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导入新课提起庄子,大家应该能够想起高一我们学过他的—《庄子·秋水篇》,可能还会有同学知道他的《庖丁解牛》。《秋水篇》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们就知道了庄子散文的一大特点:想象奇特,意境开阔。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并且给予了“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高度评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最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又能体现其散文的风格与成就。题为—《逍遥游》。????“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鹏之徙于南冥『
庄子
』
1、掌握课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和特殊用法??
2、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3、把握文章想象丰富、用寓言说理的特色???
4、学习文章的结构特点 学习目标重点: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3.培养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能欣赏作品的情节、形象和语言。?
4、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和应区分“小大之辨”的观点,最后理解其“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 , 时期 人,著名的 , 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 。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为了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周战国宋国蒙 道家学派“老庄”清静无为思想家、文学家注音:蜩蝉
舂粮
蟪蛄
大椿
斥鴳
泠然
万仞
蓬蒿 tiáo
chōng
huì gū
chūn
chì yàn
líng
rèn
hāo北冥
鲲鹏
抟
迁徙
坳堂
草芥
夭阏
决起míng
kūn
tuán
xǐ
ào
jiè
è
xuè 通假字(1)北冥有鱼
(2)三飡而反
(3)故夫知效一官
(4)此小大之辩也
(5)而征一国
(6)御六气之辩
(7)而后乃今培风(通“溟”)(同“餐”,通“返”)
(通“智”)
(通“辨”)(通“耐”)
(通“辨”)
(通“凭”) 通假字(8)爝火不息
(9)藐姑射之山
(10)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11)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12)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
(13)其翼若垂天之云(通“熄”)(通“邈”)(通“汝”)(通“诳”)
(通“磅”,通“祈”)(通“陲”)
古今异义(1)虽然,犹有未树也
(2)众人匹之
(3)腹犹果然
(4)穷发之北
(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6)野马也,尘埃也
(7)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连词)(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古义:饱满的样子,今义:事实与所说或预料相符)
(古义:毛,指草木;今义:头发)(古义:振奋,今义:发怒)
(古义:天空飘浮的生物或空气、尘埃等,今义:野生的马)
(古义:泛指动物,今义:虫子) 词类活用(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置杯焉则胶
(3)而征一国者
(4)而我犹尸之
(5)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6)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7)与越人水战
(8)适莽苍者
(9)彼于致福也
(10)吾惊怖其言(名词作动词,向南飞)(名词作动词,搁浅)(使动用法,使……信任)(名词作动词,指在其位而无所作为)(名词作动词,种植;形容词作动词,充满)(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名词作状语,在水上)
(形容词作名词,指近郊)(使动用法,使……到来)(意动用法,以……为惊讶)
特殊句式(1)南冥者,天池也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4)剖之以为瓢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6)物莫之伤
(7)鹪鹩巢于深林 判断句判断句
判断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辨别下列虚词在句中的意思:之鲲之大
鹏之背
鹏之徙于南冥也
生物之以气息相吹
蜩与学鸠笑之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助词,“的”代词,“它”到……去,动词代词,“这”主谓间无实义而化而为鸟
怒而飞
其远而无所至邪
水浅而舟大
我决起而飞
枪榆枋而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表顺承表修饰表转折表因果表修饰“就”,表承接表承接其其名为鲲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是 还是代词,它的代词,它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语气助词,呢动词,是,叫做动词,成为品读第一则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战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鲲鹏(大)形体:几千里、垂天之云
变化:神速
飞行:壮观 活动范围: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六月之息有所待、不逍遥野马、尘埃有所待、不逍遥以息相吹万物皆有所待(小)归纳第一段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
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归纳首段段意如下: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只是所待有大小而已。万物都有所待;都没有绝对自由 总结:本段是对第一段的归纳、补充、印证,说明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大小之辩”的差异,但终归都是“有所待”。。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对比论证蜩鸠
斥鴳鲲鹏朝菌
蟪蛄
众人 冥灵
大椿
彭祖 宋荣子犹然笑之 品读第三段2、宋荣子为何笑这些人?1、“宋荣子犹然笑之”笑谁?四种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因为他们心系功名,为名所累,为利所困,算不上真正的逍遥者 3、对于宋荣子,庄子又怎么看?否定。“斯已矣”
“虽然,犹有未树也。”4、列子算不算逍遥者 ?
