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十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沸点:戊烷>2,2一二甲基戊烷>2,3一二甲基丁烷>丙烷
B.密度:CCl4>苯>水
C.含氢量:甲烷>乙烯>乙炔>苯
D.同物质的量燃烧时耗O2量:已烷>环已烷>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烷烃同系物的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而升高。如果碳原子数目相同,则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因此A不正确,沸点应该是2,2一二甲基戊烷>2,3一二甲基丁烷>戊烷>丙烷;B不正确,密度应该是CCl4>水>苯;C不正确,根据化学式可知,含氢量应该是甲烷>乙烯>乙炔=苯;根据有机物的燃烧通式CnHm+(n+m/4)O2=nCO2+m/2H2O可知,在物质的量相等的条件下,烃燃烧消耗氧气的多少只与(n+m/4)有关系,据此可知选项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烷烃沸点、有机物密度、含氢量以及有机物燃烧的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2.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X(g)2Y(g)+Z(g),若Y浓度由0.048mol·L-1增加到0.12
mol·L-1需18s,那么由由0.12mol·L-1增加到0.2mol·L-1,需要反应的时间是
等于20s
B.
等于18s
C.
大于20s
D.
大于
18s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降低,所以反应速率逐渐降低,因此有>,解得t>20s,答案选C。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应用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关系,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体氧化钠
②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
③过氧化钠可在防毒面具中做供氧剂④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红棕色的烟
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氧化钠,故错误;②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是金属钠和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有气泡产生,其次是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之间的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错误;③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因而常用在防毒面具里作为供氧剂,故正确;④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红棕色的烟,产生氯化铁,故正确;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产生盐酸小液滴而在瓶口形成白雾,故错误。
考点:钠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
4.氢化锂(Li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与水反应生成H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溶液呈酸性
B.H-与H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H-可以被还原成氢气
D.H2O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答案】BD
【解析】LiH与H2O的反应为:
====LiOH+↑
5.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
)
A.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方向
【答案】D
【解析】略
6.以下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白磷保存在水中
C.在FeCl3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防止溶液变质
D.为了检验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用KSCN溶液检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金属钠很容易与空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氧气及水蒸气发生反应而变质,因此保存钠要隔绝空气,由于煤油的密度比钠小,与金属钠不能发生反应,因此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正确;B.白磷着火点只有40度,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达到着火点时发生燃烧,因此在空气中容易自燃,为了隔绝空气,经常把磷保存在水中,正确;C.在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二者会发生反应:2FeCl3+Fe=3FeCl2,错误;D.
FeCl2有还原性,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FeCl3,FeCl3与KSCN
发生反应,使溶液变为血红色,而FeCl2与KSCN
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因此常用KSCN溶液检验FeCl2溶液是否变质,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正误判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物质的保存于物质的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密切。金属钠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发生反应而变质,可以利用煤油的密度比钠小与钠不能发生反应,将其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和水;锂也容易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发生反应,但是其密度小于煤油,就不可以保存在煤油中,要保存在液体石蜡中;白磷由于着火点低,在空气中由于缓慢氧化而自燃,利用其密度比水大,与水不反应,将其保存在水中,NaOH、Ca(OH)2等碱性溶液容易与玻璃的成分SiO2发生反应产生有粘性的Na2SiO3,容易使试剂瓶与玻璃塞粘在一起,因此要用橡胶塞。氢氟酸与玻璃发生反应,要保存在铅皿或塑料容器中。总之物质保持要注意防止其发生反应变质,结合其性质全面考虑。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CH3COONa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则溶液中的比值变大
B.体积为VL的Na2CO3溶液pH=a,加水后使其体积为10V时,其溶液的pH=a-1
C.pH=11的K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D.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当溶液的pH=7时,c(SO2-4)>c(NH+4)
【答案】A
【解析】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浓度会增大,醋酸根离子浓度与钠离子浓度的比值等于醋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与钠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应分子分母均变化不一比较。变换思维,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浓度会变稀,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分母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分子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分式的值减小。相反增大浓度分式的值增大。
8.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该反应是一个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容器的压强在逐渐减小,故A错误;
B.硫是液体,分离出硫,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变,所以不影响反应速率,故B错误;
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抑制了二氧化硫的转化,所以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使用哪种催化剂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平衡的因素,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注意固体和纯液体改变用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9.对物质的空间结构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4原子共线的可能含碳碳三键
