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信息技术浙教版教学设计
下载 保护数字身份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数字身份”的含义(如网名、头像、账号密码等)。2、掌握保护数字身份的3种方法(强密码设置、不随意泄露信息、识别网络风险)
重点 1、强密码的设置规则、个人信息保护。
难点 1、识别网络钓鱼等隐蔽性风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动画短片:播放一段《小明的数字身份冒险》(假设情景:小明因密码太简单导致游戏账号被盗)。提问:“小明的账号为什么会被盗?你在网上有过数字身份吗?” 倾听老师引入相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从问题中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1. 在线活动与数字身份互动提问:“同学们平时在网上做过哪些事?”(玩游戏、看视频、上网课等,用图标辅助回答)概念具象化:用“网络脚印”比喻:展示图片对比有意识脚印(如主动发帖)和隐形脚印(如浏览记录)。小组讨论:“如果数字身份是一顶魔法帽,里面会装什么?”(引导说出账号、头像、定位等信息)。2. 数字身份的安全隐患案例分析:案例1:小美用真实姓名做游戏ID,被陌生人冒充(强调信息泄露风险)。案例2:爸爸的手机因点击链接被盗刷(关联“网络钓鱼”)。隐患归纳:安全隐患 可能后果弱密码 账号被盗晒照片/定位 隐私暴露乱点链接 病毒/诈骗3. 保护数字身份三盾牌策略(配合动画演示):防御盾:强密码(现场生成示例:3年级@Wudi比abc123更安全)。隐身斗篷:限制信息可见度(对比微信“朋友可见”vs“公开”设置截图)。警报器:识别危险信号(红色标注常见钓鱼话术:“紧急!”“免费领”)。口诀记忆:“一密码二隐藏三警惕,数字身份保护牢!” 了解并掌握数字身份等相关的知识以及掌握相关的重点难点 通过几个学习活动让学习开始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课堂练习 设计一个“安全密码”并分享设置思路(不写真实密码)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更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 进一步拓展本节课的学习知识
课堂小结 1、知识回顾学习了什么是数字身份?(网名、账号、密码等)理解了有哪些安全隐患?(密码太弱、乱点链接、晒照片…)学会了怎么保护?(口诀:“一密码二隐藏三警惕!”)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