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铁肩担道义 课件 (5)

文档属性

名称 2. 铁肩担道义 课件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19:0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今朝风流 2 铁肩担道义1.字音识记
滞留(zhì)  俨然(yǎn)  谒见(yè)
罪戾(lì) 舆论(yú) 接洽(qià)
通牒(dié) 倒戈(ɡē) 通缉(jī)
宽赦(shè) 惩办(chénɡ) 束发(shù)
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3.词义理解
(1)俨然:十分像;整齐;非常庄严。
(2)标榜:吹嘘、夸耀。
(3)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
(4)通牒:一国就某一争端通知另一国家并要求答复的文书。
(5)惩办:惩罚、处分。
(6)宽赦:宽大赦免,宽恕。
(7)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以指代成童。(8)从容就义:非常镇静、毫无畏惧地为正义而死。
(9)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坏事。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
(10)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11)气贯长虹: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贯,贯穿。4.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朱志敏,1953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自1984年起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研究,已出版《五四民主观念研究》等著作。(2)背景资料
1925年末至1926年初,全国人民展开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中共北方区委在1925年12月和1926年1月,连续在北京举行了三次“反日讨张”的国民示威大会,李大钊都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
从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春,北伐战争捷报频传。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惴惴不安,逐步联合起来进行干涉。4月6日,奉系军阀“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不顾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公然调动大批军警,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八十余名革命者和居民。李大钊入狱后,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对敌人的各种利诱严词拒绝。当时北京的《晨报》报道说:“李大钊受审时,……态度极从容,毫不惊慌。”他表现出“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在二十多天的监禁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泄露任何一点党的机密,没有说出任何一句不利于革命的话。
9月28日,敌人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二十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刑台,镇定自若,从容就义。1.结构图解2.主旨感悟
文章通过叙述李大钊同志人生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动,充分地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坚守岗位;身陷囹圄,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全,把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在监狱中、法庭上和绞刑架上,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为党献身。3.句段剖析
(1)他“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
剖析: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气概,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虽然是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传记里提到他“静静地看了看她们”,在镇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2)他一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自信自己的事业言行有益于国家、社会、民族、人民,有益于全世界、全人类。无须掩盖,无须隐藏,无须曲饰。
剖析:这是作者评论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传主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3)“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即相交替), 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至“死既与生同是自然的现象,那么死如果是可悲哀的,生也是可悲哀的;死如果是有痛苦的,生也是有痛苦的。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
剖析:生与死同是生命的一部分,同是自然现象,没有什么可悲哀、可恐怖的。这里强调死并不可怕,它同生同等重要。人不应该乐生怕死,应“勇敢地面对人生”,“勇敢地面对死亡”,这样才能获得美好的人生。(4)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唯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唯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诛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剖析: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以指代成童。整个段落的大意是:“我从成童读书开始,就发誓立志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实践自己所信仰的,努力坚持自己的信念,是功绩还是罪过,无暇顾及。现在被逮捕,只有直言相告。如果因为这获重罪,那么我应该负全部责任,只希望当局对于这些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要有所牵连,那么我将感激不尽了。”读着这些文字,耳边仿佛响起撞击的铁链声音,同时又被另外一种雄壮的声音所淹没。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代领袖人物毅然作出了这样的抉择:爱护爱国青年,把责任全都集中到自己身上。表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懈追求。4.写作特点
(1)叙议结合的手法
传记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读者通过具体的事实或材料,去了解传主的人生经历和特殊贡献。但是,在叙述的过程中,又应该有必要的议论评价,表达作者对传主的感情,深化对传主的印象。
本文写李大钊的行为表现,运用了记叙、议论等手法,主要对李大钊的思想作了评论,评论如下:
“李大钊被捕后,表现出了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这句话点出了他的无私、无畏的英勇。“他的这种无私无畏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和对中华民族一定会独立,社会主义一定会在中国实现的信心,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看法。”揭示了李大钊精神品格的根源。“对于生死这样的豁达,对于死甚且有‘跳入其中,也还有一种的佳境’的想像,使他勇敢地面对人生,更勇敢地面对死亡”。揭示其对死从容的原因。
“他一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自信自己的事业言行有益于国家、社会、民族、人民,有益于全世界、全人类。”揭示了李大钊行为的本质及意义。
“李大钊的供词是坦率的,同时也是巧妙的,充满智慧的。”高度评价李大钊供词的特点。
结尾两段高度评价李大钊的影响。(2)恰当的引用
文章大量引用了相关史实,如对待如何处理李大钊,各方反应不同,作者均转引历史资料,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再如为了表现李大钊的生死观、对待党和同志等方面的品质,引用了李大钊的言论,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真实性。5.探究拓展
(1)如何看待李大钊的革命行为?
