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下 第四单元第2课《永恒记忆》课件(26页)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七下 第四单元第2课《永恒记忆》课件(26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7-12 13:33:03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侯波的摄影生涯始于延安时期,她与丈夫徐肖冰共同记录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历程。她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展现了她对摄影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永恒记忆
第四单元 赓续血脉 —— 寻访革命遗址
徐肖冰(1916~2009)1937年参加八路军。延安抗大学习期间,他拍摄了毛主席给抗大学员讲课的珍贵镜头。先后参与了《延安与八路军》、《抗美援朝》、《开国大典》等多部重要纪录电影的摄影或编导工作;同时在摄影创作上成就斐然。2008年,获得首届中华艺术金马奖终身摄影成就奖。
2019年12月,在国际影艺联盟、科梅伊市政府、达盖尔基金会在法国科梅伊举办的"纪念摄影术诞生180周年"活动中,徐肖冰被评选为摄影术诞生180年180人之一。
任务一
沙飞 本名司徒传,又名怀。1912年出生在广东开平县的一个商人家庭。1937年成为“全民通讯社”的一名摄影记者。1942年创办《晋察冀画报》
高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最重要的战地摄影师之一。他的作品朴实、真切,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凝重的历史感,既是特定年代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是研究战争年代中国摄影发展的重要文本。高帆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编辑出版摄影画报,并且在1957年担任《中国摄影》杂志第一任主编,对中国摄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请以小组形式,根据学习任务单要求,围绕摄影作品的主题内涵、构图、光线等角度展开欣赏与探究
1、简要分析作品的主题与内涵( )
A、见证历史时刻
B、展现战士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感
C、赞美站岗战士的忠诚与责任
2、作品采用哪种构图形式?
3、呈现出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突出了古老城墙的( ),
展现出战士( )的身姿
4、作品使用了何种光线技法?( )
A、顺光 B、侧光 C、逆光
《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古城 》摄影 1939 年 徐肖冰
BC
对角构图
巍峨和庄严静谧
挺 拔
C
1、简要分析作品的主题与内涵( )
A、直观记录革命事件
B、展现和赞美战士英勇坚强的革命精神
C、展示了革命军队的坚忍不拔和团结互助
2、作品采用哪种构图形式?
3、呈现出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凸显了战士们攀越障碍时
的( )
4、作品使用了何种光线技法?( )
A、顺光 B、侧光 C、逆光
BC
三角形构图
英勇和顽强
C
《战士们攀越天桥》 摄影 1943 年徐肖冰
1、简要分析作品的主题与内涵( )
A、直观记录和见证骑兵们在漫漫黄沙中前行的情景
B、展现战士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感
C、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军事风貌和革命精神
2、作品采用哪种构图形式?
3、呈现出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突出强调了骑兵团阵列的( ),
构图中战马的线条和方向,也展现出演习
的( )
4、作品使用了何种光线技法?( )
A、顺光 B、侧光 C、逆光
ABC
“S”型构图
灵活性
活力和紧张感
B
《陕甘宁边区警备第三旅的骑兵团在沙漠进
行军事演习》 摄影  1943 年 徐肖冰
1、简要分析作品的主题与内涵( )
A、记录了抗战时期真实的革命生活
B、展现出哨兵的机智与坚毅
C、对革命战士生活状态和心理状况的一种 艺术呈现
2、作品采用哪种构图形式?
3、呈现出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使观者的视线聚焦于( ),树冠与
哨兵孤独的身影形成( )突出
了哨兵任务的( )
4、作品使用了何种光线技法?( )
A、顺光 B、侧光 C、逆光
B
中心式构图
主体
鲜明对比
B
艰巨性
《陕甘宁边区前哨》摄影 1943 年 徐肖冰
  说一说《胜利的曙光》这幅作品中光线的运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亮的光线与阴影形成强烈对比.
寓意着这是一道胜利和希望的光芒!
《胜利曙光》 摄影1940 年 徐肖冰
顶光
侧光
逆光
  《煤油灯》摄影作品:
拍摄示范
后期处理
制作成黑白灰
增强对比度
原照片
作品要求:
  1. 讨论选出最优秀的策划方案,在优化后分配工作,准备合作进行
实际布置。
  2. 可借助手机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后期制作。
经典摄影
分析微电影的构成要素,了解其拍摄方法,学习如何运镜
学习创作微电影
任务二
主人公:
电影情境:
电影内容:
电影背景:
电影意义:
1. 《怒吼吧,黄河》这部微电影主要记录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你对微电影《怒吼吧,黄河》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激情澎湃 振奋人心
冼星海
创作《黄河大合唱》
抗战时期
民族团结 抗日救国
  基础探究:构成要素
微电影主要包含哪些工种?
编剧
故事内容
导演
整体把控
局中人
情景模拟
摄影师
拍摄
场务
计时 拿道具
特写
全景
中景
远景
近景
  微电影《怒吼吧,黄河》中选择了哪些景别表现和丰富主题?







环绕
升降
由近到远
相机沿水平方向横移
相机围绕中心物体环绕
由远到近
相机不动,镜头左在摇动
移动相机的一种变换手法
镜头上下移动
  运镜的七种方式:
镜头脚本:
故事蓝本 《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带盐 选取剧情   剧情一:   潘冬子在乡亲家取盐。爷爷给冬子的笔筒里倒盐,冬子想了想,用勺子舀了一勺水倒入竹筒,摇一摇,然后盖上盖子笑了。   剧情二:   潘冬子与爷爷坐在河边看敌人搜查的很严,心里很不是滋味。当爷爷起身提筒想去过岗哨时,冬子一把夺竹筒往河边走去。   剧情三:   潘冬子来到河边,脱下棉衣,把竹筒里的盐水倒在棉衣里,然后将竹筒罐满河水,开心的笑了。   剧情四:   潘冬子提着竹筒来到敌人身边,敌人抢过竹筒扔在地上将其打碎,冬子假装生气,向敌人大喊:“你赔我!你赔我!你赔我!哼!”然后被爷爷拉走了。 脚本绘制分工 组长 组员 1 组员 2 组员 3 组员 4
小组作业——运镜的七种方式:
请各组围绕《闪闪的红星》中
潘冬子带盐这一故事,根据已绘制
完成的分镜头脚本,课后通过组内
任务分工完成拍摄工作,并进行后
期剪辑。
  两周后,我们将举行寻访革命
遗址艺术作品成果展,包括绘画、
手工、摄影、微电影等多种形式。
参考范例
本课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