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扼住命运的咽喉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评传的特点,学会阅读评传类的传记作品,培养迅速把握文章核心信息的能力。
2.体会作者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以凸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3.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为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自主学习
1.快速阅读课文,归纳贝多芬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不幸。
2.面对苦难,贝多芬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3.本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课后作业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一隅( ) 酗酒( ) 轻佻( ) 睥睨( )
卓绝( ) 症结( ) 憧憬( ) 贵胄( )
托庇( ) 就寝( ) 创伤( ) 行当( )
道行( ) 裨将( )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3.辨析下面的几组近义词。
(1)制服·治服
制服:用强力压制或压倒使之驯服。
治服:治理、整治使之服从,现在多用于兴修水利、改造山河等方面。
辨析:①公交车上绍兴功夫小子用这招 了小偷。?
②曾嚣张一时的水龙被当地军民联手 ,乖乖地回到了河道。?
(2)终身·终生
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大事”“终身之计”。
终生:多就事业而言,如“奋斗终生”。
辨析:①钟子期死,伯牙 不复鼓琴。?
②这位网友因此质疑:院士为什么要做 不退休的特殊公民??
(3)实验·试验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辨析:①进行 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测量获得第一手数据。?
②中国中段反导 成功缩短与美国差距。?
4.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1)与日俱增:?
(2)突飞猛进:?
(3)处世接物:?
(4)彬彬有礼:?
(5)肆无忌惮:?
能力提升
1.“‘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它用柔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而它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温柔,令人如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下泪’”一句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举两例说明。
2.品味下列句子的含意和作用。
(1)我的艺术应当使可怜的人得益。
(2)无疑的,要使心灵惯于愁苦也得相当的时间。它是那样的需要欢乐,当它实际没有欢乐时就自己来创造。当“现在”太残酷时,它就在“过去”生活。往昔美妙的岁月,一下子是消灭不了的;它们不复存在时,光芒还会悠久地照耀。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4)贝多芬渴望幸福;不肯相信他无可救药的灾难;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
(5)在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
(6)在此最后几年中所写的音乐,虽然环境恶劣,往往有一副簇新的面目,嘲弄的、睥睨一切的、快乐的。
3.在《第九交响乐》中,贝多芬对欢乐的追求是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
4.如何理解这篇传记中富有诗意的生动语言?
5.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事。要写传记,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写进去。在传记的选材方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①贫穷的出身。②艰苦(不幸)的童年。③失聪的双耳。④破灭的爱情。⑤多病的身体。⑥无情的侄子。
2.①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②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
3.用贝多芬的话作为题目,显得贴切简洁,因为贝多芬的一生就是“扼住命运的咽喉”,始终挑战命运的一生。这样的题目还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引发探究贝多芬抗争命运原因的兴趣。
课后作业
1.yú xù tiāo pì zhuó zhēng chōng zhòu bì qǐn chuāng háng heng pí
2.肆无忌惮/殚精竭虑/婵娟 屹立/迄今/收讫 束缚/渊博/搏斗
3.(1)制服 治服 (2)终身 终生 (3)实验 试验
4.(1)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与,跟,和。(2)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突、猛,形容急速。(3)待人接物,应付世情;与世人相处交往。(4)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5)恣意妄行,毫无顾忌。
能力提升
1.描写中带有强烈的抒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音乐给人的质感和巨大的精神作用。这样的例子在文中比比皆是。