不算。“犹有所待者也”。
5、真正的逍遥者是怎样的?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无己,无功,无名
6、如何做到“逍遥游”? 无己
无功
无名论证思路万物皆“有所待” 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 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算“逍遥游”)怎样才算“逍遥游” 什么样的人可以入此境?提出主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就是顺应万物本性、超越了一切现实困境、融合了物我,无所依赖、安宁恬静、悠然自在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逍遥游品读第二则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逍遥游》) 请在文中划出最能体现寓言中主人公许由思想观点的句子。尧 许由让天下爝火 日月
浸灌 时雨尧乃诚心诚意
衬托许由的大才大德 许由:天下已治 (实)
代子为王 (名)我不会追求这宾(次要的东西)为生只需“一枝、一饮”庄子通过本则寓言,主要是想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才能是具备最高境界的人呢?”
“言”外之意:
重实而不重虚名的人,即“圣人无名”)
品读第三则1、庄子通过本则寓言,主要是想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才能是具备最高境界的人呢?” 不求功,不居功而反有惠及苍生的大功。(这一寓言,主旨是“神人无功”) 品读思考2、作者是怎样来论述的?
作者通过肩吾和连叔的对话,塑造了一个神奇的姑射山的神人形象,他“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有拯救天下之大功,却不求功,不居功。
品读第四则1、本则讲述了什么内容? 第四则通过惠子与庄子的对话,讨论用与无用,小用与大用,无所可用,却无所害的道理,形象的阐明了“至人无己”的主旨,其实是进一步论证道家“无为而为”自在逍遥境界。 2、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惠子讲故事来讽刺和攻击庄子,意思说你就象这株臭椿,大而无用,被人遗弃。 然后就是庄子对惠子讽刺的批驳。惠子认为你庄子虽有大才,却是个使用不了的蠢才,就象臭椿那样,长在路旁无人看、无人用、被人遗弃。但是,庄子进行了有力的回击,事物的作为不在大小,也不在机巧,机巧的野猫和黄鼠狼最后还是死于猎人设下的机关。庞大的牦牛连一只小老鼠都捕捉不了,这是在反讽刺惠子。意思说你象野猫和黄鼠狼那样攻于心机的狭窄境界,象牦牛那样庞大而笨拙的虚荣,是大事干不了,小事做不成。我虽然象那畸形的臭椿,我又没有什么虚妄要求,没有功利目的,和自然融合一体,达到无为逍遥境界,何必计较用与不用,那有什么困苦烦恼呢? 2、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庄子批评惠子,人的智慧、见识没有大小之分,只是智慧境界不一样。在你那里认为大而无用,小而无用,但是在别人那里大小都有用,这是一个人的智慧、境界的大小问题。
比如用佛教境界来比喻,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我是佛,人人是佛,只是智慧悟性差别。有些人智慧和境界高就马上觉悟成佛了;有些人没有这慧根,成佛就比较难。同样庄子在批评惠子,你只是了解事物表面的现象,只是空洞理论,却不会在实际中运用,你的智慧太死板了,可以说你惠子根本难以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 反思:
庄子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人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荣利,则能悠游自得。如果说儒家思想是粮店,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本,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药店,在我们处于精神困境中时,不妨去向老庄寻一剂良药。老庄思想的积极意义:独特的精神 庄子临死前,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 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厚养薄葬一、人不要成为物的仆役、异化的牺牲品。老师寄语: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有时不妨学学庄子,超然物外,幻化为蝶,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明月清风、甘露琼浆,流连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徘徊于清澈湍急的小溪边,欣赏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品味着小桥流水、杏花春雨,时而扶摇直上,摒弃了人间的是非荣辱,遗世独立,超脱了世俗中生死名利的纠缠,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翱翔。这是多么地逍遥啊!老师寄语:作为青年我们也要从前人那儿继承鹏的精神,拥有鹏的气度。不能如药家鑫自私到撞人后为了逃脱责任而残忍地将人杀死;更不能像马家爵那样只因一点儿小摩擦,就残忍杀害四名同学。不能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冷漠,不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我们要高飞,就要有鹏海纳百川的宏大气度和笑看风云的开阔襟怀。
老师寄语: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得下苦功。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更应该遵循学习的规律。可是我们有些学生,却对此视而不见。有的平时不学,考试时才临阵磨枪;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上课走神,回家边学边玩……最后导致自己成绩不理想,更重要的是基础文化知识不能系统扎实地掌握,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及时养成,这样,我们如何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呢?
1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创造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调动人们的联想。
2用寓言说理,生动形象而又留有余味。
“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于此见
寓言之妙。”“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
—《史记》
3构思奇特,带有浪漫色彩。艺术特色:
飞得更高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 时而宁静时而疯狂 现实就像一把枷锁
把我捆住无法挣脱 这谜样的生活锋利如刀
一次次将我重伤
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 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
一直在飞一直在找 一直在飞一直在找
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 要先剪碎这有过的往
我要的一种生命更灿烂 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蓝
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 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