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阳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海阳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07 07: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海阳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1.下列有关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
B.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剧烈程度强于碳酸氢钠
D.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都不显红色
【答案】A
【解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故A正确;
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故B错误;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剧烈程度弱于碳酸氢钠(因:2H++
CO32- =H2O+CO2↑、
H++
HCO3- =H2O+CO2↑),故C错误;
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都显红色(因两者在水溶液中均发生水解反应显碱性: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故D错误;
2.电解质电离时,一定相等的是(

A.阴、阳离子的个数
B.每个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
C.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
D.阴、阳离子的质量
【答案】C
【解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后,整个体系仍呈电中性,故电解质电离后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一定相等。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导电的是
A.液态溴化氢
B.蔗糖
C.铝
D.稀硝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合物为电解质,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据此来解答。A.液态溴化氢是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所以HBr是电解质,但是液体中没有带电微粒,不导电,A项正确;B.蔗糖是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B项错误;C.
铝为单质,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但能导电,C项错误;D.稀硝酸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但能导电,D项错误;答案选A。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物质导电性的判断。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概念的理解并抓住化合物来分析,明确导电的原因来解答。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大多数的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不管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与否,都不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能导电,例如金属单质、电解质溶液和熔融的离子化合物。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氨水吸收少量SO2:NH3·H2O
+
SO2
=
NH4+
+
HSO3-
B.用两个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
C.含0.1
mol
FeBr2的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通入0.1
mol
Cl2:2Fe2+
+
4Br-
+
3Cl2
=
2Fe3+
+
2Br2
+
6Cl-
D.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HCO3-
+
OH-
=
CO32-
+
H2O
【答案】B
【解析】A中用氨水吸收少量SO2生成SO32-,错;B正确;D会生成碳酸钙。
5.在标准状况下,将a
m
( http: / / www.21cnjy.com )olH2S

b
mol
O2混合充分燃烧后,两反应物都没有剩余,得到三种产物(H20
S
S0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S0
2为(b
-0.5a)mol
B.反应后生成的水的质量为18a克
C.3a
﹥2b﹥
a
D反应后氧化产物的质量为(16a-32b
)克
【答案】D
【解析】
6.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B、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溴水层接近无色
C、甲烷和氯气混合后,放置在光亮的地方,混合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D、将裂化获得的汽油滴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是氧化反应,A错误;
( http: / / www.21cnjy.com )B、发生的是萃取,B错误;C、反应是甲烷的取代反应,C错误;D、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反应速率判断
7.常温下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通入HCl
气体
B.加入NaOH
固体
C.加入蔗糖
D.加入金属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氯化氢电离出氢离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抑制水的电离,不选A;B、加入氢氧化钠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抑制水的电离,不选B;C、蔗糖不能电离,对水的电离没有影响,选C;D、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抑制水的电离,不选D。
考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玻璃
B.漂白粉
C.液氨
D.24K黄金
【答案】C
【解析】A.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B错误;
C.液氨是液态氨气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C正确;
D.根据国家标准,24K金含量理论值应为百分之百,金无足赤,因此严格的讲,24K是不存在的,实际含金量为99.98%,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物质组成的分析判断,注意概念实质理解应用,题目较简单.
