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 60 分,时间 5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1.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该情境说 明 ( )
①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②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 ④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①②④
2.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大跃进 ”B.抗美援朝战争 C.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
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 年让农民产生“获 得感和幸福感 ”的原因是 (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衣村停产“ 闹革命 ” D.农村实行“大包干 ”
4.我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 ()
A.中共八大以后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以后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
5. 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四个经济特区。其中位于福建省的是 ( )
A. 海南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6.2001年 12 月,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的成就是 ( )
A.建立浦东开发区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召开中共十四大
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
A. 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 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8.1978 年《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随即点燃了如火如荼的全国性辩论的火花。这场 “辩论 ”的主题是 ( )
A.真理标准问题 B. 姓“资 ”姓“社 ” C.党的工作中心 D.平反冤假错案
9.“文化大革命 ”时期,我国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依旧不畏艰难,刻苦攻关,取得了大批重要科技成果, 其中不包括 ( )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D.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10.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企业利润分配时,国家税收占 34.5%,职工 福利费占 15%,企业公积金占 30%,资本家的股息红利占 20.5%。这些做法 ( )
A 有助于改造顺利开展 B.体现“左 ”倾思想严重
C.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D.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11.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在我国承担“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部队是 ( )
A.海军陆战队 B.海军航空兵 C.第二炮兵部队 D.火箭军 12.1949 年以来海峡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是指 ( )
A.1993 年汪事会谈 B.2005 年胡锦涛会见连战
C.2015 年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D.1972 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13.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贯彻的方针包括 ( )
①爱国者治澳 ②高度自治 ③求同存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14.下列不属于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是 ( )
A.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B. 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D.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中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这表明党中央的发展理念是 ( )
A.创新 B.绿色 C.共享 D.开放
二.非选择题。 (共 45 分)
16.请你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进行探究。(10 分) 材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回顾历史】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 1949 年的“ 中国新生 ”和 1978 年的“伟大转折 ”,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总结成就】20 世纪的最后 20 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 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在 20 世纪的最后 20 年,他领导中 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请根据下表中的提示填空。(5分)
时间 探索
1978 年 作出实行 的伟大决策
1982 年 提出建设 的目标
1987 年 系统阐述 的理论
1992 年 发表“ ”,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展望未来篇】 “ 中国梦,是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其定义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1)【回顾历史篇】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2分)
(2)【总结成就篇】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的总设计师是谁?根据提示完成表格。(5分)
(3)【展望未来篇】是谁提出了“ 中国梦 ”?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2 分)
(4)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1 分)
初二历史 第 1页 (共 4 页) 初二历史 第 2页 (共 4 页)
17.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2015 年 1 月 4 日,“万个故事献祖国 ”活动在美丽的燕园举办启动仪式,拉开了庆祝新疆维 吾尔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的序幕。
材料二:2019 年 12 月 18 日,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澳门,并出席 20 日举行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20 周年 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
材料三: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 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四:2014 年,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祖国大陆与台湾进出口贸易额逾 1972.81 国 亿美元,较 2012 年增长 16.7%。其中,祖国大陆对台湾出口 406.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5%; 自台湾
进口 1566.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5%。
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疆地区实施的基本政策是什么?有什么意义?除了材料一的纪念活动 外,你还能设计哪一种形式的纪念活动?(3 分)
(2)材料二中澳门是何时回归祖国的?澳门回归祖国是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实践?你认为中国能够 成功收回澳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3)联系材料三、四,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
(4)海峡两岸同胞近 40 年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 分别是什么?(2 分)
(5)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1 分)
18.中国有独具特色的名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 分) 【周恩来——新中国的名片】
材料一 建国初期,周恩来与毛主席一起制定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彻底埋葬了旧中国的屈辱外 交。他创造性地提出指导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促进了
【高铁——新时代的中国名片】
材料三 在《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2019》中,高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名片 ”。 目前,高铁核 心技术已经实现 100%国产化。在“复兴号 ”采用的 254 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 84%,比欧
洲和日本标准要高,“ 中国标准 ”在慢慢成为世界追逐的目标。 ——中国新闻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周恩来成为新中国名片的原因(一点即可),并用史实加以例证。 (2 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①和②事件的名称。概括中国外赠熊猫这一行为的作用。 (3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高铁成为中国名片的原因(一点即可)。 (1分)
(4)熊猫外交、高铁外交是独具特色的中国外交名片。你认为当下还有哪些“ 中国特产 ”能够成为中 对外交往的名片,并说出理由。 (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1 分)
19.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6 分)
材料一: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中日、中美建交……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
治经济合作。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担当新风范,为服务民族复 兴、促进人类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1)依据材料一,中国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哪 一事件?(2 分)
(2)依据材料二,改革开放后,我们在与各国友好交往中继续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原则是什么?(2 分)
