惊 跳 ⑦指 画⑧神 采 (1)①⑤ (2)②⑦ (3)③⑧ (4)④⑥
4.D
5.B
6.A
7.B
二、1.B
2.琳琅满目 五彩缤纷 络绎不绝 五花八门
3.①②④③
4.(1)B (2)A (3)B (4)A
5.①惯 ②致 ③走 ④已 ⑤微⑥议①⑥②
6.示例:车水马龙 水泄不通 川流不息 人山人海
7.C
8.D
9.B
10.示例:(1)乌云密布的天空传来震耳欲聋的雷声。(2)我发烧难受时,妈妈在我耳边用轻柔的声音哄我入眠。
11.示例:我夹起一块肉塞进嘴里,大口大口地吃着。哇,真香啊!我头也不抬,不知不觉就把一碗米饭吃完了。图书馆挤满了人,有借书的,有还书的,工作人员都应付不过来。
三1A E C F
2.点石成金 风驰电掣 万籁俱寂 脱胎换骨
3.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狗仗人势-狐假虎威望梅止渴一画饼充饥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四、1.迎 茂反游著积隔所(1)风华正茂 与世隔绝 闻所未闻(2)见微知著
2.D
3.B
4.B
5.C
6.示例:一意孤行 一窍不通(一无所知) 一无所有 一枕黄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