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复习提升-《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化学人教A版(2019)选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本章复习提升-《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化学人教A版(2019)选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1 10:5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电子云理解不清楚造成错解
1.下列关于电子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云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迹
B.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的空间出现的概率大小
C.任一能层的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都不同
D.电子云可表示电子在核外运动的方向
2.下列关于电子云说法正确的是(  )
A.s电子云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伸展程度相同
B.p电子云是平面“8”字形的
C.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表示1个自由运动的电子
D.s能级的电子云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
易错点2 对电子能量高低理解不透造成错解
3.下列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中,能量最高的是(  )
A.1s22s22p43s13
B.1s22s22p33s23
C.1s22s22p63s13
D.1s22s22p63s2
4.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由1s22s22p33p1→1s22s22p33s1时,吸收能量
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一般能量最高
C.在离核最近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
D.基态钠原子能量最高的电子有1个
5.下列状态的Ti原子中,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
A.[Ar]3d24s14p1    B.[Ar]3d24s2
C.[Ar]3d14s24p1    D.[Ar]3d14s14p2
易错点3 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书写错误
6.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基态As原子:[Ar]4s24
B.29Cu:1s22s22p63s23p63d104s1
C.12Mg:1s22s22p63p2
D.Fe3+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7.下列有关电子排布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价层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
A.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44s2
B.As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C.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Mn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易错点4 忽视“第一电离能”的反常造成错解
8.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A.K、Na、Li    B.Al、Mg、Na
C.N、O、C    D.Cl、S、P
9.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第一电离能(I1)比115号元素大的主族元素有(  )
A.1种  B.2种  C.3种  D.不能确定
思想方法练
利用“一般与特殊”的思想方法解决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相关问题
方法概述
化学中存在很多一般规律下的特殊情况,因此恰当运用“一般与特殊”的思想方法解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电子填入不同能级时会有能级交错现象,即填入顺序为ns→(n-2)f→(n-1)d→np;又如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同周期从左到右呈增大趋势,但一般第ⅡA族、ⅤA族元素原子反常。
1.在核电荷数为1~36的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满足ns1的元素共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的10个纵列的元素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
B.已知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5
C.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所以Cu位于s区
D.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用于鉴定元素,从1s22s22p33s1→1s22s22p4时吸收能量
3.二氯异氰尿酸钠(结构如图所示)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χ(N)>χ(O)
B.键极性:C—N>C—O
C.第一电离能:I1(O)>I1(N)
D.离子半径:r(O2-)>r(Na+)
4.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它们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且W、Y同主族,X的基态原子有7种空间运动状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W的第一电离能一定比同周期相邻的元素小
B.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一定为W>Y
C.X的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D.简单离子半径可能为Z>X
5.下列对物质性质的比较,相应解释错误的是(  )
物质性质 解释
A 酸性:HCl>HF 非金属性:Cl>F
B 第一电离能:N>O N原子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
C 电负性:Cl>S>As 非金属性:Cl>S>As
D 半径:r(Mg2+)6.光伏材料是指能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材料。可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有单晶硅、GaAs、InP、CdS、CuInSe等。
(1)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硅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基态G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     ,其轨道呈     形。
(2)P、S、Ga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3)A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Se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                  。
(4)太阳能电池材料中的很多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产生特殊的颜色,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阐述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B 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的空间出现的概率大小,不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A错误、B正确;任一能层的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只是球的半径不同,C错误;电子云不能表示电子在核外运动的方向,D错误。
易错分析
  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并不代表电子,小黑点的数目也不代表电子真实出现的次数,电子云图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概率密度的相对大小。电子云图中小黑点密度越大,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越大。