(3)依据材料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为提高国际地位、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而举办的国际 盛会一例?(1 分)
(4)结合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请谈谈你的感悟?( 1 分)
初二历史 第 3页 (共 4 页) 初二历史 第 4页 (共 4 页)
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周恩来冲破封锁打开局面》 【熊猫——中国的外交名片】
材料二 中国熊猫外赠情况表
时间 赠予国家 情况
1957 年 苏联 中国将大熊猫平平赠予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宝首次作为 友好使者远赴异国他乡
1972 年 美国 ①后,中国政府应美国的要求将“玲玲 ”和“兴兴 ”两只大熊猫赠予美 国, 以表达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1972 年 日本 ②后, 日本赠予了中国樱花树苗和松树苗作为礼物,中国则回赠日本大 熊猫康康和兰兰作为中日两国永久和平的象征
1973 年 法国 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法国获赠一对小熊猫燕燕和黎黎, 表 达了中法之间和平友好的情谊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
材料 :从中国百年历史发展轨迹分析,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创新者。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所 在就是持续的创新力,概括地讲,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构成了相 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中国创新集成 ”。
——摘编自胡鞍钢《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国家发展生命周期视角》
(1)道理创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从实际出发指引了中 国建设。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1 分)
(2)制度创新: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与哪次会议有关?(2分)
(3)依据材料,以“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者 ”为观点,在理论创新方面选取四个史实对此观 点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表述成文。) (6 分)
(4)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 (1 分)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 60 分,时间 50 分钟)
一.选择题。(15 分)
1-5DDAAD 6-10BCAAA 11-15CCAAC
二.非选择题。(45 分)
16.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邓小平;改革开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南方谈话
(3)习近平;“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
(4)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
17.(1) 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歌咏比 赛、演讲比赛、图片展示等。
(2)1999 年 12 月 20 日。“一国两制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3)变化: 由隔绝发展为人员、经济、文化等的广泛交流。
(4)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达成“九二共识 ”
(5)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坚持“一国两制 ”,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 等。(答出一条,言之成理即可)
18. (1)原因及史实:他创造性地提出指导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如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他促进 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如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尼克松访华 ;中日建交
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和平交往,表达友好和平情谊
(3)高铁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标准高于欧洲日本并成为世界追逐的目标
(4)移动支付;提升支付便利性等,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19.(1)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2)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主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
(4)中国的国力在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3)观点:中国共产党时中国最大的创新者( 1 分) 事件+论述(共 4 分) 成文(1 分)
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论述:各自的影响即可
初二历史 第 1页 (共 4 页) 初二历史 第 2页 (共 4 页)2024-2025 11.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在我国承担“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部队是(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A.海军陆战队 B.海军航空兵 C.第二炮兵部队 D.火箭军
12.1949 年以来海峡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是指( )
初二历史试卷
A.1993 年汪事会谈 B.2005 年胡锦涛会见连战
(试卷满分 60 分,时间 50 分钟) C.2015 年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D.1972 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3.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贯彻的方针包括 ( )
1.1.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该情境说 ①爱国者治澳 ②高度自治 ③求同存异
明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①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②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 14.下列不属于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是 ( )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 ④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A.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B. 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①②④ C、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D.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1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中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A.“大跃进”B.抗美援朝战争 C.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 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这表明党中央的发展理念是( )
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 年让农民产生“获 A.创新 B.绿色 C.共享 D.开放
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二.非选择题。(共 45 分)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16.请你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10 分)
C.衣村停产“闹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材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
4.我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A.中共八大以后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以后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 1949 年的“中国新生”和 1978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 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5. 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四个经济特区。其中位于福建省的是 ( ) 【总结成就】20 世纪的最后 20 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
A. 海南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在 20 世纪的最后 20 年,他领导中
6.2001 年 12 月,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的成就是( ) 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请根据下表中的提示填空。(5分)
A.建立浦东开发区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召开中共十四大
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时间 探索
( )
A. 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1978 年 作出实行 的伟大决策
C.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 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8.1978 年《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随即点燃了如火如荼的全国性辩论的火花。这场 1982 年 提出建设 的目标
“辩论”的主题是( )
1987 年 系统阐述 的理论
A.真理标准问题 B. 姓“资”姓“社” C.党的工作中心 D.平反冤假错案
9.“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依旧不畏艰难,刻苦攻关,取得了大批重要科技成果, 1992 年 发表“ ”,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其中不包括( )
