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扼住命运的咽喉 导学案
目标要求:
1、掌握关于作者罗曼.罗兰的文学常识。
2、了解贝多芬的一生,感受其奋斗的精神。
3、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4、学习贝多芬坚忍不拔的精神。
一、积累整合
1、字音识记:
臃肿 yōng 隆起lóng 褐色 hè 粗犷 guǎng 酗酒 xù 恬静 tián
轻佻 tiāo 慵懒 yōng 废圮 pǐ 磕破 kē 诙谑 xuè 错愕 è
雾岚 lán 坂坡 bǎn 轮廓 kuò 创痕 chuāng 颓丧 tuí 睥睨 pì nì
窘境 jiǒng 讼案 sòng 紊乱 wěn 祈求 qí 晤面 wù 一阕 què
抽搐 chù 隐遁 dùn 延宕 dàng 肆无忌惮 dàn 咫尺 zhǐ
瘦削 xuē 山脉 mài 刹那 chà
削 脉 刹
削面 xiāo 脉脉 mò mò 刹车 shā
2、词语积累辨析
①他把心血全部 a 在孩子的身上。 这两句是一气 b 下来的。(a 灌注 b 贯注)
【解析】灌注:浇进,注入。 贯注:(精神、精力)集中;(语意、语气)连贯,贯穿。
②贝多芬突然 b 了他的《第五交响乐》,不经过惯有的拟稿手续,一口气写下了《第四交响乐》。 (a 终止 b 中止)
【解析】终止:结束,停止。 中止:中途停止。
③1806年,贝多芬在他们匈牙利的玛东伐萨家里 a ,在那里他们才相爱起来。
(a 做客 b 作客 )
【解析】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作客:寄居在别处。
④1824年,在维也纳举行的演奏会,获得空前成功。可是胜利是暂时的,对贝多芬毫无 a 。
(a 盈利 b 营利 )
【解析】盈利:获得利润。 营利:谋求利润。
3、作者:
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法 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20世纪初,他写了几部名人传记: 《贝多芬传》、 《米开朗基罗传》 、 《托尔斯泰传》,三传合称《名人传》。罗曼罗兰在写《名人传》的同时发表的长篇小说 《约翰·克里斯多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与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1915年,罗曼罗兰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二、阅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全文共70小节,评述传主经历大致可分为五部分,试总结段意。
1、(1—4)1770年---1788年 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的最初20年
2、(5—24)1789年—1809年 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活及其创作。
3、(25-33)1810年---1815年 贝多芬与歌德的文学交往及第七、第八交响曲创作时期。
4、(34-66)1816年—1827年 贝多芬最悲惨的时期及其第九交响曲等创作。
5、(67—70) 作者的诗意化评价。
(二)贝多芬的创作主要分哪几个阶段?其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1、大革命爆发, 贝多芬用音乐作品表达内心的革命情绪,代表作《行军曲》《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族》等。
2、11797年—1800年间 遭受耳聋酷刑,这种悲剧式的愁苦,在当时一部分的作品里有所表现,如《悲怆朔拿大》等。
3、表现贝多芬爱情的作品, 主要有《月光朔拿大》《幻想朔拿大》《第二交响乐》《第四交响乐》等。
4、反映历史战争, 《英雄交响乐》《第五交响乐》《第四四重奏》。
5、1810年, 爱情把他遗弃,他重又变成孤独,但光荣已经来到,他也显然感到自己的威力,《第七交响乐》《第八交响乐》。
6、受独立战争鼓励而创作的作品,《威灵吞战胜交响乐》《德意志的再生》《大功告成》等。
7、用痛苦铸成欢乐的作品, 《第九交响乐》《D调弥撒祭天》,并使贝多芬获得空前成功,体现了贝多芬在艺术上的伟大和人格上的高尚。
(二)概括人物事迹: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失败和挫折呢?(依据原文概括)
(1)贫穷的出生。(P69第2段。)
(2)艰苦(不幸)的童年。(P69第3段。)
(3)失聪的双耳。(P71第8段,P78第37段)
(4)破灭的爱情。(P72第13段,P75第22段)
(5)重病缠身的身体。(P72第13段)
(6)无情义的侄子。(P80第46—52段)
三、细读课文,讨论
1、课文几次写到贝多芬的肖像,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转述画像,都很有特色,传神的刻画出贝多芬的精神气质,找出这些描写,并加以体会分析。
①开头第一段的肖像,一个强悍有力、躁动不安、令人震惊的艺术家形象跃然纸上。
②第7段,刻画出了贝多芬的自信。
③第19段,爱情的滋养似乎使贝多芬改变了狂野的气质,在他的眼睛中有了一种深邃的平和,但是力量、任性的艺术家气质未退。
④第32段,特定时期的肖像,他受着独立战争的鼓励,对于民族的独立,他有着坚定的意志,狮子般的脸,紧咬的牙床,都能体现出来。
2、作者笔下的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结合文本加以分析说明。
贝多芬出生于一个不幸的家庭,童年生活在苦难和痛苦中,他矮小臃肿,长相丑陋又患有严重的耳疾。①善良正直(他虽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但他在家里不但侍奉父亲而且还负责两个弟弟的教育职责;抚养侄儿,而且竭尽所能的培植侄儿,用着有甚于父亲的情爱,从心坎里希望侄儿走上善良与正直的道路)②追求自由向往革命 ③坚强勇敢,不屈服于疾病的酷刑,敢于向命运挑战,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 ④热爱自然 ⑤忠于爱情
作者是怎样评价贝多芬的一生的?
