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光现象--【好题汇编】广西五年2021-2025中考一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地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3 光现象--【好题汇编】广西五年2021-2025中考一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地区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2 08:1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 光现象
五年(2021-2025)中考(一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研真题,明考向。为了进一步配合广大师生复习备考,21教育重磅推出《(2021-2025)五年中考真题和一年模拟分类汇编》系列。本套资料设计科学,根据地区试题汇编,按照知识点构成情况,将试题分解组合,全面呈现各学科知识点在五年中考和一年模拟题中的考查情况,是考生掌握当地中考命题动向、熟悉中考考查方式、复习备考不可或缺的精品资料!
1.(2025 广西)唐朝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诗中有“云生结海楼”的写景名句,其中“海楼”指海市蜃楼,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小孔成像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凹面镜成像
2.(2025 广西)我们应该警惕“光污染”。请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A、B照射到玻璃幕墙后的反射光线。
3.(2025 广西)(1)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图甲中做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温度为    ℃。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实验中,如图丙所示,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    ,将另一支外形相同但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经过比较可知,蜡烛A的像的大小与蜡烛A的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2024 广西)小明将爸爸刷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摩擦使鞋面变得更亮,这是利用光的(  )
A.折射 B.色散 C.漫反射 D.镜面反射
5.(2024 广西)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6.(2024 广西)了解水深,防止溺水。人在岸边看水池池底的发光点A,感觉该点的位置升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请在图中画出从A点发出的光进入人眼E的光路图。
7.(2023 广西)在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8.(2023 广西)如图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9.(2023 广西)(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对所选择的蜡烛A、B的要求是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同”);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说明水沸腾时,温度     ,沸点是     ℃。
(3)如图丙所示,导体ab沿竖直方向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     偏转;若导体ab沿V方向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     偏转。(两空均选填“会”或“不会”)
10.(2022 广西)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11.(2022 柳州)如图,物体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放置一块透明玻璃AB,则像S'将(  )
A.变亮 B.变暗
C.不变 D.偏离原位置
12.(2022 百色)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13.(2022 玉林)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的(  )
A.会聚 B.折射 C.发散 D.反射
14.(2022 河池)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15.(2022 百色)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秘无穷。雨后天空出现七色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其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16.(2022 梧州)早在公元前4世纪,墨家就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光的     ,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17.(2022 河池)唐代卢仝《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烂:光洁灿烂)诗句中描述的“烂银盘”是月亮在海水中的     (选填“实”或“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
18.(2022 梧州)如图,小玲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正午时分直射的太阳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内,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19.(2022 桂林)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
20.(2022 贵港)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已知入射光AO,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OB和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
21.(2022 广西)(1)图甲是某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中A点对应的温度如图乙温度计所示,读数为     ℃。
(2)图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该实验用     分别测量蜡烛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丁所示,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接到电源两端,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后,    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较大。
22.(2022 河池)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20° 30° 60° 75°
折射角 13° 19° 28° 35° 40°
(1)做第三次实验时,忘了记录入射角的数据,结合图可知,此时的入射角为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     。
23.(2022 贺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8 8 相等
2 10 10 相等
3 15 15 相等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距离     。
(2)图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24.(2021 柳州)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25.(2021 玉林)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为(  )
A.3:00 B.3:30 C.9:00 D.9:30
26.(2021 河池)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27.(2021 桂林)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  )
A.光的色散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28.(2021 广西)《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问题。图中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29.(2021 梧州)小明试穿新校服时,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2m处,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     m,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30.(2021 广西)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31.(2021 贺州)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向平面镜。请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2.(2021 河池)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保留作图痕迹)。
33.(2021 梧州)如图所示,某喷水池的池底安装有一只射灯,射灯射出一束光在水面发生折射,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
34.(2021 柳州)请画出图中的反射光线。
35.(2021 百色)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     。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36.(2021 玉林)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某实验小组将一束光斜射到一块平行板玻璃砖的上表面,并让其出射光线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他们得到以下结论:
(1)当入射角θ减小时,折射角也     ;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这一束光进入玻璃砖前的光线与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的关系是     的;
(4)若透过平行板玻璃砖上表面观看置于玻璃砖下表面的一枚硬币,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实际的     (选填“深”或“浅”)。
37.(2021 广西)(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     ;当入射角等于4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互相     。
(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
(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已有的器材:小车、停表、长木板及小木块各一,还需要的器材有     ;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8.(2021 桂林)如图甲所示是小林“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其中A、B蜡烛完全相同,玻璃板固定在50cm处。
(1)小林应选择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
(2)A蜡烛固定在10cm处,发现B蜡烛在90cm处时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初步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3)B蜡烛能跟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在图乙中,若图中的人走下桥,她们在水中的像大小     。
39.(2021 贵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让一束光沿着E板从A点射到镜面的O点,由于光在E板发生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E板上光线AO的径迹。
(2)让一束光沿着E板从A点射到镜面的O点,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光反射时,    。
(3)实验中,观察到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25 青秀区校级三模)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
A.B.C. D.