9.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N2)=0.1mol L﹣1 s﹣1
B.v(H2)=0.1mol L﹣1 min﹣1
C.v(NH3)=0.15mol L﹣1 min﹣1
D.v(H2)=0.3mol L﹣1 min﹣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发生反应:N2+3H2 2NH3,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A.v(N2)=0.1mol L-1 s-1=6mol L-1 min-1,则=6mol L-1 min-1,B.=0.033mol L-1 min-1,C.=0.075mol L-1 min-1,D.=0.1mol L-1 min-1,故反应速率A>D>C>B,故选A。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的相关知识。
10.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正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比较金属性强弱时,可以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元素周期律、金属和酸或水反应生成氢气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或金属单质之间的相互置换能力等。A、失电子的多少和金属性强弱无关,只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系,越容易失去电子的,金属性越强。A错误;B、金属性越强,相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B不正确;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这说明金属性甲强于乙,C正确;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正极,这说明金属性甲弱于乙,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金属性强弱比较
11.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A.KSCN
B.BaCl2
C.NaOH
D.HCl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KSCN只能鉴别氯化铁,A错误
( http: / / www.21cnjy.com );B.BaCl2与五种物质均不反应,不能鉴别,B错误;C.NaOH与氯化钠不反应,与氯化铝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溶解,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鉴别,C正确;D.HCl与五种物质均不反应,不能鉴别,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鉴别的实验设计
12.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100
mL
2.0mol L-1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溶液C(OH—)=1mol/L
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0
( http: / / www.21cnjy.com )0mL
4.0
mol L-1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C(H+)=0.1mol/L则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A.2.352L
B.2.448L
C.2.688L
D.2.856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个反应后溶液显碱性,说明溶液中元素Al都以AlO2-形式存在,Fe及其氧化物和碱不反应,则溶液里的物质就是NaAlO2、NaOH,其中OH-浓度是1mol/L,则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AlO2-的物质的量就是0.1mol;由(1)可知,在第二个反应中Al3+的物质的量是0.1mol,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mol,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4mol,所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4-0.01-0.1×3)/2=0.045mol。根据反应式2Al+Fe2O32Fe+Al2O3可知,反应后每一份中单质铁的物质的量是0.045mol,单质铝的物质的量是0.1mol-0.045mol=0.055mol,所以再和盐酸的反应中,生成的氢气物质的量是0.045mol+0.055mol×1.5=0.1275mol,所以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1275mol×22.4L/mol=2.856L,答案选D。
考点:考查铝热反应、金属溶于酸碱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属于较难的试题,既要根据电荷
( http: / / www.21cnjy.com )守恒,计算离子的浓度,还要判断铝热反应中反应物的过量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题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思路是:在对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借助“守恒原理”,快刀斩乱麻,简化解题。除守恒法外,还有常用极值法、差量法等。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可能正确的是
A.钠与水的反应:Na
+
H2O
===
Na+
+OH-+
H2↑
B.用浓盐酸与MnO2
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2H++2Cl-Mn2++Cl2↑+2H2O
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2OH-+CO2=CO32-+H2O
D.在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OH-
=
AlO2-+2H2O
【答案】C
【解析】A
错误,2Na
+2
H2O
===
2Na+
+2OH-+
H2↑
B
错误,MnO2+4H++2Cl-Mn2++Cl2↑+2H2O
C
正确。
D
错误,Al3+
+
3NH3.H2O
=
Al(OH)3
↓+3
NH4+
14.下列关于Cl、N、S等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是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硫化氢
C.将浓氨水滴到氢氧化钠固体中可以制取氨气
D.单质氯气及单质硫与铁反应生成的产物中,铁的化合价相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钙,主要成分有次氯酸钙和氯化钙,错误,不选A;B、硫化氢有还原性,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硫化氢,不选B;C、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制取氨气,正确,选C;D、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硫和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铁的化合价不同,不选D。
