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从而进一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要素,体会实验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3.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物理实验方法。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体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学难点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器材
电池组,电键,导线,大磁针,矩形线圈,碲形磁铁,条形磁铁,原副线圈,变压器模型,电流放大器,演示用电流表等。【来源:21cnj
y.co
m】
教学环境
计算机多媒体投影系统等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教师对有关知识简单介绍和引导→学生开始实验探究→阅读自学和分组讨论→总结得出物理规律→设计实验→小结21
cnjy
com
教学实录
一、新课引入
教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手里拿的东西名叫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器。你们看它有铁芯和两组
“毫不相干”的线圈组成。右边线圈接一节干电池,闭合电键后,老师用两手触摸左边线圈A、B两端。同学们,你们猜想一下,老师会得到什么感觉。
学生:老师不会得到什么感觉。因为两组线圈是
“毫不相干”的。
教师:到底得到什么感觉,老师已经用两手触摸
( http: / / www.21cnjy.com )左边线圈A、B两端,知道了结论。你们的回答尽是猜测,要知道结论,还是自己亲自来感受一下吧!谁愿意上来感受一下。
学生:同学们都有愿望接受体验和感受,有的同学说
“我先来”,另外的同学说
“让我先来”。
教师:你们的积极性很高,为了节约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体验,老师动了一下脑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全班学生一起获得体验,你们看行不行?
学生:行,大家一起来体验。
教师:全班级同学手拉手串联成一串,最前和最后的同学,用一只手分别摸左边线圈A、B两端。
学生:学生们认为肯定没有感觉,但是一起来获得体验更好。
教师:在全班级同学手拉手串联成一串,最前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后的同学,用一只手分别摸左边线圈A、B两端的情况下,突然断开电键。(由于是升变变压器,手拉手串联的人要适当多,注意安全)
学生:学生们手感受瞬间
“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麻”,并且本能地断开同学之间的手拉手的串联,同学们都产生了一个出乎预料的
“惊奇”。为什么干电池接入电路时,大家没有得到什么感觉,而突然断开电键时,干电池没有接入电路,手感受如此瞬间
“发麻”。教学设计达到了提高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奋思考的效果。
教师:同学们得到什么感觉,老师也知道。大家猜测一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学生:同学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但是肯定有同学在学习磁场的基础上,猜测突然断开电键,右边线圈的磁场发生了变化,引起左边线圈产生了电流。
教师:但是你们要知道究竟为什么?我们必须学习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教师: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10年探索,终于找到了答案,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同学们,根据你们的猜测,结合书本上实验。探究产生电流的实验结果
(教师可以对实验仪器作简单介绍)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探究实验1]条形磁铁插入线圈
研究对象:由线圈,电流表构成的闭合回路。
磁场提供:条形磁铁。
结论:条形磁铁插入或取出时,可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有感应电流。
磁铁与线圈相对静止时,可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无感应电流。
教师:磁铁靠近和离开线圈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师生讨论)对线圈回路,当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圈与磁铁有沿轴线的相对运动时,线圈B位置的磁场,因磁铁的远离和靠近而变化,而S未变,故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当磁铁靠近线圈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当磁铁离开线圈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
教师:上面实验当磁铁靠近和离开线圈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www-2-1-cnjy-com
学生:学生思考,继续实验。
[探究实验2]原、副线圈
研究对象:线圈B和电流表构成的闭合回路
磁场提供:通电线圈A
结论:移动变阻器滑片(或通断开关),可见电流表指针偏转,有感应电流。当A中电流稳定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无感应电流。2-1-c-n-j-y
现象分析:对线圈B,移动变阻器滑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开关通断,引起A中电流变,则磁场变,穿过B的磁通量变
,故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当A中电流稳定时,磁场不变,磁通量不变,则线圈B中无感应电流。
综上所述:不同的实验,其共同处在于产生感应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的前提均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只不过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各不相同。当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时,闭合线圈中会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由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教师:有时为了使观察得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理现象便于比较,总结实验结果,往往要设计表格形式。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把上述实验内容和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及比较得出规律用表格形式表示。
学生:开始设计各种各样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因为他们看见过以前书本上或者练习册用表格表示实验结果的方式,所以设计比较顺利。虽然设计表格各种各样,但是总体精神一致。例如:
现象实验内容
灵敏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有无感应电流
穿过B的磁通量有无变化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闭合电键瞬间
闭合电键以后
闭合电键以后
改变变阻器值
闭合电键以后
插入A线圈瞬间
闭合电键以后
插入A线圈以后
闭合电键以后
拔出A线圈瞬间
闭合电键以后
拔出A线圈以后
断开电键瞬间
断开电键以后
教师:有时产生感应电流很小,我们必须用电流放大器把感应电流放大,才能在电表上看清楚,或者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演示实验3]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研究对象:由导体AB,电流表构成的闭合回路。磁场提供:蹄形磁铁。
结论: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见电流表指针偏转,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现象分析:如图15-4导体不切割磁力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电路中没有电流;而切割磁力线时闭合电路中有电流。根据磁通量定义Φ=BS对闭合回路而言,所处磁场B未变,仅因为AB的运动使回路在磁场中部分面积变了,使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故回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事先利用计算机软件Flash制作的动态多媒体课件,也可以到因特网上去寻找有关电磁感应现象的课件。21教育网
