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任务型教学】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任务型教学】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1 10:49: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掌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及进程;
2.史料实证:借助材料研读等内容,了解早期工厂的实际情况;
3.历史解释: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的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4.唯物史观: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5.家国情怀: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屈辱落后原因,发奋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重难点】
1.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2.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学习任务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94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生产部门发明制造机器,促进生产发展的革命性变化被称为“ ”,开工业文明先河的国家是 。(历史解释)
2.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政治原因是 制建立后政治稳定,经济原因是 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这刺激了新技术的发明。(唯物史观)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这一发明出现的时间是 年,换算成世纪为 世纪 年代。(时空观念)
4.提高了织布速度的发明是 ,它是凯伊于1733年发明的。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唯物史观】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因为英国具备了基本的政治前提,即英国
A.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B.是一个工业化国家
C.进行黑奴贸易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唯物史观】有学者指出,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该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了工业化革命
C.非洲奴隶反殖民压迫是正义的 D.非洲和欧洲同时进行工业化革命
3.(2024·云南中考·20)如图是织工哈格里夫斯的发明,它改进后便纺织效率大大提高,广泛应用后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一发明是
A.飞梭 B.珍妮机 C.蒸汽机 D.内燃机
4.【唯物史观】(2025·四川广安中考·10)“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这表明工业革命源于
A.原有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B.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
C.“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殖民扩张推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完成
学习任务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94—96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直击中考,重点知识:1.瓦特的突出贡献是 年 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已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它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的提高了 ,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的向纵深发展。(唯物史观)
2.蒸汽机作为动力,只要有煤炭烧水,动力不仅强劲,且源源不断,这就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力、畜力的依赖,使得工厂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 ,最终确立了现代 制度,这也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3.思考探究结合95页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工厂制度的特点是: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史料实证)
(2)现在工厂制作的环境如何:环境 ,工作强度 。(史料实证)
(3)如何借助材料辩证客观的评价现代工厂制度:正面:提高了 ,负面: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方便资本家压榨 阶级。(唯物史观)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5.(2024·江苏镇江中考·19) “正如纺纱方面的发明导致织布方面的发明一样……新的棉纺织机引起对动力的需要。”由此产生的发明是
6.(2024·江苏宿迁中考·16)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使他从一个仪器修理厂的徒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法国科学院外籍会员。他是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爱迪生 D.斯蒂芬森
7.(2022·广东深圳中考·19) 瓦特在取得专利的说明书中,把他的蒸汽机说成是大工业普遍适用的发动机,与当时使用其他动力来源的机器相比,他的普遍适用性体现在
A.突破地理条件的限制 B.机器简单易于制造
C.能源清洁更加环保 D.可用能源丰富多样
8.(2024·江苏苏州中考·19)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第一个客户是阿克莱特的纺织厂,用蒸汽机来泵取瀑布的水到浆轮上;第二个客户是威尔金森的钢铁厂,蒸汽机被用来控制风箱以保持熔炉空气的恒定供给。到1815年,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由此可见
A.珍妮机开启了工业革命 B.蒸汽动力适应了经济发展
C.英国普遍建立工厂制度 D.蒸汽机车开启了铁路时代
9.【历史解释】(2024·江苏扬州中考·15)1825—1875年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时法国
A.开始加入殖民争霸行列 B.获得了德国的战争赔款
C.采取机器和大工厂生产 D.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10.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开始使用机器。一些资本家花钱购买机器、原料、雇佣大批工人在一个巨大的工厂里生产。进入19世纪,传统的工场被大工厂替代,一种新的制度诞生了。材料中“新的制度”指的是
A.现代工厂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八小时工作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学习任务三、火车与铁路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96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年,由 设计的 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铁路时代到来的影响是: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 和
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历史解释)
(二)归纳总结:1.根据本课所学,完成工业革命时间表。(时空观念)
时间 事件 影响(意义)
17世纪末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条件