B.具有4原子共面一定含醛基
C.具有6原子共面的可能含碳碳双键
D.具有12原子共面的可能含苯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碳碳三键是直线型结构,所以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4原子共线的可能含碳碳三键,例如乙炔分子,A正确;具有4原子共面不一定含醛基,也可能含有羰基,B不正确;具有6原子共面的可能含碳碳双键,例如乙烯分子,C正确;具有12原子共面的可能含苯环,例如苯分子,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中共线和共面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的培养,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该题试题需要注意的是,有机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问题可以从以下价格方面考虑:(1)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居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分子中的5个原子中没有任何4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其中任意三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任意两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2)乙烯,平面型结构,分子中的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键角都约为120°。(3)乙炔,直线型结构,分子中的4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4)苯,平面型结构,分子中的12个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只要掌握好这些结构,借助碳碳单键可以旋转而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不能旋转的特点,以及立体几何知识,各种与此有关的题目均可迎刃而解。
10.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A.Al→Al2O3→Al(OH)3→NaAlO2
B.Cu
→CuO
→Cu(OH)2
→CuSO4
C.Na
→Na2O2
→NaOH
→Mg(OH)2
D.Fe
→Fe2O3→Fe(OH)3
→FeCl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Al2O3、CuO、Fe2O3均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所以与题目要求不符,C项可以。
考点:物质间的转化。
11.(2008秋 锦州期末)在含有酚酞的0.1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
A.变蓝色
B.变深
C.变浅
D.不变
【答案】C
【解析】因氨水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酚酞遇碱变红,当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后,NH4+离子浓度增大,根据同离子效应,加入NH4Cl后,氨水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抑制氨水电离,从而c(OH﹣)变小,颜色变浅.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电离平衡问题,注意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本题属同离子效应问题,较为简单.
12.已知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M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
【答案】D
【解析】略
13.(2011·本溪市高二期末)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C.温度、浓度的改变一定会引起反应速率的改变,所以化学平衡一定会移动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c(H+)=c(OH-)=10-6
mol/L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答案】D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错误;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 ΔH=-285.8
kJ/mol,B错误;浓度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化学平衡的改变,如对于反应H2(g)+I2(g)??2HI(g),各物质浓度均增大一倍。但平衡不移动,C错误;c
(H+)=c(OH-),溶液一定呈中性,D正确。
14.现有常温下的五种溶液(如下表)。
①
②
③
④
⑤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
醋酸
盐酸
醋酸钠
pH
11
11
3
3
8.3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五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最小的是⑤
B.将①、④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
>c(NH4+)>c(H+)>c(OH-)
C.分别将①、②、③、④加水稀释100倍,稀释后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③>④
D.在⑤中加入适量的④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溶液中:c(Na+)>c(Cl-)=c(CH3COOH)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外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加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五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最大的是⑤,错误;B、一水合氨为弱碱,将①、④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氨水远过量,所得溶液呈碱性,错误;C、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分别将①、②、③、④加水稀释100倍,稀释后四种溶液的pH应为:①>②>④>③,错误;D、在⑤中加入适量的④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溶液为氯化钠、醋酸钠和醋酸的混合液,溶液中:c(Na+)>c(Cl-)=c(CH3COOH),正确。
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15.
(5分)(1)化学反应2A(g)+B( )
2C(g)达到化学平衡时:
①升高温度时,C的量减少,则反应物的能量总和____________生成物的能量总和(填“>”、“<”或“=”)。
②如果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B是____________态物质。
③若增加B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说明B是____________态物质。
(2)如图,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2
mol
B,起始时容器体积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
A(g)+B(g)
x
C(g)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C的物质的量为
y
mol。
根据题中数据计算,x
=_________、y
=_________;
【答案】(1)>
气
固或液
(2)2
1.6
【解析】
16.现有一未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
KClO3+PH3+H2SO4→K2SO4+H3PO4+H2O+X
(1)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
(2)已知0.2
mol
KCl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氧化性:KClO3>H3PO4
B.氧化性:H3PO4>KClO3
C.还原性:PH3>X
D.还原性:X>PH3
【答案】(1)PH3
(2)Cl2
(3)AC
【解析】
试题分析:(1)该反应中P元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5价,则PH3为还原剂;(2)设还原产物X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电子转移可知,0.2mol×(5-x)=1mol,解得x=0,则还原产物X为Cl2;(3)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氧化性为KClO3>H3PO4,还原性为PH3>X,选A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7.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指出提取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名称:①
;③
。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
。(填字母序号)
A.
水、酒精
B.
四氯化碳、苯
C.