综上所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教师:我们已经探究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书本53页下面的内容,阅读以后进行分组讨论。www.21-cn-jy.com
学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活动。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面请同学们设计几个实验,能使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针对你设计的实验说明在什么情况下,闭合电路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学生: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开始设计各种各样能使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例如:
1.如图1 所示,闭合导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围绕不同轴的转动和不同方向的平动。
图1 图2
2.如图2 所示,通电直导线周围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一个闭合导线框,当线框围绕不同轴的转动和不同方向的平动时,或者当线框不动,直导线中电流发生变化时的情况。
三、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内容并且做好物理练习册第35?36页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电磁感应现象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2.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情况
1.B不变,S变化,引起φ变化
2.B变化,S不变,引起φ变化
3.B变化,S变化,可能引起φ变化
(注意S的含义)
3.分析导体中有无感应电流产生的板画
教学设计说明
“电磁感应”在学习电场和磁场知识的基础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一步揭示电和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使学生较深刻理解电磁感应的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注意会考和高考知识的衔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前要求学生复习一下几种特殊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有利于新课程教学。21cnjy.com
1.教学的目的就要使学生
“要学→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会学”,其中
“要学”是前提。针对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使学生产生
“要学”的方法之一。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就会使他们在愉快心情下进行主动的学习,形成兴奋中心,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提高。因此,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智力发展、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的影响。这节课教师打乱教材结构,打破常规教学新课引入法,上课开始用升压变压器引入课题,让全体学生获得体验,使他们获得出乎预料的
“惊奇”感觉,就要促使学生有一个积极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是使学生真真
“想学”,迫使他们真真“要学”。有了一个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好物理知识的关键之一。21·cn·jy·com
2.这节课体现以
“学生发展为本”的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理念。启发式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而且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承上启下,自然流畅,发人深思,教师在关键时刻,适当引导。围绕本节教学目的,连续设问,层层深入,不断给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和线索。总之,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2·1·c·n·j·y
3.这节课以实验探索物理规律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旋律,“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能力。例如:自己设计表格,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实验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利用
“物理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使学生知道,要进行尖端科学技术实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必须有高级的物理仪器和计算机等设备,而且更需要有严峻踏实的科学作风。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培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1·世纪
教育网
5.兴趣是成功的沃土,历史上任何一位科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首先是从兴趣开始转化为无限的动力,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仅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将影响其潜在素质和能力的发挥,成为一生事业和成功的起点。兴趣是教学的目的之一,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学习对他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兴趣就象磁铁那样吸引着他们。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希望造就坚韧的攻关者,广博方能深钻,只有丰富兴趣的领域,开阔知识的视野,让学生纵情而学,才能为四化培养人才。所以教师要尊重、爱护和善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诱发和培养兴趣当作自己的重要职责。 21
cnjy
com
点 评
本教案有以下特点:
1.以
“学生发展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感官充分刺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3.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研究问题等能力。
4.注重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从物理学方法的高度去指导教学活动,坚持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自我塑造
“发现者”的形象。【出处:21教育名师】
5.新课程倡导探究,并将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与科学知识并列为课程的学习内容。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但不是没有依据的胡猜乱想。本节课从升压变压器引入课题,由学生获得体验引出新问题之后,猜想与假设已经自然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为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创造有利的条件。【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