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作业·五升六】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复习学案
第一课《船的历史》
1.船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2.船有独木船、游艇、摇橹船、帆船、蒸汽船、轮船、渔船、军舰、潜水艇
第二课《用浮的材料造船》
1.常见浮的材料有:泡沫、竹棒、木块、竹杆、带盖空瓶等。
2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3.为了增加船的载重量,可以用更多的浮的材料来造船。
第三课《用沉的材料造船》
1.常见沉的材料有:橡皮泥、石块、铁块、砖块、金属块等。
2.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
第四课《增加船的载重量》
1.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装载量也越大。
2..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第五课《给船装上动力》
1.驱动船的动力有:风力、人力、火力、电力、内燃机、核能等。
2.潜艇设计成鱼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少水的阻力。
第六课《设计我们的小船》
设计我们的小船需要考虑的因素: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
第七课《制作和测试我们的小船》
1.用橡皮泥造一艘装载量比较大的船。
方法一:重量不变的前提下把船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
方法二: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2.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
一、填空题
1.潜艇是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船,它通过调节自身的 和 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
2.船的 与船只体积的大小有关,相同重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 ,船的载重量越大。
3.设计我们的小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船的 、船的 、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
4. 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 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 增大了,就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5.独木舟和竹筏的材料是来自大自然,竹筏比独木舟 更好,但 要差一些。
6.船在水中行驶时,尖行船首比方形船首受到的阻力 。
7.船在行驶中, 十分重要,不然船容易侧翻,造成事故。
8.船底的 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更加坚固,而且能使其抗御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
9.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 的,控制船航行方向的装置是 。
10.古时候的人学会利用 为帆船的航行提供动力。
11.设计与制作船的完整过程包括:明确任务— —交流展示—制作— —评估与改进。
12.如图所示,一个杯子里装人了食用油和清水两种液体,物体A放人杯中以后,一直静止在图示位置,则物体A比同体积的食用油 (填“轻”或“重”)。
二、判断题
13.制作小船时若有材料报废,这些材料不需要计入成本。( )
14.底部宽阔的船相对于底部细窄的船更能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 )
15.轻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会浮的,重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会沉的。 ( )
16.把船设计成流线型,主要是为了增加船的稳定性。( )
17.( )5.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对增加船的载重量没有影响。
18.保持船的平稳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尽量加重货物。
19.将橡皮泥做成船状,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
20.船的发展中动力的变化:人力→自然力→机械动力。( )
三、单选题
21.底部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但货物容易浸水, 描述的是 ( )。
A.独木舟 B.竹筏 C.潜艇
22.人们不断探索让船行驶的新动力,下列不属于潜水艇的动力来源的是( )。
A.核能 B.柴油 C.水能
23.根据课堂实验判断,要提高船的载重量,下列方法最科学的是( )。
A.增加水槽中的水量 B.增大船的体积 C.增加船的质量
24.小丽想测试橡皮泥小船的载重量,往船中一个一个地加垫圈,当垫圈数为21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 ( )
A.20个垫圈 B.21个垫圈 C.22个垫圈
25.在测试独木舟模型的载重量时,下列重物放置方法最能使它保持相对稳定的是 ( )
A.正中叠加 B.均匀放置 C.随意放置
26.用几根竹竿(如右图)制作竹筏模型,应尽量选择( ),以增加载重量。
A.没有竹节的竹竿 B.有一个竹节的竹竿
C.有两个竹节的竹竿
27.小科用塑料瓶做潜艇实验时,发现在瓶中装不同量的水,塑料瓶在水中的状况会发生变化(如右图),甲、乙、丙受到的浮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28.以下是小科设计小船的步骤,排序合理的是( )。
①画出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 ②列出所需的材料,计算造船成本 ③明确任务要求 ④讨论设计图是否合理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29.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到海面下7000多米进行科学考察,下沉时“腹下”有四块压载铁,完成任务后丢弃这四块压载铁就会上浮。“蛟龙”号上浮的主要原因是( )。
A.重量减小 B.重量增加 C.体积变小
30. 船上的球形货物如果没有固定好,就会随着船的航行而翻滚;这样很可能会导致船( )。
A.偏离航向 B.航速降低 C.侧翻沉没
31.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下列( )形状的船首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最小。
A. B. C.
32.龙舟在行驶过程中,向左偏离航向,为了能保持正向航行,舵手应使船舵( )。
A.向左偏转 B.保持正向 C.向右偏转
33.如图所示,小慧和伙伴们利用家里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一艘小帆船,并听取同学们的评价意见,下列评价意见中比较合理的是( )