例一:他给朋友韦该勒的信中说的一段文字:“……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这段文字将贝多芬遭受耳聋时剧烈痛楚的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深深了解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给读者以强烈感染,同时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例二:他在写给“不朽的爱人”的信中说:“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多少热烈的憧憬,多少的眼泪对你,——你,——你,——我的生命——我的一切!——别了!——噢!继续爱我呀,——永勿误解你亲爱的L的心。——永久是你的——永久是我的——永远是我们的。”
这是贝多芬的一段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忠贞和热烈,同时让读者了解到了贝多芬的另一面,为表现贝多芬的丰满形象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2.(1)“可怜的人”应指像贝多芬那样遭遇很多坎坷和不幸的人。而贝多芬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丰富的、充满欢乐的音乐作品,他要使那些和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人从中感受到欢乐,获得精神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困苦。
(2)这个句子真实地揭示了贝多芬从遭遇不幸的愁苦中逐渐摆脱出来的心路历程。现实太残酷,让音乐家耳聋;往昔美妙的岁月成了温暖的记忆,音乐家隐遁在故园的忆念里。他用心灵谱写欢悦的乐曲,传递着欢乐。
(3)表现了贝多芬要和不幸的命运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他并没有因自己遭遇不幸而对人生失去信心,反而对它充满美好希望。
(4)表现了他对幸福的强烈追求,愿望是他战胜灾难的信心和良药,战胜疾病、克服困难、追求爱情是他不断创作出伟大音乐作品的力量源泉。
(5)表现了贝多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从不把悲苦放在眼里,而是把讴歌欢乐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方向,这也是对他取得如此巨大的艺术成就的最好诠释。
(6)表现了贝多芬对恶劣环境的鄙视,表明环境越是恶劣,他越是富有斗志,越是追求快乐,所写的音乐作品越是充满意境全新的欢乐。他是一个永远不向悲苦低头的硬汉。
3.贝多芬对欢乐的追求这一情感是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形式的变化表现出来的。《第九交响乐》经历了和平柔美——坚强刚毅——激情澎湃的感情变化过程,具体来说经历了六个阶段:①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忽然一片静默;②接着“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当中;③主题带着一种严肃而受压迫的情调;④“欢乐”抓住了生命,征服了痛苦;⑤沸腾的乐章回溯贝多芬一生的经历;⑥整个的人类拥抱着欢乐,音乐激情达到高潮,感情达到高潮,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
4.这篇传记不论是叙述还是评论,都表现出语言流畅、有文采,选词准确考究的特点,如“他就被整天地钉在洋琴面前”一句,一个“钉”字就把父亲严格教育孩子、孩子长时间练琴的情景写活了。用句也非常讲究,肯定句、否定句、整句与散句,在文中随意组合,巧妙地表情达意。如“他不断地钟情,如醉如狂般地颠倒,他不断地梦想着幸福,然而立刻幻灭”“贝多芬渴望幸福;不肯相信他无可救药的灾难;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等,整散结合,句式灵活,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技巧。在传记最后几段中,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当我们对德与善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一种原始的力和大自然其余的部分接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这些语句或热烈激情,或哲理智慧,或凝练生动,或沉着大气,毫不吝惜地赞颂了贝多芬的伟大。另外,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1)比喻。“脸上的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胀;狂野的眼睛变得加倍可怕;嘴巴发抖;仿佛一个魔术家召来了妖魔而被妖魔制服一般。”——这个比喻将贝多芬脸色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出来。(2)类比。“这一幅像之于贝多芬以后的肖像,无异葛冷的拿破仑肖像之于别的拿破仑像,那张严峻的脸,活现出波那帕脱充满着野心的火焰。”——类比的运用,含蓄委婉,给人以无尽的回味。(3)拟人。“然后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身上之后永远不再退隐。”——形象地表现了贝多芬被疾病缠绕以及带来的痛苦。(4)排比。“他贫病交加,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排比的手法,将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意志和信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5.(1)必须全面搜集资料,没有资料,就写不出人物传记来。(2)对搜集到的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和口头资料),又应细心鉴别,严格选择,慎重取材。(3)科学用词,避免夸大失实,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和特点。(4)选择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典型事件。(5)适当引用传主原话,表现传主的性格。(6)细述特定场景中人物的活动,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好方法。(7)看材料是否如实反映人物的主调。(8)面与点、详与略是否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