考点:浓硫酸的用途,氨气的制取,非金属单质的性质
15.利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Ⅰ)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化学工业中极为重要的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2(g)+3H2(g)
2NH3(g) ΔH=-92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1
mol
N2(g)和3
( http: / / www.21cnjy.com )
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92
kJ(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若加入催化剂,Δ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已知:分别破坏1
mol
N≡N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1
mol
H—H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
kJ、436
kJ,则破坏1
mol
N—H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_kJ。
(3)N2H4可视为:NH3分子中的H被—NH2取代的产物。发射卫星用N2H4(g)为燃料,NO2为氧化剂生成N2和H2O(g)。
已知:N2(g)+2O2(g)===2NO2(g)
ΔH1=+67.7
kJ·mol-1
N2H4(g)+O2(g)===N2(g)+2H2O(g)
ΔH2=-534
kJ·mol-1。
则:1
mol
N2H4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Ⅱ)某铅蓄电池的正、负极标记被磨损。试用下图装置设计实验,识别出此铅蓄电池的正负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若A接E,B接F,而B电极出现
,反应式为
,则说明F为正极;
(2)若铅蓄电池工作时(放电),其E所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充电时该极与外加电源的
极相连。
(3)若用该电池电解Cu(NO3)2
溶液,其电解方程式为
若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正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耗的PbO2的物质的量是
;要想CuSO4溶液恢复原样,需加入的物质是
,质量为
【答案】(Ⅰ)
(1)小于 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无法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不变
 (2)391
(3)N2H4(g)+NO2(g)===3/2
N2(g)+2H2O(g) ΔH=-567.85
kJ·mol-1
(Ⅱ)(1)气泡 2Cl――2e-====Cl2↑
(2)Pb-2e-+SO42-=PbSO4
负极
(3)
0.1
mol
CuO
8g
【解析】(Ⅰ)(1)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不可能进行到底,故在实际生产中,1
mol
N2(g)和3
mol
H2(g)不可能生成2molNH3,放出的热量也必定小于92kJ;
ΔH只与反应物的系数成正比,而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没有关系
(2)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成物的键能之和=946+3×436—6×N—H键键能=-92
kJ·mol-1,得N—H键键能为391
kJ·mol-1
(3)由①N2(g)+2O2(g)===2NO2(g)
ΔH1=+67.7
kJ·mol-1
②N2H4(g)+O2(g)===N2(g)+2H2O(g)
ΔH2=-534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2得:N2H4(g)+NO2(g)===3/2
N2(g)+2H2O(g) ΔH=-567.85
kJ·mol-1
(II)(1)由图示可知,B极生成氯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2Cl――2e-====Cl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连接的是外电源的正极,即F极为正极,E极为电池负极
(2)对于铅蓄电池来说,放电时,E极为负极:Pb-2e-+SO42-=PbSO4,充电时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
(3)电解Cu(NO3)2
溶液,其电解方程式为
由关系式PbO2~2
e-~Cu~1/2O2↑~CuO可知,当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正极消耗的PbO2的物质的量是0.1mol;
要想CuSO4溶液恢复原样,需加入的物质是CuO,其质量为0.1×80=8g
16.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大于100,小于110。经分析得知,其中C和H的质量分数之和为53.8%,其余为氧。请回答:
(1)1个A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氧原子。
(2)已知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1:2,则该化合物的的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为____________。
(3)已知A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且面积比为6:1:1,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2)104
(3)
【解析】
试题分析(2)C和H的质量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之和为53.8%,则O的质量分数为46.2%,当A相对分子质量为110时候,O原子个数为3.2,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是,O的个数为2.9,由此,1个A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2)已知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1:2,确定O的个数为3时候,O的质量分数为46.2%,48/46.2%=104,该化合物的的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为104.(3)已知A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证明含有羧基,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且面积比为6:1:1推出应该含有两个甲基,推出结构简式见答案。
考点: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相关知识。
17.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以下装置进行不同的实验。其中a为用于鼓入空气的气囊,b
为螺旋状铜丝,c中盛有冰水。