解析:传记在结尾用诗化的语言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认为他的一生是“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学生读最后两段)。
怎样理解这句话?解析:就是说在他极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的音乐领空中创造欢乐。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幸福、爱情的渴望与深情赞颂。虽然他自身的环境极为恶劣,他的作品却从不缺少对于不幸者有益的欢乐。
4、总结主旨
这篇传记采用评传的方式,抓住贝多芬一生最重要的一些事件,特别是他的几个创作阶段与代表作,加以突出地评述,从而清晰地勾勒出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历程,表现了他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大无畏精神和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
答案
1. B(悄然qiǎo)
2. A(B.捅娄子C低碳生活 D,挖墙脚)
3、C
4、D(A项滥用介词,缺主语 B句式杂糅 C 不合事理,去掉“以上”)
1.D 【A.漫溯sù; B.请帖tiě; C. 长篙gāo】
2.B 【A.捍—悍; C.婆娑起舞; D.和蔼可亲】
3.A 【受权,侧重点在接受权力做某事;授权:多指上级机关给某个下属部门一定的权力做某事。十足:指物品成色纯或十分充足,前者如“十足的黄金”,后者如“神气十足”。实足:确实足数。第三句前后分句是假设关系。】
4.C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望文生义,不符合语境。】
5.D 【A项句式杂糅,“围绕……”或“以……为中心”; B项“湖南和广西部分地区”有歧义;C项成分残缺导致评语不统一,在“当前世界”前加“也给”。】
16.①在内容上,借华裔作家之笔侧面突出了林书豪所具有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超越的实力与强大的自信;②在结构上,以排比句总结全文,文末点睛,同时也是对标题所提问题的回答(照应)。(5分)
17.(1)ESPN打出“chink in the armor”(穿上盔甲的中国佬)的标题;(2)拿到北加州地区高中联赛的冠军和最有价值球员,却换不来一纸UCLA或者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3)“黄种人会打篮球?”这几乎是林书豪每天都会听到的讥讽和嘲笑;(4)连教练都会说——“别让那个东方小子得逞。”(5)进入NBA,林书豪在选秀时遭遇了无人问津的尴尬;(6)虽然后来加盟勇士、火箭、尼克斯,头一个月他照样被冷落在板凳席的最末端。(6分,每点1分)
18.并不会喧宾夺主。①李小龙与林书豪的成功具有共性,都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认可,借写人们熟知的李小龙,更易说明林书豪当下的价值与意义;②林书豪在美国篮坛所遭遇的传统理念上的挑战绝对不比身体的挑衅来得少,这比李小龙所处的时代更加复杂,也就愈加凸显了林书豪成功的不易。③林书豪的冷静、谦虚和智慧与李小龙具有深奥哲理的言辞内蕴相同,表现出林书豪深具东方智慧。(成功相似,困难更甚,智慧同源。三点各2分,共6分)
19.CE(A.原文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林书豪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偏见,目的在于对比衬托出他后来在篮球上成绩的辉煌。B.原文说哈佛大学的教练与球迷怀疑黄种人打不好篮球,而选项夸大了持此看法的对象范围。D.原文只是指出二人有共性,李小龙是美国曾经的华人领袖,但林书豪是不是于文无据。)(4分)
20题答案:
选——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
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
舒——舍予即忘我,这是一种何等舒畅的境界。
值——人生要有“价值”,首先要求人要正直。
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走自己的路。
21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22答案:
(1)对同龄人:为展现中学生的文明形象,保护文化遗产,请不要乱刻乱画。(答案要意在劝阻,语言得体,符合对同龄人的口气,不超字数)
(2)对年长者:保护文化遗产,您老更应该带头给我们做出表率,您说是吗? (答案要劝阻,语言得体,适合对年长者的语气,不超字数)
20、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