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三《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三《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10 17: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第34、第35页“做一做”的内容及练习八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
每组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小组汇报分的情况。(可到实物投影上分,让大家都看到)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分出以下几组:
一组是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如教材第34页)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集体交流。 通过摸、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乎乎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有6个面等,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1)由实物画出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画出长方体的图形。 用同样的方法出示“魔方”“茶叶筒”“足球”等实物,画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①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老师说一个学生想一个)
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出老师说的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可小组每人摸一次)
④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给他一种实物,让学生摸并判断它的形状。
⑤出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⑥区别、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男生闭眼,老师同时移动长方体和正方体,让男生说说哪个动了,哪个没动。男生可能回答:长方体在动,正方体没动。
这时女生证明,长方体、正方体都在动。
从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感知长方体的面不一样,有时大,有时小。
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相同,都一样大。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圆柱和球,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
圆柱能前后滚动,球可以任意滚动,而长方体不能滚动,只能平移。
2.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2题。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组一人说物体的形状,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2)还可以老师说物体的形状,学生摸。
3.练习八的第1题。
让学生首先说出实物图的形状,再与下面的图形相连,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4.练习八的第2题。
投影出示练习八的第2题的图形,问:这个物体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数数,填在括号里。
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5.练习八的第3题。
同桌之间互动,一个同学说特征,另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也可以老师说特征,学生说图形名称。
四、思维训练
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 圆柱有(   )个,球有(   )个。
【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不易滚动。它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不易滚动,它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等。
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细的,它的两头是圆形的、平平的,如果平放在桌子上 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滚动。
【教学反思】
《认识立体图形》这一单元,是一年级学生刚起步接触学习图形知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图形都是平面的,而图形教学却恰好是由立体图形过度至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是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对于生活中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结合更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本单元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特征的充分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说这些图形在生活实际中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我在教学时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让学生试试对图形进行初步分类。
2、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3、通过学生的说一说认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实物。
4、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有条理地总结结论。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特征时,我让学生分别从形状、面、特征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
5、在练习中注重学生灵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以后,我增加了一道图形组合题目,增加课堂练习趣味性,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图形组合乐趣。
本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知识建构过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