(1)若用A装置做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则还需连接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中应加入试剂____________。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A装置试管中除加入反应液外,还需加入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欲做乙醇氧化成乙醛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则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再用制得的乙醛溶液进行银镜反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向试管中滴入3滴乙醛溶液
②一边振荡一边滴入2%的稀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③振荡后放入热水中,水浴加热
④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的AgNO3溶液
【答案】(1)D
饱和碳酸钠溶液
碎瓷片(2)ABC
④②①③
【解析】
试题分析:(1)若用A装置做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需要连接D装置,不能用连接E,防止倒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防止倒吸;A装置液体加热沸腾需要加入碎瓷片/沸石,防止暴沸;(2)做乙醇氧化成乙醛的实验,需要提供乙醇蒸气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冷却得到液体乙醛,装置连接为A、B、C;乙醛溶液进行银镜反应,先制取银氨溶液,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氨水至变色沉淀全部溶解得到银氨溶液,滴入乙醛溶液在水浴中加热反应观察银镜现象,实验顺序是④②①③。
考点:考查有机物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18.50mL0.50
mol·L-1盐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与50mL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装置名称为____,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名称是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中改用60mL0.50
mol·L
( http: / / www.21cnjy.com )-1盐酸与50mL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较,所放出的热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中和热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
( http: / / www.21cnjy.com )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
/
mol
相比较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完整地做一次这样的实验,需测定___次温度。
(6)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简易)量热计;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3)不相等;相等;
因为中和热是指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用量无关;
⑷偏小
;(5)3
;(6)偏小。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该装置是(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量热计;进行酸碱中和热的测定,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要使酸、碱快速反应,根据图示可知缺少的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2)
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反应物多,反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4)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若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由于氨水中的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电离需吸热,因此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
/
mol
相比较会偏小;(5)完整地做一次这样的实验,需测定反应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计二者混合后反应达到的最高温度,因此需要进行测定3次温度;(6)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反应放出的热量扩散,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考点:考查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的知识。
19.菱镁矿是碱性耐火材料的主要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其主要的化学成分是:MgCO3,同时含有杂质:SiO2、Al2O3、Fe2O3、CaO等;目前以菱镁矿为主要原料制备MgSO4的方法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已知:①常温下,Fe3+、Al3+、Mg2+开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值如下:
Fe3+
Al3+
Mg2+
开始沉淀
2.1
3.7
9.0
沉淀完全
3.2
5.2
12.4
②MgSO4·7H2O在70~80℃时失去3个结晶水,300℃时失去全部的结晶水;
(1)用平衡原理解释:菱镁矿粉粹后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生成的氧化镁可以溶解在硫酸铵溶液中的原因

(2)在该工业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3)步骤③中氨气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此时所得的溶液10.00mL配成250mL溶液,配制溶液过程中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经检测所配制的溶液pH=1,c(SO42ˉ)=1.05mol/L,试求算所配制溶液中NH4+
水解的平衡常数K(写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在加热条件下杂质中的三氧化二铁溶于硫酸铵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5)蒸发结晶过程中需要使用60~70℃水浴加热方式,其原因是

【答案】
(1)因NH4++H2ONH3·H2O+H+,MgO+
2H+=Mg2++H2O,氧化镁消耗氢离子,铵根离子水解平衡向右进行,不断提供H+使MgO不断溶解(3分)(写出两个方程式就给2分,平衡向右移动给1分)
(2)(NH4)2SO4
(2分)
(3)250ml容量瓶(2分,没有规格不给分)
K=5.00×10-3
mol Lˉ1(计算过程见解析)
(4)Fe2O3+
6NH4+
=6NH3↑+2Fe3++3H2O(条件:加热)(没有写条件和气体呼号扣1分,没配平扣1分;共2分)
