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件 (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件 (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0 20:2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课程讲授
课程导入
本课小结
习题练习
课程导入
眼睛的欺骗
课程导入
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图中的两个小棒哪个较长?
课程讲授
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我们小学就已经学过的米,符号是m。
长度的常用单位:

厘米
分米
毫米
千米
微米
纳米
m
dm
cm
mm
μm
nm
km
长度、时间等可定性、定量描述的属性称为物理量。测量物理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比较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物理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标准量就是单位。
课程讲授
长度的单位换算:
1 km=1 000 m=103 m
1 dm=0.1 m=10-1 m
1 cm=0.01 m=10-2 m
1 mm=0.001 m=10-3 m
1 μm=0.000 001 m=10-6 m
1 nm=0.000 000 001 m=10-9 m
课桌的高度约为0.75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为1.5m
长度的单位
课程讲授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长度的测量
cm
课程讲授
零刻度线
分度值0.1cm
单位
(1)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线。使用任何有刻度的测量工具和仪器之前,都应该先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观察零刻度线是否已经磨损。
(2)量程: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即测量范围。
(3)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
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课程讲授
2.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长度的测量
如果要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比如测量螺母的尺寸,就要
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课程讲授
(1)会选: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①选量程:所选取的刻度尺的量程应尽量大于被测物体的长度。
②选分度值:根据测量精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分度值的刻度尺。
长度的测量
实验:练习使用刻度尺
课程讲授
实验:练习使用刻度尺
(2)会放: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歪斜。
0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cm1 2 3 4 5 6 7 8 9 10
长度的测量
课程讲授
长度的测量
实验:练习使用刻度尺
(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正对刻度线。
课程讲授
长度的测量
实验:练习使用刻度尺
(4)会读:读数时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准确值:5.8cm;估读值:0.05cm;
物体长度为:5.85cm
课程讲授


甲:准确值:3cm;估读值:0.3cm;
物体长度为:3.3cm
乙:准确值:3.3cm;估读值:0.00cm;
物体长度为:3.30cm
(5)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无意义的。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长度的测量
实验:练习使用刻度尺
课程讲授
长度的测量
实验: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
课程讲授
长度的测量
一些长度和距离
小资料
链球菌半径 (3~5)×10-7m 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86m
人头发丝直径 约7×10-5m 地球半径 6.4×106m
一张纸厚度 约10-4m 太阳半径 7.0×108m
我国铁路标准轨距 1.435m 日地平均距离 1.5×1011m
课程讲授
长度的测量
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方法来粗略的测量长度。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来估测长度?比一比,看看谁知道得最多。
想想议议
一拃[ yī zhǎ ]
一步
一庹[ yī tuǒ ]
张开手掌,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
行走时,两脚脚尖之间的距离。
伸平双臂,左手中指到右手中指之间的长度。
课程讲授
很久以前,人类就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称为一日。
时间的常用单位:
小时


毫秒

h
min
s
ms
d
时间的基本单位: 秒(s)
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换算:
1d=24h 1h=60min
1min=60s 1s=1 000ms
古代时间测量工具:日晷
课程讲授
常见的时间测量工具:
石英钟
机械秒表
智能手表
时间的测量
手机秒表
课程讲授
时间的测量
分(小圈)转一圈:15min
一小格: 0.5min
秒(大圈)转一圈:30s
一小格: 0.1s
使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应注意:
(1)使用前上紧发条;
(2)注意调零;
(3)不可用力过猛。
机械秒表的使用方法
课程讲授
时间的测量
实验:用秒表测量时间
课程讲授
1. 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就叫误差。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准确度不足。
(3)环境温度、湿度等不同引起的不准。
误差
课程讲授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
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②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③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应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误差
3. 注意事项:
课程讲授
科学世界
国际单位制
小结
课程讲授
m、km、cm等
刻度尺
s、h、min等
秒表、钟、表等
误差不可以避免,只能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刻度尺的使用
习题练习
1.完成单位换算:
(1)一张纸的厚度是:70 =______nm = m
(2) 2.5h = ______ min=______s
7×10-5
7×104
9000
150
习题练习
2.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机械秒表读数是 min s。
2.00
3
38.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