2.(2025 钦州二模)“凿壁偷光”原指凿穿墙壁,让邻舍的烛光透过来,后用来形容家贫而勤奋读书。下列诗词中与“凿壁偷光”描述的现象相同的是(  )
A.床前明月光 B.潭清疑水浅
C.池水映明月 D.掬水月在手
3.(2025 宜州区模拟)平静的湖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景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倒影”,“倒影”是(  )
A.反射形成的实像 B.反射形成的虚像
C.折射形成的实像 D.折射形成的虚像
4.(2025 南宁一模)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日晷计时 B.筷子“错位”
C.手影游戏 D.水中倒影
5.(2025 江南区模拟)“以铜为鉴(镜子),可正衣冠”描述的是光的(  )
A.直线传播 B.反射现象 C.折射现象 D.色散
6.(2025 西乡塘区模拟)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形成的原因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日食 D.一叶障目
7.(2025 柳州二模)2024年7月25日,柳州科技馆的工作人员拍到飞过柳州夜空的中国空间站(如图)。中国空间站本身不发光,我们能看到它,除了它体积较大和气象条件较好外,主要因为(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平面镜成像
8.(2025 青秀区校级模拟)下列光学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白光被三棱镜分解成多种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B.乙图中,水中的铅笔看起来似被“折断”是由于光的反射
C.丙图中,树叶间的不规则小孔导致地面的光斑形状各异
D.丁图中,小猫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9.(2025 柳州二模)下列图示中,符合人眼观察到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是(  )
A.B. C.D.
10.(2025 港南区一模)教室的黑板用表面较粗糙的磨砂玻璃做成,其目的是为了(  )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漫反射 D.发生镜面反射
11.(2025 象州县模拟)“小蛮腰”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物。下列关于“小蛮腰”在水中的倒影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与“小蛮腰”建筑关于水面对称
D.水位下降后变小
12.(2025 鱼峰区三模)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13.(2025 南宁一模)为了提醒车辆司机夜晚注意中小学生道路安全,校服上增加了反光警示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校服上的反光条是光源
B.光在透明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C.光被反光条反射后传播速度大于3×108m/s
D.能够看到校服是因为光在衣服表面发生了反射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4.(2025 青秀区一模)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他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25 贺州一模)从地面向月球发射一束脉冲激光,它被安装在月面上的角反射器反射回来,计时器记录激光从发射到接收共用时2.56s,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地、月间的距离为     km。
16.(2025 广西模拟)“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其中,看到“倒映的白塔”属于光的     现象;水中鱼儿看到的“我们”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17.(2025 都安县模拟)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标志,这是从     减弱噪声;影院里看电影的观众在不同的座位上都能看到清晰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影院幕布发生了     反射。
18.(2025 覃塘区一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水清浅”是光的     现象导致的,“暗香浮动”说明了分子在     。
三.作图题(共9小题)
19.(2025 兴宁区校级三模)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0.(2025 良庆区模拟)如图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21.(2025 广西模拟)如图所示,水池的侧壁上安装了一盏小射灯A,B点是它在水中像的位置,A发出的一束光经水面折射后在池底C点形成光斑。请画出水面的位置及在C点形成光斑的大致光路。
22.(2025 兴宁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入射到放在水平地面的物理书上,经物理书反射后进入人眼,若AO是入射光线,请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3.(2025 西乡塘区三模)如图,已知A'B'C'是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作出物体ABC。
24.(2025 桂林一模)春晚舞台使用激光营造光束效果。一束激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还有一部分光进入玻璃中,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5.(2025 柳州二模)激光笔发出一束光,进入玻璃砖后到达玻璃砖另一侧的A点。请在图中画出从激光笔发出的光到达A点的光路图。
26.(2025 港南区一模)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O点为折射光在镜面上的入射点,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镜面反射并到达空气中Q点的光路图。
27.(2025 北流市校级二模)在图中,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直射向下方,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28.(2025 青秀区校级模拟)小明的爷爷跟着电视节目学习太极拳时,因教练面向观众授课,爷爷总是把左右动作做反。为了帮助爷爷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1)将棋盘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镀膜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放置在棋盘上,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将一枚棋子作为物放在镜前两格处,取另一枚棋子在镜后移动,直到它与物的像完全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记录此时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改变物到镜面的格数,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关系,可得出像距     物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每次实验,镜后棋子与镜前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可得结论:像与物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为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将光屏置于像的同一侧,发现光屏无法承接像,由此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
(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扮演教练举起左手,爷爷应举起     手(选填“左”或“右”),由此爷爷明白了总是把左右动作做反的原因。
29.(2025 广西模拟)(1)某小组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
①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    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②实验时,使一束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此时,反射角大小为    。
