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
学案
凯 风
凯风①自南,吹彼棘心②。棘心夭(y?o)夭③,母氏劬(qú)劳④。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⑤。母氏圣善⑥,我无令⑦人。
爰(yuán)⑧有寒泉?在浚⑨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xiàn
huǎn)黄鸟⑩,载 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
①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凯之义本为大,故《广雅》云:‘凯,大也。’秋为敛而主愁,夏为大而主乐,大与乐义正相因。”②棘:落叶灌木,即酸枣。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心:指纤小尖刺。③夭夭:树木嫩壮貌。④劬劳:操劳。劬:辛苦。⑤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⑥圣善:明理而有美德。⑦令:善。⑧爰: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⑨浚:卫国地名。⑩睍睆黄鸟:清和宛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黄鸟:黄雀。 载:传载,载送。
【译文】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
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赏析】
诗的前两章的前两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成长。后两句一方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责。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两章寒泉、黄鸟作比兴,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于夏时,人饮而甘之;而黄鸟清和宛转,鸣于夏木,人听而赏之。诗人以此反衬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亲的心。
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政治家、科学家。生于北美新英格兰的波士顿,早年从事报业活动。建立了北美第一个巡回图书馆,并协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参与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在科学上发明了避雷针等。1790年4月17日,逝世于费城。
美国18世纪的杰出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因其发现避雷针等电学成就而被称为“电学之父”;因其参加独立战争,并起草《独立宣言》,成为美国的国父之一。遵照他的遗嘱,在他死后,墓碑上只刻下“印刷工富兰克林”几个字,令后人景仰不已。
在《从文自传》中,我们看到了一本“大书”——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对沈从文一生所产生的影响,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中,我们看到了谢坤山对绘画那种执著不辍的狂热对他的艺术人生所产生的影响。那么,又是什么造就了如此优秀的富兰克林呢?我们只要认真地读他的自传就可以读到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借助他的自传节选部分的学习,来感受一下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富兰克林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们这座城市,虽然规划得美观而有条理,街道宽广笔直,街与街相交处皆成直角,但路面长期未经修整,使我们很丢脸面。每当雨天,沉重的车辆驶过路面碾出车印,大街就成了泥淖,行人难以跨越;每当旱天,则尘土弥漫,令人难受。我住在泽西市场附近,看到居民们踩着泥浆去购买生活用品的情形,心中颇为痛心。后来,市场中央终于铺上了一条砖路,如果是在市场里面,人们可保足下无泥,但是在去市场的路上脚上又沾满泥土。我和别人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又写了些文章,终于促使从市场到居民住处的这一条路也铺上了石头。这样,人们就可以双脚不湿很方便地来到市场。但因为这条街的其他地方并没铺上石头,车辆从泥地驶上这条石头路后,轮上的泥土震落在干净的路面上,很快这条道路又充满泥泞,而城市中又无人去清除。
经过几番查访,我寻得一位贫穷但勤劳的人,他愿意从事街道清扫工作,每周扫两次,将垃圾从居民门前清运走,酬金六便士,由每户每周支付。然后我印发了我写的文章,指出这笔为数极小的费用能给居民带来的好处。如:因为泥土不再沾在人们的鞋上带回家里,所以保持屋内清洁就更容易啦;顾客很容易就能走到商店,店家也就有了更多的生意啦;在刮风时节,尘沙也不会吹落到货物上啦;等等。我给每户都送了一篇这样的文章。一两天后,我逐户去问是否有人同意支付这六便士,结果大家一致同意。在一段时间里,清运垃圾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城市中的所有居民都因市场周围的路面整洁而感到愉悦,这给所有的人都带来了便利,大家普遍都想把城市道路全都铺垫起来,也很乐意为此目的而纳税。
1.“我们这座城市”整体上是一个什么样子?
答案:虽然规划得美观而有条理,街道宽广笔直,街与街相交处皆成直角,但路面长期未经修整。
2.为了促使从市场到居民住处的路也铺上石头,“我”做了哪些工作?
答案:“我”和别人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又写了些文章。
3.“我”的工作给城市居民带来了什么?