1733年 凯伊发明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度,扩大了对纺纱的需求,催生了珍妮机的发明
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 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785年 改进蒸汽机 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的向纵深发展
年 史蒂芬森设计的火车试车 时代开始
19世纪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19世纪中期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这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家国情怀)
2.工业革命的影响有:(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 水平,人类进入 时代。(唯物史观)
(2)19世纪中期(1840年前后,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几乎同时),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时空观念)
(3)法国、 国、 国等西方国家学习英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4)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5)负面影响:煤炭大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唯物史观)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1.【唯物史观】(2025·广东中考·28)19世纪中叶以后,西欧国家投送人员、物资的能力大幅提升,使距离和地理因素不再是影响国际体系的主要决定性因素。这主要得益于当时
A.国际格局的变化 B.城市化进程的开始
C.殖民扩张的加剧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2.(2023·四川凉山中考·10)2022年底,德昌、西昌、冕宁、喜德、越西、甘洛等地老百姓坐上了动车。回顾历史,约200年前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其发明者是
A.爱迪生 B.凯伊 C.瓦特 D.斯蒂芬森
13.(2023·辽宁鞍山中考·21)英国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之先河,使人类进入
A.石器时代 B.铁器时代 C.“蒸汽时代” D.“电气时代”
14.【历史解释】(2024·江苏徐州中考·12)进入19世纪,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工厂制度的确立 B.计时工具的改进
C.环境污染的加剧 D.福利政策的推行
15.【历史解释】(2025·天津中考·22)下表是 19 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表格中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约 1800 48% 52%
法国 约3600 75% 25%
美国 约2300 87% 13%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16.(2025·四川德阳中考·10)进入19世纪以后,英国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密集,居住拥挤,环境恶劣,犯罪增多,疾病流行,生活贫困。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英国
A.垄断组织的普遍建立 B.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 D.政府治理效能的下降
17.【唯物史观】(2025·江苏扬州中考·16)工业化使英国的财富迅速增长,但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时人惊呼:“英国可以分为两个民族——穷人和富人,他们之间拥有一条巨大的鸿沟。”该现象直接反映工业革命
A.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B.促进了纺织技术革新
C.改善了全体人民生活 D.推动了工厂制度确立
18.【历史解释】(2025·福建中考·22)据图5判断,英国
图5 英国部分城市的人口增长
A.工业革命推进城市化进程 B.拥有世界第一大城市
C.城市人口超过农村 D.贫富差距缩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掌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及进程;
2.史料实证:借助材料研读等内容,了解早期工厂的实际情况;
3.历史解释: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的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4.唯物史观: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5.家国情怀: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屈辱落后原因,发奋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重难点】
1.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2.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学习任务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94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生产部门发明制造机器,促进生产发展的革命性变化被称为“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先河的国家是英国。(历史解释)
2.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政治原因是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治稳定,经济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这刺激了新技术的发明。(唯物史观)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发明出现的时间是1765年,换算成世纪为18世纪60年代。。(时空观念)
4.提高了织布速度的发明是飞梭,它是凯伊于1733年发明的。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唯物史观】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因为英国具备了基本的政治前提,即英国
A.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B.是一个工业化国家
C.进行黑奴贸易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故选D项;A项是市场条件,排除A项;B项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排除B项;C项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排除C项。
2.【唯物史观】有学者指出,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该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了工业化革命
C.非洲奴隶反殖民压迫是正义的 D.非洲和欧洲同时进行工业化革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殖民地为欧洲开展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美洲与欧洲的这种供养关系是欧洲通过殖民扩张建立的,故选B项;工业革命开始于欧洲,美洲只是为欧洲开展工业革命提供条件,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在于强调美洲对欧洲的重要性,并没有涉及非洲奴隶反殖民压迫是正义的,排除C项;美洲为欧洲提供了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非洲奴隶的辛勤劳作进一步成就了欧洲的工业化,但欧洲工业化革命的发生其条件是多方面的,也没有涉及非洲和欧洲同时进行工业化革命的相关知识,排除D项。
3.(2024·云南中考·20)如图是织工哈格里夫斯的发明,它改进后便纺织效率大大提高,广泛应用后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一发明是