2.A ns能级的电子云呈球形,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伸展程度相同,A正确;p电子云是哑铃形,不是平面“8”字形,B错误;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而是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形象描述,C错误;处在s原子轨道上的电子,出现在球形内空间的概率为90%,D错误。
3.B D项是基态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能量最低;
易错分析
  误认为能层相同原子轨道能量都相同,实质上是同一能层中相同能级电子的能量相同,如2px、2py、2pz的电子能量相同,而能量2s<2p;能量相同的轨道(同一能级)上的电子排布处于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状态时,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高的稳定性。
4.A 基态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而1s22s22p33p1、1s22s22p33s1都是氧原子的激发态,前者能量更高,原子由1s22s22p33p1→1s22s22p33s1时,释放能量,A错误;电离能是指失去电子时需要吸收的能量,电离能最小的电子一般最容易失去,能量最高,B正确;在离核最近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C正确;钠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1,3s能级的电子能量最高,D正确。
5.B 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大于激发态,A、C、D为激发态钛原子,B为基态钛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所需能量最大。
6.B 基态As原子应为[Ar]3d104s24,A错误;Cu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B正确;12Mg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C错误;F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Fe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价层电子排布图为,D错误。
易错分析
  并不是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符合构造原理,构造原理是以光谱学事实为基础总结的大部分原子符合的规律。
7.D Cr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63d54s1,A错误;根据洪特规则,As的4p轨道的三个电子应该分占不同轨道,且自旋平行,B错误;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可知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Mn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2,Mn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价层电子排布图为,D正确。
8.A K、Na、Li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故A符合题意;Al、Mg、N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Na的第一电离能最小,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故B不符合题意;原子半径:C>N>O,第一电离能:CS>Cl,第一电离能:Cl>P>S,故D不符合题意。
易错分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一般第ⅡA、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9.A 115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ⅤA族,其7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只有第Ⅶ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该元素,故选A。
思想方法练
1.D 核电荷数为1~36的元素为前四周期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满足ns1的元素有H(1s1)、Li(2s1)、Na(3s1)、K(4s1)、Cr(4s1)、Cu(4s1),共6种,故选D。
方法点津
  化学中的特例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学习过程,分析选项的表述是否严谨,要时刻考虑是否存在特例,因此“一般与特殊”的思想方法在高中阶段非常重要。对此题来说,一般情况下前四种容易写出:H(1s1)、Li(2s1)、Na(3s1)、K(4s1),但是特殊的Cr(4s1)、Cu(4s1)需要加强记忆。
2.B 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的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A项错误;Sm3+是由Sm原子失去3个价层电子形成的离子,Sm原子中6s轨道上的2个价层电子在最外层最容易失去,4f轨道上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Sm3+,故Sm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5,B项正确;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所以Cu位于ds区,C项错误;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至较低能级时,释放能量,D项错误。
方法点津
  “一般与特殊”的思想方法在高中阶段非常重要。对此题来说,Cu的核外电子按构造原理进行排布时,最后两个能级的电子排布应为3d94s2,而事实上却是3d104s1,可理解为先填充满了3d能级而后再填充4s能级,因而属于ds区。
3.D 电负性:χ(N)<χ(O),则键极性:C—Nr(Na+),D正确。
方法规律
化学键的极性强弱判断
若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极性键,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之差越大,则键的极性越强,如极性:H—F>H—Cl>H—Br>H—I。
4.A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X的基态原子有7种空间运动状态,则为13号元素Al;它们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则W、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且W、Y同主族,则W、Y、Z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为4、4、5或6、6、1,W、Y、Z分别为C、Si、P元素或O、S、K元素。若W为C,则第一电离能:C>B,A错误;W、Y为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W>Y,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W>Y,B正确;Al2O3具有两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C正确;Z的简单离子为P3-或K+,X的简单离子为Al3+,简单离子半径:P3->Al3+、K+>Al3+,D正确。
5.A 简单氢化物的酸性强弱不能用于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性:F>Cl,A错误;N原子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B正确;非金属性:Cl>S>As,电负性:Cl>S>As,C正确;Mg2+、F-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Mg2+核电荷数大、半径小,D正确。
6.答案 (1)第四周期第ⅥA族 1s22s22p63s23p2 4p 哑铃
(2)S>P>Ga
(3)大于 砷元素基态原子4p轨道是半充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4)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从较低的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原子从基态变成激发态,激发态原子中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回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将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产生特殊的颜色
解析 (1)Se原子序数为34,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2;Ga的原子序数为31,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4p,其轨道呈哑铃形。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S>P>Ga。
(3)砷、硒都是第四周期非金属元素,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砷元素基态原子4p轨道是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