A.将船的体积做得再小些,才能增加船的载重量
B.将船帆的体积改小一些,减轻重量,会提高船的行驶速度
C.加装一个小电动机带动的“螺旋桨”,可以使船在无风条件下得到持续动力
34.几艘同一型号的货轮正在码头装货,波浪线代表海面,承载了更多货物的船是 ( )。
A. B. C.
四、连线题
35.连线题
五、实验探究题
36.船是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在“船的研究”单元中,小科和他的小组设计制作了一艘载重量达200克、有一定动力、能把货物运送到目的地的小船。
(1)在设计制作小船时,我们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船的大小和船的形状 B.船体的颜色 C.船的稳固性和船的载重量
(2)右下图是小科组设计的小船,它的动力和所受浮力主要来源于( )。
A.两根竹条 两根竹条 B.小水轮和橡皮筋 两根竹条 C.小水轮和橡皮筋 易拉罐和竹条
(3)有同学指出了小船的缺点,你认为合理的是( )。
A.船体内无法放置重物 B.动力持续性较差 C.材料太容易下沉
(4)有同学建议把图中的易拉罐改成圆锥形的塑料瓶,主要目的是( )。
A.减小船前进时的阻力 B.减轻船的重量 C.减小船的体积
(5)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安装船舵 B.装上风帆 C.增大重量
(6)在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画设计图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适当标注材料名称和数量
B.按设计图制作小船,如果遇到问题,可适当调整设计方案,并在设计图中做出标注
C.为了造出理想的船,不需要考虑所需的费用
37.为了参加校园科技节比赛,小华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一艘小船。
(1) 小华制作的船的动力是
A.电力 B.人力 C.风力
(2) 在测试中小华发现,小船容易偏航,需要装上 ( )来修正航行方向。
A.船锚 B.风帆 C.船舵
(3) 如果小华用泡沫塑料把船体两侧加厚加宽,船会
A.航行速度加快 B.更稳定 C.载重量减小
(4) 如果想要小船行驶得更快,小华可以
A.换更重的船体材料 B.在船上放更多重物 C.增加电池数量
(5) 小华把船首处做成尖形,是因为这样会 (选填“增加”或“减小”) 水的阻力。
答案与解析
1.【答案】重力;浮力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考查潜艇的工作原理, 潜水艇在水中能沉浮自如靠的是改变它自身的重力,通过进水和排水改变自身重力,从而达到沉浮自如。
2.【答案】载重量;大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船的载重量与体积密切相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同重量材料制作的船,体积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能承载的货物重量也就越大,体现了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正相关关系。
3.【答案】大小;形状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小船设计图应该具备合理性和可靠性。设计制作我们的小船时,我们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成本等多个因素后再设计制作。为了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我们可以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
4.【答案】沉;浮力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增大了,所以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5.【答案】稳定性;防水性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独木舟和竹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在船舶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独木舟和竹筏的材料是来自大自然,独木舟底面积小,载重量小,容易侧翻;竹筏底面积大,载重量大,不容易侧翻。竹筏比独木舟稳定性好,不易侧翻;但是竹筏比独木舟防水性要差一些。
6.【答案】小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船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的阻力,尖行船首比方形船首受到的阻力小。
7.【答案】稳定性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设计小船时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定性、动力系统、制作费用等因素。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8.【答案】龙骨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我国在宋代就发明了龙骨结构。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更加坚固,而且使其抗御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9.【答案】竖直向上;船舵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
【解析】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这是因为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船是浮在水面上的,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重力。浮力的方向决定了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并且对于船舶的设计和航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控制船航行方向的装置是舵。 舵是船舶上用于控制航行方向的装置,通过调整舵的角度,可以改变船舶的航行方向。
10.【答案】风力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船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分别是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帆船前进是依靠风做动力的,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所以帆船前进和空气能流动的性质有关。
11.【答案】设计图纸;测试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正确的顺序是:明确任务→设计图纸→制作小船→测试小船→改进小船。
12.【答案】重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一个杯子里装入了食用油和清水两种液体,物体A放入杯中以后,一直静止在图示位置,则物体A比同体积的食用油重。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制作小船的报废材料属于生产成本,应计入成本核算。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浮力;制作小船