汽油、酒精
(3)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仪器A的名称为:
。指出装置
中的错误之处;①
;
②
;③
。
【答案】(1)①
过滤(2分)
③
萃取(2分)
(2)B(2分)
(3)蒸馏烧瓶(2分)①
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平;
②
烧瓶加热未使用石棉网;③
冷凝管冷却水流向反了(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过滤适用于不溶于水的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和液体,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将碘水中的碘单质萃取出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即可;(2)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碘在四氯化碳或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四氯化碳或苯和水都不互溶,且四氯化碳或苯和碘都不反应,故可用四氯化碳或苯,(3)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应与烧瓶支管口相平。
考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8.(8分)如图,某同学做乙醇氧化实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螺旋状铜丝先放到a点处加热,然后再移到b点,发现铜丝在火焰的a,b两点时现象明显不同,请写出a,b两点的实验现象,并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实验现象
解 释
a
b
【答案】铜丝由红变黑 外焰处乙醇充分燃烧
铜丝又由黑变红 焰芯处乙醇未充分燃烧将CuO还原
【解析】由于外焰处酒精燃烧充分,所以a处铜丝由红变黑;b处即焰芯处乙醇未充分燃烧将CuO还原,因此铜丝又由黑变红。
19.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现只有含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提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①步
第②步
第③步
第④步
.
【答案】第①步
NH4HCO3NH3↑+CO2↑+H2O
第②步
BaCl2+Na2SO4=BaSO4↓+2NaCl
第③步
Na2CO3+BaCl2═BaCO3↓+2NaCl
第④步
Na2CO3+2HCl═2NaCl+CO2↑+H2O
.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给流程知第①步加热混合物,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CO2↑+H2O;残留物溶解,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然后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除去过量的氯化钡,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过滤后,向滤液中加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碳酸钠溶液,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0.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1.2L,质量为18.8g,则混合气体中n(CO):n(CO2)=______________;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C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混合气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g/L.
【答案】(12分)
2∶3,
2/5或0.4或40%
70.2%或33/47
1.68
(每空3分)
【解析】
试题分析:假设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m
( http: / / www.21cnjy.com )o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有x+y=11.2/22.4=0.5
28x+44y=18.8
解x=0.2
y=0.3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为
2∶3,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2/5或0.4或40%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3×44=13.2g,其质量分数=13.2/18.8=70.2%或33/47;混合气体的密度=18.8/11.2=1.68g/L。
考点:物质的量计算
21.(6分)单质A、B、C在一定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可以按下面的流程进行反应。已知单质A、B常温下分别为无色气体和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常见的金属,D的水溶液常温下能与单质C反应生成F和单质A。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单质B的化学式
,D物质的电子式
。
(2)写出E→H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D+C→F+A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6分)(1)Cl
2,
;
(2)FeCl
3
+3NaOH==Fe(OH)3↓+3NaCl
(2分)
(3)Fe
+2H+=2Fe2++
H2↑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是H2;B是Cl2;C是Fe;H2和Cl2化合产生的D是HCl;Fe和盐酸反应产生F是FeCl2;FeCl2和Cl2反应产生E是FeCl3;FeCl2和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G:Fe(OH)2;FeCl3和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H:Fe(OH)3。(1)单质B的化学式是Cl
2,HCl是共价化合物,两个原子之间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结合形成HCl,D物质的电子式是;(2)FeCl3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Fe(OH)3。E→H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
3
+3NaOH==Fe(OH)3↓+3NaCl;(3)Fe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产生氢气,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把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是:Fe
+2H+=2Fe2++
H2↑。
考点:考查物质的推断、化学式、电子式及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22.【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现有分子式为CnH8O2X2的物质M,可发生如下所示转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已知:①物质B在质谱分析中,在质谱图显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在多种质荷比不相同的粒子,其中质荷比最大的为32,物质B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中,有两个吸收峰,吸收峰面积之比为3∶1
②两个—OH同时连在一个C原子上,结构不稳定,会自动失水,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值为
,X为
(填元素符号)
(2)① ③的反应类型:①
,③
(3)写出M E G的结构简式;
M:
;
E:
;
G: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
;
B→F: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属于酯
②属于酚
③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
,
【答案】(15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B质荷比最大的为32,核磁共振
( http: / / www.21cnjy.com )氢谱中,有两个吸收峰,吸收峰面积之比为3∶1 可推知B为CH3OH;(1)A→D再酸化后得到对苯二甲酸,结合碳原子守恒可知A中有8个C原子,同时得到M中碳原子为9,即n值为9;C中滴加AgNO3溶液得浅黄色沉淀,可知是AgBr沉淀,则M中的X为Br。
(2)反应①为M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属取代反应;反应③是醛基与H2的加成反应
(3)M:
E
:
G:CH2=CH-CHO
(4)
A→D是醛基被新制Cu(OH)2溶液氧化,反应方程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B→F是甲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为:
(5)E的分子式为:C8H8O2;①属于酯含有-COO-基团,②属于酚说明含有苯环及酚羟基,③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没有-CHO,④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说明苯环上的取代基处于对位,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是:或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
涉及反应原理、反应类型及同分异构体书写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