A.飞梭 B.珍妮机 C.蒸汽机 D.内燃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如图是织工哈格里夫斯的发明”及所学知识,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它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故选B项;飞梭的发明者是凯伊,它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人们开始想方设法提高棉纱产量,结果促成了“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排除A项;1785年,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排除C项;内燃机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排除D项。
4.【唯物史观】(2025·四川广安中考·10)“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这表明工业革命源于
A.原有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B.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
C.“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殖民扩张推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完成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市场扩大、需求增加导致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从而引发工业革命,这直接表明工业革命源于原有生产方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故选A项;新航路开辟在15、16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题干未提新航路开辟对市场的影响及关系,排除B项;“光荣革命”主要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政治上的变革,未直接涉及到因市场需求引发工业革命,排除C项;殖民扩张如三角贸易帮助欧洲资本积累,支持工业革命,但材料未涉及资本问题,只讨论生产与需求矛盾,排除D项。
学习任务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94—96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直击中考,重点知识:1.瓦特的突出贡献是1785年改进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已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它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的向纵深发展。(唯物史观)
2.蒸汽机作为动力,只要有煤炭烧水,动力不仅强劲,且源源不断,这就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力、畜力的依赖,使得工厂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最终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这也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3.思考探究结合95页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工厂制度的特点是: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史料实证)
(2)现在工厂制作的环境如何: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史料实证)
(3)如何借助材料辩证客观的评价现代工厂制度:正面:提高了生产效率,负面: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方便资本家压榨工人阶级。(唯物史观)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5.(2024·江苏镇江中考·19) “正如纺纱方面的发明导致织布方面的发明一样……新的棉纺织机引起对动力的需要。”由此产生的发明是
【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新的棉纺织机引起对动力的需要,这意味着需要一种新的动力装置来满足纺织机的需求,蒸汽机是一种动力装置,它的发明正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中对动力的需求,特别是纺织业的需求,故选B项;珍妮机是一种手摇纺纱机,它本身是一种纺织机,不是动力装置,排除A项;火车是利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它本身不是为了满足纺织机对动力的需求而发明的,排除C项;汽车是利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它与纺织机对动力的需求无关,排除D项。
6.(2024·江苏宿迁中考·16)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使他从一个仪器修理厂的徒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法国科学院外籍会员。他是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爱迪生 D.斯蒂芬森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瓦特改进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动力,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故选A项;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提高了纺纱效率,与蒸汽机不符,排除B项;爱迪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家,与“蒸汽时代”不符,排除C项;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7.(2022·广东深圳中考·19) 瓦特在取得专利的说明书中,把他的蒸汽机说成是大工业普遍适用的发动机,与当时使用其他动力来源的机器相比,他的普遍适用性体现在
A.突破地理条件的限制 B.机器简单易于制造
C.能源清洁更加环保 D.可用能源丰富多样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以煤炭为能源,摆脱了对于水力的依赖,突破了地理条件的限制,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故选A项;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更加精密,相比其他机器并不是“简单易于制造”,排除B项;蒸汽机以煤炭为能源,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污染,排除C项;蒸汽机使用的能源是煤炭,“可用能源丰富多样”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8.(2024·江苏苏州中考·19)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第一个客户是阿克莱特的纺织厂,用蒸汽机来泵取瀑布的水到浆轮上;第二个客户是威尔金森的钢铁厂,蒸汽机被用来控制风箱以保持熔炉空气的恒定供给。到1815年,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由此可见
A.珍妮机开启了工业革命 B.蒸汽动力适应了经济发展
C.英国普遍建立工厂制度 D.蒸汽机车开启了铁路时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后,蒸汽机被应用于各个领域,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材料中未涉及这一点,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到“到1815年,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不能说明英国普遍建立工厂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火车的发明和铁路的修建, 排除D项。
9.【历史解释】(2024·江苏扬州中考·15)1825—1875年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时法国
A.开始加入殖民争霸行列 B.获得了德国的战争赔款