【解析】底部宽阔的船相对于底部细窄的船,船的体积更大,受到的水的浮力大,更能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与浮力有关。实心的橡皮泥在水中下沉,用钢铁造的轮船在水中是浮的。轻的物体在水中不一定会浮,重的物体在水中不一定会沉。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船头设计成流线型主要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和摩擦力。不会增加船的稳定性。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质量和相同大小的同种材料,制作的船型船的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舱中合理放置重物可以防止侧翻,增加稳定性,不能随意放置重物。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除了尽量加重货物外还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等来保持船的平稳。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把橡皮泥捏成船的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增大,故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自然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1.【答案】B
【知识点】制作竹筏
【解析】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选项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答案】B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潜水艇的动力来源是水能和核能,柴油燃烧需要空气,水下空气较少,不能支持柴油燃烧。所以此题选B。
23.【答案】B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要想提高船的载重量,可以增大船的体积。增加船的质量、增加重物数量都不会增加船的载重量。
24.【答案】A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制作船需要考虑船的大小、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定性、动力系统等因素。小丽想测试橡皮泥小船的载重量,往船中一个一个地加垫圈,当垫圈数为21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20个垫圈,因为第21个垫圈橡皮泥小船无法承载。故选A。
25.【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在测试独木舟模型的载重量时,我们要把重物均匀放置在船舱内,防止船侧方。
26.【答案】C
【知识点】制作竹筏
【解析】制作竹筏模型时,载重量与竹竿的浮力相关。竹节内部为实心结构,会减少竹竿的空心体积,而空心部分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多,浮力越大。因此,没有竹节的竹竿空心体积最大,能提供更强的浮力,从而增加载重量。有竹节的竹竿因实心部分占比增加,浮力相对较小。综上,应选择A:没有竹节的竹竿。
27.【答案】A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物体的沉浮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图中塑料瓶浸没程度(排开水的体积)决定浮力大小。甲:部分露出水面,排开水的体积最小。乙:悬浮(完全浸没),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瓶的体积。丙:下沉(完全浸没),排开水的体积与乙相同(等于瓶的体积)。因此,甲排开水的体积最小,浮力最小。
28.【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设计小船的合理步骤:先明确任务要求是设计起点,为后续提供依据;再根据要求选材料、算成本;接着画设计图并标注材料和结构;最后讨论设计图合理性。顺序为③→②→①→④,选 B。
29.【答案】A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物体的沉浮
【解析】潜水器的浮沉通过改变自身重量实现。“蛟龙” 号下沉时依靠压载铁增加重量,使总重量大于浮力;完成任务后丢弃压载铁,自身重量显著减小。当重量小于浮力时,潜水器获得向上的合力,从而上浮。A正确。
30.【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
【解析】从浮的材料到沉的材料,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船的载重量、稳定性、动力性能不断优化和完善。船上的球形货物如果没有固定好,就会随着船的航行而翻滚,这样船上的重心位置不断变化,很可能会导致船侧翻沉没。
31.【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不同的船头形状对船在水中的速度的影响不同,尖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更小,速度更快。
32.【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龙舟舵手通过操作方向舵来调节船的方向, 船舵向右偏转可以使得船向右航行。
33.【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观察船体可知,此船为帆船,动力来源为风帆受风力吹动而推动船前进,船体制作更小,会减少船体载重量,将船帆的体积改小,会减小船帆受力大小,影响船的速度。加装电动“螺旋桨”,可以使船在无风条件下获得动力。
34.【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船的载重量是船舶装载货物重量的能力,是判断船运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船的载重量等于总排水量减去空船重量。波浪线越高,说明货轮的重量越大,所以C船承载了更多货物。
35.【答案】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从浮的材料到沉的材料,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船的载重量、稳定性、动力性能不断优化和完善。观察摇橹木船和轮船,发现摇橹木船的体积小,动力为人力;轮船的体积大,动力为机械产生的动力。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船只的发展。
36.【答案】(1)B
(2)C
(3)B
(4)A
(5)A
(6)C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
【解析】(1)设计制作功能性小船时,需重点考虑实际性能与实用性。船体颜色不影响船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属于非必要因素,故答案选 B。
(2)图中小船的动力通常由机械装置提供,小水轮(利用水流驱动)和橡皮筋(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是常见动力形式,因此动力来源于小水轮和橡皮筋。选项C正确。
(3)小水轮依赖水流驱动,橡皮筋动力储能量有限,均可能导致动力持续时间短,需频繁补充能量,B符合题意。
(4)圆锥形结构在水中运动时,前端尖细可减少水流冲击产生的涡流,降低水对船的阻力,使船前进更顺畅,A符合流体力学原理。
(5)船舵通过改变水流方向产生转向力矩,是船舶控制航向的核心装置,直接解决偏离问题,合理有效。A正确。
(6)制作成本(费用)是实际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忽视费用可能导致材料选择不合理或资源浪费,C观点错误。
37.【答案】(1)A
(2)C
(3)B
(4)C
(5)减小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1)观察图中装置可知,此船的动力装置来源是电力。
(2)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它的作用是控制船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方向。船舵位于水下,安装在船尾或船尾以下,当船舵水平运动时,船会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通过调整船舵的方向,可以有效地控制小船的行驶方向,避免偏航 。
(3)加厚加宽船体两侧的泡沫塑料可以增加船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船体的宽度和厚度增加,可以减少船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侧向力,从而使船更加稳定。
(4) 如果想要小船行驶得更快,小华可以增加电池数量。
(5)小华把船首处做成尖形,是因为这样会减小水的阻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