(5)避免加热蒸发过程中MgSO4·7H2O失去部分或全部的结晶水(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硫酸铵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NH4++H2ONH3 H2O+H+,氧化镁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镁离子和水,减小氢离子浓度,促进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右移,生成的氢离子又溶解菱镁矿粉粹后加热生成的氧化镁;(2)步骤③生成硫酸铵,步骤②消耗硫酸铵,说明该工艺流程中,硫酸铵是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3)配制250mL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等;氨气和硫酸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H+、NH4+、OH-,根据电荷守恒原理可得:c(H+)+c(NH4+)=2c(SO42ˉ),由于pH=1,则溶液中c(H+)=0.1mol/L,c(SO42ˉ)=1.05mol/L,所以c(NH4+)=2.0mol/L;由于(NH4)2SO4=2NH4++SO42ˉ,则没有水解时c(NH4+)=2
c(SO42ˉ)=2.1mol/L;由三行数据法得:
NH4++H2ONH3 H2O+H+
各组分起始浓度/mol Lˉ1
2.1
0
0
各组分变化浓度/mol Lˉ1
0.1
0.1
0.1
各组分平衡浓度/mol Lˉ1
2.0
0.1
0.1
K===5.00×10-3
mol Lˉ1;
(4)先写硫酸铵水解反应:NH4++H2ONH3·H2O+H+,再写Fe2O3+6H+=2Fe3++3H2O,前者×6+后者可得:Fe2O3+6NH4++3H2O=6NH3·H2O+2Fe3+,加热时6NH3·H2O
6NH3+6H2O,则Fe2O3+6NH4+=6NH3↑+2Fe3++3H2O;(5)蒸发结晶得到的目标产物是MgSO4·7H2O,加热温度过低,蒸发结晶速率过低,加热温度过高,结晶析出的MgSO4·7H2O失去部分或全部的结晶水,因此蒸发结晶过程中需要使用60~70℃水浴加热方式。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涉及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循环利用的物质、配制一定体积溶液使用的玻璃仪器、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pH的计算、氧化铁溶于硫酸铵溶液的离子方程式、蒸发结晶采取水浴加热的原因、七水硫酸镁的稳定性等。
20.现有Na2CO3 和NaHCO3的混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物共13.7g,现把混合物充分加热到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发现混合物质量变为10.6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物质的量。
【答案】解:设混合物中NaHCO3质量为mg.
由题意知:
2NaHCO3
Na2CO3+H2O↑+CO2↑
△m
…………1分
168g
62g
mg
(13.7-10.6)g
m=8.4g……………………2分
Na2CO3的质量为:13.7g-8.4g=5.3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5.3g/106g/mol=0.5mol……………………2分
(计算过程不带单位,计算过程不规范者扣1分)
【解析】略
21.下图表示某淡黄色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单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硫(2)H2SO3+2H2S=3S↓+3H2O
(3)C+2H2SO4(浓)CO2↑+2SO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A为淡黄色固态单质,则A为S;硫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B,B为SO2;SO2溶于水生成E,E为H2SO3;H2SO3与S的氢化物H2S反应生成S;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B为SO2,C为SO3;SO3溶于水生成D,则D为H2SO4。浓硫酸与碳单质或者是Cu反应能够生成SO2。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单质A的名称为硫。
(2)H2SO3与H2S反应生成S和H2O,化学方程式为H2SO3+2H2S=3S↓+3H2O。
(3)由H2SO4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或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考点: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及含硫元素的物质的性质。
22.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D的化学名称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3)B的分子式是
。A的结构式是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个。
(Ⅰ)为邻位取代苯环结构;(Ⅱ)与B具有相同官能团;(Ⅲ)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乙醇
(2)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3)C9H10O3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填写其中一种结构简式即可)
(5)CH3CH2OHCH2=CH2↑+H2O;nCH2=CH2
【解析】
试题分析:B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E,由E的结构可知,B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故B为.D的分子式为C2H6O,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C2H4,故D为CH3CH2OH,G为CH2=CH2.C与CH3CH2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F,结合F的分子式C4H8O2可知,生成F的反应为酯化反应,故C为CH3COOH,F为CH3COOCH2CH3,A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酸化得到B、C、D,故A为,
(1)D为CH3CH2OH,D的化学名称是乙醇;
(2)反应③是CH3COOH与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3)根据上面分析可知,B为,B的分子式是C9H10O3,A为
,反应①是酯的水解,是水解(取代)反应;
(4)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3个条件: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②与B有相同官能团,含有-COOH、-OH;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不含酚羟基,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
,共有3种;
(5)反应④是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反应方程式为:
CH3CH2OHCH2=CH2↑+H2O,乙烯可以合成聚乙烯,反应方程式为:
nCH2=CH2.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