C.采取机器和大工厂生产 D.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25—1875年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法国丝织业织机数增加明显,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法国采取机器和大工厂生产,故选C项;法国开始加入殖民争霸行列是在16世纪,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获得德国的战争赔款是在一战后,排除B项;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
10.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开始使用机器。一些资本家花钱购买机器、原料、雇佣大批工人在一个巨大的工厂里生产。进入19世纪,传统的工场被大工厂替代,一种新的制度诞生了。材料中“新的制度”指的是
A.现代工厂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八小时工作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A
【解析】材料描述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使用、资本家投资工厂雇佣工人、传统工场被替代,这直接体现现代工厂制度的兴起,该制度以集中化、机械化生产为特征,如18世纪英国纺织厂实践,故选A项;社会主义制度倡导生产资料公有和工人集体管理,19世纪中期才发展,材料中资本家私有制和雇佣关系与之矛盾,排除B项;八小时工作制度是19世纪末工人运动成果如1886年芝加哥事件,材料未涉及工作时间改革,排除C项;资本主义制度在工业革命前已存在,材料焦点是生产组织革新,排除D项。
学习任务三、火车与铁路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96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是:1825年,由史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铁路时代到来的影响是: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历史解释)
(二)归纳总结:1.根据本课所学,完成工业革命时间表。(时空观念)
时间 事件 影响(意义)
17世纪末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条件
1733年 凯伊发明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度,扩大了对纺纱的需求,催生了珍妮机的发明
1765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尼机 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785年 瓦特改进蒸汽机 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的向纵深发展
1825年 史蒂芬森设计的火车试车 铁路时代开始
19世纪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19世纪中期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这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家国情怀)
2.工业革命的影响有:(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唯物史观)
(2)19世纪中期(1840年前后,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几乎同时),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时空观念)
(3)法、美、德等西方国家学习英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4)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5)负面影响:煤炭大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唯物史观)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1.【唯物史观】(2025·广东中考·28)19世纪中叶以后,西欧国家投送人员、物资的能力大幅提升,使距离和地理因素不再是影响国际体系的主要决定性因素。这主要得益于当时
A.国际格局的变化 B.城市化进程的开始
C.殖民扩张的加剧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19世纪中叶后,交通运输业如铁路和蒸汽船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西欧远程投送效率,使地理障碍弱化,故选D项;国际格局变化如克里米亚战争后调整,属于政治外交层面,未直接推动运输革新,排除A项;城市化进程开始与运输能力提升无直接因果,它主要涉及人口向城市聚集等方面,排除B项;殖民扩张加剧利用了运输进步进行资源掠夺,但它是结果而非原因,排除C项。
12.(2023·四川凉山中考·10)2022年底,德昌、西昌、冕宁、喜德、越西、甘洛等地老百姓坐上了动车。回顾历史,约200年前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其发明者是
A.爱迪生 B.凯伊 C.瓦特 D.斯蒂芬森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人类进入铁路时代,故选D项;爱迪生是美国的著名发明家、企业家,没有发明蒸汽机车,排除A项;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排除B项;瓦特完成了对蒸汽机的改进,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排除C项。
13.(2023·辽宁鞍山中考·21)英国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之先河,使人类进入
A.石器时代 B.铁器时代 C.“蒸汽时代” D.“电气时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始,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故选C项;石器是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是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工具,与工业革命不符,排除A项;铁器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工具,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不符,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
14.【历史解释】(2024·江苏徐州中考·12)进入19世纪,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工厂制度的确立 B.计时工具的改进
C.环境污染的加剧 D.福利政策的推行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钟表、机器和车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机器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材料反映的时间观念的变化与工厂制度的建立有关,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不单是计时工具的改进带来的变化,排除B项;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加剧,材料中劳动节奏的变化与环境污染无关,排除C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二战后建立起来的,材料内容与福利政策无关,排除D项。
15.【历史解释】(2025·天津中考·22)下表是 19 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表格中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国家 总人口 (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约 1800 48% 52%
法国 约3600 75% 25%
美国 约2300 87% 13%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答案】C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机器大生产使工厂集中于城市,吸引农村人口迁移,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城市人口达52%最高,法美较低因工业革命进展较慢,故选C项;资本主义制度如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在17世纪已确立,早于工业革命,不是城市化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扩展主要指俄日改革等,与城市化关联不大,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末,时间不符19世纪中期,排除D项。
