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向心力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向心力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7-07 16:4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向心力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复习向心力,知道什么是向心加速度,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会解答有关问题。
3、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4、理解向心力公式,进一步明确匀速圆周运动的产生条件,掌握向心力公式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2、培养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
3、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的向心力感觉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用手中的一些材料做演示实验,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分析向心力来源。
(二)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引入
和学生一起复习向心力的特点是什么?向心力的公式是什么?如何理解向心加速度?
活动2【讲授】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
类型一:水平面的汽车转弯问题
例1、如图2,已知一质量为m的小车在半径为R的圆弧形水平道路上匀速行驶,为了安全,小车的最大的速度等于多少?已知车和地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
释疑过程:
师:车在做什么运动?
生:圆周运动。
师:对车进行受力分析,圆周运动什么力传向向心力?
学生画受力分析。
师:(引导)受静摩擦力,那么V变大,静摩擦力f如何变化,静摩擦力有最大值,故:
f=mv2/R
当f=fmax=μmg,则V有最大值。
总结:解决圆周运动方法步骤:
1)明确对象,圆心、轨道平放;2)受力分析,找向心力来源;3)选合适公式。
类型二、圆盘上物体随圆盘匀速转动:
例2、如图3一物体在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物体到圆心的距离为r,物体与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为了不让物体相对滑动,圆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多大?
释疑过程:
师:观察例2与例1情况,学生分析作答。
学生活动,解答过程,教师对学生提问,了解情况。由于学生对此模型不了解,教师利用木板与抹布模拟,点评学生做题。
类型三、圆桶内壁的物体随圆桶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了来源
例3、如图4,一物体在一半径为R的圆桶内壁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使物体不滑落下来,圆桶转动的最小角速度为多大?物体与圆桶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
释疑过程:
教师引导为什么物体不下滑?学生思考。教师利用手与书本现场模拟实验。学生进行受力分析。
类型四、圆锥摆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来源
例4、一细绳一端牵着一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5所示,已知细绳长为L,绳与竖直线的夹角为a角,试求
小球转动的周期为多少?
绳子对小球的拉力多大
释疑过程:
教师利用校卡、钥匙进行模拟实验。
师:钥匙做什么运动?
生:匀速圆周运动?
师:什么力提供向心力?请进行受力分析。关键要解决
合力指向哪里?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圆周运动的解题方法。
活动3【练习】课堂练习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生活中的向心力在水平面上的情况,在解决圆周运动时关键要寻找向心力的来源。除了水平面的圆周运动,还有竖直面的圆周运动,比如汽车过拱形桥、凹形桥等,那又如何处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