③如图乙所示,把纸板NOF绕ON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内。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①此实验探究使用    玻璃板更好确定像的位置(填写“薄”或“厚”)。
②如图丙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    ,这种研究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③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30.(2025 北流市校级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阳利用如图甲的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小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     (选填“较厚”或“较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     。
(2)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小阳取走蜡烛,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     (填“有”或“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填“实像”或“虚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的像应是图中的     (填“A1”、“A2”或“A3”)。
31.(2025 玉林一模)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如果有1mm厚和3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在较     (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3)实验中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且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     (选填“E”或“F”)侧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4)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多次测量,下列实验中与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     (选填字母)。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测量;
B.“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多次测量被测物体的长度。
32.(2025 广西模拟)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2)如图乙,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使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ON,可观察到反射光线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4)陈涛同学还想用图丙和图丁模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照图丙那样,把几根细针垂直插入一张硬纸板中表示法线,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将平行射出。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丁所示,这时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上时,反射光线     (选填“平行”或“不平行”)。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漫反射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3.(2025 西乡塘区模拟)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平面镜和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观察(选填:“前面”或“后面”),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小华学面镜成像后,回家观察到他家里的餐桌桌面上有一块水平的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高处有一盏灯,该灯通过转盘成像如图2所示。则灯的像距离该灯     m。
五年真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考点】光的折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李白在《渡荆门送别》诗中有“云生结海楼”的写景名句,其中“海楼”指海市蜃楼,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ACD不正确。
故选:B。
2.【考点】利用光的反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过入射点的法线已作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即可,如图所示:
3.【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像与物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读数.版权所有
【专题】实验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实验基本能力.
【解答】(1)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玻璃泡与待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与容器的底和侧壁接触,图甲中做法正确的是C,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相平,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温度为60℃。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实验中,如图丙所示,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为使成像清晰,将另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知,B与A的像相等,因两蜡烛相同,经过比较可知,蜡烛A的像的大小与蜡烛A的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1)C;b;60;(2)像;未点燃;相等。
4.【考点】镜面反射.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
皮鞋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软布反复擦,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考点】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版权所有
【专题】简答题;理解能力.
【解答】A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D正确;
B、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C错误。
故选:D。
6.【考点】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应用能力.
【解答】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7.【考点】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A、树下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杯中“折”笔,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空中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山峦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考点】光折射的光路图.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1)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法线与镜面垂直,并且用虚线表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光从水中垂直水面射入空气中时,传播的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9.【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电动机、磁生电;理解能力;应用能力.