16.(2025·四川德阳中考·10)进入19世纪以后,英国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密集,居住拥挤,环境恶劣,犯罪增多,疾病流行,生活贫困。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英国
A.垄断组织的普遍建立 B.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 D.政府治理效能的下降
【答案】C
【解析】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导致19世纪英国工厂兴起,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造成住房拥挤、环境恶劣、疾病流行等问题,如伦敦贫民窟卫生恶化引发霍乱,故选C项;垄断组织的普遍建立发生在19世纪末期,与19世纪早期城市化问题时间不符,排除A项;19世纪英国以轻工业为主,不是重工业占据主导,排除B项;材料中城市问题是工业革命快速发展带来,并非政府治理效能下降,排除D项。
17.【唯物史观】(2025·江苏扬州中考·16)工业化使英国的财富迅速增长,但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时人惊呼:“英国可以分为两个民族——穷人和富人,他们之间拥有一条巨大的鸿沟。”该现象直接反映工业革命
A.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B.促进了纺织技术革新
C.改善了全体人民生活 D.推动了工厂制度确立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工业革命后英国财富增长却忽视公平分配,形成穷人与富人间的巨大鸿沟,这直接体现工业革命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工业革命期间资本家财富剧增而工人生活困苦,如曼彻斯特贫民窟现象,故选A项;纺织技术革新是工业革命的起因之一,如珍妮纺纱机发明,但材料未涉及技术内容,只讨论社会分化问题,排除B项;工业革命初期工人生活恶化,如长工时低工资,并非全体受益,材料中穷人处境突出部分群体生活未改善,排除C项;工厂制度确立侧重于生产组织形式变革,材料中未提及相关信息,排除D项。
18.【历史解释】(2025·福建中考·22)据图5判断,英国
图5 英国部分城市的人口增长
A.工业革命推进城市化进程 B.拥有世界第一大城市
C.城市人口超过农村 D.贫富差距缩小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图表“英国部分城市的人口增长”可知,1801—1900年,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人口大幅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发展,吸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推进了城市化进程,故选A项;图表仅呈现了英国部分城市的人口增长情况,无法得出英国拥有世界第一大城市的结论,排除B项;图表中没有农村人口数据,不能判断城市人口是否超过农村,排除C项;图表仅反映人口数量变化,并未涉及贫富差距相关信息,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5—2026 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 20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掌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及进程;
2.史料实证:借助材料研读等内容,了解早期工厂的实际情况;
3.历史解释: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的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
革命的影响;
4.唯物史观: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5.家国情怀: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屈辱落后原因,发奋图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重难点】
1.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2.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学习任务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94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生产部门发明制造机器,促进生产发展的革命性变化被称为
“ ”,开工业文明先河的国家是 。(历史解释)
2.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政治原因是 制建立后政治稳定,经济原因是
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这刺激了新技术的发明。(唯物史观)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这一发明出现的时间是 年,换算成世纪
为 世纪 年代。(时空观念)
4.提高了织布速度的发明是 ,它是凯伊于 1733 年发明的。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唯物史观】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因为英国具备了基本的政治前提,即英国
A.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B. 是一个工业化国家
C. 进行黑奴贸易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唯物史观】有学者指出,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
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该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 殖民扩张推动了工业化革命
C. 非洲奴隶反殖民压迫是正义的 D.非洲和欧洲同时进行工业化革命
3.(2024·云南中考·20)如图是织工哈格里夫斯的发明,它改进后便纺织效率大大提高,广泛应用后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一发明是
A.飞梭 B.珍妮机
C. 蒸汽机 D. 内燃机
第 1 页 共 4 页
4.【唯物史观】(2025·四川广安中考·10)“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
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这表明工业革命源于
A.原有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B. 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
C.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殖民扩张推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完成
学习任务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94—96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直击中考,重点知识:1.瓦特的突出贡献是 年 蒸汽机,到 19 世纪 30 年代,蒸汽
机已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它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的提高了 ,
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的向纵深发展。(唯物史观)
2.蒸汽机作为动力,只要有煤炭烧水,动力不仅强劲,且源源不断,这就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力、畜
力的依赖,使得工厂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 ,最终确立了现代 制度,这也是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3.思考探究结合 95 页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工厂制度的特点是: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史料实证)