【展望未来篇】“中国梦,是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其定义是实现中华民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C.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D.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1)【回顾历史篇】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2分)
10.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企业利润分配时,国家税收占 34.5%,职工
(2)【总结成就篇】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根据提示完成表格。(5分)
福利费占 15%,企业公积金占 30%,资本家的股息红利占 20.5%。这些做法( )
(3)【展望未来篇】是谁提出了“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2
A 有助于改造顺利开展 B.体现“左”倾思想严重
分)
C.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D.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4)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1分)
初二历史 第 1页 (共 4 页) 初二历史 第 2页 (共 4 页)
17.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 【高铁——新时代的中国名片】
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三 在《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2019》中,高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名片”。目前,高铁核
材料一:2015 年 1 月 4日,“万个故事献祖国”活动在美丽的燕园举办启动仪式,拉开了庆祝新疆维 心技术已经实现 100%国产化。在“复兴号”采用的 254 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 84%,比欧
吾尔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的序幕。 洲和日本标准要高,“中国标准”在慢慢成为世界追逐的目标。 ——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2019 年 12 月 18 日,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澳门,并出席 20 日举行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20 周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周恩来成为新中国名片的原因(一点即可),并用史实加以例证。(2 分)
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①和②事件的名称。概括中国外赠熊猫这一行为的作用。(3 分)
材料三: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 (3)依据材料三概括高铁成为中国名片的原因(一点即可)。(1 分)
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4)熊猫外交、高铁外交是独具特色的中国外交名片。你认为当下还有哪些“中国特产”能够成为中
材料四:2014 年,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祖国大陆与台湾进出口贸易额逾 1972.81国 对外交往的名片,并说出理由。(2 分)
亿美元,较 2012 年增长 16.7%。其中,祖国大陆对台湾出口 406.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5%;自台湾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受。(1分)
进口 1566.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5%。
请回答: 19.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6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疆地区实施的基本政策是什么?有什么意义?除了材料一的纪念活动 材料一: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中日、中美建交……
外,你还能设计哪一种形式的纪念活动?(3 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
(2)材料二中澳门是何时回归祖国的?澳门回归祖国是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实践?你认为中国能够 治经济合作。
成功收回澳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担当新风范,为服务民族复
(3)联系材料三、四,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 兴、促进人类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4)海峡两岸同胞近 40 年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 (1)依据材料一,中国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哪
分别是什么?(2 分) 一事件?(2分)
(5)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1分) (2)依据材料二,改革开放后,我们在与各国友好交往中继续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原则是什么?(2
分)
18.中国有独具特色的名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 分) (3)依据材料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为提高国际地位、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而举办的国际
【周恩来——新中国的名片】 盛会一例?(1 分)
材料一 建国初期,周恩来与毛主席一起制定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彻底埋葬了旧中国的屈辱外 (4)结合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请谈谈你的感悟?(1分)
交。他创造性地提出指导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促进了
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周恩来冲破封锁打开局面》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熊猫——中国的外交名片】 材料 :从中国百年历史发展轨迹分析,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创新者。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所
材料二 中国熊猫外赠情况表 在就是持续的创新力,概括地讲,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构成了相
时间 赠予国家 情况 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中国创新集成”。
中国将大熊猫平平赠予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宝首次作为 ——摘编自胡鞍钢《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国家发展生命周期视角》
1957 年 苏联
友好使者远赴异国他乡 (1)道理创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从实际出发指引了中
①后,中国政府应美国的要求将“玲玲”和“兴兴”两只大熊猫赠予美 国建设。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1分)
1972 年 美国
国, 以表达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制度创新: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与哪次会议有关?(2分)
②后,日本赠予了中国樱花树苗和松树苗作为礼物,中国则回赠日本大
1972 年 日本 (3)依据材料,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者”为观点,在理论创新方面选取四个史实对此观
熊猫康康和兰兰作为中日两国永久和平的象征
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表述成文。)(6 分)
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法国获赠一对小熊猫燕燕和黎黎, 表
1973 年 法国
达了中法之间和平友好的情谊
(4)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1 分)
初二历史 第 3页 (共 4 页) 初二历史 第 4页 (共 4 页)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社会主义思想。论述:各自的影响即可
初二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 60 分,时间 50 分钟)
一.选择题。(15 分)
1-5DDAAD 6-10BCAAA 11-15CCAAC
二.非选择题。(45 分)
16.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邓小平;改革开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南方谈话
(3)习近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4)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
17.(1)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歌咏比
赛、演讲比赛、图片展示等。
(2)1999 年 12 月 20 日。“一国两制”。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3)变化:由隔绝发展为人员、经济、文化等的广泛交流。
(4)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达成“九二共识”
(5)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坚持“一国两制”,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
等。(答出一条,言之成理即可)
18.(1)原因及史实:他创造性地提出指导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如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他促进
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如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尼克松访华 ;中日建交
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和平交往,表达友好和平情谊
(3)高铁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标准高于欧洲日本并成为世界追逐的目标
(4)移动支付;提升支付便利性等,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19.(1)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2)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主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
(4)中国的国力在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3)观点:中国共产党时中国最大的创新者(1分)
事件+论述(共 4 分) 成文(1分)
初二历史 第 1页 (共 4 页) 初二历史 第 2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