【解答】(1)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光屏能承接实像,而不能承接虚像,所以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水已经沸腾,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说明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9℃,说明沸点是99℃。
(3)由图丙可知,蹄形磁体的上边是N极,下边是S极,两极间的磁场方向是从上到下,导体ab沿竖直方向运动,导体不会切割磁感线,故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不会偏转;
由于磁感线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若导体ab沿V方向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会偏转。
故答案为:(1)相同;不能;(2)不变;99;(3)不会;会。
10.【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解答】A、墙上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折筷”,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考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若在镜面的后面放任何东西,都不会影响镜面对光线的反射,所以像的亮度、位置等都不会受影响。
故选:C。
12.【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
A、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与题意不符;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放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手影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考点】光的折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理解能力.
【解答】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B正确;
故选:B。
14.【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A、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故A符合题意;
B、利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考点】光的色散及其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
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其中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故答案为:色散;绿。
16.【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综合能力.
【解答】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当光线穿过小孔时光源上下部分交换,形成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倒立。
17.【考点】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诗句中描述的“烂银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虚;反射。
18.【考点】利用光的反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解答】将正午时分直射的太阳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可知入射光线向下、反射光线水平向左,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的位置;法线垂直于平面镜,从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得到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19.【考点】利用光的反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图中法线已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做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0.【考点】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法线已画出,在法线的右侧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OC,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然后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OB,如图所示:
21.【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温度计的使用;探究影响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因素.版权所有
【专题】实验题;其他综合题;分析、综合能力.
【解答】(1)由图甲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该物质是晶体;由图乙可知,液柱向下读数值变小,故液面指示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示数为49℃;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不变;
(3)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接到电源两端,则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同,只有电阻大小不同,故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由Q=I2Rt可知,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右侧电阻大,因此,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较大。
故答案为:(1)晶体;49;(2)刻度尺;不变;(3)电阻;右。
22.【考点】探究光折射实验﹣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关系;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科学探究能力.
【解答】(1)图是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此时入射角的大小为45度;
(2)由表格数据和图示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
故答案为:(1)45;(2)小于;增大。
23.【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像与物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成虚像.版权所有
【专题】实验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实验基本能力.
【解答】(1)由实验1、2、3三次实验数据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在平面镜前观察到,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
故答案为:(1)相等;相等;(2)虚;垂直。
24.【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综合能力.
【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成完整像;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且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大小相同。
故选:A。
25.【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平面镜成像的应用.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此时表的时间为9:00,则实际时间=12:00﹣9:00=3:00。
故选:A。
26.【考点】光的折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A、密林中的阳光,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7.【考点】光的色散及其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日晕”光环颜色由内到外的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与彩虹相同,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8.【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日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断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9.【考点】像与物的距离和速度计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综合能力.
【解答】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m,所以小明和小明的像之间的距离是4m;
小明在平面镜成虚像。
故答案为:4;虚像。
30.【考点】平面镜成像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31.【考点】利用光的反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反射角也为60°。如图所示:
32.【考点】平面镜成像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如图所示:
33.【考点】光折射的光路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过入射点做法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34.【考点】利用光的反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图中法线已经作出,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下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35.【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像与物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选用玻璃板的原因;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薄厚的影响;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成虚像.版权所有
【专题】实验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综合能力.
【解答】
(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应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2)如果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B,平面镜则因为光太亮而几乎无法分清镜中的烛焰是像的烛焰还是对面B的烛焰,难以确定像的位置,从而对实验造成影响,所以实验过程中蜡烛B不需要点燃;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通过测量可知,B到镜面的距离等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
(4)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则像将远离玻璃板移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由于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故答案为:(1)薄;位置;相同;(2)未点燃;(3)等于;(4)不变;(5)虚。
36.【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像与实际位置的关系;光折射的光路可逆性.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理解能力;应用能力.
