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情景导入伟大人物的最明显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爱迪生?在面临生命的厄运时刻,贝多芬呼喊着“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了英雄史诗般的《命运交响曲》。扼住命运的咽喉罗曼罗兰·学习目标1.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及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
?2.学习并体会传记的写作特点:史述与评论的紧密结合。筛选传主的重大事件与品质,并做出正确评价。??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家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并对传主做出正确评价。??
2、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在挫折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词语积累:1、给下列词语注音:酗 恬静 轻佻 岚 湍急圮 睥睨 缄默 栖身 诅咒 谑 xù tián tiāo lán tuānp? pìnì jiān qī z? xuè2、解释下列词语:恬静:
轻佻:
坂坡:
雾岚:
睥睨:
缄默:
诅咒:
湍:安静、宁静。轻薄不庄重。山坡、斜坡。山中的雾气。(1)斜着眼睛看。(2)看不起。闭口不言。咒骂,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急流的水。罗曼·罗兰简介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866年出生于法国涅夫勒省的克拉姆西镇,他的父亲是银行小职员,母亲在音乐上很有造诣,罗曼·罗兰受母亲熏陶,从小爱好音乐。罗曼·罗兰的早期创作以剧本为主,从1897年至1903年,他先后创作了《圣路易》、《群狼》、《理性的胜利》等。 这些剧本都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来对抗陈腐的戏剧,这和作者当时积极参加了“人民戏剧”运动有关。但这些剧本只上演了一两部,而且反应颇为冷淡。为此,罗曼·罗兰转而创作名人传记,相继出版了《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5)和《托尔斯泰传》(1911)。自1904年起,罗曼·罗兰开始创作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这这部作品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1915年,瑞典文学院不顾法国政府的阻挠,决定授予他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文学作品中高尚的理想主义和他在描写各种不同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在创作上又一次达到高潮,他相继发表了著名中篇《哥拉·布勒尼翁》(1919)、后期代表作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又译《母与子》)。罗曼·罗兰于1944年12月30日逝世,1945年1月2日在他的故乡克拉姆西镇举行了宗教葬礼。 内容简介
(Abstract) 《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同出罗曼.罗兰之手。传记里的三人,一人是音乐家,一人是雕塑家兼画家,一人是小说家。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献出毕生的精力。贝多芬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琪罗留给后人的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的小说,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英雄是“人类的忠仆”,因为他们具有伟大的品格,倾心为公众服务。他们的作品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少年时的贝多芬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波恩城的一个音乐世家里,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思想意识给他许多启发,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曾说:“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尽管出生于音乐世家,而且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和提琴,但贝多芬并非莫扎特式的神童,他的创作并非一挥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满意为止。其早期作品具有海顿和莫扎特的风格,但后来发展
了一种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形式,其作品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贝多芬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以深刻、锐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和社会的脉搏,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巨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奋斗和希望,因而具备了鲜明的社会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永恒的宝藏,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响音乐,其中又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这些家喻户晓的作品有: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C大调第5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7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序曲《柯利奥兰》、降E大调第5号钢琴协奏曲《皇帝》、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C大调第9弦乐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三号、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悲怆》、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2号浪漫曲。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封面 贝多芬出生的房子
位于维也纳的贝多芬故居 贝多芬故居贝多芬的钢琴
贝多芬晚年热衷使用的布劳德伍德式钢琴
贝多芬的手记
德国波恩——贝多芬的故乡
德国波恩以贝多芬为荣
维也纳中心的贝多芬广场
贝多芬的墓碑 维也纳中央公墓
贝多芬雕像 贝多芬纪念币纪念贝多芬的作品 五千人演绎贝多芬名曲 2月27日,在日本首都东京举行的第21届年度音乐会上,五千名业余合唱演员与交响乐团配合,共同演绎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0年德国统一时,十万德国人奏响了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
贝多芬作品集欣赏贝多芬的几首交响乐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阅读课文,说说文章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整体感知:文章总共写了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描绘了贝多芬的肖像。
二是叙写了贝多芬童年生活对其性格与创作的影响。
三是交代法国大革命对贝多芬创作的影响。
四是讲述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与其痛苦生活的关系。问题探究:1、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他是怎样做的?贝多芬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应该受制于命运的主宰,而应抵挡命运的控制。贝多芬童年时期父亲酗酒、母亲早丧,青年时期又患上一个音乐家的致命病症------耳聋,同时还屡次失恋……..再经历这一连串打击之后,他并没有自暴自弃,灰心认命,而是激励自己,奋力直前,终于克服了这一切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做到了“扼住命运的喉咙”。2、阅读课文,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依时间顺序,编写贝多芬的大事记。大事记:1770.12.6 出生
1774 开始学习音乐
1781 加入剧院乐队
1783 当大风琴手
1787 母亲去世;成为一家之主
1789.5.14 进入波恩大学1792.11 到维也纳
1796---1797 为《行军曲》、《我们是伟大 的得意志族》谱曲
1796 开始出现耳聋症状
1801 热恋圭恰迪妮
1802 创作《葬礼进行曲》、《幻想奏鸣曲》、作品第三十一号之二;提琴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宗教歌
1803 圭恰迪妮他嫁;创作《第二交响曲》
3、贝多芬的童年生活对他后来的事业又什么影响?童年的不幸使贝多芬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任,这培养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坚强的意志以及独立的精神;而当时他体会到的痛苦、孤独、无助,或许是他阴郁的性格的根源。4、课文的开始有一大段的贝多芬的肖像描写,这段肖像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课文开始的这一段贝多芬的肖像描写极为形象生动,相当的传神,刻画处了贝多芬的生命气质,而且为下文的描述奠定了基调。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突的倾向。5、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在选取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文章的线索又是什么?作者所写的传记主要是一种“思想的传记”。因而,作者的目标不是细致地记录传主的人生履历,而是描绘他的心灵轨迹,致力于捕捉他的灵魂成长的蛛丝马迹。所以作者在文中选取的都是侧重于表现传主思想情感方面的材料。串联这些材料的线索是传主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6、作者对贝多芬一直非常的敬仰,你知道作者敬仰贝多芬什么?你觉得应该从贝多芬的身上可以学到哪些东西?作者对贝多芬尤其倾心于贝多芬身上的那种“力”-----创造的“力”、克服人生苦难的“力”与命运抗争的毅力。从贝多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那种超乎寻常的坚强的意志,面对不幸的命运不甘屈服,勇于掌握自我命运的顽强精神,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小结作者把贝多芬看成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他在书中重点强调了贝多芬所遭遇的不幸、苦痛及其与命运抗争的毅力,他以他的故事慰藉、激励人们。作者认为,贝多芬的精神正是治疗当时欧洲颓废精神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