提示:李大钊的革命行为充分体现了他作为革命家的风范。他身先士卒,亲自参与游行示威,他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采用灵活的方式保存了革命力量,在白色恐怖中置个人生命于不顾,坚守革命岗位;监狱中、法庭上和绞刑架下,英勇斗争、毫不畏惧、坚贞不屈,严守中国共产党的机密、忠诚于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如何把握文中长句的含义?
提示:长句是指字数比较多,结构成分比较复杂的句子。它有三个特点:一是修饰语用得多,二是并列成分用得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长句能使句子表达严密、精确、细腻,语意贯通。
本文开头第一个句子就是一个长句,要理解此句含意,需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干,找出陈述对象。它有两个主语,分别是: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北京分会暨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和美、英、日等8个《辛丑条约》关系国公使。然后再分别找出各自发出的动作,分别为:联络组织请愿,国民大会和示威游行运动、提出最后通牒。至此整个句意较为明确了,再按时间先后顺序,先有公使行为后有北京分会、市党部的行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惩办(chénɡ)       逮捕(dǎi)
熨帖(yù) 沆瀣一气(xiè)
B. 角色(jiǎo) 俨然(yǎn)
虫豸(zhì) 稳操胜券(juàn)
C. 谒见(yè) 晕车(yùn)
慰藉(jí) 颓垣断壁(yuán)
D. 蒙骗(mēnɡ) 模样(mú)
累赘(zhuì) 舐犊情深(shì)解析:A项中的“逮”读“dài”;B项中的“角”读“jué”,“券”读“quàn”;C项中的“藉”读“jiè”。
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侥幸 提纲 闻过饰非 神采奕奕
B.间谍 销赃 食不果腹 珠联壁合
C.通缉 湎怀 唇枪舌剑 低碳生活
D.道歉 崩盘 出奇制胜 众口铄金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舞美设计上洗净铅华,力求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中华民族160多年来的奋斗史。?
B.城市蜗居的“蚁族”只是沧海一粟,据不久前的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显示,全国有85%的家庭买不起房。?
C.在日本的“减排”倡议活动上鸠山首相大智若愚,他说:“希望人类完全消失才能使大自然恢复到最佳状态。”? D.海地发生强烈地震后,一个名为“祈福海地”的慈善活动在汶川县城冠冕堂皇地进行着,爱心募捐不断汇聚。解析:A项“洗净铅华”原指妇女洗掉脸上的粉饰,比喻抛开荣华富贵,平淡从容的生活态度;也常指去掉一切修饰成分还原事物的本真,与句意相符。B项词义误用,“沧海一粟”是指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句意强调“少”。C项望文生义,“大智若愚”是指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看来好像愚笨,句中没有突出鸠山有此特点。D项“冠冕堂皇”是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含讽刺意味。?
答案:A?4.(2013·深圳一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2年12月13日,中国海监B-3837飞机首次飞临钓鱼岛上空,与正在巡航的中国海监船编队会合,破天荒第一次对中国钓鱼岛进行海空立体巡航。?
B.中国作家终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青睐,作为中国当代作家杰出代表的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实在可喜可贺。?
C.最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2013年1月1日起,一代居民身份证将停止使用。目前,仍有少数人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他们主要是老人、外出务工者和偏远地区的群众。?
D.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成年子女要经常看望年迈的父母,否则,将可能被父母起诉。据称,修订该法律的原因是被子女抛弃或忽视的年迈父母比比皆是所致。?解析:A.成份赘余,“破天荒”与“第一次”重复。C.不?合逻辑,“老人、外出务工者和偏远地区的群众”概念交叉。D.杂糅,要么用“原因是……”,要么用“……所致”。?
答案:B?5.下列对联中,最适合张贴在学校门前的一联是(  )
A.白衣红心称妙手,高术精艺治难疾
B.喜看杏坛添秀色,乐闻木铎振新声
C.架集古今书万卷,柜藏中外帖千函
D.藏三代甲骨魂宝,萃千秋金石精华解析:A、C、D分别是用于医院、书店和文物店的对联。
答案:B祝您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