【解答】(1)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会减小;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原理可知,光线在下表面上的折射角等于在上表面上的入射角,由几何知识可知当光从下表面射出后,一定与射入上表面前的光线平行,即这一束光进入玻璃砖前的光线与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是平行的;
(4)硬币反射的光线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玻璃面偏折,所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一些。
故答案为:(1)减小;(2)可逆;(3)平行;(4)浅。
37.【考点】探究光反射实验中的纸板垂直;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测量平均速度;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的斜面选择;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解答】(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也随之减小;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等于45°时,反射角也等于4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90°,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互相垂直;
(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3)根据v可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测出时间,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题目中已经给出了秒表,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故答案为:(1)减小;垂直;(2)相平;不变;(3)刻度尺;小。
38.【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像与物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薄厚的影响.版权所有
【专题】实验基本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解答】(1)为减小玻璃板前后两面成像对实验的影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
(2)A与玻璃板的距离为40cm,B与玻璃板的距离为40cm,即像与玻璃板距离等于物体与玻璃板的距离,由此可初步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B与A完全相同,当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图乙中,人在水中的像与人关于水面对称,像与人的大小总是相等,即像的大小不变,这种水中倒影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一致。
故答案为:(1)薄;(2)相等;(3)相等;不变。
39【考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版权所有
【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实验基本能力.
【解答】
(1)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E板上光线AO的径迹,是由于光在E板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让一束光沿着E板从A点射到镜面的O点,E、F两个纸板在同一平面内,可以在纸板F看到反射光线,
将纸板沿ON向后折,E、F两个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F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此实验现象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
故答案为:(1)漫;(2)反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3)只进行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一年模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考点】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图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大黄鸭通过水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湖面对称,通过观察,只有选项B符合这一特点。
故选:B。
2.【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凿壁偷光”描述的现象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A、床前明月光,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池水映明月,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掬水月在手,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实像和虚像的判断.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理解能力.
【解答】我们常说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故选:B。
4.【考点】光的折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A、日晷计时利用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不合题意;
B、筷子“错位”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筷子发出的光线在由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故B符合题意;
C、手影游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合题意;
D、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考点】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以铜为鉴(镜子),可正衣冠”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B。
6.【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选项中的小孔成像、日食、一叶障目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而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7.【考点】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理解能力.
【解答】中国空间站本身不发光,我们能看到它,主要是因为中国空间站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中。
故选:A。
8.【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光的色散及其现象;小孔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综合能力.
【解答】A、白光被三棱镜分解成多种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
B、水中的铅笔看起来似被“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故B错误;
C、通过树叶间的不规则小孔形成的地面上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成像和太阳相同,故C错误;
D、小猫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9.【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蜡烛通过平面镜成像时,蜡烛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蜡烛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考点】漫反射.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光射到用磨砂玻璃做成的表面较粗糙黑板上时,将发生漫反射,使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可以让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见黑板上的字。
故选:C。
11.【考点】光的反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AB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小蛮腰”在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形成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倒影与物体关于水面对称,故AB错误,C正确;
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等,与水位下降、水深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2.【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光源的分类;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理解能力.
【解答】
A、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阻挡了光的传播,在其后边形成的一个黑色的区域,故B正确;
C、月亮本身并不发光,不是光源,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故C错误;
D、太阳发出的光射到月亮上发生反射,然后射入人的眼睛,所以,不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13.【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光源的概念与判断;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A、校服上的反光条是靠反射发光,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光在同一种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错误;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C错误;
D、能够看到校服是因为光在衣服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4.【考点】像与物的距离和速度计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像与物大小相等.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解答】(1)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小明的像和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m。
(2)他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小明像的大小跟小明的大小有关,跟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小明的像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2;不变。
15.【考点】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速度推导公式求解路程和时间.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理解能力.
【解答】(1)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2)地、月间的距离为:
s=vt=3×108m/s2.56s=3.84×108m=3.84×105km。
故答案为:3×108;3.84×105。
16.【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实像和虚像的判断.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倒映的白塔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水中鱼儿看到的“我们”是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由于光的折射,实际上看到的“我们”是鱼的虚像。
故答案为:反射;虚像。
17.【考点】漫反射;声源处减弱噪声.版权所有
【专题】声现象;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禁止鸣笛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影院里看电影的观众在不同的座位上都能看到清晰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影院幕布发生了漫反射。
故答案为:声源处;漫。
18.【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分子的热运动.版权所有
【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综合能力.