答案:城市中的所有居民都因市场周围的路面整洁而感到愉悦,这给所有人都带来了便利。
4.本文表现了富兰克林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答案:做任何事情都注重细节,注重从小事做起,因为他深知:细节决定全局。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D)
A.关卡/饭卡 活塞/边塞 应接不暇/应运而生
B.着想/着手 画舫/脂肪 锐不可当/安步当车
C.殉职/徇私 供认/供给 遂心如愿/半身不遂
D.露骨/露脸 冠军/桂冠 横征暴敛/蛮横无理
解析:A项,qiǎ/kǎ,sāi/sài,yìng;B项,zhuó,fǎng/fáng,dāng/dàng;C项,xùn,gòng/gōng,suì/suí;D项,lù/lòu,guàn/guān,héng/hè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B)
A.朋友在头一天对我说.他明天要送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当时我不以为意,第二天接到礼物,我着实大吃一惊。
B.朱先生小时候经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为最年幼的学生。
C.过去,我国能赶上世界水平的运动员寥若晨星;现在,几乎每—项运动都有一大批世界级运动员。
D.出了问题,讳莫如深,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到最后往往不可收拾。
解析:A项,“不以为意”表示对人或事物抱轻视态度。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说“升堂入室”。C项,“寥若晨星”指为数极少。D项,“讳莫如深”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根据国际法规划设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在于为我军及早识别、发现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提供条件,强化国防安全。
B.近年来,我国“十面霾伏”现象日趋增多且加重,美国卫星拍摄的雾霾图,给我们敲响警钟,治理空气污染迫在眉睫。
C.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举办“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D.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解析:A项,语序不当,“识别、发现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应是“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B项,搭配不当,“现象”不能“加重”;C项,成分残缺。“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缺少主语“参展作品”。
4.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________________。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
__________________
,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_______________。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显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本题可从音韵和谐的角度来解析。“营”“成”“整”“成”“症”等字押韵。同时,“水到渠成”是“顺理成章”的结果,③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
二、阅读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6题。
过勤政楼①
杜 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②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③。
注: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的地方。②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③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5.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感昔伤今(昔盛今衰的历史兴亡之感)。暗寓了对唐玄宗晚年荒淫享乐而荒废朝政的批评。同时借古讽今,也是对晚唐的统治者的讽刺与批评。
6.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对比(反衬)。前两句主要以勤政楼此刻的衰败冷清与当年的繁华热闹相对比;后两句主要是苔藓的繁盛与勤政楼的衰败荒凉相对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苏东坡传
林语堂
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缗,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扑味扑麻在泥里跋涉,他亲身到军营去见指挥官。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而起。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象征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节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三章“黄楼”)
7.选文第1段交代了徐州哪些方面的特点?交代这些特点有何作用?
答案:选文第一段交待了徐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具体环境,丰富的物产和自然风光。交代这些方面的特点为下文写苏东坡苦心治理水患和创作大量作品埋下了伏笔。
8.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具体作用。
答案:(1)王安石曾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付出昂贵代价,工程竟归失败。用以反衬苏东坡治水方面的突出才能。
(2)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被他劝回。用以说明苏东坡有一定的影响力。
(3)禁卫军在他的恳求下欣然相助。说明他的行为富有感召力。
(4)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表明他的治水卓有成效。
9.苏东坡为了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这种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对这种思想根源你是怎样认识的?
答案:表现:奋不顾身,不顾个人安危;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有超人的智慧与才能。思想根源:关注民生疾苦,为国家分忧解难。
(认识:只要扣住思想根源的某一个方面,表达出自己对这种思想根源的正确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三、语言运用
10.某同学因患白血病住院治疗,全校师生闻讯后纷纷捐款,校学生会委派你作为师生代表前往医院转交捐款。请你写一段话,向这位同学说明来意,并表达对他的慰问和鼓励。(不超过50字)
答案:(示例)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你,这是大家的捐款,请收下,相信你一定能够战胜病魔。
11.根据语境,在下面两处横线上各补写一句话,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每句话不超过20字)
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就有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人无法接受,找到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经也有人建议对巴黎地铁里的乞丐群落进行驱赶,是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阻止了这一行动。他宽容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无权拒绝他们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巴黎地铁里的乞丐也是巴黎的一道风景!”
语文天地
马歇尔趣说“勇敢”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卡特利特·马歇尔虽然平素为人严谨,但是有时也喜欢开开玩笑。一天,时任美国海军总司令的麦肯锡将军来探望他。由于他们两个人曾是西点军校的同学,因此关系极为密切。马歇尔此时已经是陆军总司令,麦肯锡说:“你知道我的海军一直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勇敢的部队,我希望你的陆军也是一样。”马歇尔当然不甘示弱,表示他的部队也是全世界最勇敢的。
麦肯锡就问他有没有办法证实一下,马歇尔便随便喊住一个路过的士兵,指着不远处一辆开动的坦克命令道:“你给我过去,用身体拦住那辆坦克!”
“你疯了吗?”士兵大叫,“我才不那么傻呢。”说完撒腿跑开了。麦肯锡得意地看着老朋友,准备嘲笑他两句。谁知马歇尔却满意地对他的老同学说:“看见了吗?只有最勇敢的士兵才会这样同将军说话。”
高考链接
传记的鉴赏评价
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较高层级,属于创造思维。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后,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要正确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关键在于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有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用唯物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问题,不能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鉴赏评价传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文“内”充分挖潜。要对作品本身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作品直观显现的内容,而且要弄清作品隐含的内容,这是鉴赏评价的首要工作,其实就是弄清对象。
(2)在文“外”大胆引联。就是围绕作品作相关、相似的引申或联想。有些寓意相对丰富深刻的作品,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及其他相关资料,将其置于特定的氛围中才能对其正确认识评价;有些作品只有通过多方引申联想,才能在动态中、在纵横比较中评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