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北京门头沟模拟)2022年11月1日~5日,热带气旋“尼格”大致自东向西缓慢移动,气旋中心11月3日经过广东省珠海市。下图为气旋中心经过珠海市前后气压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受该热带气旋控制,珠海市11月2日的主导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热带气旋“尼格”经过珠海市的过程中( )
A.珠海市天气一直保持晴朗状态
B.上海白昼时间逐渐变短
C.郑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长江流域即将进入汛期
(2023·湖北武汉模拟)2023年夏季,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欧洲西部因持续高温导致死亡人数激增。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与欧洲西部气候形成原因相关联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A.甲—东北信风带
B.①—赤道低压带
C.②—副极地低压带
D.乙—西风带
4.此图对应的季节以及图中明显错误的箭头是( )
A.夏季、① B.冬季、②
C.夏季、③ D.冬季、④
(2024·贵州贵阳模拟)下图示意非洲部分区域1月海平面气压分布。N海域鱼类资源丰富,5~10月形成虾类、头足类鱼汛期。虾类、头足类海洋动物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长快的特点。据此完成5~6题。
5.1月,N海域的盛行风向及其性质是( )
A.西南风、湿润
B.西南风、干燥
C.东北风、湿润
D.东北风、干燥
6.N海域5~10月形成虾类、头足类鱼汛期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
B.径流
C.水温
D.光照
读“沿0°经线(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处为( )
A.极地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赤道低压带
8.乙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为“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甲天气系统及其水平气流,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 顺时针辐散 B.低压 顺时针辐散 C.高压 逆时针辐散 D.低压 逆时针辐散
10.该月乙地沿海地区主导风向和气候特征为( )
A.东南风 高温多雨 B.西南风 高温多雨 C.东南风 炎热干燥 D.西南风 炎热干燥
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强紫外线照射 B.处在逆温层之中 C.处在强烈对流中 D.受冷锋云系挤压
12.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江苏地理)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此时①地最可能( )
A.暴雨倾盆水难排
B.细雨蒙蒙衣难干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黄沙满天车难行
(2021·海南地理)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高空(海拔约5 500米高度)西风的位置。据此完成15~16题。
15.此季节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其原因是( )
A.中纬西风向南快速移动
B.南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C.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陆
D.北方冷空气快速向北退缩
16.图示高空西风( )
A.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17.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24分)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4分)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8分)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8分)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4分)
18.(2023·江苏扬州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地缝是喀斯特地貌术语,指非常狭窄且有相当深度与长度的峡谷或流水沟谷。云龙地缝地处恩施大峡谷境内,全长7.5千米,最深达75米,上游连着世界上最长的暗河,下游直通清江。云龙地缝的两岸崖壁地层形成于不同的地质年代,右岸为三叠纪,左岸为二叠纪。下图为云龙地缝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简析云龙地缝两岸岩层地质年代不同的原因。(2分)
(2)据图分析云龙地缝的形成过程。(6分)
(3)试推测云龙地缝将来的发展演变。(2分)
19.(2023·江苏无锡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赤道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下图为世界某区域4月和7月赤道辐合带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乍得湖流域位于非洲中北部,是一个封闭流域,水体的唯一出口就是蒸发和地下径流。湖面随季节变化,湿季时可达2.2万平方千米,干季时可缩小一半以上。
(1)简述甲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6分)
(2)说出乙河流域7月盛行风风向,并说明理由。(6分)
(3)运用水循环原理简析乍得湖为淡水湖的成因。(6分)
广安二中高2023级2024年秋半期考试模拟试题
地理参考答案
答案 1.D2.B 3.D 4.C 5.D 6.B。 7.B 8.D 9.A 10.B 11.B 12.C 13.C 14.A15.C 16.A
17.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4分)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8分)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较低。(8分)
(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4分)
18.答案 (1)地壳运动形成断裂带,两岸岩层沿断裂带发生了相对垂直位移。(可能是地缝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但岩层向右岸倾斜。)
(2)石灰岩岩层由于地壳运动形成裂隙或断裂带,(含有二氧化碳的)地表水沿着岩石裂隙、断裂带渗入地下,(溶蚀)石灰岩形成洞穴;洞穴(沿岩层节理面或裂隙)不断延伸,串通形成地下河;地下河中一段(由于地表水切割,洞顶扩展,洞顶岩性松软等因素)顶部发生坍塌,形成了云龙地缝。
(3)云龙地缝将来的发展演变为:深切(侵蚀基准面),延伸,展宽。
19.答案 (1)地势低平;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河网密布,径流量大,含沙量大;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6分)
(2)西南风。理由:7月,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赤道辐合带位置偏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6分)
(3)湿季有雨水补给;有多条河流汇入,地表径流补给充足;湖水沿地下裂隙下渗;湖水通过地下径流流向低地,带走盐分,实现湖水更新。(6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