(2)现在工厂制作的环境如何:环境 ,工作强度 。(史料实证)
(3)如何借助材料辩证客观的评价现代工厂制度:正面:提高了 ,负面:环境恶劣,
劳动强度大,方便资本家压榨 阶级。(唯物史观)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5.(2024·江苏镇江中考·19) “正如纺纱方面的发明导致织布方面的发明一样……新的棉纺织机引
起对动力的需要。”由此产生的发明是
6.(2024·江苏宿迁中考·16)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
汽时代”,使他从一个仪器修理厂的徒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法国科学院外籍会员。他是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 爱迪生 D. 斯蒂芬森
7.(2022·广东深圳中考·19) 瓦特在取得专利的说明书中,把他的蒸汽机说成是大工业普遍适用的
发动机,与当时使用其他动力来源的机器相比,他的普遍适用性体现在
A.突破地理条件的限制 B. 机器简单易于制造
C. 能源清洁更加环保 D.可用能源丰富多样
8.(2024·江苏苏州中考·19)1785 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第一个客户是阿克莱特的纺织厂,
用蒸汽机来泵取瀑布的水到浆轮上;第二个客户是威尔金森的钢铁厂,蒸汽机被用来控制风箱以保持
熔炉空气的恒定供给。到 1815 年,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由此可见
A.珍妮机开启了工业革命 B. 蒸汽动力适应了经济发展
C. 英国普遍建立工厂制度 D.蒸汽机车开启了铁路时代
第 2 页 共 4 页
9.【历史解释】(2024·江苏扬州中考·15)1825—1875 年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 3 万台
增加到 12 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 10 万公斤增加到 300 万公斤。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时法国
A.开始加入殖民争霸行列 B. 获得了德国的战争赔款
C. 采取机器和大工厂生产 D.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10.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开始使用机器。一些资本家花钱购买机器、原料、雇佣大批
工人在一个巨大的工厂里生产。进入 19 世纪,传统的工场被大工厂替代,一种新的制度诞生了。材
料中“新的制度”指的是
A.现代工厂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八小时工作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学习任务三、火车与铁路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96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年,由 设计的 拖
着车厢,载着 450 名乘客正式试车。(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铁路时代到来的影响是: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 和
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历史解释)
(二)归纳总结:1.根据本课所学,完成工业革命时间表。(时空观念)
时间 事件 影响(意义)
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工业
17 世纪末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革命奠定了条件
提高了织布速度,扩大了对纺纱的需求,催
1733 年 凯伊发明飞梭
生了珍妮机的发明
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 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是生产领域的一次
1785 年 改进蒸汽机 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
工业革命得以更快的向纵深发展
年 史蒂芬森设计的火车试车 时代开始
19 世纪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这警
19 世纪中期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家国情怀)
2.工业革命的影响有:(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 水平,人类进入 时
代。(唯物史观)
(2)19 世纪中期(1840 年前后,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几乎同时),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
国家。(时空观念)
(3)法国、 国、 国等西方国家学习英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4)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5)负面影响:煤炭大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唯物史观)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1.【唯物史观】(2025·广东中考·28)19 世纪中叶以后,西欧国家投送人员、物资的能力大幅提升,
使距离和地理因素不再是影响国际体系的主要决定性因素。这主要得益于当时
A.国际格局的变化 B. 城市化进程的开始
第 3 页 共 4 页
C. 殖民扩张的加剧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2.(2023·四川凉山中考·10)2022 年底,德昌、西昌、冕宁、喜德、越西、甘洛等地老百姓坐上了动
车。回顾历史,约 200 年前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 450 名乘客正式试车,其发明者是
A.爱迪生 B.凯伊 C. 瓦特 D. 斯蒂芬森
13.(2023·辽宁鞍山中考·21)英国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之先河,使人类进入
A.石器时代 B.铁器时代 C. “蒸汽时代” D. “电气时代”
14.【历史解释】(2024·江苏徐州中考·12)进入 19 世纪,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
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这一
变化的原因是
A.工厂制度的确立 B. 计时工具的改进
C. 环境污染的加剧 D.福利政策的推行
15.【历史解释】(2025·天津中考·22)下表是 19 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表格中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总人口
国家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单位:万人)
英国 约 1800 48% 52%
法国 约 3600 75% 25%
美国 约 2300 87% 13%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16.(2025·四川德阳中考·10)进入 19 世纪以后,英国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密集,居住
拥挤,环境恶劣,犯罪增多,疾病流行,生活贫困。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英国
A.垄断组织的普遍建立 B. 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 D.政府治理效能的下降
17.【唯物史观】(2025·江苏扬州中考·16)工业化使英国的财富迅速增长,但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
题。时人惊呼:“英国可以分为两个民族——穷人和富人,他们之间拥有一条巨大的鸿沟。”该现象
直接反映工业革命
A.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B. 促进了纺织技术革新
C. 改善了全体人民生活 D.推动了工厂制度确立
18.【历史解释】(2025·福建中考·22)据图 5 判断,英国
图 5 英国部分城市的人口增长
A.工业革命推进城市化进程 B. 拥有世界第一大城市
C. 城市人口超过农村 D.贫富差距缩小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