【解答】“水清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暗香浮动”体现了分子在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折射;运动。
三.作图题(共9小题)
19.【考点】平面镜成像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20.【考点】光折射的光路图.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1)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法线与镜面垂直,并且用虚线表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光从水中垂直水面射入空气中时,传播的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21.【考点】光折射的光路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B点是A在水中像的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A和B关于水面是对称的,线段AB的中垂线为水面的位置;
A发出的一束光经水面折射后会靠近法线,所以折射点在AC连线的右侧,如图所示:
22.【考点】利用光的反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首先做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60°,如图所示:
23.【考点】平面镜成像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
【解答】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③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④用虚线连接AB,BC,AC,就是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
24.【考点】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作图;利用光的反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过入射点O作出垂直于玻璃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5.【考点】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砖,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图,如图所示:
26.【考点】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作图;利用光的反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解答】过入射点O垂直平面镜画出法线,在水中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与水面的交点为O',再经水面折射到Q点,如图所示:
27.【考点】利用光的反射作图.版权所有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解答】过O点竖直向下做出反射光线,然后作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然后再过反射点垂直法线作出平面镜,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28.【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选用玻璃板的原因;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成虚像;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像与物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综合能力.
【解答】(1)实验时,为了确定像的位置,镀膜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应垂直放在棋盘上;
(2)改变物到镜面的格数,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关系可以判断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大小相等;
(3)每次实验,镜后棋子与镜前棋子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4)将光屏置于像的同一侧,发现光屏无法承接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因为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同学扮演物举起左手,爷爷扮演镜中的像应举起右手。
故答案为:(1)垂直;(2)等于;(3)相等;(4)虚;(5)右。
29.【考点】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理解能力.
【解答】(1)①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②实验时,使一束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射到O点,则入射角为90°﹣50°=40°,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此时,反射角大小为 40°;
③如图乙所示,把纸板NOF绕ON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同一平面内。
(2)①为了避免重影,实验探究使用薄玻璃板更好确定像的位置。
②如图丙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这种研究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等效替代法;
③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光屏上呈现的是实像,虚像不能在光屏呈现。
故答案为:垂直;40°;同一平面;薄;大小相等;等效替代法;虚像。
30.【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选用玻璃板的原因;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薄厚的影响;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成虚像;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像与物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综合能力.
【解答】(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较薄玻璃板。
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便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2)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面镜,像也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3)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光屏不能承接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A1。
故答案为:(1)较薄;位置;
(2)不变;
(3)没有;虚像;
(4)A1。
31.【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薄厚的影响;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像与物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环境的选择.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综合能力.
【解答】(1)厚玻璃板两个表面反射成两个相距较选的像,不易确定像的位置,如果有1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1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平面镜成像时,较暗的环境,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越清晰。
(3)如果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B,则因为光太亮而不易分清镜中的烛焰是像的烛焰还是对面B的烛焰,难以确定像的位置,从而对实验造成影响,所以实验过程中蜡烛B不需要点燃,故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因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故人眼应从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即E位置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重合,B的位置即蜡烛A的像的位置。
(4)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度,进行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B、“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被测物体的长度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故选:A。
故答案为:(1)1;(2)暗;(3)不需要;E;(4)A。
32.【考点】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探究光反射实验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共面.版权所有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科学探究能力.
【解答】(1)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会发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依然存在。
(3)若将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ON,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4)根据图丁可知,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上时,反射光线不平行,但漫反射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故答案为:(1)等于;(2)在;(3)靠近;(4)不平行;遵循。
33.【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版权所有
【专题】实验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解答】
(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
(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实验时,将蜡烛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不变;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在离转盘1.8m高处有一盏电灯,灯在玻璃转盘中的像离转盘的距离也是1.8m,灯的像到灯的距离为1.8m+1.8m=3.6m;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用手水平拨动转盘时,灯的位置不变,所以通过玻璃转盘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不改变。
故答案为:(1)薄玻璃板;(2)前面;虚(3)不变;(4)3.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